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新动力

第3章 自贸区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_从国家战略视角看上海自贸区建立

从国家战略视角看上海自贸区建立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上海自贸区)是我国第一个完全与国际接轨的自由贸易园区,2013年9月29日正式挂牌成立。从地理位置上看,自贸区位于上海的浦东新区,但从名称上可以发现,建立上海自贸区不仅仅是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更体现了国家发展的整体战略规划。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要切实建设好、管理好,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在上海自贸区成立一周年之际,回顾总结其地位作用,对未来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迎接全球贸易竞争的突围之举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各个领域包括贸易投资规则的竞争更加激烈。在国际贸易领域,话语权和规模并非总成正比关系。2013年我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但是在参与全球贸易规则的制定上,我国却面临非常严峻的局面。

1.严峻挑战

近年来,美欧日三大经济体先后发起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议)、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和PSA(多边服务业协议)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力图形成新一代高规格的全球贸易和服务规则,来取代目前的WTO规则。其主要的特点就是积极推行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在这些谈判中,都不包括中国。纵观未来全球贸易格局,由美欧日等发达国家主导的新一代全球贸易与服务业规则正在形成。

2.突围之举

面对这些挑战,建立中国自己的自贸区是当下的突围之举。如果说加入WTO是货物和部分服务业的对外开放,上海自贸区则更注重投资和金融领域更深层次的开放,是全方位、各领域的对外开放。相关的法律法规、管理体制都要深度调整,未来还要推广到其他沿海城市甚至全国。自贸区要通过贸易和服务规则上的先行试点以及进一步扩大开放力度,实现我国与世界的接轨,从而捍卫我国在全球贸易中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1)贸易的便利化开放。上海自贸区的最大特色是“境内关外”的特殊监管制度,即“一线放开,二线管住”。这里的一线是指国境线,二线是指与非自由贸易区的连接线。也就是说商品从境外进入自贸区不需要缴纳关税,可以在区内自由流动、加工和使用,或者直接出境;但商品从自贸区进入国内其他地区,则需要高效监管。这种监管模式让企业可以“先入区,再申报”,最大限度地提升一线进出境的便利程度和物流效率。

(2)投资的自由化开放。我国现有的投资管理体制,对于外资要进行审批和备案,但是在国外通常都是对外资实施准入前和准入后的国民待遇,程序非常简单。在自贸区内,投资大部分会实行备案制,取消审批,取消外资持股比例或经营范围等诸多限制,与国际接轨。而且,重点突出扩大服务业开放,金融服务、航运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社会服务、文化服务,六大领域将全部开放。

(3)金融的国际化开放。重点是放开资本项目管制,建立与自贸区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包括利率、汇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跨境使用等。由于金融改革和开放牵涉的面比较大,怎样在搞活金融和控制金融风险之间实现平衡,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同时,隔离外资投机和市场操纵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冲击,不仅需要研究也需要在一定的范围内试验,上海自贸区就承担了这样的重任。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重大创举

当前,我国的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容易改的都已经改完,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其中,有的牵涉复杂的部门利益,有的在思想认识上难以统一,有的要触动一些人的“奶酪”,有的需要多方面配合、多措并举。面对改革途中的“急难险滩”,该怎么办?

1.大胆闯、大胆试、自

主改

今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一项国家战略,要牢牢把握国际通行规则,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尽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制度。”在28.78平方公里的热土上,上海自贸区要找到一条能够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可推广、可复制的改革创新之路,使命和压力不可谓不大。

对此,中央多次强调要用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指出:“我们一定要坚持胆子要大、步子要稳。”从2013年3月底李克强总理在上海的考察调研,到7月3日国务院通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再到9月29日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成立,不过短短半年时间。这充分显示出中央推动新一轮改革时不我待的信心和决心。

2.不栽盆景,而是种苗圃

对于进入深水区的攻坚战改革应该怎么走,上海市委书记韩正用“不栽盆景,而是种苗圃”的形象比喻做了回答。自贸区的所有制度、规则,所有改革举措都必须按照中央的要求,实现可复制、可推广,这就好比“种苗圃”。所谓“不栽盆景”,意思是说不要特殊照顾,不要额外政策,不做“好看不好用”的面子工程。换句话说,上海自贸区就是要通过制度创新、通过体制改革而不是政策优惠来释放经济活力。

3.政府放开该放的、管住该管的

上海自贸区的意义不仅仅是促进贸易领域的自由化,而是更多肩负了其他重要领域的改革、创新和试点。对此,李克强总理指出:“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其中重要方面也是简政放权,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政府放开该放的、管住该管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正是基于此,上海自贸区的主要设计都指向一个中心:重新界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这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负面清单是相对于正面清单而言的。正面清单管理是规定企业“只能做什么”,而负面清单管理仅限定企业“不能做什么”,并用清单的方式列出来。法无禁止即可为,这体现了放权的改革思路,实质就是要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不在无形市场上错伸有形之手。

