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一家人

第39章

周记的牌子挂上了, 一帮客人看到今天铺子里头周家人来的格外齐,就知道今天周家一定是要卖糕点了。

其中一个人在窗口前好奇的问周三哥:“周家三郎,你家的那个驴打滚是不是今天就卖了啊?”

周三哥笑着回他:“是啊,您要来一份吗?”

那人犹豫了一下:“听说三十文一斤啊?”

“确实三十文一斤, 好东西都不便宜嘛。您要是想买我劝您可抓紧些, 这驴打滚我家一天能做的量有限,都是从家里做好带过来的, 今天的量卖完了也就没有了。先到先得, 来晚了可就得等明天了。”

来人一向知道周家东西好吃, 周三哥这么一说他对这驴打滚也生起了九分期待, 立马让周三哥给他装一斤尝尝。”

“好嘞,您稍等。”

周三哥从后头拿出一个长方形的木板,上头一个个的驴打滚糕点放得整整齐齐的,看着就让人流口水。周三哥把木板放在案台上,好让来往排队的人都能看见。

驴打滚用油纸包好递给他,他接过去仔细瞅着里头, 反应就跟当初周家人一样。

看他吃了,旁边观望的人问他味道怎么样, 他嚼着驴打滚唔唔的也说不清话, 一个喘气还喷了面前人一脸豆面。

等他咽下去了,十分惊喜地跟一群人说:“我还是头一次吃到这么软的糕点,又香又糯, 比福芳斋的豆糕还好吃!”

人群里不少人蠢蠢欲动, 周三哥嘿嘿一笑,又把售完即止的事说了一遍, 果然就有不少人上前来称斤。

周二哥招呼着买早点的人到一边排队, 一旁的周三哥热闹的卖起糕点来。

抬眼见有几个丫鬟小厮模样的人走上前, 周三哥招待的更细心,这才是大主顾!

周大嫂从里头掀开帘子看了一眼,回来跟何氏几个人报喜:“外头买糕点的人真是不少,这都排上队了呢!”

“看来这县里还真是有钱人多,咱们之前的担心确实多余了。”何氏笑。

“今天回去我再多做点,明天能赚的就更多了。”

“倒也不用,咱们能做多少算多少,就是少了也显得珍贵。”周娇娇回周二嫂。

何氏想到家里头的周老爹乐了,道:“也不知道你们爹能不能照顾好冬冬,咱们都来县里就留他在家看俩孩子了。”

“冬冬这孩子跟小虎小时候不一样,谁抱也不哭,一点也不闹,爹看着肯定不费劲。”

“小虎也懂事着呢,我看冬冬看到他就直笑,一点也没有要哭的架势,有他哄着冬冬也不会闹的。”

周娇娇听着,突然想到周小虎今年已经六岁了,转头对何氏说:“娘,小虎也到了年纪了,该送小虎去学堂启蒙了吧?”

何氏一听,还真忘了这码事:“是啊,确实该去了,我一时疏忽还给忘了!”

周大嫂看向何氏,何氏想了想说:“回头有空了我去打听一下,再去问问你二婶他们家狗蛋去不去,等把该准备的东西买好了再送小虎进学堂。”

周大嫂心里十分高兴,但又担心起钱的事:“这束脩约莫要不少钱...”

何氏头也不抬的回她:“再多的钱家里如今也能赚回来了,不用寻思那么多。你这个当娘的,回去要好好叮嘱小虎,告诉他以后去学堂了要好好认字读书,可不能走神。”

“那是肯定的,我回去一定好好跟他说明白,家里拿着银子让他读书他总不能还不认真学。”

周二嫂不由笑了:“我看大嫂是多虑了,咱家小虎可一点也不用担心,早就着急读书来着!”

周娇娇也点头,她对自己当初的劝学还是有信心的。

“希望这小子以后能有出息吧。”

.....

驴打滚在第一天就赚了四百文,接下来的几天更是只增不减。

新奇的吃食会惹人争相购买并不奇怪,但这次来他们家买驴打滚的人实在多了些,搞得周娇娇都怀疑是不是自己的定价还是太低了?

周娇娇和家人每天都做驴打滚,即使是这样也供不上家里的铺子卖。

有的人排在前头一买就买好几斤走,周家的驴打滚一共就不多,后面的人经常等半天等了个空。

在客人间发生了几次争执之后,周娇娇无奈推出了限购政策,规定每个人每天只能买一份,最多不超过两斤。

周记的驴打滚因为这个原因在县上再次变得炙手可热,每天排队来买糕点的人比来买早点的人起的还要早。

走在大街上,要是看到谁手里拿着周记的驴打滚,眼睛里那都是满满的羡慕。

限购推出之后周家人轻松了不少,这短短的几天把周家人累了个够呛,周大哥他们为了磨点黄豆面用手推着石磨转把手都磨起了水泡。

家里买的黄豆不够用了,周三哥去买黄豆补货,周娇娇就停了家里的糕点让家人歇几天。

趁着这几天,何氏给周小虎去打听了学堂。

县里一共就一家学堂,夫子是一位博学多识的老秀才,早年因为养家糊口创办了这家学堂,已经教了二十多年的书。

学堂一年束脩要三两银子,虽然贵,但也在何氏的预料之中。

何氏打听清楚就找周二婶说了这件事。

都是周家的孩子,哪个出息了对她们都有好处,周小虎要去读书自然也要问问二房的狗蛋去不去。

周二婶听何氏说完心里犹豫了,她去年摆摊一共才攒了三两多银子,这要是给狗蛋交了束脩,去年一年不都白干了嘛。

考虑着各方面的原因,周二婶久久不给何氏准信,就在何氏快等不及要送周小虎去学堂的时候,周二婶才带着狗蛋过来,她最终还是决定送狗蛋上学堂。

何氏明白她舍不得钱,但读书哪有不花钱的?

