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西游

第四百六十八章 阿倍仲麻吕和混沌鼎

和花麒麟、老方以及老板娘的这次不期而遇,回头想一下,魏源觉得似乎没有认认真真的开始,也没有认认真真的告别。

相遇的时候,只是因为尝了一口花生糖沾,老方来送信,然后就是傍晚急急忙忙赶到布料店的见面;告别的时候,只有老板娘张罗了一桌丰盛的午餐送他们,花麒麟和老方,都在恩济寺里,面对他们也无法预见的未来,或者说命运。

而这一别,可能就是万水千山,不会再见了。

魏源有点伤感。

从长安出发之前,魏源去了一趟吉庆宫。遣唐使阿倍仲麻吕经常在那里附近,魏源很喜欢这个千里迢迢来大唐的“留学生”,当然,“现在的”魏源知道阿倍仲麻吕最终在长安逝世,但那个时候,魏源很喜欢找他聊天,聊聊他老家的那些风土人情。

长安城又很多遣唐使,阿倍仲麻吕只是其中之一。唐朝盛行佛教,也是小乘佛教在中原地区发扬光大的时期,这种佛教文化,深刻地影响这中原乃至当时的高丽和东瀛。当时的东瀛派了很多批遣唐使来长安学习大唐的文化,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之一,就是佛教文化。

东瀛对大唐的佛教文化痴迷或者说信服到什么地步呢?在当时,如果东瀛国内有关佛经的释义和解释有了不同见解,彼此无法说服的时候,他们会派一位在当地有威望的高僧,乘风破浪来到大唐,求见大唐的僧人解答,这种做法在当时被称为“唐决”。

事实上,以唐朝当时鼎盛的程度,并不是很多寺院愿意理会东瀛来求“唐决”的僧侣。

有些时候,来求“唐决”的僧侣为了不辱使命,会在一家碰壁之后,辗转另一家寺院继续坚持求见。而寺中人不知道的是,还有很多东瀛僧侣,可能连大唐的土地都未曾踏上一步,就已经葬身在波涛汹涌的大海里了。

也许越是拥有就越不懂珍惜,而越是珍惜就越会好好保护吧,那时候的盛唐可能无法想象,几经战火和朝代更迭,大唐的文化和小乘佛教竟然在东瀛被保存的很好。

而颇有戏剧性的是,佛教由印度、尼泊尔传入中国之后,和本土文化进行了结合,衍生出的小乘佛教会在魏晋时代开始就不断开枝散叶,最终到大唐达到顶峰。而今的大唐就像当初的东瀛一样,差使唐三藏他们不远万里,不畏艰难险阻,去到佛法诞生的地方求取真经。

你讲这世上有因果,当然有因果。

唐三藏就是因为看透了这一点,才毅然决然离开。你当是见死不救也好,坐视不理也罢,对老方丈和花麒麟来说,该来的总会来,该圆满的总归要圆满。

所以,花麒麟没有回来和他们告别,就像魏源本来是给沙悟静买串糖葫芦而误打误撞尝了块花生糖沾一样,遇到是定数,分别也是定数,那也就无需再见。

花麒麟会记得上天派来一位也有着麒麟舌的人,帮着做出来没有苦涩味道的“碧波之月”,更会记得,在老方丈的点化之下,他明白了自己无需纠结那意思口感上的不适,而是应该回归初心,顺其自然,方得圆满。

如果不是自己当初一念之差,犯下大错,烧掉了戒疤逃离恩济寺,也就不会有今天,他可以用俗世人的身份来帮助恩济寺渡过难关了。明天会怎样,未来又会怎样,花麒麟不想去知道,也不用去知道了,他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命运的到来。

魏源经常问阿倍仲麻吕一个问题,“你为什么对大唐如此迷恋?”

阿倍仲麻吕也经常笑着回答魏源,“可能因为你生在大唐,没有离开过长安。你可知道长安有多美么?光是听到未央宫,大明宫这些地方,我就已经很陶醉了。更不要说还有那么多美妙的诗词,歌舞,还有你的酒楼。”

“唐王是不是有时会召你入宫?都会问你什么啊?”魏源对此也是十分好奇。

“哈哈,唐王问的和你差不多,有时候也会问我是否想念家乡。”阿倍仲麻吕说到,“我自然时常也会想念我的家乡,但是相比长安来说,我更愿意一直留在这里。长安的美,经常会让我忘记自己遣唐使的身份。”阿倍仲麻吕说到这里的时候有一些伤感。

