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在平凉

第3篇 那一支神秘的绿色兵团

——来自关山林管局的报告

关山之于记者,本是十分陌生。

偏巧最近,接连有华亭的朋友提到关山,提到他们小时候在关山采蘑菇,抓兔子,追寻梅花鹿的种种趣事。尤其其中一位,他多次问记者:“你不是喜欢蔽ri连天的林海吗?你不是喜欢漫渺缥袅的轻云吗?你不是喜欢婆娑摇曳的月影吗?你不是喜欢叩问历史吗?你不是喜欢写吗?你为什么不去关山?”听得多了,便觉着不去关山倒是记者的错了。

去前,记者搜寻着有关关山的资料:关山林场的前身是一支部队;关山有77万亩天然森林,年平均气温7.9度;关山是很多王朝的牧马之地;关山是陕、甘、宁三省区交界处最优美的自然景区;关山是古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药王孙思邈在关山撒过药籽关山也便成了有名的药材基地;关山不仅是天然植物园,而且还是天然的动物园;关山有鹰愁崖、有鬼门关、有莲花石、有将军岭,秦始皇还在关山设坛祭过天……”,关山美丽如此?神秘如此?于满腹好奇中,记者走近了关山,也走近了那一支神秘的绿sè兵团。

这一天,是2006年的7月29ri。

用胸膛行走关山

第一次走近关山,却发现,原来有些路是不需要重复走的。只一次,便会终生难忘。

第一次走近关山人,却发现,原来有些人是不需要天天见的,只一面,便会崇敬终生。

记者行走于关山,用胸膛行走。用胸膛行走在这里似乎很抽象,但如果你去过xi zàng,见过那些朝圣者,他们从遥远的地方磕着等身头,一步一步,一直磕到拉萨。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在关山在这里,要用胸膛行走。唯一的区别是,他们朝圣的是神灵,而记者,朝圣的是关山深处这些平凡而崇高的灵魂。

如果可能,一定去去关山。记者用胸膛,你用目光。

关山?人文篇

人文,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从一般的意义上讲,比如我国《辞海》中就这样写道:“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从概念上讲,可以这样认为,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关山林场的独特处,在于关山林场的人,他们无论男女,无论老少,都无一例外地热爱着关山,那热爱,有点像当年的红卫兵,单纯到崇拜。

田裕民:与山为伴与林共存

陕、甘、宁三省区交界处,有一座美丽而又神秘的大山——关山。关山亦称“陇山”或“小陇山”。这里人杰地灵,山川秀丽。那巍峨峭拔的冰山雪岭,奔涌腾跃的湍流小溪,澄澈湛蓝的蓝天白天,山花烂漫的绿sè草原;那剽悍粗犷的关山汉子,勤劳善良的关山姑娘,以及那绚丽多彩的关山风情,可谓人间美景尽受。当然,这是你在关山旅游时的感受,很到位,而如果,让你年复一年地驻守这里,你的感受呢?

走在关山的路上,除了风,便是山。人是山里的罕物。比山中最珍稀的金钱豹还稀罕。

离关山海龙林场场部近三个小时路程的赵家山管护站(用小时计量路程,是因为谁也不知道,准确意义上的里程,到底是多少),是深山密林处的一幢简易楼房,说是楼房,其实并不准确,应是两间简易平顶房。但就这两间简易平顶房,能建在海拔2600多米的密林高峰上,其难度记者也是可以想象的。简易房的二层顶是作瞭望的,屋顶很高,屋顶的水泥檐边架着一把已是灰黑sè的木质梯子。踩上去,吱吱呀呀地响。第一次陪同记者去赵家山管护站的是关山林管局的副局长杨勤,他小心翼翼地扶着梯子,将记者接应上去。站在田师傅每天必站的地方,遗憾着田师傅的不在。睃巡四周,山苍劲,树叠翠,风摇曳,天碧蓝,云绵白。只是,记者无法如此诗意地感受,按捺不住地想,这与山为伴与林共存了整整30年的田师傅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这山中长长的每一年,长长的每一天,他是怎样度过的?

