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十年

第3节:第一节开始的开始

“小刘,你在干嘛呢?”在中关村附近的一个政府办公楼里,老张拿着报纸,抬眼看着前面背对着他、紧盯着电脑屏幕的年轻人,问道。自从去年十月办公室的电脑连通了“英特耐特”,这小伙子就像粘在了那把椅子上,双手在键盘鼠标上忙个不停,偶尔还发出呵呵的傻笑。

“聊天啊。”小刘顺口回答。

“不务正业。”老张心想,但还是忍不住问:“都是谁啊?”

“不认识,随便找的,就聊上了。”

“不认识有什么好聊的。”老张心里纳闷,甚至考虑有没有必要向部长汇报一下。回过头来想想,小刘上网聊天,和办公室里的大妈扎堆儿,性质也没什么不同。直到有一天,小刘从网上帮他下载打印了一篇《人民日报》刚发表的社论,省去了他大量笔墨,老张才打消了汇报的念头。而老张写的那些材料、报表,也不用再亲自跑到总部机关去递交,小刘一个“伊妹儿”就搞定了。老张慢慢觉得:有了这个“英特耐特”,还真是挺方便的。

这是1999年的春天,北京城风沙肆虐,老张隔着老式的钢窗望向窗外,楼下中关村大街上尘土飞扬,路边色彩斑斓的灯杆广告在风中扑啦啦的作响。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些广告从IBM、Microsoft、宏基,悄然换成了瀛海威、新浪、3721,人们明显感受到,这些广告新贵们财大气粗来势汹汹。“他们都是搞‘网络’的!”而“网络”这个词,也随着这些广告和新闻慢慢流行开来。

互联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进入中国,但直到1996年1月,全国范围的公用计算机互联网络开始提供服务,网络才算是开始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但是那时候的网络体验并不如现在这么丰富多彩,甚至可以说是贫乏。

首先是网络上中文的内容非常少,即便是作为未来几年崛起的三大门户网站,当时提供的内容也还是非常单薄。网络用户上网所浏览的,多是一些中国电信的信息港,如北京之窗、深圳热线、广州热线……更多的都是一些国外网站。而且当时用户上网的带宽非常窄,14K、28K已经属于很高的配置,带宽决定了网络浏览的速度与内容,在拨号之后打开任何一个网页,进度条的缓慢移动,对当时网络用户的耐心都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同时,当时网络用户的人群还非常少,可以想象,当时人们在网络上可以做的事情十分有限:几分钟就能处理完邮件,接下来花半小时把所谓的今日的新鲜新闻、资讯读完,剩下来的时间便觉得相当的无聊、无趣了。

“滴滴滴滴”

老张从腰里掏出BP机,没消息啊?“滴滴滴滴”,老张仔细听了听,是从小刘的电脑音箱里传出来的。老张走到小刘身后,只见屏幕右下角还有个图标在闪动着。

“小刘啊,这又是什么新玩意儿啊,怎么跟我的BP机一个声音?”老张问。

“这个啊,这个叫网络寻呼机,比你那BP机高级。”

“就是这个鸽子?”

“鸽子?哈哈,你别逗我了,人家那是企鹅好不好?是OICQ的标志。”

“OICQ,是不是就是你以前说的ICQ?”

“哪儿啊。ICQ是外国货,速度又慢还总断线,OICQ是咱国产的,挺好用,我刚装上的。”

“花样越来越多。”老张嘴里嘟囔着,心里开始逐磨小刘前几天跟他说过的“网络文化”四个字,寻思着网络这个东西,没准真会带来文化以及生活各方面的变革。

小刘使用的OICQ,也就是QQ的前身,孕育QQ的这家公司叫做腾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