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手特种兵:猎杀倭寇

第三百四十一章

其实,李勋的心里也明白,这“九一八”事变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它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吞并中国、称霸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而采取的一个蓄谋已久的重要侵略步骤。早在1927年夏,日本内阁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制订了《对华政策纲领》,露骨地声称中国东北“在(日本)国防和国民的生存上有着重大的利害关系”。同年7月,内阁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奏呈《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即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公然宣称:“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从而确立了以“满蒙”为侵略基地的狂妄战略。1931年,日本军部秘密制订了有关侵略我国东北的方针、步骤和措施。在完成了发动侵略战争的周密准备之后,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揭开了对中国、进而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进行全面武装侵略的序幕。

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李勋对国民政府的“不抵抗”命令,还是有所理解的。

第二百八十二章书场艳遇(一)

特派员李勋提前三天,就到达了通江县城。对通江,他还是比较熟悉的,自己在东北军做情报工作的时候,曾经驻扎在这一带三年多,当时是配合东北军剿匪。

情报人员出身,李勋精明过人。这也是他能够在东北军和军统得势的主要原因。他知道,自己这次重回东北,还是有很大的风险的。

一是对这支抗日特遣军,一点都不了解。只是知道,这支队伍是从胡子改编过来的,实际的控制人叫娄锋,原东北军马长官部下的一个连长,有过留学东洋的背景,是特战专家。在临回东北前,军统的最高长官召见自己,告诉自己说,这个娄锋,有亲共嫌疑,让他一定要留意一下。如果查实,必要时候,可以采取非常手段除掉他。

李勋知道,这件事说得简单,一个小小的连长,能够在两年的时间内把只有百十来人的胡子,整编成现在的一支拥有五、六千人的抗日特遣军,成为东北地区最著名的几个抗日武装之一,这份本事,就算在**的队伍里,那也是凤毛麟角。所以,就算他亲共,可凭借自己的能力,要想除掉他,简直是天方夜谭。可军令如山,他可知道军统的手段,这些人对敌人不行,可对自己人,下手狠着呢,所以,李勋还是满口的答应下来,到时候自己再随机应变。

二是虽然自己是国民政府的特派员,可说到底,就是一个说客。但这个说客不好当,政府答应给特遣军的武器装备,并没有随他一起运过来。他是体制内的人,深知体制内的一些弯弯腰,当面一套,背地里一套,就算总司令答应的事,也不一定能全额兑现。这也是他最为担心的事情之一。

上峰的意思是,如果发现特遣军跟**的队伍有瓜葛,那这些武器,一件也别想运过来。要是真的这样,自己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收服不了这支特遣军。更让他害怕的是,一旦特遣军这帮人知道,这些武器到不了他们的手,是因为自己的汇报造成的,哪他的这条小命算是交待在这里了。胡子的手段,他更了解,这帮人没有人性,什么事都干得出来,杀人不眨眼。

三是就算国民军的内部,这些军阀,也是毫无信誉可言的。每个人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今天归顺你,明天就可能投在它人的怀抱之中。这是他来东北的另外一个风险。如果总司令答应的这些武器装备全部都运了过来,也很难保证特遣军能永久的归顺国民政府。在这个过程中,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将来自己就有可能成为一只替罪羊。

过河拆桥这样的事情,他见得多了。不论是国民政府,还是各路的军阀,过河拆桥,那是拿手好戏。就是他自己,不也这样做过吗?名誉上是东北军的人,实际上却踏在了军统的这只船上来。

四是关东军和皇协军对自己的威胁也是很大的。日本人的特务机关,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的新动向,他们的情报系统,比军统要高明的多,说不准自己还没动身,满洲方面已经掌握了自己的一切,如果是这样,这一次回来,那可就是自投罗网。

五是东北这嘎达遍地的土匪和胡子,只要一个不小心,落入这些人的手里,后果也是不堪设想。

所以,精明的李勋,没有完全按着民国政府给自己制定的时间表走,而是有意的提前了几天,一个人悄悄的回到老家,回到东北。

来到通江县城,他没有去接头的地点,而是先找了一家客栈住了下来。

军统在通江有一个联络点。是一家专门经营中草药的药房。他在客栈住下来后,利用一天的时间,特意在中药房的对面,观察一番,没有发现可疑的情况,这让他放心不少。

晚上闲来无事,李勋吃完了饭,来到县城里最大的一处说书场。

在满洲,说书的和唱二人转的这两个场所还是比较受欢迎的。说是说书场,其实只是一间能坐上几十号人的大屋子。在屋子里摆上几个四方桌,放上一些椅子,为了能多挣一些钱,书场的老板,一般都会为来听书的人准备一些瓜子,糖果,卷烟还有茶水。

条件好的场子,在屋子的一角,塔上一个台子,说书人或者唱二人转的人往台子中间一站,边上就是一些拉弦伴奏的。

今天晚上说书的是一对父女两儿。这对父女,是通江城里的老艺人了,很多人已经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来到通江开始进入说书这个行当的了,只是这个女儿,越发的漂亮起来。成为书场中的一道景色。

也是没有办法,兵荒马乱的,要不是为了糊口,老艺人才不会让女儿抛头露面呢。

晚上这对父女一进到书场,老艺人就感觉有些不对劲。他发现今天来听书的人,不但多了几位新面孔,而且警察局的人来了不少。虽然这些人没有穿着黑狗子一样的服装,可他们平时经常来这里听书,书场的老板,早就跟说书人有过交待。

“孩子,今天有些不对劲,你看来了这么多新人,好象还有日本人。要不今天咱就歇一天吧。”老艺人一来到说书场,还没等坐在台上,就小声的对女儿说道。

“爹,我。。。。。。我不怕。”女儿懂事的说道,虽然声音有些颤抖。因为她知道,今天晚上爷两如果不出场,等在家里的母亲和小弟,明天就没有买米的钱了。

“唉,都是爹爹没有能耐。我。。。。。。真的怕出意外。你眼睛尖,要发现什么不对头的事,就先跑,不要管我,听明白了吗?”老艺人还是有些不放心的吩咐道。

李勋坐在靠后的一张桌子前,他的身后有一道门,可能是给这些听书人方便留下来的。

二狗子带着三名队员,昨天晚上就进了县城。娄锋早些时候在县城里买下一处单独的房子,他们这几个人就住在那里。

书场这个地方,鱼目混珠,三六九流,什么样的人都有,这也就成了县城里消息最集中的地方。二狗子吃完晚饭,带着这三个兄弟,一起来到书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