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枭雄朱元璋

第十一章 :定天下1

一节、处死李彬

天子之剑,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案之无下,运之无旁,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候,天下服矣。《庄子·说剑》

春天的美丽是因为有新绿,崭新的生命在新绿中产生。这生命将如何成长,一切还有赖于他自身的吐故纳新。朱元璋已经得到了天下,当了皇帝。然而,这一切还仅仅只是一个新的开始。他面临的问题,还很多很多。一个是他刚刚建立的帝国,经历了十多年的战乱,犹如原野经历了霜雪的摧残一般,一片凋敝。再就是他领导的统治集团,由于少了外来的强敌,为了争权夺利,内部的矛盾已经初露端倪。剩下的,就是元朝的残余势力。

面对这么几个要解决的大事,朱元璋决定首先扫清北方的元朝的残余势力。在这朱元璋看来,这并不是很难却又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国家一统,当属最大。其它之事,权且暂时放下。这一回,朕一定要亲自出马,一鼓作气,领导朕强大的军队,来夺取这最后的胜利。这或许,就是朕的最后一战。强大的敌人都已经消灭,从今往后,恐怕再也不会有大的战争。朱元璋这么想着,召来他的元帅将军,谋士大臣,大家齐聚在大殿里,来讨论这清扫元帝国残余的战争。

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充满了生气的初春。鸟雀欢唱,青山缀满绿意,潺潺的溪流,鱼游虾戏。大地已经苏醒,万物都在展示自己生命的活力。

对于这次北伐,朱元璋早在昨日就单独地征求了刘伯温的意见,他们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看法。现在,朱元璋又召来徐达与常遇春等几位征战十多年的元帅,要大家一起来讨论,进一步考证他们昨日看法的正确性。这一次,朱元璋请刘伯温先来介绍了情况。

常遇春认真地听了朱元璋与刘伯温细细商定北伐方略,首先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现在元朝的残余,虽然还有二十余万部队,但零星分散,主要是已完全丧失斗志。之所以他们还能够苟延残喘,因为他们的大都还在。如果我们攻占了他的大都,端了他们最后的老巢,他们便只能流亡到沙漠中去了。为此,我们现在可以发精兵十万,分兵追击,剿灭元朝的零星部队,同时发精兵十万,直捣元朝的大都。这样一来,定可将元军全部歼灭。”

朱元璋与刘伯温听了,都把目光投向徐达。

“元朝在大都经营了上百年,防御工事一定非常坚固,我们千里远征,孤军深入,恐怕太过危险。”徐达思考着,慢慢地说:“我想,我们应该分两步走,首先如常元帅所言,可以先取了山东、河南、潼关,将这东、西、南三个军事要点都拿下,消灭元朝这些零星分散的部队。然后再去进攻元朝的老巢大都,这样就会保险许多。”

常遇春听了,感到这么做确实更好,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朱元璋见了,满意地一笑。他和蔼地望着各位将军,问道:

“你们可还有其他看法?”

见大家都摇了摇头,朱元璋拍板说:“既然如此,北伐的方略,就这么定了。届时,大家一定要向以前那样,勇猛顽强,去冲去杀,去消灭元军。特别要强调的是,这次北伐,要注意‘攻’、‘抚’相济。‘攻’就是攻克元军还霸占着的城市。这已经没有多大的问题。‘抚’就是要安抚攻克城市的百姓。一定要安抚好他们,使他们对我大明王朝心怀感激,成为我大明王朝的好子民。这件事,如同打仗一样,也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军风军纪,安抚百姓的事,朱元璋一口气说了很多,说的很具体。后来在大军出发前,朱元璋又强调了一次。面对他的元帅、将军和二十万士兵,朱元璋充满**地说:

“我们这次北伐,不是去攻城略地,而是去彻底摧毁元朝的暴力统治,解救人民于水火之中!我们的口号是: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因此,在北伐的沿途中,我们一定要严守军纪,善待百姓,对于愿为我们新皇朝臣民的蒙古人和色目人,我们也要善待他们,就如对待我们中原的人民一样”。

