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天下之隋主沉浮

第二十章 学习历史

出世先仿桃园义,巧布蛛网人才罗。

三言两语终身眷,大隋相位不空置。

高先生听到杨亮要效仿古人义结金兰,就问杨亮:“少主是怎么知道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杨亮当人不可能告诉他这里从‘悟空’里《三国演义》里看来的,他脑子飞速的一转说:“两年前的冬月,我和静空首座外出去虎牢关参加郑王给他儿子办的一个法会,在那里一呆就是二十天左右。有一天,我和师弟静乐外出,走到一处茶馆哪里讲的就是三国的故事,那天讲的就是桃国三结义的故事,当时我们俩听得特入迷,我就想如果我一天我碰上了意气相投的朋友,我也不会轻易的放过,一定要同他义结金兰,生死与共。”高先生听完后,频频点头,说:“好,我同意。先拜师,后结义。不过先声明一点,我这师拜过了可就要开课了。今天就算了,你先忙法会的事,明天,早饭后上课。”“是,高老师。”杨亮大声说。

拜师还是比较严肃地,高宾当中一坐,点上红烛,燃上香,杨亮向其跪叩三个响头,然后端上茶请高宾饮用,然后高先生将一部《论语》作为礼物送给杨亮,这才叫礼成。为什么要送《论语》啊?你没听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嘛,送《论语》第一代表授业传道,第二代表这将是你进身发达的必由之路。随后,杨亮与高颎当着三人的面,对佛立誓,不求同生,但求同死,有福同享,有难共当,从此两人结为义姓兄弟,这也是杨亮的第二次义结金兰。

这些都办完后,杨亮带着杨安去找静空禅师说明来意,静空想了想答应了,为避免太引人注意,静空提仪将此仪式安排在少林本寺,那里高僧云集,静音不用每天都在场,隔一天上去一次就行了,随着念些经文就行了,同时杨亮也定了十一月二十二ri为他们返回的ri子。静空说:“静音,你放心吧,我会给你安排好的。另外我禀明住持,安排好随你西去的高僧。”谈完了,杨亮示意杨安呈上那四十金元宝,说:“首座,这些就用做此次法会的开销,请您收下。”静空说:“静音,这可用不了这么多啊。”杨亮说:“首座,少林对我恩重如山,剩余的钱,就让我孝敬给寺内的众僧吧,你就满足我的这一要求吧。”静空看着静音真诚的样子,知道无法拒绝,就说:“好吧,我替寺里的各位同门谢谢你了,我会在布施簿上将此笔捐赠记入你杨家的名下,也算你们的一件大功德。”

一则有钱,二来咱人熟,杨亮的这些祈福法会的规格的确不同一般,它首先在少林寺本寺举行,这里高僧众多,尤其是一些年龄偏大,不便行走的高僧,这次都在静空的安排下参与了此次大型法会。杨亮带着杨安隔天来一趟,看到这情形真是没有不满意。而且逢吉ri,已七十五岁高龄的慧可住持,还亲自住持法会,这种现象已两年未见。可见佛也是讲政治的、也是讲利益的,对慧可来说,他看重的更应该是那个如水中花一样的大隋王朝。

高先生果真是言出必行的严师。果然从第二天起就开始给杨亮上课了,当然高颎和杨路也逃不了,都一起上课。

高先生首先让杨亮把自己的名字写出来。各位这会儿人受东晋大书法家王右军父子,即王羲之、王献之,这两人以草书和行书见长,以一篇《兰亭集序》为代表做,仿其笔体的学习者无数而传天下,被称书圣。其实王氏父子也写正(楷)书,目前也渐渐传播开来,在公文中使用较多,有趋向主流的意愿。这杨亮的两笔字还是写得不错的啊,因为在寺中要抄佛经,为此杨亮没少挨罚。高先生看了杨亮的字后说:“这字,还要进一步的练,以后就由颎儿与你共同练习吧。”

“给你先讲些什么呢?”高先生说:“昨夜我想了半宿,目前你除了佛经,对世上的一切可以说都是空白。我和颎儿议了一下,决定先给你们讲讲历史,使你先对我们自己有所了解。”听到高先生要先讲历史,杨亮接口说:“好的,高先生,对这个题目我很感兴趣。”

高先生说:“感兴趣就是好事,学习有兴趣就肯定能学好,就肯定能听得进去。我先讲个概要,你先有个总体印象,以后我们在讲其它的课上再一步细讲。传说我们生活的这块地方,在远古时代混沌一片,是被一个叫盘古的神仙用神斧辟开,轻者上升形成天,重者下沉形成地,盘古也因开天辟地而耗尽生命,他死后他的身体各部位化成了山脉、河流、树、草和各种动物,从而赋于了这块土地生命。之后又历经几万年,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着一对人面蛇身的神,即伏羲和女娲,他们本是一对兄妹,后又结成夫妻。女娲看见地上动物成群结对,没有天敌制约它们,这块美丽的土地已经被糟蹋的不成样子了,而世上除了自己两兄妹,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制服它们。一天她心血来cháo,用泥浆照着自已兄妹的样子捏起小人来,没想到,她把小人一放到地上就活了,他们就立刻追逐起动物来,她造了一个又一个,后来造累了,就找了一个树枝,抽打起来,没想到飞溅的泥点落在地上,也都变成了一个小人,后来她终于抽不动了,就睡着了,我们人类就是这样产生了。之后又过了许多年,人类出现了两位杰出的部落首领,也就是炎帝和黄帝,两人经过多年征战,最后,炎帝投降了黄帝,这样华夏族就诞生了,从此我们就自称为炎黄子孙,而伏羲、炎帝和黄帝就被尊为三皇,再之后是五帝时代,经过了颛顼、帝喾、尧、舜、禹,这些帝位的传承主要采取的禅让制。五帝之后,国家形成了,帝位传承也发生较大变化。”各位这样变化是什么呢?请看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