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是重生的

057 碰面

ps:感谢yasodhara的打赏,粉红票八八就不具体感谢了,每够二十张粉红票,八八都加更一章,所以丫头们,赶紧行动吧,多投票八八多更啊。

至于打赏月票之类的加更,会在正常更新后的十一点之前。

宋琴见儿子自己出来,母子俩交换了个眼神,这才去了东屋。

门带上,赵兴国压低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快,“兴华不是也一起结婚吗?怎么没看到人?”

“这不是到隔壁村去借碗筷了,村里一起三家办婚事,咱们家来往的也不多,等想到这事的时候,各家的碗筷都被那两家借去了。”宋琴惯会看眼色,为小儿子叫屈,“你不在家,家里又要忙你们俩的婚事,这前前后后都是他一个人张罗,你也知道我不爱出门,一个村住着的都不熟悉,更不要说外村的,你爸又是个酱油瓶子倒了都不会扶的性子,家里这些事也就你弟弟自己张罗。就是你结婚那屋,都是你弟弟托了他老丈人找村里人帮着收拾出来的,结婚用的东西更是一样不落,看看你弟弟把你的事跟自己的事一样上心。”

赵爱民也是一脸的认同,“兴华这阵子可没少忙,不过常言说打虎亲兄弟,我和你妈以后走了,和你最亲的人也就你弟弟,平日里有啥事互相帮彼此一下也理所当然。”

赵兴国打母亲张口后,就坐在炕上一直默不作声,宋琴最不喜欢大儿子这副闷不作声的样子。偏赵兴国这样就是因为宋琴偏爱赵兴华,才越发的沉默。又常年不在家,慢慢的母子之间的关系越发的疏远。也亲近不起来。

加上赵兴国第二次结婚,也没有像第一次那样期待,对婚事也淡淡的,至于要娶的人,他常年不在家,相触的也不多,更是不在意。

赵爱民见儿子这样,到不在多说。

宋琴面色不郁,她的修养又让她不好多说。“你先去西屋陪你战友,我做好饭叫你们。”

不多说,扭身去了外屋。

赵爱民安慰儿子,“你妈就这样的脾气,你别往心里去。回来了,也得看看新房,也不差歇这一会儿,看看有没有啥缺的,再和老王家的姑娘碰个面。你当兵之后。这一走就是十一年,王家的闺女你走的时候才七岁,那时候还是个孩子,哪里还有印象。虽然和城里的姑娘比不了,可人长的不差,又能干活。还会说话。”

赵兴国的回答就是嗯了一声,表示他在听。

赵爱民叹了口气又道。“你也别怪家里,我和你妈没能耐。不然你也不会离婚,原和你妈是想把芳芳接到我们这,你又说不用,想来芳芳她姥家也是不愿让孩子呆在咱们这个穷地方。”

芳芳正是赵兴国与前妻生的孩子,今年五岁,赵兴国与前妻离婚的时候芳芳刚四岁,赵兴国想把孩子送回农村,那边不同意,就把孩子先留在了姥姥家,每个月赵兴国都要给孩子邮五块钱生活费,家里邮二十,自己留五块钱,三十块钱的工资分配的正好。

“芳芳姥那边也离不开她,你和妈又没带过她,不过来正好。”

赵爱民心里这么想,面上自然不会说出来,先下了炕,“咱们先去看看新房,我在带你去老王家看看。”

赵兴国也不吱声,跟着父亲出了屋。

新房就是西厢房,家里的房子都是泥土房,厢房盖的又不大,门也低,赵兴国一米八的大个子进去时要先低头,屋里很简单,迎面就是西墙,紧挨着墙是一铺东南向的大炕,炕沿只靠露了一半,另一半是连着炕搭的到腰高矮的火墙,炕的南边放了两口大红柜,上面叠着做好的红色缎面的被褥,看着只有一床。

炕对面就是两个窗户,窗户的南边墙上挂着一面照人的大镜子,镜子左下角印着喜鹊踩梅的图案。

往下看是木头钉的放洗脸盆的架子,洗脸盆和香皂盒毛巾这些东西都是新娘子带过来的,上面空空的,只等着新娘子嫁过来把东西都摆上去。

除了这些,屋子里空空的。

可就是这样,与别人家相比,也算是好的了。

“现在女方还没有嫁过来,等人嫁过来,带着东西,一摆上,这房子里就不空了。”赵爱民说的有些心虚。

大儿子每个月往家里邮二十块钱,小儿子挣钱不交家里,却还有收音机手表大件,到底心里有些过意不去。

“兴华的新房在哪?”赵兴国不打算计较,却没忍住问出声。

赵爱民不敢对上儿子的视线,扭身往外走,一边含糊的解释,“他就在西屋,也没有啥收拾的,明天再弄也不迟,你常年不在家,王家闺女又在一个村里住着,西厢房也住不了几天。”

言外之意只有一个:反正住人的时候不多,新房弄在厢房你也别挑理。

赵爱民走在前面,也看不到儿子脸上的神情,可心里明白,这个大儿子不管吃不吃亏,就没有埋怨过。

父子俩一前一后,往王家去。

路上只有赵爱民说着村里的事,连带着把先前要定下张秀兰的事也透了出来,“那个与你弟弟处过,我就觉得不合适。”

