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 新理念:践行五大理念,决胜全面小康

第一章 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_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以来,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续奋斗,各项事业取得重大进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等新的目标要求,反映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反映了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当前,要根据这些目标,细化指标体系,更好地体现引领性和指导性。既要安排好各项预期性指标,还要增加政府履行职责的约束性指标,把人民群众的向往变成美好现实。

(一)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经济总量在世界的排位快速上升:1990年居世界经济第10位,1995年超过巴西、西班牙、加拿大上升到第7位,2000年超过意大利居世界第6位,2005年超过法国和英国居世界第4位,2007年超过德国居世界第3位,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一个既强调增长质量,又有增长数量要求的目标。

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在“十三五”之初,面临着稳增长难度加大的复杂局面。一是面临明显的经济下行压力。从国内看,我国正处在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在外需下降的同时,制约内需增长的因素也在增加,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企业投资能力和意愿下降,扩大民间投资还存在不少障碍。尤其是结构调整阵痛显现,很多产业面临着一个去库存化的过程。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国际需求不振,世界银行、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最近都纷纷下调了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二是规划期间面临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困难,需要强力转向的挑战明显多。三是要完成的任务目标崇高伟大——到2020年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十三五”期间,为了实现宏观经济的中高速增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我们必须进一步发挥好消费、投资、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协调拉动。其中,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无论是从应对当前挑战的实际需要看,还是从长远发展的根本目的看,都必须把扩大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放到扩大内需更加突出的位置。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同样不容忽视。必须认识到,在现代社会中,单纯依靠消费拉动是不可能实现必要的中高速增长的。我们必须善于把握投资方向,消除投资障碍,解决好投多少、投到哪儿和谁来投的问题,充分发挥好投资对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的作用。在出口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国际市场空间扩张很快,出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能,现在全球总需求不振,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也发生了转化,同时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必须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使出口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

当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需要做好以下各方面的工作。一是更积极主动地调整经济结构,只有经济结构合理,才有有效率的增长。二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发挥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这是保证效率的根本,特别是在保持稳定经济增长方面。三是不断调整和改善收入分配结构,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从增长中得到更多实惠,同时控制不同阶层收入差距扩大,实现共同富裕。此外,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力度,实现可持续增长,在更广义的意义上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率。

(二)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提出的具体要求包括:就业比较充分,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

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发展的目的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主要以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是否普遍提高为衡量标准。普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要从多个方面着手。

第一,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任务。要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更好发挥市场在促进就业中的作用,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培训,着力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其他重点人群的就业问题,努力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教育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使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得到明显提高,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继续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努力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第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做好这一点,既是普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要创新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机制,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特许经营等市场化办法,引导社会资本及外商投资参与,使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公平性和可及性明显增强。按照保基本、建机制原则,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筑牢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网。

第三,加大扶贫力度。“十三五”期间,要基本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让中低收入群众和困难群众居住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十八届五中全会要求,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我们要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多渠道增加投入,确保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与全国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第四,推动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城乡收入差距大是收入分配中的突出问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今后五年,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完成这一任务,仅靠“二次分配”是不够的,主要得靠“一次分配”。很重要的在于推进“双创”,让更多的人富起来,畅通社会纵向流动渠道,实现效率和公平的有机统一,逐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

(三)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全面小康不仅是物质的小康,更是精神的小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的强盛为根基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在十八大提出“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的基础上,提出“人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的新要求: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影响持续扩大。

为此,一方面要加强文化产业的创新。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我国过去30多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可以说是规模宏大的社会创业创新行动的结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必须更好发挥创新这个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用。要积极倡导创业创新文化、理念和社会氛围,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使人们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实现人生价值,凝聚起推动发展的强大新动能。一方面也要推动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构建起多层次、多方式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政府主要是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创新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使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要围绕“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同时,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持续扩大感召力和影响力。

(四)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良好生态环境,是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十八届五中全会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要达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的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为此,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政府要有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决心和行动。决心和行动是胜利的前提,具有巨大的支撑作用。只要政府下大决心和加大行动力度,良好的生态环境不是梦,是能够实现的。

其次,良好的生态环境要有长效的治理机制。生态环境保护仅仅搞“运动战”是不够的,还要搞好“持久战”,长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才是良好环境的“灵丹妙药”,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持续。

再次,生态环境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重要之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对那些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关停并转是不可避免的,对于生态环境严峻地区牺牲部分经济保护环境也是不得不进行的战略抉择,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升级转型,发展绿色经济是不二的选择,我们必须向这个方向转变,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职责,责无旁贷!

最后,生态环境保护要重视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并不仅仅是政府和企业的事情,也是公众的事情,公众参与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未来在生态环境保卫战中,公众的贡献将更大,公众绿色消费将推动污染企业保护生态环境,公众的监督将令污染企业难以遁行,要重视生态环境公众参与。

(五)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十三五”规划对我国制度建设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目标。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使“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人权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得到有效保护。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现代军事体系更加完善。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

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法律体系等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之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基本形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但一些领域的具体制度仍不完善,存在着不少体制机制弊端。改革开放既是推动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推动制度建设的重要动力。我们要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要求,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革除体制机制弊端,到2020年使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一方面,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内容,要不断推进经济体制的改革。在“十三五”时期,要继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健全既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又能保障公平竞争,也能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要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要创新外贸发展机制、推动“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转变,创新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推动向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转变,创新对外投资合作方式、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创新内陆开放机制、推动形成全方位的区域开放新格局。

另一方面,还要协调推进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及党的建设等领域的具体制度建设。促使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促使人权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受到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得到发挥。促使中国特色现代军事组织体系更加完善,支撑国家安全发展能力增强。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