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在平凉

第7篇 农大毕业生下乡顶天立地

——陈富国忆十七年农村打拼路

第一次走进农大,是16年前的那个秋天。此后几年,我们紧张学习,老师辛苦督导。那些最深厚最扎实的功底,为我这一路走来取得的些许成绩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小有收获时也曾把消息告诉过农大的老师和同学,他们说是因为我付出了努力了才得到,但是我知道,在农大的寒窗苦读,才是我真正的底牌,而这些,又怎么能离开当年老师的谆谆教导呢?

曾记得,第一堂劳动课,像火热的战场,大家齐向土堆开仗;像激烈的赛场,校长、老师、同学们争先恐后挺身而上,当时的劳动场面,至今依然难忘。

此刻,在母校六十华诞之际,来自四面八方的校友,卧虎藏龙。我有幸站在这里,只能是真实客观地把我所经历的说给大家听,把我这些年在农村工作的所见所思,说给大家听。切望能够得到在座的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各位校友、各位同学们的金诚指点。

离开母校,踏入社会,整整十七年。

这十七年之于我,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三三三四四”——也就是三个“三”年,两个“四”年。

第一阶段第一个“三”年

第一个“三”年,是1989年7月-1992年10月。刚从学校毕业,分配到平凉市较偏远的草峰乡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乡镇干部。那三年是我熟悉农村环境,熟悉农村工作,打基本功安心实习的阶段。

身为热血沸腾的新一代大学生,我满怀信心,饱满着热情,投入了农村科技化的大cháo中。

八十年代未的农村生活,于现在的年轻人而言,已经是遥远的历史了。那时候,刚刚从温饱线上渡过来,一部分村民吃饱但求苟安,不思求变求好,得过且过。另一部分苦于致富无门,发家无路。

大环境使然,解决温饱后,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徘徊。草峰乡也不例外。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大大刺激了农业的发展,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农民劳动积极xing,也很快最大限度的挖掘出了土地的生产潜力,但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多地少的矛盾逐步凸现,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实施,以土地为主的农业似乎无论在其经营体制、增产潜力还是应对市场方面,都表现出了一种滞后。农业生产回报率低,农民的劳动无法享受社会的平均利润,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

我们这些代表着新鲜思想致富契机的大学生,压力格外地大。一方面看不惯死水一潭,一方面又不知道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去帮助那些想要脱贫却苦于无知识无技术的农民朋友。所有这一切,如烙印,刻在了我的心里,也种下了我煎熬着苦苦思索农村增收之路的根。

作为一个普通的乡镇干部,能够做的,就是深入农村,把自己彻头彻尾地变成一个农民,吃着与他们一样的饭,干着与他们一样的活,思他们所思,想他们所想。如果说在农大的刻苦学习与积累是老师们为我上的游泳理论课,那么,扑下身子扎根农村就是游泳的实践课。有人说过,“搞农业科研,必须一头连着理论,一头连着生产实践,不断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这三年,我学会了怎么样跟农民打交道,学会了怎么样从这片土地上汲取知识。我熟悉了农村,理解了农村,爱上了农村。因为有了这份深情,以后无数个岁月,我才愿意ri也思夜也想怎么样才能够帮他们致富,怎么样才能够让他们过上好ri子。这三年,我把它定为我事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培养对农村对农民的真情,换句话说,就是让自己爱上农村爱上农民!

第二阶段第二个“三”年

第二个“三”年,是1992年10月-1995年3月,从草峰乡调任杨庄乡任副乡长。那三年是我担任基层领导,以技术结合实际,苦苦思考并实践怎么样走出农村解决温饱之后再求发展突破瓶颈的阶段,也是我思想发生重大变化的阶段。

有了对农村基本情况的充分掌握,1992年调任杨庄乡副乡长时,就具备了根据杨庄乡的特点,为其量身定做一整套发展思路的能力。这个阶段,身为农大科班出身的技术专长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这三年的实践,为我发展平凉牛产业的构想ri趋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个阶段教给我的就是:服务于农村,服务于农民,仅仅凭一腔热血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具有扎实的基本功与专业知识,面向生产搞科研,面向农民搞推广,深入农村提供科技服务,乃是重中之重。

