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陕甘宁青新卷

甘肃省_甘肃省博物馆

甘肃省博物馆

概况

甘肃省博物馆位于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是中国地方综合性博物馆,1958年新馆建成开放。2009年5月,甘肃省博物馆被中宣部评为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甘肃省博物馆建筑面积1.8万多平方米,陈列面积7500多平方米,藏品有自然标本、历史文物、革命文物和民族文物7.5万多件,其中一级藏品110多件,有5个大型的固定展览。

甘肃历史文物展览,展出了甘肃境内出土历史文物1500余件,系统地反映甘肃历史发展的概况,重点突出甘肃新石器时代的各种文化的彩陶,丝绸之路咽喉要道──河西走廊出土的汉唐文物,十六国至隋唐佛教艺术和写经等有关中西文化交流的实物。

甘肃自然富源展览,展出实物、模型1380件,全面介绍了甘肃行政区划、人口、民族、交通、气候、水文、土壤和动物、植物、矿物资源。

嘉峪关魏晋壁画墓展览,展出了墓内保存的60多幅砖画。

黄河古象展览,展出1973年春在合水县发现的黄河剑齿象化石,长8米,高4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个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剑齿象遗骸。

红军长征过甘肃革命文物展览,以长征为轴线,通过照片、文献、实物,介绍长征在甘肃境内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和革命斗争。

黄河剑齿象化石

1973年11月,在甘肃省合水县板桥公社境内的马莲河畔,发掘出一具黄河象化石,这是世界上发现的个体最长、保存最完整的黄河象化石。这具黄河象骨骼属于老年个体,身高约4米,体长约8米,门齿长3.03米,像两把剑,所以又叫剑齿象,是世界上已知个体最大的黄河象之一。

合水县是黄河古象的故乡。据专家考证,250万年以前,在合水,乃至整个黄土高原,长满了参天的阔叶林木,遍地茂密的水草,是一望无际的沼泽地,属亚热带气候。

这里生存着第四纪更新世的众多巨大而稀奇的飞禽走兽。它们与自然和谐生存,自然繁衍,古老而久远。

剑齿象是一类灭绝了的古象,生活在300万年前的第三纪未到1万年前的第四纪期间,较现代象体格大,门齿长,臼齿的嚼面上有横脊。这类象的化石,至今只在亚、非两大洲有所发现,但都限于头骨或者牙齿之类的零星部分。这次在合水县发现的各部分骨骼,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完整的剑齿象化石。它对全面、准确地了解剑齿象的体质形态和其他理论性问题的探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资料,同时为第三纪末到第四纪初的地层分析和陇东地区的古地理环境、古气候条件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古生物依据。

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

在甘肃省博物馆中珍藏着一匹足踏飞燕的铜奔马,这匹铜奔马于1969年在甘肃武威雷台的东汉墓中出土。铜奔马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它的主人为东汉的一名将军。其造型巧妙地利用了力学支点,铸造了风驰电掣的千里马形象。铜马昂首,四蹄翻腾,马尾高扬,口张作嘶鸣状,以少见的“对侧快步”的步伐奔驰向前。其三足腾空,后右蹄踏在一只正在振翼奋飞的燕背上。燕顾首惊视,与铜奔马相呼应。铜奔马头稍微偏左,似乎也想弄清楚发生的事情,而这一切就在一瞬间。由于马蹄轻快,马鬃马尾飘扬起来,就像天马行空,以至飞燕感觉不到它的重量只是惊诧它的飞速,这更增加了铜马凌空飞驰的气势。马的体重由一蹄承担,小小飞燕能承受而可平置,体现了设计者独具匠心。马与燕的线条流畅,比例匀称,奔驰与飞翔的动态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体现了骏马奔驰与飞鸟争先的瞬间,堪称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千古绝唱。正是这种非凡的魅力使铜奔马被选为中国旅游的标志。

“天马来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这是汉武帝伐大宛得千里马后所作《西极天马》,此歌后来一直列为汉《郊祀歌》

十九章之一。大宛是西域古国之一,物产丰富,以汗血马闻名。传说“大宛国有高山,其上有马不可得,因取五色母马置其下,与交生驹,汗血(汗为血红色),号曰天马子”。汉武帝欲得名马,命大将李广利两度出征大宛,战事惨烈,先后持续四年,在付出沉重代价后,最终迫使大宛臣服,保持了西行商路的畅通,促进了中国境内马种的改良,使汉马在体质、性能乃至形貌上大为改观。铜奔马正是“天马”入汉后马种改良的具体写照。

铜奔马的出土地武威,古称凉州,是古代西北地区位于丝绸之路上的政治、军事重镇,地广人稀,宜畜牧,所谓“凉州畜牧甲天下”。由于马在古代战争、生产和生活中的地位十分重要,相马术在中国的历史也很悠久,尤其是主要用于军事和驿运的官马,备受关注。武官在长期的征战中,与战马有着深厚的感情,对自己的战马尤其珍爱。铜奔马完全符合相马术对千里马体态和形象的描述,堪称古代的相马标本“马式”。很明显,这名东汉将军作为铜奔马的主人,对相马很精通。无论是相马的标本,还是纯粹的艺术品,铜奔马以其非凡的魅力倾倒了无数观众,而它所体现的那种神奇与速度以及其中蕴藏的旺盛的生命力和一往无前的气势,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部,地处黄河中上游,素有“塞上江南”的美誉。早在三万年前,宁夏就已经有人类生存的痕迹。公元1038年,党项族的首领元昊在此建立了西夏王朝,并形成了独特的西夏文化。长征中,红军途经六盘山地区时,毛泽东留下“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两万。”的诗句,展现了红军不畏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随后,宁夏人民在红军带领下建立红色革命政权。在抗日战争时期,被誉为盐池三宝的食盐、皮毛、甘草成为陕甘宁边区军民生活和出口的支柱产业。宁夏人民用辛勤的劳动为边区经济建设和抗战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