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心理学

第一章 人脉是金,悉心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关系之路无限广,万条大路通罗马

时代在发展,通讯工具在进步,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无障碍地进行交流。不论你在教室、会议室、工作站或实验室,打电话给自己的同学、同事、战友或朋友,互相交换一下意见、想法,甚至认识彼此的朋友,都十分便捷。

认识的人越多,获得信息的过程也越快,掌握的信息也越广泛,越准确。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拥有丰富的信息,便拥有发展的机遇。你的人际关系便是你的情报信息站。你的人际关系有多广,信息就有多广,人际关系是你事业发展的平台。

具备信息共享能力可以增进经营的成果。在南京化学公司服务的柯维博士,就强烈支持建立个人通讯网络的做法。“假如同事之间由于没有内部的通讯系统而导致彼此缺乏沟通,没有丰富而充足的信息资源,很多研究计划都可能因为重复而白白地浪费掉。”

前国民党主席连战,不仅是重要的政治人物,还拥有数百亿新台币的资产。连战与父亲连震东在投资股票和房产时,巧用人际关系,避免了投资的失误,使得个人财富不断地提升。由于他们知道个人掌握的理财知识和理财信息是十分有限的,而多结交几位这方面的良师益友,便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水平。

从台北中小企业银行的董事长陈逢源,到彰化银行董事长张聘山,都是连震东的老乡或同学,他们彼此都十分了解。连家通过丰富的人际关系资源,获得了丰富准确的投资信息,较好地选择了投资方向,避免了投资失误造成的损失,让连家的财产也得到了不断地提升。

敞开胸怀,投入到人群,与他人分享信息,是实现个人与他人共赢的基础。

当你已为自己建筑了一个全面的人际关系网络时,你会发现好的人际关系对自己的事业和工作大有裨益。

有一种洗发水做了如下广告:“我告诉了两个人,她们又告诉了另外四个人……”接下来屏幕上出现了数不清的女性,个个都拥有漂亮而干净的秀发。女人由于人际关系而获得了美化自己的信息,知道了美发的奥秘;商人也由于人际关系而了解到更多的商业信息,把握了市场与抢占了机遇。

当你与人沟通、分享资源并建立一个庞大的人际关系网络时,你会发现这不仅使你有能力管理好自己的生活,更让你充分享受生活并应付当中的变化。

在决定选择这条路之前,仔细评估建立人际网络的好处,尤其明显的益处就是常说的“信息就是力量”。“人际关系好、信息广”,因此,我们有东西可以与他人分享在工作中,人们可以通过公司的通知、报告以及自己所做的研究获得“正式”的信息;在生活中,通过同事、朋友间的闲聊所获得的非正式情报,也同等重要。

在商务工作中,朋友介绍的客户最可靠。如果你和新客户打交道,彼此不了解,想要业务成功,你们就得有个相互信任的过程。假若双方都坦诚守信,这个过程也许很短,但假若双方持一点怀疑的态度,那交往起来可能就十分困难了,这笔生意很有可能因此而泡汤。假如有朋友介绍,从中引荐,可以省略一些必要的考察过程,并且可信度高,双方能尽快达成一致。

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社会,一个人思考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建立为你提供情报的品质优良的人际关系网,将成为决定你工作成败的关键。

关系让你不再单打独斗

一个人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好的人际关系。

美国老牌影星寇克道格拉斯年轻时落魄潦倒。包括很多知名大导演在内,没有人认为他会成为明星。有一次,道格拉斯乘火车,旁边坐着一位女士,漫漫旅途,时间难以打发,于是,道格拉斯便主动与身边的女士攀谈起来,没想到这一聊就聊出了一个重大机会,此后,他的人生开始改变。很快,道格拉斯被邀请到制片厂报到原来,这位女士是位知名制片人。道格拉斯因结交了这位女制片人,沟通了人际关系,才获得了一个良好的展现表演才能的机会,一切美梦才变为现实。

或许你觉得你的同事在水平、人品各个方面都和你不相上下,甚至有的地方还不如你,为何他会拥有众多的机遇,而你却没有呢?因为有人赏识他!为什么赏识的偏偏是他呢?

答案很简单你的同事比你有人缘,获得升职加薪的机遇当然比你多!

2004年,中国百富榜上60(百分号)的企业家最看重的十大财富品质中,“机遇”排在第二位。而“机遇”的潜台词是“关系”,因为人际关系越好,机遇相对就越多。

我们总是要接触很多陌生人来完成自己的事业,成功的交往也许会给我们带来好运。要知道,一匹好马可以带领你到达你梦想的地方,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带你实现自己的愿望。

年轻的寿险推销员杰克来自蓝领家庭,平时也没朋友。华特先生是一位很优秀的保险顾问,并且拥有很多十分赚钱的商业渠道。他生长在富裕家庭中,他的同学和朋友都是学有专长的社会精英。杰克与华特的世界根本就是天壤之别,因此,在保险业绩上也是天壤之别。杰克没有人际网络,也不知道该如何建立网络、如何与来自不同背景的人打交道,并且少有人缘。一个偶然的机会,杰克参加了开拓人际关系的课程训练,杰克受课程的启发,开始有意识地和在保险领域颇有建树的华特联系,并且与华特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关系,他通过华特认识了很多新领域的人,事业上的新局面自然也就打开了。

善于编织人际关系网的交际高手往往乐意雇用朋友的孩子,提携球友或牌友的女婿,拉拢将来可能对自己有利的人。这样,一旦自己需要寻求他人的帮助时,手上便有一堆现成的人情债可以讨,并且往往不费吹灰之力便能讨得到。

周末晚上别老待在家里,多出去参加一些社交活动。无论什么样的活动,只要加入并参与就够了。下班后不要急着回家,一下班就回家的人不是没钱在外面混,就是没有朋友,没有本事。多结识一些朋友,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网,对你的生活、事业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从现在起,与你周围的人架起沟通的桥梁,编织你的人际关系网吧!

