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大家谈

第六章 核心灵魂加强思想理想教育_梅黎明:思想的力量

梅黎明:思想的力量

马克思指出:“人是能思想的存在物”“真正的人=思维着的人的精神”。这些论述十分明确地告诉我们,思想是人存在的根本。正是因为人类掌握了正确的思想,进而指导自身的行动和实践,才能成功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因而,思想也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我们掌握那些在攻坚克难和发展中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观点、理念、方法,也就是我们称之为思想的力量的东西。那么,思想的力量从何而来呢?途径不外乎两种,一种是理论知识学习,一种是具体社会实践。在这里,我想重点谈谈如何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来寻找思想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领导干部的必备素质。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干部要勤于学、敏于思,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丰富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打牢履职尽责的知识基础。”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思想方法搞正确,增强工作中的科学性和全面性,才能不断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蕴含和集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和基础。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才能形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力量。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能够赋予我们思想什么样的力量?

自信的力量。我们为何信仰马克思主义?依据什么相信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我们的信心不是出自于主观的盲动,也不是类似于宗教的虔诚,而是来自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认识和科学掌握。9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为根本立场,以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为根本原则,以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为根本方法,不仅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胜利,也让我们在社会发展实践中坚定马克思主义指导的信心,认识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因此,只要我们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系统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而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充分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就能更好地使马克

思主义大众化的成果越来越深入人心,成为自信的力量之源,就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发展的力量。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尝试用自身特有的方式探讨发展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不例外,他们从哲学的高度,揭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类型和道路问题,研究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探讨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并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的深刻社会矛盾,揭示其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新中国几代领导集体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指导下,结合各自不同的时代特征与中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划,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同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蕴涵的丰富而深刻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也为解决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借鉴。因此,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掌握科学、有效的方法,必将凝聚推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强大动力。

创新的力量。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也是马克思主义保持旺盛生命力和无限创造力的根本之所在。马克思主义是对已有理论进行批判性继承和扬弃的伟大理论成果。它善于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加以比较、借鉴,不断批判性地吸收世界上一切有益的、优秀的文明成果,充实和发展自己。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为中国发展奠定力量之基。新的形势下,我们更加应该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准确掌握经典著作蕴含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实践开拓中,大胆探索,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用新的成果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进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我们又怎样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获取思想的力量?

原原本本读。学习马克思主义,仅仅阅读二、三手资料是不行的,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原原本本地精心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著。同时,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还要做到“进得去”“出得来”。“进得去”就是要读懂原著本身,经典作家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献、这篇文献的主旨是什么、提出了哪些重要观点和概念。不仅如此,在读懂单篇的基础上还要将不同的篇目贯穿起来,比较前后,了解

原著和作者思想的发展脉络。比如,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改革开放宣言书”,虽然只是《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中的一篇,但篇目中涉及到许多具体问题,学习时还得把《邓小平文选》第二、第三卷中的其他重要篇目拿出来对照着读。“出得来”,就是学会提炼和概括,重点是世界观、方法论以及基本立场和方法,看经典作家是怎样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这将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

反反复复读。毛泽东说:“《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有时只阅读一两段,有时全篇都读,每阅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不下苦功夫,是难以准确理解原著的本意的,就有可能读不出其中深邃的思想,而“读”出其中本来没有的思想,就变成了“误读”和“歪曲”。比如,《共产党宣言》里有句耳熟能详的著名论断,即“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有的人在学习时,将其误解甚至曲解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完全忽视了这一论断中的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不提自由人的联合体是在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基础上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把抽象的个人自由当作这一论断的全部,把马克思和恩格斯当作个人自由至上主义的“吹鼓手”。所以,我们在研读经典著作时,要反反复复地读,以准确、完整地把握基本原理的科学内涵。

联系实际读。马克思主义是世界观、方法论,是行动的科学指南。毛泽东曾经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因此,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就是要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精读相关经典著作,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比如为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以选择《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通过阅读这些著作来了解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趋势,共产主义的发展阶段等内容;在转变工作作风,做好群众工作之前,可以选择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必须重视人民群众来信》等著作,通过阅读这些著作来增强宗旨观念,提高群众工作的水平。当然,这只是一种粗略的提示,实际上,上述每一部经典的当代价值都不限于某一项工作、某一个领域,而是党员干部都应该读一读的共同经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