第三阶段第三个“三”年

第三个“三”年,是1995年3月-1998年12月,从杨庄乡调任白庙乡副乡长。这是我产业化养牛思路成型的阶段,也是我的农村散户养牛实践取得成功的阶段。

产业化养牛的思路成型了,于是,最最需要做的,就是在白庙乡的实践中扎扎实实地小规模求证。

白庙乡位于平凉市北部干旱塬区,属省列“一带两片”重点扶贫攻坚地区。全乡辖一万多人口,回族占总人口的47%,总面积60平方公里,山地占36%。是一个以农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的滞后乡,也是一个没有优势产业的滞后乡。

例一:细细调研了白庙乡的整体状况,我决定结合白庙具体情况,先从转变思想做起,动员群众尝试暖棚养牛技术,彻底改变当地群众的传统养牛观念。通过培育,温棚养牛在白庙乡得以实现。

例二:更重要的是,我还发现白庙乡由于回民的带动,贩牛的人特别多,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农村经纪人队伍基本成熟。鉴于此,我们制定了“重实效,出实绩,办实事”的战略定位,围绕农产品转化,增值和延伸产业链条,把发展畜牧业放在全乡经济的龙头地位。基本形成了服务到村、效益到户;小zhèng fu、大服务;公司加农户,养殖加贸易一体化经营模式,使白庙乡“西牛东猪”的计划迅速发展。

这个阶段,白庙乡初步形成了产业化发展的新格局,白庙乡也成为全平凉市的养牛大乡。产业化养牛的思路在白庙乡种下了第一块实验田,而且种成功了。这个阶段,我体会最深地就是:仅仅有个好思路,还不行,还不够,得踏踏实实苦干实事,把科技优势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才有可能把你脑子里的好思路变成农民口袋里的新钞票!

第四阶段第一个“四”年

第一个“四”年,是1998年12月-2001年6月,从白庙乡调任索罗乡乡长。这是我积极探索农村牛产业发展之路,产业化养牛实践取得重大突破取得成功经验,最有作为的阶段。

1998年,我受命调任索罗乡乡长、党委书记。索罗乡位于平凉北部干旱塬区东端,人口一万两千多。我们先后走访200多户1万多人,与群众共谋索罗乡经济发展路子。

这个四年,从行政角sè分配也罢,从农业产业发展思路也罢,都是我最有成就感的阶段。实现了索罗乡生产方式“由院到园”、养殖规模由“百到千”、经营方式由“散到整”、养殖户收入由“千到万”的历史xing转变。使索罗乡畜牧业完全摆脱长期以来在大农业中的附属地位和在农民收入中的“配角”形象,由“副业”变“主业”,由“弱势”变“强势”,成为索罗乡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农民增收的强势产业。

例一:通过广泛调查,借鉴白庙养牛成功经验,提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温棚养牛的思路。根据索罗乡的具体情况,我决定首先从典型示范入手,培育发展养牛大户,为了鼓励全乡发展温棚养牛,特制定了扶持政策,给每个养牛大户投资盖温棚,无偿划拨土地,优惠配套铡草机。

例二:同时举办养牛培训班,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传授灌输给群众,基本上保证了每个养殖户有一个技术上的“明白人”。

就这样,我们一步步踏出“分户养殖、规模经营、产为化发展”的温棚养牛模式。使新培育的温棚牛示范户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zhong yāng、省、市电视台等媒体对这一成功经验和做法多次进行报道。吸引了法国、澳大利亚等外国专家及běi jing、南京、甘肃畜牧动物营养研究所的专家前来索罗乡调研,为索罗乡牛经济把脉,索罗乡的牛产业就这样轰烈烈的发展起来了。群众养牛的热cháo形成,养牛大户典型示范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功,推动影响了全乡养牛业的持续发展。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白庙乡的第一块小试验田种下了,成功了;索罗乡的第二块更大的试验田种下了,成功了。谋求更大发展的**与热望在胸中涌动。之所以能够屡战屡胜,最大的感受就是必须要把个人的发展个人的命运与全国农村大局的发展与需要紧密结合,这才是一方农村能够富裕,能够实现产业化的前提。

第五阶段第二个“四”年

第二个“四”年,是2001年6月到今,调任平凉市农牧局任副局长,兼任平凉市牛产业开发办公室主任。是带动整个平凉牛产业发展的重要阶段。

创造一方新的产业和新的市场,推动财富的创造,实现新的社会经济价值,创造高价值高收入行业,这对于平凉市具有极其深远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平凉市位于甘肃省东部,地处黄河主要支流泾河、渭河上游。属温带半干旱大陆xing气候,全市辖六县一区。以煤电、草畜、果菜、旅游四大支柱产业为主的区域经济呈现蓬勃发展势头。

