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

第二十九章 半岛春天(一)

周留城外出现了大批的“倭奴”军队,五色的蛇旗,倭奴特色的盔甲兵刃。周留城上留守的百济人一阵雀跃欢呼。渡海而来的援军,使他们看到了百济熬过此难,继而复国的希望。

百济王扶余风、大将黑齿常之站在周留城城头上看着由远而近的“倭奴”军队,扶余风欣慰地说道:“近百年来,我们百济从王庭到贵族与倭奴普遍通婚,现在看来,这个措施是正确和富有远见的,两国关系血浓与水,由此才有倭奴国在我百济危难之时,倾全力来救之举。呵呵,看其军容,知其战斗力必然强悍,百济复国有望了!走,开城门,咱们下去迎迎。”

周留城城门大开,扶余风在众多百济官员簇拥下来到城门口迎接大军。

“倭奴”军队因乘海船而来,几乎都是步军,所以行进速度并不是很快。一袋烟工夫,先头大军才到了城门口,为首的一名二十多岁的年轻小将无礼地扫视着迎接他的扶余风和百济将领们,嘴角上挂着讥讽地笑容。

站在扶余风身后的黑齿常之是一名彪悍勇武的将领,他看见了年轻将领表现出的不屑,不由暴怒起来,大声呵斥道:“百济国王在此,还不快快参见!”

年轻将领的眼光停留在有些发福的百济王扶余风身上,驱前几步欲行大礼。扶余风虽然是百济新任国王,可是眼下是百济有求于倭奴,所以对倭奴国派来的大将自然不敢怠慢,急忙迎上前,准备搀扶。

年轻将领忽然动了起来,身体向前一蹿,左手将措不及防的扶余风的衣袖一把抓住,顺势向自己身前一带,而右手一抖,一把短刀从袖口中露出,架向了扶余风的脖子。

这一切都发生在须臾之间,百济众将来不及援手,只有黑齿常之反应较快,不待扶余风身体稳定,挥拳击向年轻将领面额。年轻将领不得不身体侧闪,手中的短刃随着移开,向外偏了偏,这个机会黑齿常之紧紧抓住,他另一只手伸出,一把拽住年轻将领右手,如老鹰抓鸡般生生把他手板开,而惊慌失措的扶余风则趁机向前一挣,猛然窜回自己队伍,而身上的衣袖被年轻将领拽下了一块。

与此同时那些化装成倭奴军队的将士都挥舞刀枪扑向慌乱的百济人,一阵刀劈枪挑,地上已经是一片尸首。

城门口混乱成一团,平东军将士扯下倭奴服饰,大喊:“杀……”大唐将士的喊声震馈敌耳。

百济人到此时完全醒过味来,纷纷躲闪,惊恐地喊道:“唐军…快关城门…拉吊桥……”

几支响箭破空响起,远方一阵烟尘随之卷起,平东军的铁骑席卷过来……

前队的平东军步军将士蜂拥向前,将阻挡的百济人一个个砍翻在地,死命地抢占吊桥和城门。吊桥上不断有百济人被砍死滚落到护城河里,而后续步军闪出骑兵进城的道路,并用弓弩向城上射击,压制百济军反击。

扶余风在几名将领护卫下,拼命向城里逃窜,但后面杀上的唐军将士猛追不舍,大家都知道他是大人物,无数的刀剑击向他。

黑齿常之虽然悍勇,但四周扑上来的唐军将士太多了,眨眼间将他裹在中间,几十支各类武器齐向他身上招呼,他左挡右避,手忙脚乱。那名年轻的唐朝将领见他英勇异常,大声喝道:“那好汉,放下武器投降!为了即将败亡的伪国王殉葬,实在不值。不如投靠我家李大帅,他爱惜人才,一定会重用你的。”

黑齿常之听到李林龙的名字,愤然道:“原来是李贼手下,狗贼奸诈异常,这样的旁门左道的主意只有他这样的小人才会用。”他挥刀把几名唐军砍翻,丝毫没有投降的意思。

远方的战马群风弛来而,唐军步军们此时已砍断吊桥上的绳索,控制了城门。

战马群一到,步军们闪开过道,任战马群直冲进城里。骑兵们一冲,简直就是如入无人之地,马踏刀砍,百济人刹时被冲击的七零八落。

步军退下,一群骑兵包围被砍了几刀却还在死战的黑齿常之。柳断刀(那年轻将领)喊道:“用套马锁抓住他,抓活的。”

十几条套马锁抛出,准确地套向他,他挥舞宝剑扣断几个,但还是有几个绳索套在了身上,几匹战马疾弛起来,把他拖倒在地……

唐军冲进城里,四处冲杀,百济人兵败如山倒,只剩下了仓皇逃命,很快城头上换上了唐军的龙旗……

……

李林龙在亲从的簇拥下进了城,柳断刀向他禀奏道:“抓住百济大将黑齿常之,此人是名不怕死的好汉,请大帅一定要收服!”

黑齿常之,在唐朝历史上也是大名鼎鼎的。李林龙亲自给他松绑,说道:“黑齿将军忠勇之人,我心中实在仰慕,林龙不才愿意与你为兄弟,共同为百姓安乐而努力!”

黑齿常之倔傲不答。此时,有将士到前禀报道:“百济王被抓获!”

