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惑

第116章 凰图临朝

元武二年七月初四,皇后卫氏自南疆还朝,所携珍宝价值连城,尽充国库(胭脂惑第116章凰图临朝内容)。国库自此丰盈,拨官银百万以赈岭南水患,加固大堤。同时开粮仓赈济灾民,皇后卫氏凤驾亲临岭南,主持修堤事宜,亲捧羹汤送予灾民(胭脂惑116章节)。

自此,皇后卫氏声望渐隆,竟有遥盖少帝之势。世人皆赞许其心怀天下子民,不辞辛劳辅佐幼帝,大小事宜皆亲力亲为,为后宫之楷模。

少帝亦感其贤德,御赐封号为“明熙”,是为锦朝少帝之明后,取其光亮兴盛之意。谕旨颁布后,最为得益的便是卫氏一族,自此一跃成为四大家族之首。

虽然四大家族在名义上尚存,但洛氏不登庙堂,高氏仅有瑾妃一息留存,再不复当初光华锦簇之态。如今放眼朝堂上下,便只有淳于氏有能力与卫氏争锋。不过以淳于刚为首的淳于家众人多为武官,虽手握兵权,在政事上却无法与卫覃抗衡。正是因为这样微妙的关系,卫氏和淳于氏才得以保持住平衡。

毕竟,对于卫覃和淳于刚来说,只有彼此合作,才能保住自己在朝堂和军中的地位。如今的局势虽看起来明朗,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谁都不敢轻举妄动。

而已年满十二岁的萧允尚也渐渐成熟起来,学会利用卫氏和淳于氏来牵制两位亲王。卫琬看在眼里,亦不得不感慨皇家无情,亲叔侄之间有的不是亲情,而是猜疑重重。

就她冷眼旁观来看,萧允尚似乎更侧重于提防萧承钧。毕竟萧杞风虽玲珑八面,但不像萧承钧那般军功赫赫,近日来萧允尚已经接二连三的触及了萧承钧的底线,那就是兵权。

帝王榻旁怎容他人安睡?萧承钧和淳于暖河的联姻,或许是最让年轻的帝王忌惮的。所以他在利用卫覃牵制朝堂局势的同时,甚至还有意拉拢萧杞风,来打压靖王。

而萧承钧的第一个孩子,便在初秋时降生了,是个男孩。萧允尚亲自赐名为萧泽,是为靖王世子。随着萧泽的降生,萧承钧也主动辞去了一些军务,在府中陪伴新生的小世子,连早朝也很少去了。

桓王萧杞风近来倒是春风得意,被萧允尚派去出使昌其国,竟与昌其国的善琳公主一见钟情(胭脂惑116章节)。昌其国地处锦朝与阏于的交界处,国力并不算强盛,不过是因为其地多矿产,所以才得以在与其他国家贸易往来的基础上立国。

况且昌其国地处敌对的两国边界,反而得了一个有力的保障。倘若阏于要出兵攻占昌其,锦朝必定不会坐视不理,反之亦然。

但如今锦朝接二连三大败阏于,阏于国又因为皇族内斗而伤了元气,所以昌其国主对于联姻之事异常热心。在萧杞风出使归来的半个月后,昌其国的婚贴就随着善琳公主本人一起来了。

虽然锦朝地域广博,但用于制造兵器的铁矿锦朝并不多,还要仰仗从昌其国购买,所以萧允尚对于此事也并无异议。婚事议成后,无异于是向天下宣告昌其国已经和锦朝结为盟友,对双方来说都是有利的局面。

自此,朝堂上的各方势力此消彼长,达到了一定时间内的平衡。对于萧允尚来说,这样的局面是喜忧参半的,喜的是短时间内不必忧心帝位有失,忧的却是为了平衡两位亲王的势力,让卫氏和淳于氏一时坐大,将来恐怕又是心腹大患。

所以,对于卫琬和卫覃之间的结蒂,他虽然不至于推波助澜,至少也是乐见其成的。对于卫琬在朝堂上培植势力的举动,他也并不反对。毕竟他能确定的一点是,倘若他失却了皇位,卫琬的地位也势必要一落千丈。