关系可载人,关系也可覆人

朋友是你的一面镜子,通过朋友不仅可以了解自己、了解社会、了解人生,还可以学到许多东西,这对于启发灵感及增长智慧很有帮助。失去了别人这面镜子,你将无法知道自己的真面目。朋友作为一种资源,不仅能在你需要帮助时伸手扶你一把,并且在相互交往中能使你学到很多东西,从人际关系的资源中获得一种受益终生的“人生资源”。

在与人交往中,我们可以学到以下三个方面的知识与经验。

第一,通过与朋友交往,你能够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社会。人们要想在这个社会中生存发展,就必须了解这个社会。我们习惯于从日常生活中、从他人的生活经验、书报杂志和传播媒介中了解社会。

倘若仅仅从生**验中获得社会知识,其知识面是十分的狭窄,会使我们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这无疑是井蛙窥天;报纸和其他传播媒体所提供的也只不过是一张“地图”,地图的描绘毕竟与活生生的现实存在着千差万别。像这样由较狭隘的个人经验塑造出来的世界观,随着人际关系资源的扩大,将逐一得到修正。

13岁的南存辉由于父亲卧病在床,只好退学当了一名小鞋匠。南存辉一手出色的修鞋手艺,使他结交了十里八乡、走南闯北的生意人。南存辉从这些做生意的朋友那里了解到,社会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国家开始允许个人经营了。当时全国五金电器市场资源短缺,柳市镇的很多人开始从事旧机器回收工作,他们将机器零件拆卸清洗,再当作零配件卖出。

南存辉感到自己开创新事业的时机已成熟。他拿出修鞋积攒的积蓄,和几个伙伴开了一个电器门市,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十几年后,南存辉的小门市发展成今天的大型企业集团正泰电器。

第二,通过与朋友的交往,你能够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自己。以为自己最了解自己,是每一个人都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其实,我们对自己的认识极为有限,几乎无法具体地描述自己的个性、能力、长处和短处。一般,人们所认为的“这就是真正的自己”,只看到“有意识的自我”和“行动的自我”,而这些仅仅只是自我的一部分而已。

全面地认识自己就是拿自己与周围的人比较,或从与人的交往中逐渐看清楚他人眼中的自己。人们有时候必须在多次受到长辈斥责和朋友规劝之后,才能恍然大悟,真正达到自知之明。

贞观年间,魏征是唐太宗手下的一名能够犯颜直谏的臣子,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际,他也敢据理力争,从不退让。

贞观十六年,魏征病逝,太宗亲自吊唁感叹道:“夫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古为镜,可见兴替;以人为镜,可知得失。我常保留此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正是有了魏征等忠臣的帮助,唐太宗才开创了唐初的贞观盛世。

第三,通过与朋友的交往,你能够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人生。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每个人无时不在受着他人的影响,这些人也许是父母、亲友,也可能是自己的上司或同事。从他们身上,我们不仅可以更全面地认识自己,还可以更好地了解整个社会,同时也会从他们的生活态度中认识人生的另一个侧面。

“三人行,必有我师”,身边的每一位朋友甚至路人,他们其实都可以成为我们人生中的老师,由于每个人身上都有各自不同的长处。我们要善于取长补短。我们可以从他们的处事、思维的角度,甚至一个细微的动作或表情,学到人生中细微的知识,这些是书本中学不到的“真金”。

朋友没有地域和年龄的限制。不同地域的朋友,都可以相互交往、相互了解各自的风俗习惯、人生态度,不同年龄的朋友,可以相互诉说人生经历,达到资源共享。

沟通关系成就事业

人际关系就是一张无形的网,成就事业的前提就是要有一个好的人际关系。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之间的信息通路也有成千上万条,构成一张无形的网。

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都有自己的人际关系。其间的信息传递方式与人脑内部的信息传递十分相似。脑部的甲点受到外界刺激会产生信号,传至乙点而引发某种想法。但如果仅仅依靠“甲乙”这一条路线传递信息,一旦这条线路因某种原因被阻断,信息传递就不再继续。这样的信息链必定十分的脆弱。因此,在大脑中,两点之间的信息通路有成千上万条。

当你迫切需要一份新工作、一栋新房、一份有潜力的投资建议或提升你的专业技能时,你可以去找专业人士咨询,并且得为此付出金钱。但是,如果你拥有一个完好的人际关系网,你完全可以不必去花这份“冤枉”钱,你所需要的一切建议都可以从人际网中免费获得,并且是最快速、最安全、最可靠的。

百万富翁所共有的特点是什么?

《行销致富》的作者乔治亚州立大学的史坦利教授对此进行研究后说:“答案是一本厚厚的名片簿。更重要的是,他们广结人际网络的能力,这便是他们成功的原因。”

百万富翁不仅知道有哪些资源蕴藏在他们厚厚的名片簿里,更愿意把这些资源与其他百万富翁分享。

想成就事业,就要有成功的人际关系。假如你已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一点,便要用极大的行动力去“执行”!

人际网络背后的意义,实际上比一般人所能想得到的还要深远。

魏斯能在采访了280位企业总裁后写《不上,则下》一书时说:“那些企业总裁们,非常致力于发展‘双赢’关系的基础。他们每个人都有如何步步高升到金字塔顶端的精彩故事,而大多数人把他们的成功归功于身旁人的提拔。”

美国作家柯达则认为:“人际网络非一日所成,它是数十年来累积的成果。你如果到了40岁还没有建立起应有的人际关系,麻烦可就大了。”

众所周知,在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成功竞选的过程中,他拥有高知名度的朋友们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这些朋友包括他小时候在热泉市的玩伴,年轻时在乔治城大学与耶鲁法学院的同学,以及当学者时的旧识等。当演说家罗安数年前应邀在阿肯色州热泉市为旅游业年会演讲时,他才深刻地体会到这些人对克林顿总统的支持。

一个人的力量往往是非常有限的,很多问题往往不是一个人能够独自解决的。当问题因无法解决而陷入僵局时,你就必须得去请教能为你指点迷津的人,请求他们的帮助,给予你合理地建议,以便顺利解决问题。

美国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曾经表示:“与太阳下所有能力相比,我更关注与人交往的能力。”正是洛克菲勒的这种超卓的人际沟通能力成就了他辉煌的事业。

究竟谁会对你伸出援手呢?哪里会有这样的人呢?