宽慰她两句,何氏和周二婶带着两个孩子到县上的学堂交了束脩,让俩孩子给老秀才敬了茶,以后每天就要按时到学堂读书了。

两个人去书肆给孙子买东西,这笔墨纸砚实在是太贵了,何氏想着左右都是启蒙,就给挑着最便宜的纸笔买。

一通添置下来,居然还花了小半两银子,交钱的时候两个人无一不心疼的龇牙咧嘴的。

这点纸笔才够用多久,两家有赚钱的活计都嫌贵。这要光是普通的庄户人家,咋可能供得起孩子读书?

何氏和周二婶花了这么多钱,两个孩子回去都被各自父母给叮嘱了一番,知道了这能读书有多么的不容易。

现在每天早晚都有牛车过来接周家人,两个孩子正好能跟着一起坐到县里,比其他乡下的孩子少糟了不少罪。

第一天去学堂的时候周小虎激动极了,早上连饭都没怎么吃。周娇娇在锅里煮了几个鸡蛋,等着大堂哥把狗蛋送过来,给两个孩子手里一人塞了两个让他们留着饿了吃。

牛车到门口过来接人,一共有两辆。周娇娇和两个嫂子带着俩孩子坐一辆,何氏跟周三哥他们坐一辆,一路上摇摇晃晃的不到一个时辰就到了县里。

这时候天刚蒙蒙亮,时间还不到卯时。

两个孩子先在铺子里坐着,等周家的早点陆续出炉,学堂也到了开门的时候。

背上自家编的的小书箱,周小虎和狗蛋走上了去学堂的路。

学堂离得也不远,两个孩子虽说都熟悉了路,但周大哥还是不放心的在后头跟着。

俩孩子中午在学堂吃也不回来,周小虎长这么大除了在家,还是头一次离开周大嫂这么久。周大嫂心里惦念的不行,一会儿怕周小虎受欺负一会儿又怕他吃不好,人三番五次的走到门口往外看。

周二嫂瞧着嫂子的反应深有感触,想着以后周冬冬要是去了学堂,她肯定也是一样担心。

就这么熬过了一天,周大嫂的心情直到晚上周小虎和狗蛋回来才好转。

两个孩子笑的可开心了,跟她们叽叽喳喳的说自己今天在学堂交了什么朋友、学了什么、吃了什么,一点也没有不适应的样子,周大嫂算是白担心了一场。

这第一天相安无事地过去,接下来的日子就更好过了。

两个孩子对要去学堂的事一点也不抵触,每天到时辰就起来,跟着家人一起坐牛车去县里。

……

两个孩子上着学,日子就这么进入到了今年的酷暑。

日头太毒,周娇娇每天都希望下雨,奈何这天气还是晴朗居多。

晚上趁着太阳快落下气温低一些,周家人在院子里放桌子吃饭。

今天也没做什么好吃的,饭桌上放了几碟子咸菜,周二嫂做了一大盘红烧茄子,加上周外公送来的咸鸭蛋,一家人手里端着粥吃的喷香。

周娇娇夹了一筷子咸蛋黄,蛋黄沙沙的又带着颗粒感,就着米粥吃一口,周娇娇感觉自己的胃口可算回来了。

何氏把自己的咸蛋黄夹给周娇娇,道:“多吃点,你外公特地给你拿来了不少呢,吃完了明天娘再给你煮。”

周娇娇点头笑,何氏把视线放在了低头狂吃的周三哥身上。

“还有半个月就是你成亲的日子了,我让你去谈的东西都谈好了没有?”

提到这个周三哥就高兴,放下碗就乐:“娘说的是鱼吗?都谈好了,订的二妮家的,初十送过来。”

何氏点头:“我估摸着得个□□桌,这来的人里头总有带着孩子的,菜多预备些也省得那天出错。”

“娘,咱家这席面做几道荤菜好?”周大嫂问。

“一道鸡、一道鱼、另外再用猪肉炒三个菜也差不多了,另外在抓些鳝鱼也能凑一盘。”

“行,其他的菜也好整,咱家菜园里的也就够了。”

“老四那说了没有?”周老爹还想着自家小儿子,担心他没收到信。

何氏回他:“早说了,大武提前一天回来。我让他把老大夫也请来,上回咱们盖房办酒没顾上,这回咋的也得请他过来吃个席面。

周老爹也同意:“应该的,老大夫对大武有恩哩。”

“喜娘请的是哪家的?”

“是你林子表哥成亲时候请的那个,卧牛村的。”

周娇娇哦了一声,她还记得,是个嘴皮子特别麻利的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