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风水奇谭

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遇故知

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遇故知(1/3)

妈了个鸡的!七年没回来,竟然有人截胡了,抢我弟子?当初卫惊蛰能一泡尿解决了我身体中的阴毒,从这儿可以看的出身份绝对非同一般。

有句话说的好,我看出来了,人家可能也看出来了。

村民们议论纷纷,尤其好事儿的老大娘更是对我刨根问底,追问我的身份是干什么的?

我耐着性子问:“请问各位大娘,法严寺在哪?”

“听你口音就知道你是外地人,我们这儿的法严寺可灵了,对了,你不是慕名而来么?”有人好奇的问。

我随声迎合,为了知己知彼,选择了在老百姓的口中打探起法严寺的事情,我记得当初我来这儿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法严寺,只有一间破旧的无名古庙,当中有一位精通术法的和尚而已。

询问下才得知,原来,法严寺就是在原有的破庙进行扩建的,具体事情要追溯到四年前,村里来了一伙行脚僧人,他们在破庙居住,化缘祈食,宣扬佛法。

但巧就巧在僧人打算离开的时候,村里发生了瘟疫,大规模的爆发之下,老百姓染上了一种奇怪的病,身上起红疙瘩,时间越久,疙瘩的颜色就会变深,等到变黑的时候,那人的命也就完了。

这场病来的很莫名其妙,任何的专家意料也无法准确的判断出原因。仅仅四十天的时间,村里一共死了117人,当然,这些人数也包含了老死、病死、自杀、他杀的总人数。

后来,因为开始戒严,那些即将离开的行脚僧找到了当时村子瘟疫的主要负责上级领导,彼此也不知道是交谈了什么,由行脚僧帮忙祈法,后来,莫名其妙的病症全部都好了。

村民对佛光普照深信不疑,有好多人都在梦里见到药师佛心亲来治病,耳边甚至还听到了药师咒,一觉睡醒了,所有的病痛统统全好了。

从那以后,行脚僧便在此地开宗立庙,取名为法严寺,香火鼎盛,十分受到老百姓的爱戴,并且,此寺庙与绝大多数的有

所不同,庙宇内皆供奉石头雕刻的佛像,没有金漆刷成的金身,也没有功德箱,更不会设立专门的募捐机构,寺里的僧人每年都会八月十五回来,平时庙里只有一位老和尚看守。

有位穿红衣服的老大娘满目虔诚的说:“延庆大师可真是活佛再临,特别的灵验,我二婶去庙里上香,大师告诉他回家准备后事,抓紧立下遗嘱,七日后就会寿终。我二婶相信大师的话,回到家把所有的事儿都办了,人在第七天发了心梗,根本就没时间立遗嘱,后老伴儿带着孩子过来争遗产,要不是我二婶提前立下遗嘱,我那三弟弟可能连毛儿都剩不下。”

红衣大娘的一句话可算是打开了老百姓的话匣子,又有人插嘴道:“可不是嘛,我家老爷们在外面工地干活,去年腊月,大师让我给他打打电话叫回来,我装病才把那个榆木疙瘩叫回叫家,他刚走那天,公棚失火,熏死了五个,要不是大师帮忙,我可能已经守寡了。”

不过,听他们几个的话,好像对那个叫延庆大师是又敬又怕,敬重的是他能够占卜吉凶祸福,至于害怕的事情也很简单,假如有人会告诉你某一天会死,他又十分的灵验,想必一定会让人从心眼里发生畏惧。

被一位僧人抢了徒弟,这要是放在过去,可是欺师灭祖的大事儿,别看我现在挺厉害,但思想境界还没有到被人挖了墙角还无动于衷的地步。

旁敲侧击的问起了卫惊蛰的家,出人意料的是老卫家竟然发财了,要说以前,这家人可是穷的叮当乱响,谁知道摇身一变,成了村里有名的大户人家。

他们家能有钱的事情也很意外,安东县一带的乡村,老百姓主要还得是靠草莓、水果、海鲜,可他们家不一样,听村民说,他们家有一口宝井。

这宝井厉害的狠,一年四季,井内有鱼,打之不尽,取之不竭,老卫每年的三四月份不捕鱼,六月份开始撒网,每天都能打上来个几百

斤,而且条条都是大鲢鱼,个头十足,而且由于是井里出来的,价格更是翻了好几倍,两三年的功夫,他们家的洋楼也盖起来了,买了小汽车,还在城里买了房。

七年的时间果然是可以改变很多的事情,不过,井里出鱼?作为一位风水先生,在心底并不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儿。

很快,我到了村里最大的三层洋楼,红墙铺着瓷砖,门口放着石狮子,大铁门内还养了狼狗,俨然一副古代的员外家。

不一会儿,就听见屋里面嚷嚷着。

“你看看你,不好好学习,一天天就知道看这些没用的东西,长大以后,难道你要去街头算命给我丢人么!”

连续的怒骂之后,又是‘乒乒乓乓’的乱打声,稚嫩的声音反问:“凭什么不让学?字印在了纸上就是书,我学习文化,你拦着我是不对的!”

“狗屁文化,封建迷信害死人,老老实实的学习,考试不拿一百分,屁股蛋子给你打肿了,还有,以后不许去庙里!”

“延庆大师是我师父,凭什么不让我去,我就去!”

“你还敢犟嘴,今天我就是打死你,也不让你去大当和尚。”

屋里面传来一阵阵的鸡飞狗跳,院子的大狼狗则警惕的望着,俗话说的好,会咬人的狗不叫,光看眼神就知道这是一条会看家好狗,尤其是拟人的眼神与无奈,更好似是对争吵的无奈。

还没等我进入这家大门,身后传来女子声音。

“你是谁?为什么站在我们家的门前?”

回过身,面前站着一位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她小时候没什么变化,只是长高了许多,十六七岁的年纪,正是青春活力的豆蔻年华,何况,卫美兰本就长得俊秀。

“等等,你,你你,张师傅!”卫美兰惊喜的说,她飞扑过来与我拥抱,情绪也是非常的激动,又说:“能在见到您真是太高兴了,当初要不是你的帮忙,我弟弟的命就没了,这么多年,我们全家始终忘不了您的大恩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