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石拾

我的父亲母亲

我的父亲母亲

父亲母亲的故事太多了。

父亲于清光绪三十三年,即公历1907年,生于北方一个矿区城市。这里地处京畿,当初只是零零散散的几个小村庄。19世纪中后期,李鸿章办洋务,在这里开矿修路,逐渐形成了城镇。到了20世纪初,就是我父亲出生的那个年代,这里已经是一个工厂林立,街道纵横,参差数万人家的城市了。

父亲自幼家境贫寒,祖父在中国最早的一家铁路机车车辆厂当工人,收入微薄,一家人难得温饱,所以父亲只读了一年私塾,到七八岁的年纪就开始帮助家庭维持生计了。父亲生性好强,从来没有向贫穷和命运低过头。他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他五六岁的时候,有一次,家里没有下锅的米了,祖母就带着孩子们到一个亲戚家去讨口饭吃。亲戚一看来了这么一大家子人,脸马上就沉下来了,闲言碎语地说了一大堆,然后只给了每人一碗稀得像水一样的高粱面稀饭。父亲说,看到这种情形,他当时就立志:将来一定要凭自己的努力把日子过好,决不能看别人的眼色,过低三下四的生活。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子,如此志向高远,实属难能可贵。正是他的这种志向,再加上他过人的聪明,让他后来终于成了一个能在别人面前挺起腰杆的人。

关于父亲的聪明,我讲两个小故事。这两件事只不过是能证明父亲聪明的诸多事件中的点滴事例而已。

父亲七岁的时候,祖母让父亲带着一块大洋去集市买一斗玉米。当时一斗玉米二十多斤,集市离家还有二里多路,父亲年幼力亏,这一斗玉米他拿不回家去,于是对卖粮人说:“我没带钱,你把玉米给我送到家去,我拿钱给你。”卖粮人不愿意失去这次赚钱的机会,就自己扛着粮食,跟在我父亲的后面,一直送到家。到了家门口,父亲马上从口袋里掏出那块大洋,递给了卖粮人。卖粮人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赞不绝口:“这么小的孩子,就这么有心计,将来一定有出息。”

从矿井提到地面上的原煤里掺杂着一部分煤矸石。工人们把煤矸石拣出来,就堆放在矿井附近。煤矸石越堆越多,逐渐形成一座小山,用我们的家乡话说,这叫“矸子山”。煤矸石里经常混有一些可以燃烧的硬煤块,当地的小孩子们就常常跑到“矸子山”上去捡那些硬煤块拿回家去当燃料。煤矸石对煤矿来讲是废弃物,可对水泥厂来讲,却是烧制水泥的好原料。煤矿把这些煤矸石卖给水泥厂,可以获得一笔不小的收入,所以矿方设专人看管这些“矸子山”,不允许人们上去捡拾。当时看管“矸子山”的都是印度人。矿是中英合办的,印度人是英国人的奴仆。虽然是奴仆,做起事来却尽职尽责,所以看管“矸子山”、看管铁路道口这些事,英国人都让他们来干。当时家乡有这么一种说法:“印度人看铁道,忠心保国。”当然,他们保的不是自己的国家,而是大英帝国。有一次,我父亲与十几个小伙伴,都是十一二岁的小孩子,到“矸子山”上去捡拾硬煤。当每个人的小筐快装满的时候,被印度人发现了。小伙伴们在前面跑,印度人在后面追。跑进一个小胡同以后,我父亲说:“别跑了,等着他!”于是大家停了下来。印度人跑过来了,我父亲一声令下,十几个小伙伴一齐向前,把那个印度人按翻在地。印度人虽然人高马大,却招架不住小伙伴人多势众,把那个红头阿三打了个鼻青眼肿。小伙伴们哈哈笑着跑掉了。

我记事的时候,父亲已经快40岁了,在矿上当设备维修工,负责机械、罐笼、钢缆等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修理。这个工种当时在矿上称作“水手”。这个称谓的来源尚待考察。这已经是

个相当不错的工作了,技术含量较高,劳动强度不大,收入也比普通的煤矿工人高得多了。但父亲并不满足,他利用业余时间给矿上的外国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去帮工,主要目的是学外语。大约半年时间,他就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也能与讲法语的比利时人交流了。此后,他就潜心自学数学、采矿学,并进修英语语法,苦练汉字书法,为升职做准备。我小时候,他白天上班,晚上学习,经常学到半夜12点。100瓦的台灯把写字台上的一面镜子上的水银烤得都变了色。练书法用的毛笔杆穿在一条铁丝上,有5米长,拴在墙上当搭衣绳。这样,他很快就通过了考试,当上了矿上的“中级员司”(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外企中层管理人员吧),每月收入涨到了80块大洋,几乎相当于十个煤矿工人的月收入,幼年时立下的志向这时基本上实现了。这大约是1946年或1947年的事。