扶余风战战栗栗地被押了上来,一见李林龙,便扑通跪倒地上,如米糠般抖个不停,嘴音颤抖求饶道:“大帅不要杀我,我愿意让百济全军放下武器,永远归顺天朝!”

黑齿常之闻听此言,怒目圆睁呵斥道:“贪生怕死之徒,枉你是一国之主,丢尽了我们百济的脸!”

李林龙听完哈哈大笑起来,朗声道:“国家的权贵和既得利益者是最自私和自利的,他们心中哪有江山百姓,除了保命和保护自己的财产,他们会考虑什么尊严吗?黑齿将军,为这样的君主不值得卖命,好汉应当有更好的归宿!”

黑齿常之脸色阴沉,李林龙拉住他的手继续说道:“我大唐是各民族和睦友善、互敬互爱的家园,各族百姓所求不过是生活安康,只有我大唐才能保证作到这点,这样的国家不正是各族百姓所求之地吗?你慢慢考虑吧……”

黑齿常之闻言为之动容,望着远去的李林龙,仍在思索着他的话语。

……

平东军只留少量人马控制这座空城,大部人不下马,直奔被包围的熊津城,抄袭倭奴和百济人后路。与刘仁愿里应外合大破倭奴和百济联军,只有福信、屠道深等人率领残部会同倭奴将领阿昙比罗夫和阿倍比罗夫一起逃到了海边,乘坐倭奴海船逃向倭奴国。

俘获的倭奴人有几千人,无论手下的将领怎样游说修路的人手不够,李林龙还是命令全部杀掉了。

大势所趋,仗打到这个程度,各地跟随造反的百济将领纷纷投降,百济全境很快归大唐所有,只等到朝廷选派的各府县文官到任。各军暂时休整,在百济的唐军达到四万多人,而归顺军队也有四万。

孙仁师的辱夷城方向传来消息,高句丽大褥萨成涛海率军投降,通往平壤的道路被打通。

李林龙闻讯大喜,召集将领准备抄袭平壤后路。正商量时,有信使进来禀报道:“高句丽大褥萨僧信诚率领他的十万大军投降了新罗!”

众将领一听都哈哈乐了起来,兴奋地说道:“这样一来,平壤就剩下孤城一座了,咱们的军队直接可以掏老巢了,高句丽大患终于可以平定了!”

众将见战争快要结束,个个神采飞扬,只有李林龙眉头紧锁,默然不语。

刘仁愿诧异地问道:“山主为何不乐?”

李林龙半响应道:“除掉一个大患,又多一个新患,前门驱虎,后门来狼,何乐之有?”

众将领惊疑地看着他,刘仁愿小心翼翼地问道:“大帅是担心新罗坐大吗?他可是咱的联军,即使坐大,对咱也不会有所伤害。”

“愚蠢,国之利益哪有永远的朋友?新罗本有雄兵二十万,再加上这归降的高句丽人,兵力可达到三十万人,这么多的军队与咱对抗起来,想要剿灭他,并不是很轻易的事情!”李林龙的忧虑全写在脸上。

“大帅的意思是要削弱新罗的力量吧!现在咱们与高句丽人作战,先削弱盟友力量,可谓不妥呀!”柳断刀在旁提醒道。

“当然不会是现在,要创造机会。来呀,给新罗王金春秋复信,就说平定高句丽后,平分高句丽土地,让他选派一万精锐协助攻打平壤!”李林龙脸上露出狡诈笑容。

有官员答应着开始办理,刘仁愿问道:“论功赏罚,新罗会只派一万人马吗?”

李林龙撇撇嘴,言道:“抢夺胜利果实之际,他会仅仅派一万人吗?还不得倾力全出?”

众将或是满脸敬仰,或许迷惑不解地地看着高深莫测的李林龙……

……

大唐皇宫内。高宗正在与刚刚身体复原的李绩闲聊。

“爱卿,你对李林龙此人评价如何?”高宗手里拿着辱夷城城下的大捷战报问道。

李绩为人圆滑,当然不会轻易说人坏话,特别是在君王意图不明的情况下乱说话,他谨慎回应:“治军颇有一套,作战很有章法。”

“朕不是问他才干,是想问他的品德,是否看来忠诚!”高宗不愿意听这样的套话,直截了当说明疑问。

“这…这…到不好说,按言辞和行为到象是个忠良!”李绩含糊其词。

“你看过他安排编撰的《武学法则》没有?”高宗问道。

“略有所看!”李绩通读过这本书,作为武将,很多观点,他也很赞同。

“这书里宣扬的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此观点自古有之,但他再次解说,我总感到有些怪味道。一名带兵打仗的武将,指手画脚起朝廷来了,这样的思想倾向很有问题。”高宗眉头微扬,语调不满。

李绩闻听心里一喜,顺势说道:“李林龙这点的确不好,武将当将精力用在训练军队上,以战绩忠勇报国。如何治理国家,自有中书门下操劳。”

高宗见他迎合自己观点,下了狠心:“打完高句丽,把他招回任闲职吧!这人虽然颇有才干,但心术不定,总是添乱,搅的朝廷内弹劾不断,还是让他清闲的好。”

李绩偷乐,点头符合道:“陛下圣明!”

(每章解禁后,我会找时间再读一遍,虽然故事结构无法更改了,但尽量少点错字,让语句通顺些也好。)

--&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