这个人就在你的身边,是你平日所交往人群中的一位。他可能是你工作上的伙伴,可能是你在学校里的同学,甚至有可能是一位你从未谋面的陌生人……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对你施予援手的“贵人”。这所有的前提是,你一定要有一个好的人际关系。

成功在于好关系

每个人都将成功作为自己追求的人生目标,因为只有拥有事业的成功才是完美的人生。一个人的成长、发展、成功、成才都是在人际交往中完成的,甚至一个人的喜怒哀乐也与他的人际关系息息相关。没有人际交往,人们不知道会面临什么样的遭遇,没有人际交往人们就组建不了家庭、社会和国家,更谈不上个人的前途与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发现有些人很有才华和能力,却经常失败,其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好人缘。

成就大事业的大部分商界人士都意识到了人际关系对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性,因而建构并有效地利用了自己的人际关系网。

成功学大师卡耐基经过长期研究得出结论说:“专业知识在一个人成功中的作用只占15(百分号),而其余的85(百分号)则取决于人际关系。”

现实告诉我们,你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或专业,只要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你就在成功路上走了85(百分号)的路程,在个人幸福的路上走了99(百分号)的路程了。

正因为如此,美国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说:“我愿意付出比天底下得到其他本领更大的代价去获得与人相处的本领。”

人际关系专家曾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作了大量地研究,结果证明:越是懂得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人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就越能主动积极,其人际关系也就越融洽,越能适应社会,其工作业绩也越大。

莫洛担任美国摩根银行股东兼总经理的时候,年薪高达一百万美元,后又担任了美国驻墨西哥大使,一时在美国声名鹊起。最初仅仅是一名法庭书记员的莫洛,后来为何有如此惊人的成就呢?

莫洛一生中最大的转折点,就是他被摩根银行的董事们看中,被推上摩根银行总经理的宝座,一跃成为全美商业巨子。据说,摩根银行的董事们选择莫洛担当此重任,不仅是由于他在企业界享有盛名,更因为他在企业界和政府官员中具有好人缘。

吉福特本是一个小小的店员,之后任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总经理。他往往向人们介绍自己的成功经验。他认为人际关系是一个人成就大事的主要因素,在一切事业里都极其重要。一点没错,拥有好的人际关系关系是我们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是我们一笔不可多得的无形资产。

纽约市银行总裁凡特立伯向世人表示,自己在雇用任何一位高级职员时,第一步要了解的便是这人是否有为人称道的人际关系。

著名魔术大师豪华哲斯顿,曾被公认为“魔术师中的魔术师”。前后40年间,他曾到世界各地一再地创造幻象,迷惑观众,使大家吃惊得喘不过气来。哲斯顿最后一次在百老汇上台的时候,《创富学》作者希尔曾经在大师的化妆室里待了整整一个晚上,向他不停地请教问题。

希尔希望了解哲斯顿先生成功的秘诀。哲斯顿告诉希尔,关于魔术手法的书已经有好几百本,并且有几十个人跟他懂得一样多,但他有一样东西,其他人却没有。那就是,哲斯顿不仅对魔术怀有深厚的热情,而且对他的观众也十分的真诚。他告诉希尔,有些魔术师会这样看待台下的观众:“坐在底下的那些人是一群傻子,一群笨蛋,我可以把他们骗得团团转。”但哲斯顿却与他们并不一样。他每次一走上台,就对自己说:“我很感激,因为这些人来看我表演,他们使我能够过一种很美好的生活。我要把他们当作朋友,并把我最高明的手法,表演给他们看看。”

哲斯顿每一次在走上台时,总是一再地对自己说:“我爱我的观众,他们是我的朋友。”

希尔听完后总结说,哲斯顿的成功秘诀就是这样简单,那就是富有爱心。许多观众甚至因此成为哲斯顿的朋友。

一点都不假,有付出就会有回报。只要用心去浇灌你的人际关系之树,它必将结出成功的硕果!

有关系就有金矿

我们都有着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只要你善于开发,每一个人都会成为你的金矿。

好人际关系,可以为你带来巨大的财富。世界一流人际关系资源专家哈维麦凯就是巧妙地利用人际关系来推销自己,找到了一份好工作。

哈维麦凯刚大学毕业就陷入了失业大军之中,原因很简单,当时正处于全国经济萧条时期,工作太难找了。

好在哈维麦凯的父亲是位记者,认识一些政商两界的重要人物。其中有一位叫查理沃德的先生,是全世界最大的月历卡片制造公司布朗比格罗公司的董事长。四年前,沃德因税务问题而入狱服刑。哈维麦凯的父亲发现别人控诉沃德逃税的案件有些失实,于是赴监狱采访沃德,写了一些公正的报道,这使沃德非常感激麦凯的父亲。

出狱后,沃德对哈维麦凯的父亲说,假如孩子毕业后想找个好工作,他可以帮忙。

哈维麦凯跑了很多家企业,但都由于经济不景气,公司裁员而被拒绝。父亲想起查理沃德先生的承诺,便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让哈维麦凯给沃德的公司打电话。

谁知沃德回答得十分干脆。他说:“你明天上午10点钟直接到我办公室面谈吧!”次日,哈维麦凯如约而至。他为面试做了充分的准备,谁知招聘却变成了聊天。沃德兴致勃勃地谈到哈维麦凯的父亲的那一段狱中采访,整个谈话的过程十分轻松愉快。

聊了一会儿后,沃德说:“我想派你到我们的直属公司工作,就在对街品园信封公司。”