第二天一大早,在关山林管局熊主任的陪同下,记者二次赶往赵家山管护站。心切,路却不争气,车颠簸着与疯长在路中间的荒草格斗。好不容易,那掩映于丛林中的瞭望所近了。

54岁的田师傅神采奕奕地站在屋子外面,迎接我们。田师傅明显比同龄人老得多,但棕sè脸膛上,笑容却是明媚且灿烂的。双眼炯炯地,非常有神但绝不锐,很和善,有一个词用在这里可能更准:单纯。田师傅满目的笑意里只有知足与快乐,没有丁点的忧与怨。记者甚是不解,在这样艰苦与恶劣的条件下,劳累又寂寞地工作与生活着的人,何以不怨?直至采访结束,记者还是未解,也许这就是关山人令人难解的情结吧。

30年前,田师傅从平凉师范毕业。那时候的田师傅,年轻、帅气,怀抱满腔想干一番大事的热望,田师傅服从分配到了关山林场。寒来暑往,30年过去,当年意气风发的田裕民成了两鬓霜白的田老汉、田师傅。田师傅家在河南,年迈的双亲、含辛茹苦的妻子、一路走来没有父亲陪伴的三个儿子都留在遥远的河南老家。对于家,田师傅能做的就是每年回去一次,将一年的工资完完整整地交到妻子手中。也曾动过离开林场的念头,但只有一次。那是1988年chun节时,田师傅兴冲冲奔向家所在的地方。家门口,小儿子在玩耍,田师傅热切切地想抱一抱,然而,孩子漠然地瞅了他一眼,躲开了,与小朋友们继续着游戏。事隔多年,重提起的田师傅,眼角依然有泪影浮动。“只是一闪念,就觉着对不起这朝夕相处的林子。我离不开这里的山林啊!”

这山林之于憨厚朴实的田师傅,如糟糠之妻。

关山现有马峡、海龙、玄峰、麻庵、红崖山五个林场,29个管护站,每个管护站上有一到两个护林员,田师傅便是赵家山管护站上唯一的护林员。每天清晨,田师傅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奔向桌上的台历,如举行升旗仪式般庄严地翻过一页。翻ri历是山里唯一计算ri子的方式,如果哪一天忘翻了ri历,那么这一天便被永远地遗忘在了大山深处。护林员们是从不敢怠慢翻ri历的,田师傅也一样。每天翻完ri历,田师傅就开始了惯例的巡山护林。田师傅出门时会背上两个馒头的,饿时就着山沟里的水(当然,冬天就只能是雪了)吃上以补充体力,因为每天要直至天黑才能回到“家”。没人监督、没人检查,他自觉地履行着职责。粗算,按田师傅每天巡山行走15公里,30年来他在山上最少也走了16万多公里。一年所穿透的鞋子,摞起来也老高了。

晚上回来,田师傅要自己动手做饭,做饭的材禾是要自己在巡山的回途中捡拾的,但这半干不湿的材禾对它的使用者并不友善,它总是要用制造浓烟的方式把一顿饭弄得壮烈无比,田师傅每顿饭都要付出“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代价。当然,如果饭菜好,这便也罢了,只是这饭,是几乎不能叫饭的,叫“食”才妥当,因为高海拔,面是下不熟的,一锅糊糊,菜是永远的土豆和莲花白。当然,这土豆和莲花白,也只是针对这山中的“阳chun三月天”时节而言的,如果到了大雪封山的季节,是没有任何菜可言的。肉,就只是珍藏在田师傅心底既温润甜蜜又疼痛的一个梦了,它便是这个年过半百的老人对妻子的回忆,对30年来每年一次回家过年与家人团聚的回忆。

在山上做饭的调料大多只是下山开会时背上来的盐和醋,油是极少见的,与油一样金贵的还有这山上的水,田师傅每到山沟里去担一回水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在这里是没有洗衣、洗澡、洗被这些概念的。

要是与山上的寒冷、疾病、孤独和安全威胁相比起来,这些苦还算不了什么。

大雪封山的寒冬,山上的冷,是令人难以想象的!

