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要穷养,身要娇养

第二十五章 一旦是“甲低”,治疗要终生

一旦确诊“甲低”,治疗并不困难,只是可能需要终生治疗,不能间断,每天需要吃一片药,而且每年最好到医院去检查一两次,查一下自己补充的甲状腺素的量够不够、合适不合适。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期、妊娠期、老年期对甲状腺素的需要量是不同的,在特殊的时期是需要作稍微大一点的调整的。

“甲低”和“甲亢”不同,虽然“甲亢”?也没有治愈这一说法,只能是缓解,有的人一生会复发很多次,但一般是要在复发时再开始治疗,平时不用吃药。但“甲低”不同,“甲低”了以后,你的甲状腺细胞被破坏了,这个功能没有了,再也找不回来了。所以需要终生补充外源性的激素进行替代治疗,否则会感觉不舒服,包括疲倦、臃肿也会出现,所以这种替代是终生性的。就像得了1型糖尿病的人一样,他们必须终生使用胰岛素,每次吃饭之前都要打,因为他们的胰岛没有分泌胰岛素的功能了,必须借助外力。

中国人有“是药三分毒”的说法,总觉得药物是能不吃就不吃,能少吃就少吃。这个道理宏观上是对的,但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这种缺乏胰岛素,缺乏甲状腺素的人,胰岛素或甲状腺素必须要终生补充,这不牵扯到毒的问题,也没有产生依赖性的可能,因为你本身没有这种功能,补充进去的是你身体可以自己合成的生物性的东西,而且正好是你身体所需要的。

引起“甲低”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过去食物中的碘缺乏,由此造成甲状腺不能正常工作。但现在这个问题基本上不存在,在大城市,我们的食盐加碘已经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因为缺碘带来的“甲低”,至少在大城市是少见的。但是,“甲低”的人还是可以多吃含碘食物的,最简单的就是海带、紫菜,所以如果有人说,海带、紫菜是抗衰老、美容的,我倒是可以从它们改善“甲低”的角度相信。

现在的问题是,有些人,当然是40岁以上的女性,虽然有水肿、臃肿的问题,觉得自己像“甲低”,但去医院检查却没发现问题,这种情况也不要掉以轻心,因为还有一种情况是“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虽然这个时候甲状腺激素尚在正常范围,但上一层的神经系统,就是能促进甲状腺素分泌的“促甲状腺素”,已经出现异常了,它早晚要殃及甲状腺的分泌。一般情况下,这种暂时的太平有的人可以维持2年左右,之后就有可能进入真的“甲低”行列了。

这样所谓的“亚临床”情况在生活中常见,有的人睡了一夜觉醒来,突然发现自己的大脚趾红肿热痛,而且怎么也回忆不起前一天有扭伤的历史,这种情况你如果去医院,就不要去骨科了,而应该去内科。这种莫名其妙的脚趾问题大多是“痛风”的典型首发症状,是“痛风石”沉积在脚趾的结果,这不是骨科的病,而是内科的病,甚至更细分的话,是代谢性的疾病。但我也遇到过一个这样的病人,脚趾红肿得和痛风发作时无二致,但去检查,尿酸却是正常的,我就嘱咐她过一段时间再来,结果在3个月后,终于发现了痛风的特异性指标血尿酸异常了。

造成这种问题的一个原因是,人体的功能变化要早于器质的变化,而医院仪器能发现的一般都是已经成了事实的器质性改变,而功能期的变化,只能靠病人自己提高警惕。另一种原因就是无论是臃肿者自己,还是医生,思维都受牵制,比如“甲低”,虽然发病率不低,但早发现的很少,就是因为医生对这个病不熟悉,诊断的时候根本没往那上边想,更何况症状更不明显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了。

我们总是说医院的分科太细影响疾病的诊断,其实,不是分科问题,而是医生的视野问题。北京人民医院耳鼻喉科的余力生主任是留德的博士,水平很高,有一天他接待了一个来看鼻子的病人,病人觉得自己是鼻炎,总是不通气,这位主任观察了一下就马上让他转到胸外科去,因为他担心病人的鼻子不通是由于胸膈里有了占位性病变压迫导致的,通俗地说,他怀疑病人的胸腔里长了东西。果不其然,胸外科的诊断证实了这位耳鼻喉科医生的猜测:纵隔肿瘤!他的鼻子感觉异常其实是肿瘤压迫导致的。如果是这种水平的医生,即便分科再细,一个以疲劳为前兆的疾病也会被抓到蛛丝马迹。

再说回“甲低”,既然它在40岁以上的女性中发病率高达10%,那么,虽然指标正常,但症状上却有嫌疑的人,更要经常监测甲状腺激素的水平,预防“甲低”的发生,这比花心思在皮肤表面的抗衰老上意义重大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