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 新理念:践行五大理念,决胜全面小康

第六章 坚持共享发展_六、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六、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顺药品价格,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食品安全战略。”

(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医改是事关国计民生的焦点问题。自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相继发布,医改一直在推进,“医改进入了深水区”已成共识。

但是改革初制定的医改目标是:“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普遍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比较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多元办医格局,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目前看来,我们所做的努力距离医改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

鉴于此,我们要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李克强在2015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任务,要牢牢把握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以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坚持医保、医药、医疗‘三医联动’,用改革的办法在破除以药养医、完善医保支付制度、发展社会办医、开展分级诊疗等方面迈出更大步伐,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在方便群众就医、减轻看病用药负担上取得更大实效,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2015年4月中央深改组会议通过医改意见,提出要构建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就医格局,落实政府的领导责任、保障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为下一步深水区医改指明了遵循。

(二)进一步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强调,促进我国医疗卫生资源进一步优化配置,提高服务可及性、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指导各地科学、合理地制定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从实施角度,我们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合理确定全国2020年医疗卫生资源总量标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要求“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农村流动,推进全科医生、家庭医生、急需领域医疗服务能力提高、电子健康档案等工作”。为此,要综合考虑人口总量、老龄化、城镇化等因素,结合全国床位数的历史变化趋势,并借鉴经合组织(OECD)国家人均GDP与我国2020年水平相当时的千人口床位数,提出到2020年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控制在6张。

第二,科学布局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优化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健全上下联动、衔接互补的医疗服务体系,完善基层医疗服务模式,发展远程医疗”的要求,我们要明确各级各类公立医疗机构的建设数量和规模,并明确各级公立医院适宜的单体规模,引导大型公立医院合理把控规模,加强内涵建设。

第三,大力发展非公立医疗机构。从床位标准、设备购置以及政策扶持等方面对社会办医给予支持,明确到2020年按照每千常住人口不低于1.5张床位为社会办医院预留规划空间,同步预留诊疗科目设置和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空间。同时,鼓励公立医院与社会力量以合资合作的方式共同举办新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个体诊所的设置不受规划布局限制等。

第四,大力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要明确人才配备、培养和使用三个环节的要求,提出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人员配备标准,还要明确人才培养培训的目标和方向。

第五,提高药品质量,完善药物制度。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要求,要“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理顺药品价格,增加艾滋病防治等特殊药物免费供给。提高药品质量,确保用药安全”。同时,还要“加强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等重大疾病综合防治和职业病危害防治,通过多种方式降低大病慢性病医疗费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心理健康服务”。

第六,强化上

下联动与分工协作。要整合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功能,防治结合,建立分级诊疗模式,为群众提供系统、连续、全方位的医疗卫生服务。

(三)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公立医院改革作了要求,“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坚持公益属性,破除逐利机制,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另一方面,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也对公立医院改革作了全面部署和安排。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将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作为改革出发点和立足点,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统筹推进医疗、医保、医药改革,着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国家和省级相关部门要加强分类指导,下放相关权限,给予政策支持。要鼓励地方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力争尽快取得实质性突破。

第一,推进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对于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要把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着力解决好群众看病就医问题。要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基本定位,将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作为改革出发点和立足点,落实政府办医责任,统筹推进医疗、医保、医药改革,坚持分类指导,坚持探索创新,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构建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就医格局。城市公立医院改革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在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建立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强化医保支付和监控作用、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构建各类医疗机构协同发展的服务体系、推动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等方面都要大胆探索、积极创新。要落实政府的领导责任、保障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要立足我国国情,加快推进改革试点,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第二,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对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要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基本定位,落实政府的领导责任、保障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具体来讲,一是优化县域医疗资源配置;二是改革管理体制;三是建立县级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四是完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五是改革医保支付制度;六是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七是提升县级公立医院服务能力;八是加强上下联动;九是强化服务监管和组织实施。

(四)促进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

中医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原创思维方式,融合了中国历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精华,凝聚古圣先贤和儒道佛文化的智慧,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促进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大力发展中医文化事业,是提升国家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和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要求,“坚持中西医并重,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这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认识中医药和中国医学的重要地位、重要作用,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国医学的文化精神,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南和精神动力。

