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斗网魉

第八章 惊天秘密

附录:焦点访谈——用爱心屏蔽网瘾

消息(焦点访谈):互联网在中国发展迅猛,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一些与网络有关的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网瘾少年”便是其一。

目前这一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

在帮助“网瘾少年”的问题上,既有学者参与也有一些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2005年3月,zhong yāng文明办、共青团zhong yāng等5家单位在全社会发起了一场“倡导健康上网、帮助未成年人戒除网瘾”的大行动。

他们所依靠的正是分布在全国各地许许多多志愿者无私的付出和爱心。

上海电影艺术学院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应力便是其中之一。

作为一名心理辅导老师,应力接触过很多因为沉迷网络而无法自拔的学生,教师的责任感使她努力帮助学生健康上网。

她经常会召集孩子们到自己家中听音乐、讲故事、做游戏,她的家成了心理辅导站。

从2005年5月接触第一位“网瘾少年”以来,经过应老师心理辅导的孩子已有近百人。

今年1月,zhong yāng文明办、共青团zhong yāng授予应力“帮助未成年人预防和戒除‘网瘾’”贡献奖。

《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5)》显示,目前我国青少年网民约有1650万,其中“网瘾少年”比例高达13.2%,超过200万人。

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预防青少年上网成瘾,已经刻不容缓,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用爱心屏蔽网瘾(全稿)主持人翟树杰:2005年,中国的互联网发展进入到第十个年头。

在网络发展本身突飞猛进的同时,一些青少年由于沉迷网络而成瘾的问题也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

国内司法界出现了第一起因为网络游戏而引发的诉讼案件。

běi jing军区总医院成立了网络成瘾治疗中心,全国各地纷纷开办各种大型的网络心理讲座,而这些努力都是为了形成一个愿望:健康上网,拒绝成迷。

解说:他叫张潇艺,生前是一名初中三年级的学生,两年前开始迷上网络游戏。

张潇艺根据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写了一篇8万字的网游笔记《守望者传》。

而自己就是那个无所不能的“守望者”,一个和网络英雄一样,可以拯救地球,死而复生的复仇天神。

由于沉迷游戏,张潇艺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而在游戏中的守望者却变得越来越强大,一边是现实角sè的失败,一边是虚幻角sè的膨胀,张潇艺开始迷失方案。

2004年12月26号,在连续上网沉迷网络游戏36个小时之后,游戏中的守望者大败而归,张潇艺的jing神支柱崩溃了。

第二天早晨,张潇艺留下遗书,像往常一样,收拾好书包,走出家门,登上了自家那栋24层楼高的楼顶。

这段录像是当天小区物业安装在电梯里的摄像头拍下的,记录了张潇艺生命中最后的影像。

悲剧发生后,张潇艺的父母陷入了无尽的悲痛。

此时一个名叫张chun良的人走进了他们的生活。

张chun良,网络沉迷社会问题研究者。

从2003年到2005年,张chun良用两年的时间,先后走访了全国各地260家网吧,经过调查,一个想法在张chun良脑海中形成,向缺乏自律的网络游戏商家挑战,为网瘾少年维权。

张chun良“网络沉溺”社会问题研究者:张潇艺留下了四份遗书,其中一份遗书是以自己的名字署名的,其它的三份署名是小徒弟、大第安和守望者,这三个都是网络游戏中的角sè。

然后在张潇艺的网游笔记里面,有好多次都是他把自己作为网络游戏中的一个人物,张潇艺跳楼的那个情节和他笔记里面留下的那些情节是一模一样的。

解说:在随后的ri子里,张chun良为诉讼做起了准备,而首要的准备工作是聘请一位合适的律师。

此时一封电子邮件引起了张chun良的注意。

张chun良:李刚博士是在报纸上看到我的事情之后,他通过电子邮件主动和我联系的。

他说你做的这场公益诉讼很有意义,我愿意为你无偿提供法律援助。

解说:李刚,清华大学法学博士,中国第一个公益诉讼网站的发起人。

对于这场在他看来胜算概率很小的公益诉讼,李刚有着自己的理解。

李刚律师:在张潇艺这个案件中,被告主要有两家,一个是游戏产品的开发商,美国的暴雪公司;另一个就是中国的代理商。

记者:那么这次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尝试?李刚:这个案件我想有两个方面,一个作为个人利益的维护方面。

