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隋唐

第六百八十九章 理由充足

第六百八十九章理由充足

秦蒙听着听着,就感觉不对了。

元胄陈述的理由,是劝杨坚接受杨广的建议,调秦蒙去江南,协助杨广平叛。而高熲则是力争让秦蒙留下来,大隋人才济济,即便是晋王杨广需要帮手看,派出别的大将,一样可以达到目的。

这是个非常诡谲的画面,江南平叛,这可是当今大隋为数不多的可以捞取军功的机会了。

元胄跟秦蒙是有仇的,却是赞同秦蒙出去。高熲现在算是跟秦蒙同属东宫势力。反而是不想让秦蒙出去。

秦蒙想来想去,觉得元胄和高熲,实际上并不是围绕他展开辩论的,而是各为其主。

元胄的身后是杨广。高熲的身后是杨勇,现在,军功什么的,在他们眼里都是蝇头小利了,夺取大统,才是真正的目标。

杨坚脸上十分平静,静静听着这些心腹大臣的争论。

秦蒙却是发现,杨坚表面上古井无波。但他的平静外表是僵硬的,说明他的淡定多少是有些伪装的。

这也难怪,江山是杨坚的,没谁能比他更着急江南发生的事情。可是,杨坚又不得不顾及手下的意见,毕竟,你指着人家为你办事,总得听听人家的意见吧?

当个皇帝,有时候真的是很悲催的事情。

“秦爱卿,你是怎么看的?”

秦蒙有些猝不及防,他没想到,杨坚会突然之间问起他了。

“这个……陛下,此间皆大隋重臣,眼光谋略,远胜小臣。小臣无甚见解,还是想听听前辈大臣的意见。”

杨坚冷冷道:“朕在这么紧要的时刻将你招来,可不是听你谦虚之词的。有什么想法直说,说的好了,那是你本事。说的不好,也就没有下一次了。”

秦蒙听得出来,杨坚话语里有些烦躁了,江南发生叛乱这么大的事情,聚众商议,却是争论不休。这个帝国掌舵人,本就忧心,加上心腹大臣呱燥,能不上火么?

“陛下,依臣看来,江南之事,势大,但不足以成气候,平叛,在首要,而不在乱众。故而,臣觉得。八字可定江南,擒贼擒王,攻心为上。”秦蒙也不敢再说其他,很简明扼要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杨坚脸色这才稍稍放缓,摆手道:“说下去。”

“陛下,江南叛乱势大,并非百姓厌恶大隋,而在于江南门阀蛊惑也。大隋未破江南之时,庶族以及百姓,皆受门阀之苦,仅苟活而已。因此,江南庶族及百姓。其心与江南门阀必异,平叛需审明对手,擒其首要,安抚从犯,乱必平也。”

杨坚听完,沉吟了一下,转头对其他大臣说道:“秦爱卿所言,诸卿以为若何?”

元胄大笑道:“秦太傅所言。正在点上。陛下,臣以为,派秦太傅出兵辅助晋王,捷报不远矣。”

杨素一旁附和道:“陛下,秦太傅所言条理清晰,针对性极强,加之之前曾在江南用武,非常熟悉情况,虽然大隋可用之人甚众,然如秦太傅事半功倍者,遍观大隋诸将,恐无出秦太傅之右。”

杨坚终于点了点头。他自己是有想法的,问清了所有人的意见之后,自然会根据情况,做出最后的决断。

就在杨坚要开口的时候。高熲道:“陛下,臣以为,秦太傅能洞悉这些,晋王殿下未必就不能洞悉这些。别忘了。晋王殿下曾是秦太傅部下,深得秦太傅真传,且晋王殿下天生聪颖,勇武过人,晋王殿下所需,乃是人手,并非秦太傅本人也。”

杨素一旁笑道:“高相此言差矣,晋王殿下苦守建康,自保有余,而出击不足,非晋王殿下足够信赖的大将帮辅,不足以快速平定叛乱。秦太傅远去江南,虽是辛苦些,但社稷需要,也是必须要走一趟的。”

高熲反驳道:“江南之事,或许秦太傅去最合适。然并非不可替代。但如今新都修建,秦太傅兼任京兆府尹,牵扯太过繁杂,他这一走,可是会影响到方方面面,杨大人若是不信,可直接去问宇文恺。”

元胄冲着杨坚说道:“陛下,高相所言。也有道理。不过,据臣所知,秦太傅之京兆府,手下官员关向李应,皆秦太傅旧部,非常得力,一应事情,俱是这两位着手办理。即便是秦太傅远赴江南,臣也敢保京兆府必不会耽误事情。而江南战事吃紧,择其他大将,未必就不能辅助晋王殿下平叛,然时日,就不好说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