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大宋

第七十六章 借宿

李灵心念一动,遂悄悄的跟在她后面,沿河而上,路过一条河岔一直往南而去。

她的心情似乎很好,不时的瞅瞅篓中满满的鱼儿,有时还蹦跳几步,嘴里还哼着山歌,悠扬清盈,似百灵鸣唱,分外的悦耳。

又走过一片苇丛,不远处的岸边停靠着两只渔船,她抱起竹篓,欢欢喜喜的奔过去,口中还叫道:“爷爷,我回来啦!”

渔船篷中出来一个头发花白的老汉,笑眯眯的望着渔女。

她一跃跳上了船,把竹篓捧在老汉眼前,道:“爷爷,你看,我又捕到满满一篓鱼,足够咱们吃好些天的了,明天、后天、还有大后天,你都不用驾船捕鱼去了。”

老汉很是疼受的抚着孙女的头,道:“阿草,累了吧,爷爷早做好饭了,快进船吃吧。”

“哎呀,爷爷!你怎么又不听话呀,病都还没好,『操』劳不得哩,怎么不等阿草回来做饭呢?”

阿草眉头皱起,一脸的不满。

老汉呵呵一笑,道:“好阿草,是爷爷不对,下次一定听你的。”

阿草转恼为笑,道:“这样才好,哎呀,肚子真的饿了,说起来爷爷的米饭最香了,阿草可要吃上三大碗!”

“好好好,阿草爱吃,吃十大碗也没问题。”

祖孙俩便相携着进了船篷内。

想来是祖孙相依为命,靠着爷爷打鱼为生,如今爷爷病了,所以孙女才每日去捕鱼维持生计。听他祖孙俩方才的对话,却是孙女孝敬爷爷,爷爷疼爱孙女,感情深厚。

望见这一幕,李灵忽然想到了自己的爷爷,他对自己这个李家一脉单传的孙子,却也是无比的慈爱疼惜,而自己却从未对爷爷有过多少孝顺,如今自己却是无可奈何的来到了这个世界,从此便与爷爷千年相隔,再无相见之日,空有孝顺之心,却只徒增叹息罢了。

李灵沉浸在回忆之中,半晌方才回过神来,遂驱马上前,走到了那两条渔船边上,跳下马来,清了清嗓子,说道:“请问,船家在吗?”

“外面有人呀!”这是那老汉的声音。

“爷爷,你吃着,我出去看看。”

说话间,那叫阿草的渔女走出了船篷,上下打量了一番李灵,很是和气的说道:“这位大哥,你有什么事吗?”

李灵彬彬有礼的说道:“姑娘,在下叫李灵,乃是过路之人,只是肚中饥渴,四下又没店家,故而想向你买点吃的。”说着便要掏钱出来。

李灵的身体不似那些武夫健壮,平日里最烦的就是穿上那身沉重的甲胄,故而今日出来散心,只着的是便衣,这过路之说,倒也合理。

淳朴人家,心地善良,李灵说是过路人她便相信,却是笑道:“哎呀,谁出远门会带着锅上路呀!既然饿了,就上船来和我们一起吃吧,钱却不用了。”

“那……那在下就谢过姑娘了。”

“不用谢哩,快进上船来吧,我瞧你饿得肚子都瘪了。”

阿草说着,向下伸出手来,李灵一怔,却是紧握住她的手,阿草力气蛮大的,稍一用力便将李灵拽上了船。

她的手,柔柔的,滑滑的,李灵却是心怀『荡』漾,不觉微有出神。

阿草倒也没看出来,拉着他便走入了船篷,道:“爷爷,这位大哥是路过,饿了,我让他和咱们一起吃饭。”

那老汉也是淳朴好客之人,忙从旁拿出了一副碗筷,道:“快坐下吃吧,瞧公子衣着不凡,必是大户人家子弟,咱这穷渔家也没啥好饭菜招待,你可别嫌弃呀。”

李灵忙道:“老伯言重了,在下能得你们好心款待,心中已是倍加感谢,却又怎会嫌弃。”

他说话时,阿草已为他盛满了一大碗白米饭,亲手送上,笑道:“李大哥,快坐下吃吧。”

“多谢姑娘。”李灵接过碗来,这才不再客气,坐下吃了起来。

这饭米粒饱满,滑而爽口,更有一种淡淡的清香,却是与他先前吃过的米饭大有不同,格外的香甜。李灵久未尝过这好吃的米饭,食欲勾起,也顾不得礼仪,大口吞吃起来。

阿草见他吃得狼吞虎咽,却是格格一笑,夹起一片油煎小鱼搁在了他碗里,道:“李大哥,慢些吃,再尝尝这煎小鱼,也很香哩!”

其实这些饭菜比之山珍海味自是大有不如,若放在平时,他绝不会如此赞不绝口。但这吃饭却也讲究着一个心情,此时周遭河水『荡』漾,苇草盈盈,天气这般凉快,身陪还陪着一位淳朴的老发老者和一位清灵脱俗的渔家少女,此情此景,自然是心情大好,心情好自然也就食欲好,故而这些寻常的百姓饭食,此刻在他眼里便是最好的美味珍馐。

受到他吃相的感染,那祖孙俩却也是食欲大增,三个人把整整一盆米饭吃了个精光。

食罢,李灵与老汉在篷中闲坐聊天,阿草却去收拾碗筷。

那老汉递给他一碗清茶,道:“公子,我听你口音不是南方人吧。”

李灵有点郁闷,自己可是土生土长的南方人,却被人家听成是北方人,莫非古代的南方口音和现代的南方口音有不一样吗?

“多谢老伯,”他接过清茶,道:“老伯眼力真是不错,晚辈确实不是南方人。晚辈家住襄阳,这次来朗州是想办一些生意上的事。”

那老汉却是一惊,道:“公子呀,你可来得真不是时候,眼下朗州都被周兵围了好些天了,你现在要去朗州,也太危险了。”

李灵故作震惊,忙道:“老伯,你说的可是真的么?”

“老汉怎敢骗公子,公子是从周国的襄阳而来,应该知道此事呀!据说前不久周军刚把南平给灭了,现下又要灭我们武平,唉,咱这里安生了好些年,终于还是又打起仗了!”

李灵道:“原来如此,晚辈从襄阳出发时确实见过好些官兵,却不知道他们要来南方打仗,路上又耽搁了几天,所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老汉忠厚,他说什么便信什么,道:“既然如此,我劝公子暂时还是不要去朗州了,太危险了,等仗打完了再去也不迟。”

李灵面有难『色』,道:“可是晚辈除了朗州中有几个认识的人外,却是人生地不熟,不去朗州又能去哪里呢!”

“这还不容易,你就在我们船上住几日,等仗打完了再去不就行了呗。”

李灵心中大喜,脸上却愈加的为难,道:“这……萍水相逢,如此打扰的话,李灵实在心中有愧。”

“哎呀,出门在外,谁会没个麻烦事呀!你就放心的住下吧,我们的船虽然小,但靠着水呀,晚上又凉快又舒服,很好的。”阿草很是直爽热情。

“那……”李灵犹豫再三,道:“那就多有叨扰了,多谢老伯,多谢姑娘。”

阿草眯眼一笑,摇着手说道:“不用谢哩,还有啊,爷爷叫我阿草,你也叫我阿草好了,姑娘姑娘的,听着别扭呀!”

“是是,阿草姑娘。”

“嗯?”

“阿草。”

“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