简政放权的另一个重点是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从上海自贸区的实践来看,从核准制到备案制的转变,大大简化了政府办事手续。如投资者通过自贸区的“并联办事系统”,4天就可以拿到企业的营业执照,而过去则需要29天。据统计,截至2014年7月底,上海自贸区内新设企业9585家,外资企业1032家。

负面清单变“潜规则”为“明规则”,告诉政府哪些该管,哪些该让给市场、让给社会来管。同时,自贸区内试点的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先照后证”登记制等举措,也在不断降低企业进入门槛。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在降低准入门槛的同时,对企业的诚信、对政府的监管能力却提出了新的考验、新的要求。显然,“宽进”的同时必须“严管”,也就是要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只有这样,才能够提供并保障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

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驱动引擎

上海自贸区的建立之所以万众瞩目,主要在于,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党和政府,都期盼它能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新的发展动力,为国家的富强、民众的幸福提供新的创新平台。李克强总理指出,设立上海自贸区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举措。

1.促进贸易升级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大到大型客机,小到智能手机,都由分布在众多国家的企业合作完成,越来越多的国家专注于全球生产价值链上的某些增值环节,“微笑曲线”正是对这一价值链的形象描述。曲线的一端是高利润的研发、设计,一端是高利润的销售和服务,中间是低利润的加工生产,而我国就长期停留在这个底端。对我国经济而言,当下正面

临着如何转型升级的问题。

(1)促进低端的货物贸易向高端的服务贸易转化和延伸。我国的服务贸易从数量上看,在全球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小。2012年,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的比重为10.8%,不仅低于外贸环境类似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更是低于印度、巴西、南非等新兴市场国家,而欧美发达国家服务贸易占比均在20%左右。从质量上看,高端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国外一些大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量来自于金融、创意、物流、会展等在内的高端服务业。如纽约的高端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在66%以上,伦敦更高达70%,而上海高端服务业占GDP比重只有40%左右。上海自贸区的最大看点就是服务贸易,这次不仅对金融服务、航运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社会服务和文化服务六大领域全面开放,而且寻求管理、税收、法规等方面的创新。如果自贸区的先行先试取得预期的成功,更多贸易活动和高端服务业将聚集到上海,这将有效地促进上海经济的转型并成为引领全国发展的主要动力。

(2)通过创新驱动、结构调整来提高产业本身的含金量。由于我国加工贸易的零部件和原材料过度依赖进口,因而形成了研发和营销“两头在外”的模式。而且,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过短,对配套产业的带动作用不足。所以,上海自贸区所承载的使命就体现在:尽快提高加工贸易原材料、零部件的本地化率,加强国内企业自身优势的培育,使跨国公司将更多的设计、生产、流通和服务环节放在中国,促使加工贸易由单纯生产向综合服务和全球运营方向转型,进而推进我国产业从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环节向技术密集和信息、管理密集的高附加值环节升级。

2.助力企业转型

长期以来,虽然我国一直致力于经济转型,但以往出台的产业政策引导、经济补贴等,没有促进企业真正形成创新能力,反而造成过度贷款、过度投资,最后形成大量低端过剩产能。上海自贸区致力于简政放权、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所有投资者,无论是外资的、国有的、民营的都能在一个公平开放的平台平等竞争。有竞争就有创新,就会形成优胜劣汰,落后的产能、落后的产品自然就会被市场所淘汰,这就是倒逼企业转型的一种机制。

更重要的是,上海自贸区凭借着投资管理体制和融资渠道的便利化,有助于聚集全球要素资源,加快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步伐,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平台。

3.推动金融创新

人民币要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中国的金融实力要在全球化层面“越级而升”,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上海自贸区这块“金融试验田”取得成功。目前,上海自贸区内的企业可以办理跨境双向人民币业务,实现自贸区内账户和香港账户之间自由联动,让人民币更加顺畅地在境内外自由流动。市场预期,随着众多的境内外贸易企业、金融机构、物流企业等主体大量进入上海自贸区,以人民币为主的计价与支付手段将迅速发展,包括转口贸易、离岸贸易、跨境贸易的人民币结算业务将蓬勃开展,这些都将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突破口。

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创新不仅有人民币业务,外汇业务也在加速改革。一是自贸区内率先实现了外币存款利率市场化,二是出口企业可以自主选择时间结汇换成人民币,有效规避汇率风险。

当然,开放与自由从来与风险相生相伴,金融越“自由”,国内外资本尤其是国际游资,很可能利用上海自贸区作为平台,实施资本的快进快出、疯狂套利,扰乱我国的金融市场,冲击我国的金融秩序。所以,金融制度创新对于上海自贸区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

2014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内将在自贸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体制机制,开展若干新的试点”。当前,天津、广东等地的自贸区申报方案正在加紧筹划。我们期待,以上海自贸区为支点和起点,推动我国的改革向纵深发展,并撬动起中国经济奇迹“第二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