因为遣唐使是派来学习大唐文化,最终是要回到东瀛去传播文化的,而此刻的阿倍仲麻吕,已经不太想再回到东瀛去了。

“我时常会觉得,长安是我的家乡,这吉庆宫就是我的家。”阿倍仲麻吕说道。

“嘘……你可别瞎说,”魏源看了看左右没有别人,连忙示意他打住,“吉庆宫可是唐王和贵妃住的地方,怎么成你的家了……”这话可不是乱说的,让旁人听见,不明所以的别再惹出什么祸来。

阿倍仲麻吕知道魏源的一片好意,也就打住不再说了。

“魏源,你是否有自己常用的做菜的工具,比如用得顺手的刀具,器皿之类?”阿倍仲麻吕新开了一个话题问魏源。

“当然有,我的刀都是专用的,别人碰都不可以碰一下。锅子更是了,一个好锅子需要从开锅开始就好好养起来的,我经常用的那口炒锅,不是跟你吹,油光锃亮的,都能照出来人影呢!”魏源对自己的厨艺和厨具还是颇有信心的。

阿倍仲麻吕把身子往魏源的身边凑了凑,压低声音说道,“魏源,上次进宫,我听唐王说到宫中有一口神奇的铁锅,说不是凡间之物,不知道是哪个番邦进贡来的,这么神奇的一个物件,听说御膳房却没有一个厨匠敢用。”

“御膳房没有一个厨匠敢用这口铁锅?”魏源觉得很是诧异,御膳房哪些人,技艺绝不比魏源差,只是侍奉皇帝所以做菜小心翼翼了一些就显得中规中矩。那帮人什么好东西没见过,怎么会对一口进贡来的铁锅不敢下手用呢?

“对啊,我听说这口锅不是一般人能驾驭的,之前有几个御膳房的厨匠试着用来着,但是做出来的菜大失水准,而且晚间还时常有噩梦,梦中喊着‘我不用了,我不用了,我知道错了’这样的话,听起来很是诡异。”阿倍仲麻吕语气中带着一丝诡谲和不安。

“听你这么一说,我倒是很想看一看那口神奇的铁锅。”魏源真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这口锅反倒是燃起来他的好奇心。

“我在东瀛的时候,听有高僧讲过,一些法器只可以给对应法力的人才能使用,否则反而会带来灾祸。”阿倍仲麻吕显得有些神秘的讲道,“所以很多高僧都不会轻易接受禅杖和袈裟这些,不知道你们做厨匠的,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矩在。”

说实话,魏源之前还真是不知道厨界是否有这样的讲究,“如果有机会进宫,我真是想试一下那口铁锅,哪怕看一眼也好啊……”魏源开始对那口铁锅念念不忘,“阿倍,那口锅可有名字?你知道么?”魏源问阿倍仲麻吕。

“好像是叫,混沌鼎。”阿倍仲麻吕回答到。

“混沌鼎……这个名字就好气派,听起来就颇有来历、很是不凡的感觉。”魏源心中不禁暗暗叹道。

不过,可能魏源想不到的是,这口他心心念惦记的铁锅,竟然是唐王主动要让他背着路上用的。这也许又呼应回我们开始说的那句,一切自有因果,注定是你的到时候就会到来,顺其自然就好。

魏源这时候不禁想起来阿倍仲麻吕来,不知道他最近怎样了,有没有回到他的东瀛去传播佛法和大唐的文化,有没有再次回到他已经觉得是自己家乡的长安,如果回来可以再见的话,魏源一定会把这路上学到的新鲜东西做给他尝尝,再好好聊一聊这一路的见闻。

哦,对了,还要告诉阿倍仲麻吕,他告诉自己的那口神奇的铁锅,混沌鼎,刚好由唐王赐给了自己随身带着。魏源要把这混沌鼎做出来的火锅收服了白龙马,折服了众妖精,熬制了“害人”的固元膏差点要了八戒小命等等这些故事都讲给他听。

但是阿倍仲麻吕并没有等到魏源跟他讲混沌鼎的那些趣事,也没有尝一口混沌鼎做出来的菜,会是什么味道。

再后来,吉庆宫没有了,阿倍仲麻吕最喜欢的未央宫、大明宫都没有了,那些纵横的坊和巷都没有了,偌大的长安城只剩下一段城墙。

魏源当时不知道的是,后世为了纪念他为大唐和东瀛之间的文化交流所做的贡献,把他的纪念碑安放在他一直称之为自己家的“吉庆宫”里。

如果你现在去到吉庆宫,也许在阿倍仲麻吕的纪念碑那里会见到一只橘色的花狸猫,时常坐在纪念碑的台阶那里,像是在和那座碑聊天。试着轻声喊一下“魏源”这个名字,也许他会回头看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