哈维麦凯顷刻间有了一份工作,并且拥有最好的薪水和福利。

那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事业。42年后,哈维麦凯已成为全美著名的信封公司麦凯信封公司的老板。

在品园信封公司工作期间,哈维麦凯熟悉了经营信封业的流程,懂得了操作模式,学会了推销的技巧,其中最大的收获就是他为自己积累了大量的人际关系资源。这些人际关系成了哈维麦凯成就事业的关键。

哈维麦凯说:“建立人际关系就是一个挖井的过程,付出的是一点点汗水,得到的是源源不断的财富。”

沃德,一个曾经身穿囚衣的犯人,都有可能成就一个人的人生和事业。因此,你不要忽视和放弃与周围的每一个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机会。你所认识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你生命中的贵人,成为你事业中重要的支撑。

好人际关系能够为你创造机遇。不善于经营人际关系的人无法有效地把握迎面走来的机遇,常常会与机遇失之交臂。

李嘉诚的次子李泽楷家中实木装饰的餐厅里挂满了镜框,上面镶嵌着李泽楷与一些政界要人的合影,其中有新加坡总理李光耀以及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等。结交上层人士、广植人际关系,是李泽楷能够在商界游刃有余的坚实基础。

1999年3月,李泽楷凭借父亲李嘉诚与他个人的人际关系资源,使香港特区政府确立了建设“数码港”的项目,并将其交由盈科集团投资独家兴建。李泽楷则再次利用丰富的人际关系资源,收购了上市公司得信佳,并将自己的盈科集团改名为“盈科数码动力”。盈科的收购行动及数码港概念的刺激,使其股市市值由40亿元变成了600亿元,成为香港第十一大上市公司,李泽楷一天就赚了500多亿。

2003年1月,李泽楷出席了在瑞士达沃斯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并与微软的比尔盖茨、索尼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出井伸之,这些杰出的企业家在一起讨论。这使得李泽楷的个人形象在商界更具有影响力,同时也为李泽楷在商界赚得了更多财富,培植了广博的人际关系。

激励大师安东尼罗宾说:“人生最大的财富便是人际关系,因为它能为你开启所需能力的每一道门,让你不断地成长,不断地贡献社会。”

上海威顺康乐体育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吴华直言自己有两三千个朋友,每年都会见三、四次的有1500多个。而经常联系的就有三四百人。目前吴华的个人资产已经超过了八位数。

吴华感言,自己的事业是因得到朋友的帮助才会这么顺利的“包括开公司、介绍推荐客户和业务等,各种朋友都会照顾我,有什么生意都会马上想到我。”

在朋友的推荐下,从1999年到2000年,吴华涉足到房产行业。当时上海的房市非常热,很多楼盘都出现了排队买房的盛况,并且有时即使排队也不一定能买到房。吴华通过朋友不仅买到了房,并且还是打折的。

最好的时候吴华手中有十几套房产。2004年,政府开始对房产行业实施限制政策。吴华听朋友的建议将房产及时变现,收益颇丰。

成功机遇的获得与其交际能力和交际活动范围的大小几乎是成正比的。所以,我们应把营造好人际关系与捕捉成功机遇联系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交际能力,不断扩大自己的人际关系网,发现和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进而去拥抱成功!

关系是强大竞争力

所谓人际竞争力就是相对于专业知识的竞争力,一个人在人际关系网络上的优势。

当今社会告诉人们,一个人际关系竞争力强的人,他拥有的人际关系资源相对一般人更广、更深。在平时,人际关系资源可以让他快速地获取有效的信息,进而转换成工作升迁的机会或财富;而在危急或关键时刻,它也往往可以发挥临门一脚的作用,使人转危为安。

据现任得诣科技总经理的梁明成观察,在新竹科学园区,很多工程师都将心力放在技术研发上,而忽略了与人的互动,缺少相应的个人竞争力。

梁明成说,专业与人际关系竞争力是一个杠杆相乘的关系,假如只有专业,没有人际关系,个人竞争力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若加上人际关系,个人竞争力将是“一分耕耘,数分收获”。

高科技产业成长快速,机会也很多,如果工程师们永远不打开另一扇门,不听听别的声音,闭门造车,自己不但可能面临“技术落后,被时间淘汰”的风险,并且将无法晋升管理阶层,更无从探知将技术、市场与行销各领域整合的规律,因此,其发展也将受到局限。

如今,人们一谈到人际关系,许多人都认为这是“讲人情、走后门”的同义词。由此,从小学校教育就只重视专业技能,而忽略人际关系的教育,形成所谓“知识的巨人,人际的白痴”的现象。

哈佛大学为了解人际能力对一个人的成就的影响,曾经对贝尔实验室顶尖研究员做了调查。他们发现,被大家认同的杰出人才,专业能力往往不是重点,关键在于“顶尖人才会采用不同的人际策略,多花时间与那些关键时刻可能对自己有帮助的人物结交良好的关系,在面临问题或危机时便容易化险为夷”。

哈佛学者研究发现:一位普通的研究人员遇到棘手的问题时,会努力去请教专家,之后却往往因苦候没有回音而白白地浪费时间。顶尖人才则很少碰到这种问题,这是由于他们在平时就已经建立丰富的资源网,一旦有事请教专家,便能立刻得到答案。

假如你生来没有富爸爸,也没有娶到富家女或嫁给金龟婿,那么,你还有第三个扭转命运的机会打造你的人际关系竞争力。

在你的“人生存折”中,除了金钱、专业知识,你有多少人际关系资源呢?你的“人际关系竞争力”有多强呢?未来,你打算让这个存折变成怎样的数据库呢?