另一个角度,我们想通过这个诉讼,将zhèng fu应当做的行为在这个诉讼中给提出来,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弥补法律空白的一种努力。

解说:2005年12月27号,张潇艺去世一周年的ri子,记者再一次来到天津。

虽然一年过去了,悲剧的yin影仍然没有散去,不同的是,此时张潇艺的父母更多了一份坚强,多了一份期待。

张建华张潇艺的父亲:其实我已经做到了我觉得,我就勇敢地站出来了,敢于面对这个事实。

用我们的事实来提醒那些沉迷在网络里的孩子们,赶紧醒过来吧,回到父母的身边。

解说:正当张chun良和李刚为了中国第一起网络游戏诉讼案四处奔走,积极筹备的时候,更多的社会力量也在共同为帮助孩子健康上网而忙碌着。

2005年3月,由zhong yāng文明办、共青团zhong yāng等五家单位在全社会发起了一场倡导健康上网,帮助未成年人戒除网瘾的大行动。

而他们所依靠的正是分布在全国各地许许多多志愿者无私的付出和爱心。

郝向宏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秘书长:我们的志愿者队伍也在不断地扩大。

到目前来说,我们的志愿者已经有将近1万多人,那么这1万多人的志愿者涉及到这样几方面,他们有心理学、社会学、法律方面的专家、学者,同时有长期从事教育的工作者。

解说:应力,上海电影艺术学院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帮助未成年人戒除网瘾行动志愿者团顾问。

作为一名志愿者,应力除了本校的学生,还通过网络、书信或电话,与其他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建立联系。

周末或者晚上应老师就会召集孩子们到自己家中听音乐、讲故事、做游戏,应老师的家成了心理辅导站。

记者:像这样的你跟孩子们在家里的这种聚会,大概多长时间会有一次?应力上海电影艺术学院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教授:一星期吧。

记者:一个月几次?应力:一个月次两三次,有的时候一星期。

解说:拉着应老师手的这个少年名叫小伟,今年16岁。

四年前,小伟迷上了网络,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旷课、逃学成了家常便饭,有时甚至夜不归宿。

在小伟的记忆里,时间最长的一次,他曾经连续在网吧里呆了整整两天三夜。

小伟网瘾少年:就是实在太累了,就趴在那儿眯一会儿,然后吃的、喝的都在里面。

不知道外面是白天还是黑夜,是晴天还是下雨,甚至出来了以后都不知道今天是几号。

解说:而此时家人的劝告已经毫无作用了,母亲的眼泪和哀告在小伟眼中失去了重量。

小伟的母亲:有一天大雪纷飞的时候,我跪下了,家里有个阳台,我跪下了,大雪纷飞的时候,我跪在地上,我说老天爷,我向你讨回孩子,你把我孩子送回来,就是下面的裤子都湿了,整个人都雪白雪白的。

小伟:那时候可以说是冷血动物了,不食人间烟火,好像。

解说:一次偶然的机会,小伟遇到了应力老师,生活从此发生了变化。

应力:当初我就问他,我说是你自己来得吗?他说是我自己来的。

那我说你能不能把头抬起来,因为他一直低着头,他说我习惯低头。

那我说你不习惯跟别人聊天说话吗?他说我不习惯,他说这几年我除了网吧,然后就是一个人躲、藏。

解说:针对小伟的特点,应老师设计了专门的心理辅导方案,进行一对一个xing化的辅导。

小伟回家后,应老师又通过电话保持联系。

经过三个多月的辅导,变化终于渐渐在小伟身上发生,以前由于沉迷网络,小伟和母亲的关系冷漠地如同陌路人,为这母亲不知伤心过多少回。

然而有一天小伟一句出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