赵爱民是个爱面子的又清高,骨子里看不起农村,却从来都没有表露出来过,在村里这些年给人的印象就是平易近人,没有一点城里人的架子。

解释张秀兰的事情,赵爱民稍稍的改动一下,把赵家提起来的改成了张家提出来的。

这样一来,整件事情的性质就变了。

在儿子面前也不会留下给大儿子要娶和小儿子处过的姑娘,赵爱民现在提起,也是为日后做准备。只要住在村里,这事就瞒不住。到时让大儿子听了对他们做父母的不满,到不如先透透话。直接把后顾之忧给解决了。

赵兴国想到刚进村时扫了一眼的那个埋头干活的姑娘,“张家就是住在村西头第二家那个吧?”

他隐隐有些印象,记得张家好像住在村头,不过头村又新起了一座房子,肯定不会是张家的,赵兴国就猜到了第二家。

赵爱民没多想,两手胳膊背在身后在前面走着,“对,原先他家是村西头第一户。他家儿子结婚,就又在西头给起了一个房子。”

不认识的人,赵兴国只问了一句,便抛到脑后。

父子俩也进了王义江家。

隔着屯子中间的道,王义江家就住在赵家斜对面。

院子里同样也搭起了棚子,摆放的桌子四周围坐满了人,一进院饭菜香就扑鼻而来,大张的桌子上摆满了五块盘子,有一块盘是放糖块的。早就空了,其中一张桌子上也只有一块糖纸落在里面,赵兴国这才知道是放什么的。

糖没了就不会再添,现在的糖也贵。也不过是图个喜气。

零零散散,热菜凉菜加在一起也就四个菜,花生米和家拌凉。一条鱼,还有白菜炖肉。

有人认出赵爱民。忙着跟他打招呼,不认识的看到赵爱民身后穿着一身军装的人。也猜出了是谁,都亲家亲家的叫着。

赵兴国都不认识,前面赵爱民让他叫叔,他就叫一声叔,让叫大爷就叫大爷,打了一圈的招呼,这才进了屋。

屋里更乱,两口大锅里炖满了白菜和五花肉,菜多肉少,锅台上摆了两个大盆,里面装满了炖好的鱼,还有两小盆的花生米,凉菜则是用冬天的时候包粘豆包用的大盆。

女人们在屋里端菜洗碗,挤了一外屋的人,错身的地方都没有。

还是明秀微会看事,见到赵爱民父子进来,忙打招呼,“叔来了,快进西屋来吧。”

她这么一喊,屋里的女人们都看到了赵爱民,随后看到他身后的赵兴国,都夸起来。

“这是兴国吧?长的可真精神。”

“现在是连长,管好几十的兵,可是大官了。”

“快进屋吧,这还没见过新媳妇呢吧?”

“看看这孩子,都害羞了,别管是不是兵蛋子,这一结婚换成谁都成大小伙子。”

众人一哄而笑。

农村妇女的话越说越开放,也不顾忌深浅。

赵爱民却自认是有文化的人,听不得这些俗套的东西,打了声招呼忙带着儿子进了西屋。

王丽要出嫁,就她住的西屋没有摆席,还能落下脚。

赵爱民父子进去的时候,屋里只有村里的几个小姑娘,能议嫁的也只有明透微,其他的都太小,才十五六,扫到后进来的赵兴国,一哄笑的都躲了出去,王丽也下了炕,有赵兴国在,她也不敢往过看,只跟赵爱民说话。

“叔来了,快坐吧。”

明秀微也帮着张罗,端了茶水进来。

“没事没事,就是过来看看,咋不见你爸妈?”屋外没有,进屋来也没有,赵爱民还有些奇怪。

“我妈去接我姥了,我爸在东屋陪客呢。”王丽面带羞涩的解释,又快速的看了一眼赵兴国。

村里的人都知道王义江爱喝酒,王义江媳妇是媒婆,给家里能添些钱,再加上家里的地,条件也算不错。

“你大哥那边请不了假?”赵爱民看着王丽这样规矩很满意。

“他刚当兵一年,不能回家,不过发电报过来,说等休假了,就回来。”王丽大哥王鹤去年走的,到云南那里当兵。

赵爱民笑道,“这样好,家里都有在部队的,也能理解。”

聚少离多,男人在部队,家里的一切也都落在了女人的身上。

赵爱民轻轻的点了一句,王丽看了赵兴国一眼,红着脸低下头。

和刘城有些脏的野战服比起来,赵兴国身上的这身很干净,笔直的身姿坐在那里也直挺挺的,方正的脸上厚厚的唇,皮肤很黑人却精神,一双眼晴带着淡淡的疏离,加上军人身上特有的气质,王丽的心跳也慢了不了两拍。

每年赵兴国休假回村里的时候,她都会偷偷的躲在一旁看,甚至赵兴国的事,她都从那张兰那里打听清楚,他离婚了,还有一个孩子,并没有再结婚。

直到后来她与赵兴国定婚,她都一直觉得是梦。(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