如今,在一片“专业至上”的社会氛围中,这是一个很另类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几乎多数人的反应都是“没想过”。

身经百战的投资专家、台湾所罗门美邦财务顾问董事长杜英宗则肯定地说:“人际关系,这是一门人生的大学问,很重要。”

台湾的益登科技,由于代理nvidia(全球绘图芯片龙头厂商)的产品,从默默无闻的无名小卒,迅速跻身为中国第二大集成电路代理商。公司总经理曾禹旖在六年内,打拼出一家市值逾新台币80亿元的公司。

曾禹旖的老朋友吴宪长说:“在同业或同辈当中,论聪明、论能力,曾禹旖都不能算顶尖,但是,他能遇到这个好运,八成以上的因素在于他的人际关系。因为他很愿意与别人分享,大家才会与他利益共享,机会之神也才会眷顾他,而不是别人。”

凌航科技董事长许仁旭,也深有同感。他回忆道:“凭我这样的学历,要进台积电或任何一家科技公司当业务,谈何容易啊!一切都是靠朋友的介绍。”

专门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顾问的美商惠悦企管顾问公司副总经理周淑媛分析:“过去,企业招募人才时,专业知识、学习能力都是首要的条件,但在十倍速的知识经济时代,技术、知识迅速更新,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任务的。如果一个人懂得培养人际关系网络的支持体系,他的个人竞争力将得到强化。”

假如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一个人即使再有知识,再有技能,也得不到施展的空间。在哈佛商学院进行的一项领导能力调查中,人们发现:

管理人员的时间平均有75(百分号)花在处理人际关系上;80(百分号)的企业60(百分号)以上的开支用在人力资源上;管理者所定计划能否执行与执行成败,关键在于人。

由此可见,无论何时何地,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地区,一个团队,最大、最重要的财富是人。对于我们个人而言,人际关系资源同样重要。假如你想获得事业的成功,那就尽早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因为,有人际关系,才能有更好的竞争力。

播下种子就有收获

人们经常说:“人在四十岁以前是靠能力做事,四十岁以后则是靠人际关系做事!”无论你处于什么样的年龄阶段,无论你现在的人际关系如何,不必着急,用“播种”的态度经营自己的人际关系,并且越早播种越好。在不久的将来,你定能够享受到收获的喜悦!

在四十岁之后,人们应该善于运用自己的人际关系,这样事业才能做得轻松,并且成效也大。

因此,假如一个人在四十岁以后,仍然无法为自己建立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他活得是十分失败的!

罗马城不是一天建造的,良好的人际关系也不是在一日之间可以建立起来的。假如到了四十岁,你才认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想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就有些亡羊补牢的意思了。这当然也会有成绩,但要看到成果,必须在三年,甚至五年后,因为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长时间的经营。人与人之间的了解需要时间。从了解进展到信赖,这个过程短则一年半载,长则七八年,甚至三十年!三两天就“一拍即合”的人际关系往往是利益上的关系。基础是很脆弱的,这并不是好的人际关系,有时甚至会使你遭受毁灭性损失!因此,我们必须建立一种经得起考验的人际关系,而不是速成的人际关系,而要有好的、经得起考验的人际关系,就要有一种“播种”的观念,就像农民在田里播种那样!

要得到一棵果树,必须先有种子。而“播种”是获得果树的必要条件。或许种子会腐烂、不发芽,但不播种,就绝不会有果树长出来!经营人际关系也是如此。你的用心是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虽然不一定会有好的回应,但没有用心,你就无法与别人建立并发展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即使有人主动和你建立关系,你也要“用心”地回应,这种关系才会持续下去!你若冷淡以对,所有的人都会远离你。

有些种子会在节气到时发芽,但有些却并不这样。像有些干燥的地方,种子可以在土里深埋数十年,只要雨水一来,就迅速发芽。经营人际关系也是同样的道理,有时你的用心很快就会从对方那里得到回馈,有时却得不到。至于什么时候才能得到“回馈”,你不必花心思去期待,只要你播下了友谊的种子,“机缘”一到,它自然会发出芽来!而这发芽的时间,有可能是在你四十岁时、五十岁时,虽然时间较长,但总是有希望的!

并非每颗发芽的种子都能长大成树。你得小心勤快地为种子灌溉、除草、施肥,它才有可能长大成树并开花结果。人际关系也是如此。你必须以热心、善心来维护它,尤其不可“揠苗助长”、急于收获,因为这只会让对方觉得你太势利,太现实,或感到你的目的性太强,从而破坏你的人际关系,而且你这种“揠苗助长”的作风一旦在人们中散播出去,就会成为你的良心负债!

播的种子越多,发的芽也就越多,一段时间之后,你会获得一片森林,那时收获的果实将令你感到欣慰。人际关系也是如此广种薄收!

多个朋友多条路

几千年来,这个道理已被无数的经验和教训所验证。人们现在说的“有关系,就没关系;没有关系,就有关系了”也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很多人在办事不顺或四处碰壁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感触:“如果我有足够多的关系,一定可以更加顺利地完成这个工作!”因为,只要你和那些关键人物有所联系,当有事情想要去拜托他或是与其商量讨论时,你总是能够得到很好地回应。

这种与关键人物取得联系的有利条件,就是好人际关系所拥有的巨大力量。其实,你编织的关系网越宽广,你做起事来也就越方便。

由此,搭建丰富有效的人际关系网络是我们成功地解决自己工作与生活中的难题、到达成功彼岸的重要因素。

张师傅从洛钢下岗半年多了,如今他又上班了。令他想不到的是,这次居然是工作主动找到他的,当然这还得益于几年前王师傅结识的一位朋友。

两年前张师傅为了给孩子筹集上大学的学费,决定将自己的房子出租。在出租房子时,张师傅认识了一家房屋中介公司的李女士。在会谈中,双方商谈得十分愉快。不久,张师傅的家搬到了桥西区,与李女士的公司离得远了,双方联系得也少了。

没过多久,张师傅工作的厂子破产了,之后个人承包,张师傅也被下岗分流了,赋闲在家。一次,张师傅去桥东办事,遇到了李女士,双方聊了起来。在得知张师傅下岗在家待业后,李女士说自己的公司正在扩大,需要一个办理产权手续的员工,不知道张师傅是否愿意屈就。张师傅想,他们只是为了出租房子打过几次交道,双方又有好长时间未曾谋面,因此,认为这是一句客气话,并没有往心里去,只是口头应承着说回家考虑一下。