朱元璋打了十多年仗,而且取得了空前的大胜利。尽管如此,却没有让他对即将进行的战争有半点大意,反而是更加谨慎地来进行。智慧的学者总是书读得越多越感到自己无知,智慧的军事统领也是仗打得越多越清楚战争的残酷。真正的赢家绝不是赢的比输的多,而是一直都不能输,特别是一些大的战争,一仗输了,就意味着原来所有赢到的都会输光。朱元璋赢得越多,也就越小心翼翼地对待每一场似乎是一定会赢的战争。为了打好他认为不会费很大力气的最后一战,朱元璋还是非常精心地准备着。

公元1368年3月,一切准备就绪,朱元璋下达了北伐的命令。徐达、常遇春领军北进,一路之上,势如破竹。徐达军队以摧枯拉朽之势,仅2月时间,就夺得河南开封,接着在塔儿湾大败5万元军,然后分兵前去攻占潼关,夺取华州。

捷报频频传来,朱元璋满心欢喜。他命令徐达:乘势北上,直捣元朝首都。然后对自己说:看来,此时我应该速去开封,指挥这场彻底结束元朝统治的大战了。”

春日的傍晚,太阳还在山前,留恋地望着这满目春色,不忍离去。皇宫里的后花园,洒满了金色的余辉,一切都变得迷离灿烂起来。顺着一条卵石铺就的小径,朱元璋在慢慢地踱步。走来,又走去,他终于决定了刚考虑的问题。

“对,这一回,我去了开封之后,就让李善长与刘伯温,来共同执掌朝廷中的大局。李善长以政事为主,刘伯温还要负责做战争的补给后勤保障工作。”朱元璋这么想着,得意地点了点头。“朕这两个能力颇强的能人,却不怎么团结。不过,这样也好啊!如果他俩真团结得象一个人一样,朕又怎么放心把朝庭交给他们。真想不通,这些酸臭的儒生,怎么总是不能走到一块。象朕那些兄弟,那些识字不多的将军,却能够紧紧地拧成一股绳。唉!”朱元璋喜恕参半地叹了口气,开始往回走。快走出花园时,他突然停住了脚步,笑着对自己说:“不管怎样,朕还是要跟他俩说说,要团结。”

第二天,朱元璋在离开南京城的时候,将李善长与刘伯温唤到跟前,笑眯眯地望着他俩人说:

“朕知道你们的能力,其他方面,朕就不多说了,只提两个字:团结。朕走以后,你们一定要以国事为主,搞好团结。”

李善长这一向都在说刘伯温的坏话,听朱元璋这么一说,还特意看了自己一眼,误以为这话仅仅是针对他而言,立刻跪下,说:“微臣一定牢记皇上教诲,与御史中丞相搞好团结。”

朱元璋听了,点点头,看见刘伯温站在那儿一副沉思的样子,不由拿目光将他罩住。

其实,在刘伯温的心灵深处,是看不起李善长的。可是他很明白:朱元璋非常喜欢李善长,只是又有些防着李善长,这才让他这个看不起李善长的人来做一个御史中丞,负责监察工作。“这个朱元璋!”刘伯温正在心里叹服朱元璋的人事安排,看到了朱元璋投来询问的目光,只好也双膝下跪说:

“微臣一定以国事为重,与左丞相搞好团结。”

“起来,都起来。”朱元璋听了,满意地点点头,伸出双手招呼他们:“坐下说话。”

在朱元璋心里,对刘伯温的才能是赏识的。他不仅需要刘伯温为他刚建立的皇朝编订历法、建立军法、整顿朝廷体制、卜地筑新宫、裁定乐礼、科举等一系列事务,还要他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提出一些很好的建议。朱元璋如今虽然已做了皇帝,但还是非常的谦虚。按照单个人的发展规律来看,当一个人知道自己不足,还能谦虚时,这个人就必然会继续进步、向前,取得比原来更大的成绩。反之,当一个人不知道自己的不足,已经不知道谦虚时,这个人就不会再有所为,一切都在往回走了。朱元璋不愧是个杰出的人,随着他的权力无限增大,管理的事情无限增多,他不但不狂妄自大,反而更加谦虚。面对偌大个国家需要治理,他深深地感到自己许多方面的不足和无知。在朱元璋看来,能对自己的不足和无知进行弥补的:一方面,自己需要努力学习;二方面,就是需要依靠刘伯温这种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