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在平凉

第35篇 年终福利非得要走“曲线”吗?

最近,本报连续收到不少读者发来的信息,都是反映对自己所在单位年终发福利的具体做法表示不满,要求记者前去调查。给大家发福利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可为什么惹人嫌呢?是因为这些表示不满的职工多事?还是因为惹人嫌的决策者多事呢?这里举其中两例:

例一我们单位近几年来,每年年终时都将职工的福利费购买成没有明显质量和价格优势的胡油发给大伙。尤其过份的是今年年终,本来每人的福利费是近200元,单位只发给每个职工10公斤胡油,就这10公斤胡油的批发价竞达110元。我们职工要问:1、单位凭啥凭这样的实物顶替福利费?2、价格并没有比零售价便宜。3、剩余的钱又到哪里去了?

例二我们单位这几年的福利都是某公司的购物券,到商场一边购物,一边还得算着还差多少够数。因为用购物券购物,购不够面值是不会找零的,倒是欢迎添钱多购。去年我在某商场用购物券购物时,还窝了一肚子气。当时我有点急事,身上带的钱很少,到收银台结帐时比面值多购了16元,我不想再往出花钱,折腾了好一阵子,最后添了几元钱,总算让购物券“超值”完成了它的使命。我对单位年终给职工发实物、发购物券特别讨厌,他们指定商场、限定时间、购定数量,还得看人家脸sè,我认为这是一种霸王福利。

认真一想,确实有些不可思议。如果是七十年代商品流通供应短缺时期,给职工以实物的形式发福利,那真正是一种难得的福利,可现在是商品供应过剩时期,再也听不见有什么紧俏商品,商场、超市到处都在搞促销,甚至还可以送货上门,福利决策者为什么不直接发现金,让职工zi you做主,非要费神多一些环节,让人说成霸王福利呢?

这种霸王福利,倒是给某些商家着实搞了一次大大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