哪里知道,张师傅刚办好事回到家,李女士就打电话问他是否第二天就能上班。李女士说,办房产手续对于公司而言是一个重要岗位,交给陌生人不放心,张师傅是个热心肠,又是熟人,如果方便的话,可以马上上班。

第二天,张师傅就赶到李女士的公司去上班了。如今李女士的公司又扩大了,张师傅成为桥西分部经理。

张师傅深有感触地说:朋友多了路好走,这话一点也不假。

是的,在很多时候,你面临的生活问题、工作问题,单单依靠个人的力量很难解决。但是朋友多了就不一样了,朋友会出主意,出人力、物力为你解决难题。因此,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说:“一个人永远不要靠自己一个人花100(百分号)的力量,而要靠100个人花每个人1(百分号)的力量。”

就职于南京市一家大银行的李华,奉命写一篇有关某公司的资信报告。他知道一家大工业公司的董事长有自己非常需要的资料,于是,李华去见那个人。当他被迎进董事长的办公室时,年轻的女秘书进来告诉董事长,她今天没有什么邮票可给他。

“我在为我那8岁的女儿搜集邮票。”董事长对李华解释。

李华向董事长提出一些自己想了解的问题,董事长的回答很含糊,没有给李华提供什么有用的信息,李华无论怎样试探都没有效果。

回到家中,李华一直想怎么样才能打动那位董事长,得到自己需要的资料。他想起秘书对董事长说的话邮票,8岁的女儿……李华也想起银行的国外业务部经常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信件。

第二天早上,李华带了一些邮票送给董事长。董事长满脸带笑,对李华客气得很,连连感谢,说:“我的小娜将会喜欢这些。”

然后,董事长用了一个多小时告诉了李华他想要知道的全部资料,之后,他又叫下属进来,问他们一些问题。董事长还打电话给同行,向他们索要李华需要的一些事实、数字、报告和信件。这一次拜访,李华大有收获。

李华所遇到的问题的确很难,因某公司的资信报告很难写,有可能涉及企业的财务及商业机密。但是,李华给董事长送去他女儿需要的邮票后,二人的关系由纯粹的业务关系上升到了朋友关系。李华正是以自己的真诚结交了董事长这个朋友,才得到了朋友的帮助,解决了问题。

很多情况就是如此,当你无法与关键人物建立密切的朋友关系时,事情往往很难取得进展。可一旦你与他建立朋友关系,无论多么难办的事情都会变得容易起来的。

应酬要有分寸

生活中的应酬,是一门人情练达的学问。为人处事,朋友之间有许多事需要应酬:张三结婚,李四生日,王五得了贵子,马六新升了职务,这些事要躲当然也能躲开,但别人会说你不懂得人情世故。善于社交的人,常常会伸长耳朵来打听这一桩子事,帮人凑份子、送礼请客,皆大欢喜。为什么?因为他把日常生活中的应酬,看作是一门人情练达的学问。应酬是一门社交艺术,只有善用心思的人,才能达到联络感情的目的。

一位同事生日,有人提议大家去庆贺,你也乐意前行,可是去了以后发现,这么多的人,偏偏来为他贺岁,他们为什么不在你生日的时候也来热闹一番?这就是问题所在,这说明你的应酬还不到位,你的人际关系还有欠佳的时候。要扭转这种内心的失落,你不妨积极主动一些,多找一些借口,在应酬中学会应酬。

比如你新领到一笔奖金,又适逢生日,你可以采取积极的策略,向你所在部门的同事说:“今天是我的生日,想请大家吃顿晚饭,敬请光临,记住了,别带礼物。”在这种情形下,不管同事们过去和你的关系如何,这一次都会乐意去捧场的,你也一定会给他们留下一个比较好的印象。

重视应酬,一定要入乡随俗。如果你所在的公司中,升职者有宴请同事的习惯,你一定不要破例,你不请,就会落下一个“小气”的名声。如果人家都没有请过,而你却独开先例,同事们还会以为你大招摇。所以,要按约定俗成来办。

重视应酬,还有一个别人邀请,你去与不去的问题。人家发出了邀请,不答应是不妥的,可是答应以后,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对于深交的同事,有求必应,关系密切,不管何种场面,都能应对自如。浅交之人,去也只是应酬,礼尚往来,最好反过来再请别人,从而把关系推向深入。能去的尽量去,不能去的就千万不能勉强。比如同事间的送旧迎新,由于工作的调动,要分离了,可以去送行;来新人了可以去欢迎。欢送老同事,数年来工作中建立了一定的情缘,去一下合情合理;欢迎新同事就大可不必去凑这个热闹,来日方长,还愁没有见面的机会吗?

重视应酬,不能不送礼,同事之间的礼尚往来,是建立感情,加深关系的物质纽带。

同事在某一件事上帮了你的忙,你事后觉得盛情难却,选了一份礼品登门致谢,既还了人情,又加深了感情,同事间的婚嫁喜庆,根据平日的交情,送去一份贺礼。既添了喜庆的氛围,又加深了自己的人缘。像这种情况,送礼时要留意轻重之分,一般情况下,到了就行了,千万不要买过于贵重的礼品。

同事间送礼,讲究的是礼尚往来,今天你送给我,我明天再送给你,所以,不论怎样的礼品,应来者不拒,一概收下。他来送礼,你执意不收,岂不令人没有面子?倘若你估计到送礼者的确“图谋不轨”,推辞有困难,不能硬把礼品“推”出去,可将礼品暂时收下,然后找一个适当的借口,再回送相同价值的礼品。实在不能收受的礼物,除婉言拒收外,还要有诚恳的道谢。而收受那些非常礼之中的大礼,在可能影响工作大局和令你无法坚持原则的情况下,你定要撕破脸面不收,也比你日后落个受贿嫌疑好得多。