这一对年龄和身份都相差甚远的帝后,虽然没有夫妻间的相互扶持,至少也在朝政风雨中磨练出了一定的默契。萧允尚每次上朝,必定有皇后卫氏陪伴身侧。

起初有言官曾进谏此事,说是后宫女眷不得干预朝政,皇帝如今公然允许皇后上朝,无疑是国之将乱的征兆。

甚至有钦天监进言道皇后的命星运势兴盛,隐隐有危及帝星之兆。然而萧允尚在听到这样的说法后,仅仅是付之一笑,并未放在心上。

没过多久后,进谏过的言官和钦天监都莫名地从朝堂上消失了,朝中臣子宦海沉浮多年,自然能体察上意,这样的流言很快就不扑而灭了(胭脂惑第116章凰图临朝内容)。

无可否认的是,卫琬的皇后之位已经牢固至极,在朝堂上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的。卫覃虽然苦心经营多年,却毕竟只有国丈和左相的名头,且又背负了身为外戚的猜疑,反倒不如卫琬如鱼得水。

况且卫琬此番南疆一行,所携回的珍宝价值连城,实在是居功至伟。有了庞大经费的支持,在平定了岭南水患后,卫琬所下诏令上的第一件事就是选拔精锐将士充入御林军,肩负起保卫皇城之职,也是在培养属于自己的军方势力。

经过大换血后的御林军,完全脱离了朝堂上的几方势力,直接由帝后掌管,以虎符为凭。此举对于萧允尚的帝位稳固来说,是最有力的保障了。

之后卫琬又连连下发诏令,加拨军费开支,扩充军队随时备战。卫覃曾以如今阏于式微,并不足以威胁边境安全为理由阻挠。却被萧允尚在朝堂上当众训斥,责备他不知居安思危,水患时未有建树,如今却对扩军之事横加阻挠,实在是不可理喻。

眼看身为文官之首的卫覃都受了训斥,其余大小官员更是不敢做声了。况且对于以右相淳于刚为首的武官来说,扩军却是桩大大的好事,意味着寒族出身的男儿可以通过建立军功得到更多跻身朝堂的机会。

因着诸事缠身,政务繁忙的时候,卫琬不得不在上书房帮着萧允尚一同批阅奏折,此例一开便是遥遥无期。

自从上次出疹后,萧允尚的身体就不甚强健,经常有头疼脑热的时候。如今既有了皇后代为批阅奏折的前例,每当萧允尚身体不适,便只有卫琬一个人在上书房处理堆积如小山的奏折。

这一日,萧允尚又感了伤寒,在寝宫休养。卫琬独自一人看了许多折子,竟有些头晕起来,便起身走到窗前推开窗子,希望呼吸些清凉空气(胭脂惑116章节)。

然而甫一推开窗子,便有一抹冰冷触上脸颊,卫琬定睛看去,竟是飘起了雪花。

元武二年,原来过得这样快。自从回到皇宫后,她就刻意让自己埋首于朝政中,努力约束自己不再去关注那人。起初是很难,日子久了竟也习惯了。原来自己已经忙碌了这样久,连秋去冬来的季节交替也不曾在意过。

身后传来红莺的声音:“娘娘,可要传唤诸位大人来议政?”

卫琬回首微微一笑,却是答非所问道:“红莺,去乐寮取一把瑶琴来。”红莺微微一怔,卫琬却含笑催促道:“快去!”

在上书房外等候议政的众位臣子等了许久,也不见皇后娘娘传召,一个个缩着脖子躲在屋檐下,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藉以打发时光。

然而一缕乐音却从不远处传来,轻灵高远,让人顿觉心旷神怡。正在凝神细听间,却又有女子引吭高歌,唱的是一曲《蒹葭》。

众人正听得出神,却见卫皇后身边的女官红莺匆匆而至,行了一礼后告罪道:“诸位大人请回罢,娘娘说今日不议政的。”

众人身后身着青衣的太傅容舒眸光一闪,视线投向了上书房的方向,唇角轻扬。

你自拥如花美眷,子承膝下;我却身居高位,成就一番凰图帝业。并非我意图效仿吕稚武媚,成就红妆天下,只不过天意弄人。

无缘与你携手天涯,便让我一揽天下权柄,成全你的执念,亦了断我的相思。

卷三,凰图帝业,终。

卷四,韶华流年,即将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