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点的爱情已送达

第136章 没有牵过手的分手

第136章没有牵过手的分手

听了李馆长和臧永官的话,张市长也觉得有些道理。然而一个市长每天见的都是级别很高的干部,像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这种文化机构,虽然建筑都很宏大,但是远离权力中心。

在市长眼里,那些个馆实在是太渺小了。如果把玮城市所有机关事业单位的名单打印出来,各种馆一定是排在最后面。假如机关事业单位像人一样,有一个身高的话,这些馆一定是最矮的,市长站在桌子上,都不一定看得到他们。

一个单位的负责人会有何种地位,决定于单位本身的权力大小。如果李馆长只是一个馆长,这次的座谈会,他根本不会有机会参加。他之所以被邀请来参加座谈会,是因为他在馆长的职务之外,还有一个文物专家的名号。

张市长虽然觉得博物馆太“小”了,但是既然李馆长和臧局长都这么说了,张市长怎么也得问问宋达仁的意见:“宋达仁,去博物馆工作,你觉得怎么样?能发挥你的专长吗?”

能去博物馆工作,宋达仁做梦都不敢想,而且他也确实很喜欢那样的工作。只是幸福来得太突然,反而让他不知所措了。

“愿不愿意去博物馆工作啊?”王副市长又问宋达仁。

宋达仁这才反应过来,说:“愿意,我愿意去。”

张市长本来是想把宋达仁安排到更“大”的单位去的,但既然宋达仁本人都同意去博物馆了,他也不好再反对,就说:“行啊,那就这么说定了,宋达仁,你去博物馆工作。让李馆长帮你办办手续。你接着讲。”

宋达仁继续发言,讲他平时怎样抽时间看书、学习,如何到户外调查等等。讲完之后,张市长带头给他鼓掌,其他人也就都用力鼓起掌来。

足足有半分钟时间,掌声才结束,之后下面的作者接着发言。

获得一、二、三等奖的作者总共有三十三个人,如果全部发言的话,时间就太长了,第十五个作者发完言之后,下面的作者就没有再发言。张市长做了总结讲话,座谈会就结束了。

离开会场之前,臧永官和李馆长还专门与宋达仁握了手,向他表示祝贺和欢迎。

臧雪获得二等奖的事情,臧永官早已知道。他一开始以为文章是臧雪写的,要给她庆祝一下,臧雪才说了是同事帮她写的。臧永官并没有追问作者是谁。知道是宋达仁帮自己写了文章以后,臧雪只对吕晓红说过。臧永官并不知情。

领导们都走了,朋友们也一一向宋达仁表示祝贺,然后才向外面走。

来到门口,程芳玉对高士源说:“士源,你和我过来一下,我有件事要告诉你。”

高士源就让晏超然他们先走。

臧雪在早上的时候,就已经把给宋达仁买的衣服放在了车上。

来到停车场,晏超然和宋达仁要等高士源下来一起走。

臧雪从车上拿下来衣服,走到宋达仁身边,说:“宋达仁,谢谢你帮我写了文章,这套衣服你收下吧。”又从背包中拿出奖金,“还有奖金,都给你。”

宋达仁有些不好意思,说:“臧雪,不用的。”

晏超然对臧雪说:“宋达仁不好意思,我替他收下了。”说着,接过了臧雪手中的衣服和钱,然后放到了宋达仁的手里。

“那谢谢你了,臧雪。”宋达仁说。

“是我谢谢你才对。你回去试试衣服,看合不合适,不合适的话,我再去商场里换。”臧雪说。

“好。”宋达仁说。

“我先走了。”臧雪说完,转身离开。

“路上慢点,注意安全。”宋达仁对着臧雪说。

臧雪回眸一笑,说:“放心吧。”长发随着风飘动。

宋达仁像雕塑一样呆在了那里。晏超然叫他走的时候,他才反应过来。

与此同时,留在楼上的高士源和程芳玉到了一个安静的地方说话。

“程姐,什么事情?”高士源说。

“是关于赵颖的事。你们最近是不是还在谈着?”程芳玉说。

“对,还在谈着。”

“她没和你说过分手之类的话吗?”

高士源是和赵颖“谈着”,也见过几次面,但是从来没有过亲密的行为,甚至连手都没有牵过。听了程芳玉的话,他不禁想:我和赵颖从来就没有牵过手,又何谈分手?这样的话,当然是不能喝程芳玉说的。

“没有说过,是她让你转告我,要和我分手吗?”

“唉!事已至此,不告诉你也不行了。你听了以后,不要难过。”

“你说就行,我不难过。”

“那行,我就告诉你吧。昨天晚上,我偶然间看到赵颖和一个男青年在街上散步。他们两个人手拉着手,样子很亲密。当时我开着车,他们俩在一块儿,我也不方便问,就没停下来。

后来,我给赵颖打电话,问是怎么回事。她才告诉我,她觉得她家是外地的,你家也是外地的,如果将来有了孩子,没有人带,会很不方便。和你相亲之后,她又和一个本地的男青年相了亲。

她觉得那个男青年比你合适,就和他谈上了。我本来想昨天就打电话告诉你的,怕电话里说不清楚,就没和你说。士源,你别难过,我真没想到,结果会是这样。我再给你介绍别的女孩。”

听了程芳玉的话,高士源并不难过,而且一点不意外,他甚至还很高兴。他笑了笑,说:

“程姐,这个结果我一点都不意外。赵颖在和我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说了她很着急谈恋爱结婚,她怕自己会嫁不出去,最后当剩女。她把我当备胎,合情合理。多谈几个,才会知道谁是最合适的。而且她和你说的那个理由也很合理啊,我是外地人,的确不如本地的男青年更合适。”

“你不怪她?”程芳玉说。

“不怪。可能她还有话没说呢,我不仅家是外地的,家庭条件也比不上她家,她看不上我,太正常了。事实就是我配不上她,她应该找一个条件更好的本地人结婚生子。”

高士源说的虽然是实情,但听着更像是讽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