萧萧寒冬,林叶落尽,风如狼一样的肆虐在这几十万公顷的冰雪深林中,这如狼如刀的风,会把窗玻璃全都吹裂。而此时躺在深山小屋中的田师傅也就如一匹野狼,承受着彻骨的寒冷与锥心的孤独!

与承受相比,生命安全威胁则更可怕。护林员是经常受到偷盗林木者的威胁的,护林员没有任何“武器”配备,遇到团伙及携带刀枪器械的偷盗者们,他们的生命安全往往没有任何保障。护林员被偷盗者“修理”的事件时有发生,为此牺牲者也大有人在。1991年,18岁的护林员马小军护林时被偷盗者用马生生挤下悬崖。真正的万丈深谷,整块的尸骨是找不见的。马峡林场的燕金安,护林时被偷盗者压在了林子里的一块大石下,半年后才找到了这具只剩骷骨的尸体,证实他身份的是他口袋里的一份护林ri记。田师傅说,与这些在护林岗位上献出鲜血与生命的同志相比,自己是幸运的。

有一天,田师傅在四道坪巡逻时,看到几名盗伐者正起劲地挥舞柴刀砍一棵碗口粗的树,田师傅急忙上前制止,没料到,他们一哄而上,把田师傅暴打一顿后扬长而去。鼻青脸肿的田师傅没有还手,他只是按规定,把这件事报告给了林场,然后继续巡山,等伤慢慢自己痊愈。

田师傅的抽屉里,藏着一个奖牌和一个获奖证书。是国家林业局授予田师傅“全国优秀护林员”光荣称号的明证。我们非常希望能听听田师傅在这方面聊点什么,但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安静地坐着,轻淡地笑着。

与山为伴与林共存的田师傅,在关山深处寂寞孤独地神采奕奕。只不知这神采里,藏着多少我这样的过客无法感知的苦与难?只不知,这山林,是否能感知田师傅的深情与热望?能否感知这山一样的臂膀撑起的守护?

赵瑞环:营林二十载青丝变白发

赵瑞环,是关山林业局505名职工之一员。干了22年究竟植了多少棵树,绿了几片林,她也记不清了,汗水洒向了山山岭岭,染绿了满山的青松翠柏,也染灰了一头的青丝。生在安徽长在平原的她,如今看到这苍苍群山,仍由不住有些发怵。

1984年,赵瑞环的父亲,那个20多年前从安徽来支援大西北的老林业人,带着24岁妙龄的女儿,落户关山。第一次看见这样大的山,这样高的山,这样多的山,赵瑞环不知所措。山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山对于赵瑞环而言有太多的未知,而那未知,对于平原上长大的女孩子,却是源自心底深处的恐惧。

据赵瑞环讲,来西北时她在安徽老家已经订了亲,与她同来场子的还有四个女孩子,这四个女孩子在老家也已订了亲,但后来她们都退了,因为两地太远。但赵瑞环没有。依她的意思:“怎么好伤着人家呢?男人家,有没有固定工作不要紧,只要肯吃苦,哪里还吃不了一碗饭?”于是,她成了关山唯一带男家属的女林业工人。赵瑞环告诉记者,在老家结婚时,娘家陪嫁的东西可多了,家具ri用一应具全。那时她是一个何等娇媚幸福的新娘!可是她要来关山工作。携夫来到关山后,那长袖绕水、轻衾粘花的新娘便是留在江南的一个永远的梦了。

初来关山时,他们两间破旧的“新房”里除了一张单人床外什么也没有,而这单人床是睡不下两个人的,于是,他们自己动手在床边镶了一长条木板把它变成了个“双人床”。除了这张床外,其他的家具就都用纸箱来代替,吃饭在纸箱上,写信在纸箱上,书装在纸箱里,衣服也装在纸箱里……

而这“纸箱新娘”,当时是完全可以回到那梦里水乡的呀。赵瑞环为什么不呢?赵瑞环回答记者这突兀的提问时腼腆一笑,这一笑中有着村妇般特有的羞涩。“分配我到这儿工作了,我就想着如何克服困难,如何把工作干好?没想过要离开。”是的,“坚守与奉献”应该是一种政治文明,而对于这个纯朴如村妇的关山女工,那只是一种简单的思维方式。