我的家乡是在1948年底解放的,当时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还有半年多的时间。父亲虽然接受了那么多年的反共宣传,且在国统时期就已经进入了当地的主流社会,但他的思想并不僵化,一解放,他就表示拥护共产党,愿意用自己所掌握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新中国服务,并很快付诸实践。1949年初,他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以后相继担任矿长、基本建设局局长等职务,直到离休。现在,这个在全国来讲也属特大国有企业的矿业集团所属新矿区的矿井,大多数是我父亲担任基本建设局局长时指挥开凿的。应该说他为这个矿业集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母亲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诸事皆有主心骨:任你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有一件事让我终生难忘。家乡解放那天,是市民们心情最复杂的一天。解放大军进城了,由于接受了多年的反共宣传,老百姓都心怀恐惧,看见解放军战士就躲得远远的,不知道将会发生什么事,甚至性命是否能保都难以预料,因为“‘共匪’杀人不眨眼”的印象在老百姓的头脑里已经根深蒂固。那天,我父亲作为管理人员正带班下矿井(当时矿上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是经常带班下井的,不比现在那些当官做老爷的书记、矿长们)。当时,父亲肠胃不好,不能吃外边的饭,每当带班下井,不能回家吃饭的时候,都要派一个勤务人员到家里来取饭。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母亲做的是烫面蒸饺。大约十一点半的时候,那位勤务人员来了。一进门,就惊惶失色地对我母亲说:“嫂子啊,今天这饭还取吗?”母亲诧异地问:“怎么啦?为什么不取?”勤务人员说:“放弃了!‘共匪’来啦!”当时我听不懂“放弃”是什么意思,理解成了“放气”,但却不知道什么地方放了气。后来才知道,“放弃”的意思是:“国民政府”和“国军”不管我们了,把我们放弃了。“共匪”这两个字我倒是听懂了,因为这个词在当时已经听得太多了。听了勤务员的话,母亲一点都没有着急,反倒笑了笑:“放弃怎么啦?‘共匪’来了又怎么啦?‘共匪’不就是杀人吗?现在还没有杀我们,我们总不能先饿死吧?”那位勤务人员只说了句“嫂子你可真心宽”,就带着饭走了。后来,人们逐渐看清了,共产党、解放军并不像当初宣传的那么可怕,而且在很多方面还确有可爱之处,所以父亲、母亲很快就投入到拥护共产党,参加新中国建设的洪流中去了。

为人父母,爱子女是天性使然。想到这个问题,很多经常挂在人们嘴边的口头禅一股脑涌入了我的脑海。诸如:“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从小不知老娘亲,育儿才知报娘恩”,等等。但这些说法远远说不尽天下父母对子女那种最

真挚、最无私的爱。父亲、母亲对我的爱让我刻骨铭心。

我20岁上大学,当时父亲正主管着偌大一个矿务局的整个基本建设工作,可谓千头万绪,东挡西杀。尽管这样,他还是决定亲自把我送到千里之外的学校去。做这个决定以及做出这个决定之后在单位做各项准备工作之艰难是可想而知的。那正是所谓“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全国人民都忍受着饥饿的煎熬。父亲作为中高级领导干部,享受着“吃小灶”的待遇。他把“小灶”供应给他的一些食品,诸如饼干、罐头之类节省下来,给我带上,还特意给我买了一块瑞士的罗马表。到校后的当天晚上,他不去住校方给他安排的客房,而是与我挤在一个双层床的顶铺上。一米多宽的一张小床,父子偎依,默默无语,却心心相通。我听得见他的心跳,感受得到他那舐犊的深情。至今回忆起来,仍然觉得那一夜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一夜。

第二天,我把他送到火车站。他平时少言寡语,可那一路上他却说了很多。大意是:“首次远离家门,只身在外,虽难免不便,却也未必是坏事,因为这样可以学会面对社会。无论发生什么事,也不必急,不必愁,车到山前必有路。即使天塌下来,也不一定砸得到你。那么多比你高的建筑物,总会给你留出一道空隙,让你呼吸,让你生存。”父亲辞世已经十多年了,但这些叮嘱至今言犹在耳,鼓励我奋斗,让我永远保持乐观主义精神。在那以后几十年的生活道路上,我总是把逆境也当成顺风船。

父亲进站以后,还不断回头张望。他已年过半百,早已鬓生华发,他那目光中的不舍,眼神中的期待,让我泪眼模糊。此情此景,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深处。

如果说父爱在于大节,母爱则往往体现在一些细微之处。无论子女到了什么年龄,这种细腻的母爱永远像阳光雨露一样,照耀着他们、滋润着他们、哺育着他们。一些最简单的事例就可以说明这一点。比如,有一次,我母亲与我的孩子们一起吃西瓜,当时我不在家。回到家以后,女儿指着桌上的两块西瓜对我说:“快吃吧,给你留了两块大的。我们吃瓜的时候,奶奶不停地嘱咐,‘给你爸爸留两块大的,给你爸爸留两块大的。’看来, 50岁的儿子在80岁的母亲眼里仍然是个小孩。”女儿的这句话可谓一语中的。再比如,每次我出差回来,母亲总要坐到我身旁,把自己的零食,诸如瓜子、冰糖之类摆到我跟前:“吃吧,吃吧!”那表情、那眼神,跟我五六岁时所见到的完全一样,虽然当时我已经五六十岁了。

父亲、母亲是在同一年辞世的,一个在春初,一个在秋末,相隔不过半年多一点。那是20世纪的最后一年,当时父亲已经九十有余,母亲也已年届九旬。两个人共同生活了71年,历经了无数的风霜雨露、悲喜情愁,又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相继离去。71年的漫长岁月,当然免不了磕磕碰碰,但相互扶持,相互呵护,不离不弃,相濡以沫,却是他们这71年的真实写照。“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当今的年轻人如果都能做到这一点,那是多么难能可贵呀!父亲比母亲晚去了一步,他辞世前的那几天,我和弟弟、妹妹一直守护在他的身旁。当时他已经处于半昏迷状态,偶尔清醒一会儿,他就会说:“我梦见你妈了,她说想我了……”听了这话,我们都禁不住泪流满面。

一对可亲可敬的老人已经离我们而去了。逝者逝矣!一篇短文当然难以尽数表达子女对父母的思念和景仰之情,但我相信,我的子女们总能从中汲取一些营养,在以后的生活道路上排除一切障碍,永不迷路,而且会走得更顺畅,更有力,更自信。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