目前,牛产业是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平凉市肉牛产业的市场化运作促进了加工出口,规模养殖孕育了基地形成,批发市场影响了周边养殖,交易价格左右了陕、甘、宁、蒙的市场供应,“洼地经济”驱使外省客商采购供市供港,“平凉红牛”品牌效益渐趋显现。平凉市牛产业已有很好的发展基础,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条,牛产品在当前至今后较长一段时间都将会是买方市场。这些在全省均处于领先地位。

例一:“一头牛从生产线的这一头进去,到另一头出来就会变成两头牛。”景兴清真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指着生产线说,一头牛经过几十道工序的加工后,它的附加值可以提高90%以上。同时还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成功引进了天津大红碗、浙江李子园、陕西恒兴等知名企业参与平凉市的产业化经营。依托工业小区新建了西开牧业、伊壮ru业等50多户龙头企业。制革厂、旭康食品公司等4户企业被认定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户企业被推荐为国家级重点企业。通过项目的实施,在牛产业上形成了优质肉牛基地、集约化育肥、皮革、生化制药、熟制品和年15万头的屠宰、分级、加工等产业化经营。至2005年底,全市包括异地育肥牛饲养量达到80多万头,出栏商品牛30多万头,牛肉产量近3万吨,牛产业养、加、贸总产值达到13亿元,以牛为主的畜牧业收入占到农民收入的35%,牛肉已销往国外市场。

例二:近期计划了六件大事,一是组建平凉市牛产业协会,二是召开平凉市首届牛产业发展论坛,三是组建“平凉红牛”集团,四是完成“平凉红牛”证明商标注册,五是成立金晖雄风合资公司,六是参加中国牛业发展大会。

根据这些年的思考与实践,我和我的同仁们为平凉的牛产业规划了更宏伟的蓝图:利用平凉牛产品明显的价格优势、产地环境优势和独特的地方特sè,引导帮助龙头加工企业改进加工工艺、以国家及国际标准组织生产,扩大活牛、牛肉、革制品、骨制品出口。利用3—5年时间争取培育出3—5个全国名牌。重点引进与推广玉米整株青贮技术、饲料加工技术、肉牛直线育肥技术、肉牛强度育肥技术、南德温肉牛冻配改良、牛胚胎移植技术、高档肉牛生产技术、程序化免疫技术、高档牛肉加工技术、皮革深加工技术、骨制品加工技术、生化制药技术等技术,到2008年牛产业的科技贡献率要达到60%以上。

目前,农村政策越来越好,但是,多好的政策、措施、技术,没有能给落实的人去实施也等于一纸空文。能够推动农村发展的人才,不能只局限在种养加能手、能工巧匠、经营能手、乡村科技人员人才上,更重要的还有管理人才,是能够组织群众领导群众致富的专业技术型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的人才,不但能够带领农民致富,还能够领会zhong yāng的政策,典型引路,辐shè一个方,带动一片,激活一方经济、切切实实推进新农村的经济建设。调至平凉市这个四年来,最深切的认知就是:懂技术的行政领导才是必由之路!

前几天,听亲戚家一个学农的大学生感慨说:“农”字号大学毕业生也向往城市生活,也想脱离“农”字号,不想到农村去,不想到基层去。

他这样说,是因为没有看到!

没有看到今天的农村对农业科技人才的渴求。因为时至今ri,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不仅要靠政策、靠投入,更重要的还是要靠农业科技的研发与推广。而在此过程中,高素质的农技推广队伍至关重要。

作为农大毕业生,“三农”是一个无比广阔的舞台,选择农村、选择基层,是大有可为的。无论是从今天农村的现实需要,还是眼下自身的就业与未来的发展来说,农大毕业生应该“行不改姓,坐不更名”,珍惜一个“农”字。因为我们国家是农业大国,我们甘肃是农业省,我们这个省份未来的建设者、管理者都是需要懂得农业的,市长、县长等专属部门领导也罢,大企业大集团的老总也罢,新技术的推广者、践行者也罢,都将从农大生中产生。

“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我们农大人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在新农村建设的行列中,用我们扎实的专业知识,热切的求实创新之心,奋发进取。

让我用这样一句话,与我的校友们共勉吧:

“一个人不仅仅过着自己的生活,也在过着他的时代和他同代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