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王朝

第六章 神武大将军炮

工部征召的铸造匠师们用了九天的时间,造出了东方天赐要他们造的大将军炮。这种大将军炮是仿造了天赐前世宋振业那个时空的明朝的火炮,外型有如大铁管,炮身加上铁箍以防炸膛。

工匠们私下议论纷纷,就这种大铁管辅政大臣居然要这么兴师动众,花这么多钱用这么多好手就为这个笨重的铁疙瘩?真不知道他们当官的是怎么想的。

天赐可不管工匠们怎么想,大将军炮一造出便立即命工匠们造红夷大炮。明朝时把往来于东南沿海的西班牙人称为红夷,因为他们许多人的头发是棕红色的,也就是说长着一脑袋红毛。而红夷用的大炮,就被称为红夷大炮。

明朝的红夷大炮是如何得来的?最早是打捞沉没在东南沿海的欧洲商船上的火炮而来。凭借当时优秀的铸铁技术,明朝迅速量产红夷大炮。红夷大炮的前头管壁较薄,后方管壁较厚,可承受爆炸时的冲击力;炮旁有两个“铳耳”,可用以调整炮身角度,并有准星和炮门,使射击更精准。

工匠们很争气,十几年、几十年的铸造经验加上有铸大将军炮的成功经验,十五天后红夷大炮铸成。成绩喜人呀,不到三十天西蜀就有了在如今整个神洲最先进、威力最强的攻城器,什么高城厚墙、雄关险城的,从此以后都见鬼去吧。

但天赐还不满足,他要更先进的火炮。在明代时,在不断仿造红夷大炮的过程中,大明工匠改进了铸炮技术,使用铁芯铜体铸造法。它巧妙利用铜的熔点远低于铁的物理性质,于铁胎冷却后再以泥型铸造法或失蜡法制模,并浇铸铜壁。与铁炮或铜炮相比,这种新型火炮不仅管壁较薄,重量较轻,花费较少,而且更耐用。

当然了,射程没变,但没关系,要的就是重量轻和花费少。重量轻才好搬运,花费少才有利于大规模量产。

由于有了造红夷大炮的经验,又由于失蜡法早已在西蜀出现,皇宫和寺庙里的大铜钟就是用失蜡法制的,因此十天后这种火炮就铸成了。由于天赐不知道明朝管这种火炮叫什么,因此他给取了个名字——神武大将军炮。

抚摩着威武漂亮的大炮,东方天赐感到从未有过的激动,比控制益州、控制皇帝和太后还激动。这神武大将军炮一出,也就标志着西蜀乃至神洲火器时代的到来;而且西蜀的火炮技术从无到有再到强,竟只用了不到四十天。不超过四十天就让西蜀的火炮技术越过了四、五百年的发展阶段(宋时有火炮,经元再到明末,应该四、五百年了),达到了火绳炮的顶峰状态,这种成就感恐怕只有有了大发明的发明家才会明白。

炮造好了,还得开几炮试试才算正式成功。结果很成功,大炮把一个个半实心铁球轰向一座小石山,最终把那小山轰成了一大堆石块和石渣。神武大将军炮果真神武,只是毕竟是火绳炮,要用火点燃导线才能引燃炮内火药,遇上下雨尤其是下大雨的话,就彻底变成废铜烂铁,因为火药和导火线都会被打湿。可有什么办法呢?天赐不会造火石枪,至于金属壳炮弹那种对目前来说的高科技更是不用想,凑合着用吧,已经很不错也很不容易了。

炮造成了,很成功,天赐心里的大石头也算是落了地了,才怀着愉悦的心情去接见镇西王府派来的使者,人家可是等了四十多天了。

(来迟了,大家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