带着这种“简单的思维方式”,赵瑞环在关山一扎就是二十多年。如今儿子都已经二十来岁上大学了,但回忆起过去的点点滴滴,赵瑞环依觉历历在目。

指尖之痛,如在昨ri。刚来关山时,丈夫没有工作,靠她一个人的工资,生活难以为继,后来在单位的照顾下,她为丈夫谋到了一个护林员的岗位。她在林场劳动,丈夫在山上护林,尽管工作辛苦些,但有了“双职工”的工资,他们的生活可以勉强维持。可是,时间不长,一个新生命的到来,给他们带来无比幸福的同时,也带来了无比的生活压力。靠山吃山。这对关山夫妇终于在大山身上找到了出路,那就是挖药材。丈夫每天清晨背上两个馒头出门,直到天黑才背着药材回家,而赵瑞环则白天在林场劳动,晚上和丈夫一起剥半夏,每晚都要剥到凌晨一两点,那指尖上的痛是入骨萦心的。

比起这指尖的痛,更痛的,是心尖之痛。

爱子悬命,如锥刺骨。由于赵瑞环长期高强度的劳动,怀孕时营养又跟不上,儿子生下来便体弱多病。在这山高雀稀的关山深处,最怕的就是一个病字。在只有一个人的护林点上,遇到了一个什么急病,就无异于遇到了索命阎罗。看病难,在关山的林管站上体现的可谓极至。且不要说,路途多么遥远,山路多么难行。果真遇到大雪封山的ri子,人几乎是下不了山的。

是1985年吧,那年冬天,整个关山被冰雪掩埋。由于山上气候cháo湿寒冷,孩子在夜间发了急xing肺炎。孩子在高烧中几近昏迷,咳嗽声也越来越小。谁能理解此刻这对父母坐等黎明时的心情,谁能理解此刻这深山中的这对夫妇对黎明曙光的等待。不,谁也不能理解。这等待是眦牙裂目的!这等待是地老天荒的!这等待是永生永世的!没车没路,等不到天明的夫妇俩便抱起孩子滚爬在冰雪中。在这样的冰雪中行走,孩子是抱不住的,无奈他被捆在了爸爸的身上。赵瑞环根本记不清,那一路他们摔了多少跤。只知道孩子被送到医院后,他们夫妇俩的腿是再也动不了的。

从黎明走到下午两点多,医院离他们还是遥不可及。而这时的孩子好象没气了,丈夫选择了放弃,摊倒在了地上。赵瑞环嚎啕大哭起来:“走啊,快走啊,孩子不行了——”赵瑞环哭着死命地推丈夫,可丈夫的腿已经迈不动了。听着赵瑞环不断地哭喊,丈夫忽然大吼一声:“死就死吧,大家死一块算了,”吼完,这个男人便也嚎啕起来。

就这样,在嚎啕声中,这对夫妇坚持走完了至医院的那段“天路”。这行走用的不是双腿,是意志。

赵瑞环将自己留在当年的绝望与心碎里。她摇头感叹:那时候,连自行车也没的,谁不是靠着两条腿在过活哪?哪像现在,标准花站点建起来了,路也修了,场里的小车还时不时帮着送送东西,大家生活也好了,出门还有摩托车。现在山里头遇着急事了还有对讲机呢。只是那时……我疯了一样向华亭的方向跑,只一个意念——跑!

赵瑞环也许并没有看过《shè雕英雄传》上英姑求人救子一夜白发的那一段催人断肠的情节,但是,在赵瑞环的等待与奔跑中,记者分明听到了那“鸳鸯织就yu双飞”的吟唱。

在关山数天的采访,记者一次次被田裕民、赵瑞环这样在这里算是最普通不过的林工们感动着。他们在最艰苦的条件下工作,他们在最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他们给予而不索取,他们用最卑微的方式诠释着最崇高的大爱无言。这种卑微的大爱直叩记者的灵魂。曾几何时我们在享受优美和谐的生态环境时,想到过那在大山深处的护林工人们?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他们辛勤工作的受益者,而当我们在豪华的餐厅里暴殄天珍时,可曾想到过他们的缺衣少食?当我们在迷眼的霓虹下消志滥情时,可曾想到过他们在荒寂的大山里孤独坚守?当我们疯狂地在向这个社会索取时,可曾想到过有人在默默地为我们奉献?

