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之魂

第28节:天鹅或雄鹰——莫扎特或贝多芬:谁更伟大些?(2)

贝多芬自己也谈起过他的创作甘苦:“我们唯有通过艰苦和持久的劳作,人力才能创造出无愧于造物主和永恒大自然的艺术作品。”贝多芬每完成一部作品,字纸篓就要满三回。他是撕了再写,写了再撕。

1828年2月14日,老年歌德是这样谈起莫扎特的:“音乐才能很可以出现最早,因为音乐完全是天生的,表达内心情感的,用不着从外界吸收多少营养或从生活中吸取多少经验。不过像莫扎特那样一种现象实在是个永远也无法解释的奇迹。”

赵:其实贝多芬的音乐才能也出现得很早。少年贝多芬从12岁至14岁便创作了三首钢琴奏鸣曲、两首钢琴回旋曲和一部钢琴协奏曲。另外还有其他许多作品。可见在音乐早熟方面贝多芬同莫扎特也是旗鼓相当的。

其实音乐创作同样要从外界吸收丰富的营养和从生活中尽量吸取各方面的经验,包括对人生的种种困惑、孤独、冲突、矛盾、惆怅、苦闷、烦忧和欢乐的刻骨铭心的体验,即世界普遍经验。莫扎特的许多书信就很能说明问题。

莫扎特的与造化巧夺天工的伟大成就是由两大因素造就的:天生的才能(天才)加上勤奋,即先天的赋禀加上后天的努力。贝多芬的情形大致上也是如此。两个人小小的区别在于:在莫扎特那里,先天的成分多一些;而在贝多芬身上,后天的努力则更显著。

莫扎特的先天禀赋表现在许多个方面。比如表现在他对天上人间万事万物的极度**和刻骨铭心的体验上。像贝多芬一样,莫扎特也是一个具有丰富知识的作曲家。没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就写不出那样辉煌的乐曲。这要感谢他父亲。他教子有方。他的教育方针是全方位的,避免单向度。他经常提醒儿子,除音乐之外,切不可忽视其他学科。可见莫扎特的成功秘诀还来自教育。自我教育是主要的。

周:天才人物都是走自我设计、自我教育这条大道,所谓“以天地为师”;“以造化为师”。不过启动开步的时候却要以古人、先辈为师,后来才以天地造化为师。先读有字之书,进而取无字之书来读。无字之书,就是天上人间梦里,就是天地万物,独与其精神相往来。

赵:莫扎特和贝多芬都是这样的天才。他们都是空前绝后,一次性出现的。道罗定律在这里也管用。这是生物进化的一条重要法则:某个物种(比如天鹅)一旦被灭绝,造物主就不会把它重新创造。

周:莫扎特是天鹅,贝多芬是雄鹰。

赵:在人类的音乐王国,我们的确可以把莫扎特比作天鹅,把贝多芬比作雄鹰。

天鹅伟大还是雄鹰伟大?

两个都同样伟大。一个在幽静的湖面上游弋,水浸碧天,寒日无言西下,高贵而典雅;另一个则是鹰击长空,天高云淡,关隘冷落,悲愤而充满了英气,豪气。这便是我对莫扎特和贝多芬音乐的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