通过一系列扶持和推动中医发展的政策措施,我国中医事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在关注成绩的同时,也有很多专家学者和中医从业人员反映,虽然中医在政策层面获得了支持,国内外民众对中医的热情也持续高涨,但我国中医发展仍遭遇诸多困局:一是中医诊疗因利润低被摒弃,二是中医人才后继乏人,三是中药制剂审批难制约中医创新。

当前情况下,推动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有一些基础性的、具有时代意义的工作要做好。

一是明确中医药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医药事业与中华民族命运息息相关,如何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发挥中医药学的重要作用,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是我们首先要面对的问题。二是深入研究中医药与中华文明的关系。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的奇迹与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

的关系有待更加深入的研究。三是探讨中医药功能与当代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中医药科学具有“治国”“治人”“治病”的三重功能,而当代核心价值观提出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要求。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无疑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课题。四是搞清中医药学的先进性问题。不少学者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多种现代科学理论中发现,很多思想与中医药理论中的世界观、生命观、健康观、方法论相通相证。由此可以对中医药的先进性进行新的解读。五是中医基础理论的传承和创新问题。中医药交流互鉴的内容在医药、医术,灵魂在文化,核心在医道,目的在疗效。中医文献和中医基础理论在现有基础上的深入研究、丰富、创新和说明,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显得更加重要。六是关注天、地、人在今天的新变化、新情况对中医药学提出的新问题。今天,时空概念、环境质量、衣食住行、心理状态、疾病类型等,都有各不相同的变化。如何认识这些变化将关系到中医的发展和未来。七是中医药的现代化问题。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层出不穷,如何适应新形势、运用新科技,扩大视野、提高效率、增强影响,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八是中医药事业的机制创新和历史知识产权、当代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中医学形成的医、药、人才、考核、投入、管理等各不相同的运行机制如何在新时代发挥积极作用,涉及民族尊严的历史知识产权保护和面对繁华市场的当代知识产权保护,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九是中医药的当代交流问题。十是中医药的大家保护和人才培养问题。我们正在营造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的良好氛围,面对大好形势,如何创新、完善,形成爱护、激励、发挥大家、专家中坚和骨干作用的良好机制,如何造就和培养中医药和中医史学的大批有用之才,将直接决定中医药发展的未来。

今天的中外医学交流远远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时期,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发挥中医药科学的优势,更好地发挥交流互鉴对中医药事业及人类文明发展的推动作用。

(五)实施食品安全战略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涉国计民生。食品的质和量是人民生命健康权的基本保证,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乃至国家的存亡。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就改革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机构和方法,提升食品安全治理现代化和法治化水平作出了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对食品安全作了新的要求,“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形成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可以看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加强食品安全保障,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并期盼妥善解决的重大课题。

加强政府对食品安全领域的监管。2015年6月,全国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批示:食品安全关系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吃得放心、吃得安全是广大群众的心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要以贯彻落实新食品安全法为契机,创新工作思路和机制,加快建立健全最严格的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监管制度,完善监管体系,全面落实企业、政府和社会各方责任。以基层为主战场加强监管执法力量和能力建设,以“零容忍”的举措惩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以持续的努力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加强政府对食品安全领域的监管,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供给推动的政府监管机制。二是建立需求拉动的政府监管机制。三是建立供求协调的政府监管机制。

确保新食品安全法的有效实施。提升食品安全法治化水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根本上保障食品安全的治本之策。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新法重在细化执法维度,扩大监管范围,强调从饲料到餐桌的全程监管,增加了对召回制度和刑罚优先的确认,以风险监测评估为代表的事前监管措施将得以全面推广。

食品安全不仅关乎公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涉及我国食品及农产品的国际声誉,同时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密切相关,影响社会稳定和政府形象。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企业和社会上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保障食品安全是一场持久战。我们要从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建设法治社会、维护公共安全、对人民群众负责的高度,深刻认识食品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