在燕麦河管护站采访时,问及护林员任兆龙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时,他憨憨一笑:就三个愿望,一是能每月按时把工资领上;二是给每护林点上增加一两吨冬季取暖的碳,在山上漫长的冬季,一吨碳根本不够用;再有一个就是能把管护站的房子维护一下雨天不漏雨就好了。

那一刻,记者无言。

关山?历史篇

王维之“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也罢,李贺之“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洲?”也罢,温庭筠之“千里关山边草暮,一是烽火朔云愁。”也罢,无不是叩问关山历史之名句。

一战略?关山

关山,亦名“陇山”。就是《山海经》称之为“高山”的“六盘山”系的南段。其中又被麻庵峡谷分为东西两支,西为大陇山,东靠华亭境的就是“小陇山”。小陇山北起华亭与宁夏泾源之交的中嘴梁,南至上关乡海龙山地茭坡。在华亭县境者,长32.8公里,海拔1500-2500余米之间,最高峰五台山为2748米。唐代,为防止吐番入侵,沿山设关隘把守;宋代依关隘抵御西夏,也曾为战略要地。是古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故名“关山”。

从秦皇祭天选址关山,到汉武沿“关陇北支道”出巡,威震匈奴,再到唐时连接原州诸多关隘抵抗吐番入侵,至宋依唐关设寨置堡,防御西夏入侵。而现代史上体现关山之战略重地的,则是驻守于关山的林二师三团。这一支留在关山的绿sè奇兵,也就是70年代的“兰字九三三部队”,如今的关山林业管理局。

初听到关山林场的前身是一支建设兵团的时候,很是诧异。也曾在网上搜索过有关史料,但凡有“建设兵团”字样的,无不指边疆地区。中国腹地之平凉关山,竞然会留下一支部队繁衍生息。关山之苍茫里,又会有多少鲜为人知的秘密?

二历史?关山

走近关山,得先走进关山的历史。而关山的历史,是等同于关山林场发展史的。

关山林区自古以来林草丰茂,为牧、猎、采之地。新中国成立前,关山森林基本上是两种所有,一是庙产,二是私人所有。

1949年7月29ri,华亭县解放,10月陕甘宁边区zhèng fu接管了关山森林,宣布为国有。

1950年5月,西北军政委员会命令“陇县关山林管处”更名为“关山林管站”。

1964年6月,**甘肃省委、省zhèng fu批准成立“关山林业总场”。下辖马峡、玄峰山、海龙山三个林场。

1965年10月,**甘肃省委根据zhong yāng西北局决定,成立“甘肃省水土保持建设师”。同年11月,关山林业总场交由水土保持建设师领导,成为水土保持建设师第三团。

1966年2月,**zhong yāng西北局根据周恩来总理指示,将“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建设兵团”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林业建设兵团”。甘肃省水土保持建设师随之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林业建设兵团第二师”(简称林二师),水土保持建设题第三团随之更名为林二师三团。

1971年9月,经甘肃省革委会和甘肃省军区批复,林二师划规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建设师,代号为“兰字九三三部队”。

1974年12月,根据周恩来总理关于“生产建设兵团原则上应由地方管”的指示,1975年1月,“平凉地区关山林业总场”正式成立。

于是,这一支来自天南地北的绿sè兵团,就此解甲归田,就此繁衍生息,就此把全部的热望与青chun化作了关山不老的山魂。如今,关山林业管理局的505名职工,就是西北极罕见的这座原始森林的守护神。他们,“献了青chun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关山林业人彼此戏谑的这句话,承载了不知多少苦与痛。他们无悔,他们彼此相依着,托起关山的**托起关山绿sè的热望。他们无怨,他们与林共舞,他们从点点滴滴的琐事起,铸写着关山林业最辉煌的现代史。