应酬要注意小节

一些人总认为要办事就要不拘小节,否则就会被小节拖累,这种想法是不妥的。注意小节是对事情的周密安排,是一种负责的表现。比如,要接待一位客人,要从接客人用什么的车,路上谈些什么,安排在哪个酒店,甚至他喜欢抽什么烟等细节上考虑,只有这样才能给客人留下较好的印象。

如今,有的人办事很少注意检点小节,他们将轻浮视为洒脱,将**不羁视为追求个性。这种认识上的错误,令人在办事时处处碰壁。有个人在公司里上班,下班,与人见面从来不打招呼,对面来人了,赶紧将头扭向一旁。他获得了一点成绩,更加我行我素旁若无人,当他失败时,没有得到别人一点的安慰和帮助,大家对他的评语竟是:“活该”、“应有此报”,这样的结局多令人心寒。如果他平时能放下自己的那副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派头,与周围的人多沟通点,又怎么会落得如此狼狈的下场呢?

别小瞧和别人沟通这一细节。虽然与人沟通感情的最初阶段只是打招呼,但不能忘记,在人的内心里有思想和感情两个方面,心与心之间的轴要想系上轮带,最初的方法就是打招呼,从陌生到认识再到熟悉,首先刺激感情,然后也易于沟通、交流思想了。如果连最简单的如“您好”、“再见”等日常的招呼也不会的人,怎么能称得上是一个成功的社会人士呢?人生活在社会上,还得受社会环境的制约和诱导,不可能不与周围的人接触,你不拘小节,难道你周围的人也不拘小节吗?

我们常会遇到一些人,由于一些微不足道的坏习惯,使他们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人。要想成为受人欢迎的人,我们就要检点小节,戒除坏习惯。

1。不要挖鼻孔

鼻子位居脸部正中,注意要特别清洁。每天早晚要清净鼻子内外,及时用手帕擦干净。有些人鼻毛长得过长,甚至长到鼻孔外面,看上去不够整洁,有碍美观,可用小剪刀剪短。不要在人前拔鼻毛,这样不观。还有人习惯在陌生人面前用手指头挖鼻孔,这样做不卫生,别人看了也不愉快。

2。不要对着人说话

有些人有口臭的毛病,与人面对面讲话时,口腔里发出难闻的气味,会使对方不悦,自己也难堪。口臭可能是由内脏疾病引起的,也可能是由口腔疾病或不注意口腔卫生引起的,应该查明原因以治愈口臭。若是单纯口臭而没有其他疾病,就应多注意口腔卫生,坚持早晚认真刷牙,饭后漱口,不暴饮暴食,多吃清淡食物,戒掉烟酒。有口臭时,在社交场合应注意闭嘴呼吸,避免呼出的不良气味影响到他人。与人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千万不要凑到他人身边去,如必须在人耳边低声交谈,应用手加以掩盖。必要时可以用口香糖来减少口腔异味。

3。不要当众剔牙

人有一口洁白的牙齿是很美的,古人说“齿如扁贝”,就是标准洁白的牙齿。

保持牙齿清洁,首先要坚持每日早晚刷牙。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糙的谷类,以清洁牙齿。不吸烟、不喝浓茶,以防牙齿变黄。不要当众剔牙缝。若餐后一定要剔牙,应用左手加以掩盖,右手轻轻剔牙,不要让人看到你呲牙咧嘴的样子。

4。不要留长指甲

手在人的仪表中占有重要位置。与人交往时,人总不免先看到你的手,手的形象与人的整体形象密切相关。手的卫生能反映一个人的修养和习惯,所以要随时清洗自己的手。洗手时应该用香皂轻轻搓洗,不要用碱性太强的肥皂,指甲缝里常常是最脏的地方,更应该认真清洗。

指甲要及时修剪整齐,有人认为指甲留得长长的,看上去很美,其实适得其反,长指甲对健康明的年轻人来说,不仅缺乏时代美,而且于健康不利。涉外活动是不允许蓄指甲的,生活中也偶而发现个别男士蓄着很长的指甲,无论是出于什么心理,都是不妥的,除非是出于职业需要。还有人喜欢用牙齿啃指甲,这个动作既不卫生,也不观。同时还给人一种不成熟的印象。

掌握应酬场面上的主动权

这里说的控制场面,是指要善于在应酬中争取主动,表现出诚恳、热情、友好、技巧地先控制对方。

有两位陌生作家王某和李某共同参加一次座谈会,因为时间很短,仅仅会面而没有机会交谈。当第二次两人在路上相遇时,王某考虑到两人仅一面之交,说不定李某早已不记得自己了,便有意回避。可是这时,李某却主动、热情地上前向王某打招呼。像见到了老朋友一样嘘寒问暖。这样,李某就在与王某的应酬中掌握了主动权,给王某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下次再见面时,王某一定会友好主动地向李某问候。

由此可见,在应酬中积极主动是很重要的。但如何争取在应酬中的主动权呢?

有些人在与人交往时总认为张三财大,李四气粗,不好应对。其实,这只是自己的猜测。要知道,此时对方也可能像你一样在暗暗揣度你呢!如果你主动、热情地上去问声“您好”,就一定会改变双方的心态,使对方对你产生一种歉意感,甚至会得到更大的回报。

张良与黄石公桥上相遇的故事就是在应酬中主动、热心地控制场面得到丰厚回报的最佳例子。

张良是战国时指使力士投锥刺杀秦始皇的韩国公子。他们刺秦失败后逃至下邳(今江苏邳县)。

一天早晨,张良外出走到一座桥上,看见一位白发老丈向他走来。他正准备上前招呼、搀扶,此时,老丈脚下的一只鞋子脱落,掉到桥下。张良主动热心地对老丈说:“老丈莫急,我去替您把鞋捡回来。”谁知鞋捡回后,老丈伸出脚气喘喘地怎么也穿不好。张良心想,老丈这么一把年纪了,索性好事做到底,给他穿上吧!于是,张良又为老丈把鞋子穿上了。老丈这才捋着胡子,抬头仔细打量了张良一番,笑眯眯地点了点头,张良说:“孺子不才,望老丈授教!”老丈这才从袍袖中取出一本书,送给张良,并嘱咐说:“你好好读读此书,日后定有用途!”

