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韵

十八 男儿本自重横行(上)

赵颉吩咐一员老将带领二人到各营挑选两百名精壮士卒补充到李烈麾下。这员老将可是有了把年纪,大概五十多岁,短小精悍,很有一股威风。他话不多,直接领两人到各营去挑选,萧恒眼光极准,每营随手指点出几十人,都是营中最精干的士兵,有几个将领心疼得不得了,可人家选人是赵颉准许的,也只得忍了下来。

那老将见萧恒随手点指的士卒个个精悍,不由暗自点头,心道这两人当真不简单,有意指点,就将军中许多需要注意的事项对李烈说了,此人讲得井井有条,很多观点虽三言两语却句句点中精髓,对军中事务精通到极点。李烈边走边听,对他越来越敬服,不由抱拳道:“将军深通军务,句句珠玑,李烈受教良多,敢问将军尊姓大名?”

老将回礼道:“李指挥客气了,本将还谈不上称为将军,官阶只是小小武节郎,姓毕名再遇。”

李烈闻听浑身一震,毕再遇这个名字太熟悉了,难道他就是那个以用兵神出鬼没,机变百出,令金兵闻之胆丧的毕再遇将军?不由问道:“老将军作战之时可是带铁兜鍪,鬼面具?”毕再遇奇道,“李统领如何得知?”

李烈倒吸了口冷气,从来就没想到今天竟然能遇到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抗金英雄,在二十一世纪,李烈最爱看百家讲坛,其中关于兵法三十六计那一节,在讲到“金蝉脱壳”计时就举例毕再遇悬羊击鼓的故事,还有讲述“连环计”时讲的又是毕再遇撒豆喂敌马的战例:毕再遇,字德卿,兖州人。父毕进为岳飞部将。再遇“姿貌雄杰”,“武艺绝人,挽弓至二石七斗,背挽一石八斗,步射二石,马射一石五斗”。他以父荫入侍卫马军司,“以拳力闻”,曾经受到宋孝宗召见,被赐战袍、金钱。然而,当时南北议和,英雄无用武之地,再遇性格慷慨激烈,在官场上吃不开,到开禧北伐的时候已经年近六十,论官阶不过小小武节郎,在军中很不得意。后来在北伐中屡立奇功,才充分显示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北伐中南宋各路军马连连败北,只有毕再遇始终战无不胜,金军兵趋**,威胁扬州。**,有六朝古都的“京畿屏障”之称,毕再遇深以**形势为忧。当时楚州城坚兵多,加上金军粮断,毕再遇判断楚州不足为虑,於是率军迅速南下**迎击。宋军刚进入**城,金人先头部队已经到达离**二十五里的竹镇。这时候金军尚不知道毕军已抵**。毕再遇利用这一点,命令军队偃旗息鼓,伏兵于**南门,伏弩手于城上,在金军逼近城濠的时候,万弩齐发,金人遭受如此猛烈打击,正在诧异之时,毕再遇大开城门,伏兵尽出,同时城上旗帜尽举,金人以为遭遇埋伏,大惊失措,溃逃而归。不久,金军主力十万余众陆续到达,把**团团围住,并企图焚烧灞木,决濠水淹城,被宋军以劲弩逼退。纥石烈子仁部随即到达,力量大振的金军合兵攻城,战况激烈,宋军箭支用尽。危急之时,毕再遇令人张青盖往来城上,金人以为是宋军主将,於是争相射击,宋军因此获得集于城墙之上的二十万支箭,防守力量顿时大增。这是一个真实的草船借箭故事。而对於毕再遇,却不过是他无穷计谋中的一计而已。金人善以水柜取胜,以李烈判断是类似于韩信淹龙且,关羽水淹七军之类的以筑坝放水打击敌军的战术,毕再遇将计就计,在夜里以衣甲草人数千,罗列成阵,在黎明时鸣鼓佯攻,金军惊以为真,急忙放水冲击。得知受骗后意气沮丧。而毕再遇趁机率军进攻,金人大败。一次在与金人野战时,金后援不断,毕再遇率军于某天夜里拔营而去,悄无声息。临行之前,遍插旗帜于营中,又命人绑住几只羊,把羊前腿放在鼓上,群羊挣扎,鼓声不断,一连几天,金人都不知道宋军已经拔营而去好几天了!

金人骑兵厉害,毕再遇有一次故意与金人边战边退,到傍晚的时候,再次挑战金军,然后退兵,在退兵途中大撒以香料煮过的豆子,金人战马已经饿了一天,闻到豆香,埋头就吃,金人骑兵如何鞭打都不管用。宋军趁机反攻,金军自然打败,死伤无数。

毕再遇不仅仅是智谋百出,治兵有方,他在军事装备的改良上也颇有眼光。因为他的部队擅长野战,他在提高军队机动性上颇费苦心。他针对宋军装甲过重的弱点,造轻甲,长不过膝,披不过肘;减轻头盔重量;把马甲换成皮制;以木头造车牌,下面安上转轴,使得一个士兵就可推可举。毕再遇部转战两淮,行动神速,这些军备上的革新,功不可没。毕再遇的心理素质极佳,擅长攻心战。在金兵扎营三十里包围**的危局下,毕再遇一面临门作乐以示闲暇,安定军心兼沮丧敌气,一面派出奇兵骚扰金人。金人昼夜不得休息,只得撤营远去。毕再遇料敌先机,判断金兵会卷土重来,于是亲自率兵夺取**城东野新桥,攻击金人后队。在毕再遇层出不穷出人意料的打击之下,金军损失惨重,士卒疲乏,丧失了卷土重来的信心,于是向淮河撤退。毕再遇军追击到滁州,因为天气恶劣(大雨雪),才回师。这次追击,缴获骡马一千五百三十一匹,马鞍六百,衣甲旗帜等大量物资。

当然这都是后话,要在以后两年北伐攻金时发生。而此时的毕再遇论官阶不过小小武节郎(宋武将官阶自上而下有横行正使14阶,诸司正使八阶,横行副使12阶,诸司副使八阶。武节郎是诸司副使第四阶,总第38阶),论官职不过中下级军官。

李烈既然知道毕再遇这员名将,当然刻意交好,一路上不断问些军事问题,对毕再遇的回答连连称好,很有讨好的嫌疑,不过现在两人官职相当,没有什么可讨好的。所以毕再遇很高兴,只把李烈当成自己的知己一般。

很快,李烈、萧恒已经挑选了两百精壮士卒,在毕再遇的带领下来到位于禁军南大营西北角的火器营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