三生态?关山

关山,是陕、甘、宁三省区交界处最为优美的自然景区。这里,chun天,林草翠绿,桃花满目;夏天,百花盛开,群蝶飞舞;秋天,枫叶正红,溪水澈清;冬天,松柏银装,冰雪如被。真正的“关山如画”。

关山风景旅游区,是省级重点自然保护区。山上宝藏极其丰富,森林,是关山宝藏之最。在华亭境的就有44万余亩。关山更是药材圣地,这里的农民,采药、种药的历史悠久,到明代已大有势头,今天更是农林副产品的主要收入。其中桃儿七还是治疗癌症的特效药物呢。关山不仅是天然的植物园,而且又是天然的动物园。各种珍稀的兽类、禽类不胜枚举,是西北地区不可多得的生物资源基因库。关山的林副产品极其丰富,仅箭竹就有约14万余亩,各种特sè山产或珍馐,美名远播海外者不在少数。

除了其独特的经济区域优势,关山最大的价值,当在于它的生态效应。

关山林区位于黄河中上游,其森林生态系统为黄河流域主要水源涵养林区,也是黄土高原天然次生林区。关山林区是渭河和泾河的发源地和补给区,关山森林起了提蓄降雨、涵养水源的巨大作用。黄河源头的青藏高原荒漠区,水量不大,关山林区作为黄河二级支流泾河和渭河的发源地,是黄河流域最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之一。关山林区还是甘肃陇东地区最大最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是平凉市600余万亩良田、220万人民的绿sè卫士,也是陕西八百里秦川北部的绿sè屏障,其森林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对平凉经济社会发展十分重要。一旦失去这片森林,区域生态系统必将失衡,平凉人民的生存发展就会出现严重问题。

记者在采访中也得知,基于关山如此重要的生态战略地位,关山林管局正在积极地申报关山自然保护区项目。

对于自然保护区项目,平凉市分管林业的副市长阎奋民说:目前,世界上完全天然的生态系统已不存在,许多原始状态的自然系统都程度不同的有人为活动的痕迹,很难估计人类活动的强度与后果。为此,急需建立一批各类型天然状态或接近天然状态下的自然保护区,作为进行研究生物变化的参照基准。黄土高原由于反复垦殖,原始森林生态系统己经破坏殆尽。关山是黄土高原中部重要的天然次生林区,其林区内部区域受人为的扰动很少,而且植被具有暖温带植被向温带植被过渡特征,物种资源丰富,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复杂多样,是建立科学研究基地的理想地方。建立关山自然保护区将使我国,特别是我省自然保护区系统更加完善。

关山?创业篇

哈佛商学院教授将创业定义为“不拘泥于当前资源条件的限制下对于机会的追寻,将不同的资源进行整合的过程。那么,关山林业人又是如何完成困局中的华丽转身呢?

一困局?关山

“这片林子来之不易,它是我们多少代老林业人用鲜血和生命保护下来的啊!”提到这座满目苍翠的青山,老关山人的脸上,无不燃烧着**如歌。

何兴华局长,苏树君副局长,他们是站在关山顶上承受风雨洗礼最直接的人。

1998年洪灾过后,国务院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下达了“禁伐令”,全国以年均500万立方米左右的速度调减木材产量。全国国有林场“ri子难过”,陷入困境。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00年5月,关山林管局濒临绝境。

何兴华走马上任,他和他身边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在关山浩瀚的林海中,在历届走进走出关山的无数领导人中,只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在当时,他们被推向风浪尖,他们承担起了掌握和改变关山命运的重责。

谈起那段时ri,苏树君副局长似乎还心有余悸:那是关山最困难的一段ri子。生产停顿,人心浮动,住宅年久失修,关山林管局负债累累,拖欠职工工资竟达400万之多,职工基本生活无法维持,在岗者另谋他业,离退休者集体上访,犹如群龙无首,乱成了一锅粥。深陷困局,这支传承了军营文化jing粹的绿sè兵团,如何完成这一次的华丽转身?