张良接过书一看,原来是一部《太公兵法》,就是姜太公演兵的书。他不禁大喜过望,再抬头欲谢老丈,老丈却不知去向了。后来张良苦研此兵法,他也扬起了反秦抗暴的大旗,成为汉高祖刘邦逐鹿天下的功臣。

有一句格言说:诚恳是成功的侣伴。在应酬的各种场面中,只靠主动、热情还不够,还要表现出真诚与友善,以诚待人,否则应酬就失去活力,甚至导致失败。

《三国演义》中有一个“三顾茅庐”的故事,说的是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不惜三次屈尊降贵,到诸葛亮的茅庐去请他。当时刘备已年近五十,而诸葛亮才二十出头。刘备竟然以最诚恳的态度,三次走访,请求诸葛亮出山做他的军师,他的诚意终为诸葛亮所感动,遂毅然答应刘备的请求。

刘备不仅对诸葛亮如此,对其他部属也是一样。比如,当赵云从敌人重围中冒着生命危险救出太子阿斗之后,刘备不是像常人那样欣喜若狂,而生气地将阿斗扔到地下,并感叹地说:“由于你差点折损了一员大将!”这样诚恳、负疚的态度,又怎能不使部下誓死效忠呢?

即使你主动热情、态度诚恳,却不知道怎样将这种主动和诚恳传达给对方,那么在应酬中也谈不上主动权了,甚至会束手无策。

比如赵某和钱某都是你的朋友,而他们之间有嫌隙。一次,赵某请你去为他办一件事,而恰在此时,钱某也请你去为他办一件事。此时,如果你善于在这种应酬场面中争取主动,你就一定会避开赵某而委婉地告诉钱某:“好啊,不过我目前有件事,一办完就给你办!”如果你不会控制应酬的场面,那你一定会回答:“真不巧,待我把赵某的事办完再给你办吧!”很显然,这两种应酬的场面,其效果大不相同。

韩非也很讲究应酬之“术”,他在《韩非子八经》中提出“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这里说的上君、中君、下君是指上等、中等、下等能力的君王而言。而“尽人之智”是指把臣武将的才智充分发挥出来。一个君王的力量绝对敌不过众多臣武将的力量,一个君王的智慧也绝对无法把任何事情都办理得面面俱到。那么,与其单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来治理国家,不如把自己的诚意传达给大家,让大家集思广益,运用全国臣民的智慧和力量。

可见,应酬有术,就是要善于掌握对方,抓住其心理,适时地把自己的热情和诚恳传达给对方,并注意斟酌语言“出击”的时机,这样就可以在应酬中掌握主动权,达到使对方听从于你的目的。

应酬场上不可厚此薄彼

交际场上,来的都是客,要一视同仁,尤其是自己作主人的时候,更不能厚此薄彼。

有一个故事大家肯定都听说过:

有个人请客,看看时间过了,还有一大半的客人没来。

主人心里很着急,便说道:“怎么搞的,该来的客人还不来?”一些**的客人听到了,心想:“该来的没来,那我们是不该来的啰?”于是悄悄地走了。

主人一看走掉好几位客人,越发着急了,便说:“怎么这些不该走的客人,反倒走了呢?”剩下的客人一听,又想:“走了的是不该走的,那我们这些没走的倒是该走的了!”于是又都走了。

最后只剩下一个跟主人较亲近的朋友,看了这种尴尬的场面,就劝他说:“你说话前应该先考虑一下,否则说错了,就不容易收回来了。”主人大叫冤枉,急忙解释说:“我并不是叫他们走哇!”

朋友听了大为光火,说:“不是叫他们走,那就是叫我走了。”说完,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为什么这个人请的客人都走完了呢?表面上是由于他不会说话,再往里面分析,就是因为他说的话厚此薄彼,无意之中把自己邀请的客人分成了三六九等,人不走完才怪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都有自己的自尊心,没有比伤害别人的自尊更要命的事情了。在交际场合,倘若厚此薄彼,结果会使所有人都感到你的失礼,那你的事情搞砸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所以,在交际场合,一定要平等地对每一个人,只有这样,才能够显示出自己的风度和办事水平,才能够获得大家的欢心。

有一个卖电脑的营销员,她的销售业绩在同事中一直遥遥领先。她的秘诀是什么?很简单,就是她对自己的每一位顾客都一视同仁,无论先来后到,从不区别看待。有一次,店里前脚刚进了一位顾客,正在给这位顾客进行讲解的营业员忽然发现又来了一位顾客。这位营业员小姐很机灵,马上对第一位顾客说:“先生稍等一下。”然后走到第二位顾客的面前说:“先生您好!有什么问题直接问我好了。”同时把手里的宣传彩页递过去,先用宣传彩页招待新来的顾客,不至于使他们感到冷落。然后回来再招待第一位顾客:“这位先生,您看我刚才的讲解,外观的材质是这么好,是否符合您的要求呢?”把第一位顾客搞定之后,再回到刚才那个在看彩页的新顾客那里:“先生对不起,让您久等了。”

就这样,每一批顾客都在这位小姐这里感受到了热情的招待,她的业绩自然就好了。

其实,要做到不顾此失彼,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只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就可以了。你不妨试试下面的办法:

(1)思想上要重视起来

无论是对自己办事有没有直接作用的人,都要认真接待,天知道他会对你起到什么作用呢?所以任何人都不可忽视,也许,他就是你成功的关键因素呢!

(2)在交际场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随时观察他人的动向,看看有什么客人新到,或者什么客人将要离席,这样才能够保证不漏过任何一个人。

上一页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