二守业?关山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在这场危机中,挺身而出的还是何兴华以及他身边的这一届领导班子。

跑资金外收欠款,申请银行贷款,与社保单位的协调,先后筹集资金300多万元为职工补发了拖欠工资,并优先解决离退休人员的工资。多年来没有着落的离退休工人的医药费也一并补发。

局机关原来在华亭县安口镇的农村,林区职工办事难、成家难、安居难、子女上学难。局党委经过多方筹资100多万元,将局机关由远离县城20公里的安口镇搬迁到华亭县城,实现了关山几代人进城的梦想。

接着,又集资300万元,在华亭县城为职工修建住宅楼一幢。

治了标,阵痛暂停。接下来,关山局要根治的,则是本了。只有标本兼治,才是关山林场持续稳定发展的唯一出路。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关山局全力培养自己的人才。他们针对xing地聘请专家教授举办各类知识讲座,鼓励和引导职工自修大专班,对森jing和护林人员从政策法规、防护技能、擒拿格斗、扑火等方面进行培训和武装。目前全局林业工程师有20人,助理工程师10人,技术员14人,大专以上人员27人,大专在读职工140人,这些人才ri后为关山局的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在项目上,他们全力争取,以借机乘势发展自己。为实施“天保”工程,他们积极改善管护条件,先后筹资50万元,购置森防车辆4辆,指挥车一辆,维修护林点11处,整修林区道路140公里,另外还建立了关山林区超短波通讯网基地台,为ri后天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创业?关山

在历经了转型的阵痛,完成了那一漂亮的华丽转身后,关山局迈入了快步发展的轨道。

苏树君副局长的话自豪中带着戏谑:只要给我钱,给一分的钱,我能干一块钱的事,甚至不给钱,我先干活,因为在这大山里头,我们这些人除了干活还是干活,同时也能干活,会干活。

2002年5月创办种苗花卉基地;

2002年5月动工创办鹿禽开发公司;

2002年7月份筹建“关山酒业公司”;

2003年,在平凉、华亭两地开办苗木花卉和酒类超市;

2005年,林地围栏放养肉鸡5000羽;

……

关山局在何兴华、苏树君等局领导同志的带领下“开疆拓土”,在多经领域,他们如立马挥戟的战将,收获着一项又一项战果。

无论在森林管护、筑牢生态屏障的守业中,还是在盘活林业大资本、振兴林业大产业的创业中,关山人追求不断,奋斗不息。

“十五”时期,被称之为关山发展的“九最”时期。一是关山后备资源科学利用,建设质量逐年提高,森林面积增长最快的时期;二是资源管护工作制度全、管理严、投入大、成效最显著的时期;三是林业产业经营种类多、规模大,发展最快的时期;四是林业改革举措多、力度大,落的最实的时期;五是职工jing神面貌变化大、素质提高快、凝聚力空前增强,队伍建设最富有成效的时期;六是历史上基建资金投入多、建设规模大,面貌变化最快的时期;七是全局班子建设卓有成效,上下配合密切、工作效率最为明显的时期;八是关山知名度大为提高,媒体宣传面广,获得国家、省、市和上级业务部门表彰奖励最多的时期;九是“治坡”与“治窝”两手抓,职工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所有辉煌成就的取得,除了自身的努力外,也总是与领导的关怀分不开。记者在关山采访的短短五天内,便先后有:国家林业局造林司的领导来关山考察关山森林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对策;省林业厅为即将召开的全省公益林管护现场会来关山选点;平凉市副市长阎奋民深入麻庵林场调研林区基层管护站标准化建设。

辉煌属于过去,每天都是新的开始。

苏树君这样告诉记者:尽管关山局的工作在各级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关山的管护与发展依然是任重而道远。

结尾

在关山最偏远的麻奄林场场部会议室,记者站在一块竖幅前久久地凝望:“甘于寂寞,忍耐孤独,不畏艰辛,勇挑重担,无怨无悔,顽强拼搏,诚信爱岗,献身林业”。蓝底红字的竖幅,悄无声息地站在关山最深处。

这美丽的关山深处,隐秘着这样一支鲜为人知的绿sè兵团,他们如那块飘扬在林间的“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条幅一样,冷静地孤独,却实实在在地守护着人们关于绿sè,关于诗意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