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狼烟四起作者:绝对力量

第179章 战略武器

第179章 战略武器

李若风目光淡定的在石原莞尔和裕仁脸上流转了一轮,让人莫测高深地笑了笑,“内相阁下此话未免太过谦逊了,其实,贵国这几年的发展也是呈爆炸式的飞跃,特别是海军,据我所知,你们的舰只总吨位最少增加了二十万吨,就连当今世界号称第一的英国皇家海军也在贵国海军打击下节节败退,这海军世界第一的名号,我看得落在贵国头上了。”

“李副总统这话过奖了,贵国海军虽然刚刚起步,但在航母和潜艇技术方面,已经赶超鄙国,假以时日,我深信贵国也同样能加入世界海军强国的行列。”

石原莞尔一味地强调着中国的先进技术,让李若风明白这家伙肉戏又上场了,望着石原莞尔,李若风的目光显得饱含深意,微微笑着:“我中华上国五千年历史文明,奇人异士层出不穷,欧洲人还在茹毛饮血的时候,我们的四大发明就已经在推动着整个人类文明进程,中华民族从来都不缺乏创造和开拓性思维,能拥有一些领先世界科技文明的技术当然是历史的沉淀,对贵国多次提出的要加深两国军事科技方面合作的请求,我还是比较认同的,科学技术只有相互交流,相互合作,才能更创新高。内相阁下,我这次出访贵国,非常希望贵我两国能在海军发展方面进行多方位深层次的合作,我想,这应该也是贵国的愿望吧!”

“当然当然,李副总统,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源远流长,我相信,贵我两国经过这次合作,两国的友谊一定能成为两国外交史上的一次里程碑!”石原莞尔眼中有那种难倒压抑的兴奋神色闪现,对李若风能主动提出技术合作显然有点意外。

接下来,双方就目前的世界局势进行了多方探讨,会谈结束后,裕仁亲自陪同李若风,参观了整个天皇皇宫的建筑和景点。

第二天,在日本皇宫,皇家成员全部到场,在裕仁的主婚下,李若风和千叶百合举行了一场极具日本风俗人情的婚礼。

千叶家族重新为千叶百合置办了嫁妆,除了金银财物之外,让李若风没想到的居然还有一对十六岁的双胞胎美少女作为千叶百合的侍女陪嫁。

这一天,整个日本举国欢庆,共同为中日政治联姻送上衷心的祝福。

婚礼之后,李若风和石原莞洋签署了一系列多方合作草案,把五年前的一些相对这个时代还算领先的技术,与日本在造船、海洋运输、特种钢冶炼等方面的技术进行互换。

通过这次访问,李若风成功的粉碎了苏联企图引诱日本共同进犯中国的阴谋,为中国的新经济改革开放至少又赢得了两年以上的时间。

一周之后,李若风的出访舰队在日本海军的护航下,返回中国。

这次出访,是中国海军航母舰队第一次面向世界公开亮相,其造成的影响和意义极其巨大深远的。因为它标志着中国海军已经具备了远洋作战的能力,标志着中国的领海有海无防的历史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日本政府也对李若风的这次国式访问给予了高度赞扬和肯定,并以亚洲海军第一强国的名义公开声明中国,已经步入世界海军的行列!中日海军将共同合作携手维护太平洋地区的海权和秩序。

留希科夫的叛逃,使得斯大林的阴谋被迫暂时中止,接下来日本政府公开发表的声明更有如一记沉重的闷棍砸在斯大林的头上,他很是想不通以中日两国的百年世仇,以李若风当年对日的强硬态度和立场,这中国和日本怎么突然一下子变得如此亲善了呢?

希特勒现在已经公开撕毁梵尔赛条约,德军由1932年时的六十万猛增到现在的三百六十万。

稍微有点政治嗅觉的人都能看得出,德国已经作好了发动新的欧洲大战的准备。

苏联的战略重心历来就是先欧后亚,德国的扩军,使得斯大林也看到了危机,而今中国对其远东地区的威胁越来越严重,两线备战的结果是,斯大林现在有如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

现在同中国开战,显然已经不是最佳时机,没有日本人的牵制,斯大林可不想倾举国之力来解决远东的危机,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得派出共产国际的代表,与中国联合政府进行外交磋商,就近年来发生在中苏边境的冲突通过外交谈判来寻求解决方案。

斯大林既然服软了,李若风也没打算咄咄逼人,他把外交谈判事宜交给了军委副主席毛润之全权负责。

而李若风本人,则一头钻进了中德科技城和罗布泊核试验基地,为即将暴发的欧洲战争作最后准备。

时间一恍到了1939年。

2月11日,研究了近十年的原子弹的重大技术关———同步聚焦被突破!

历史上美国人在1954年制造出三颗原子弹,其中两颗是“内爆”型,一颗是“枪法”型。“内爆”型原子弹如果研制成功,就表明下一步有可能研制出氢弹。

李若风对罗布泊核试验攻关小组最开始提出的研究方向就是采用了“内爆”型。

所谓“内爆”型是将大量炸药起爆的能量压向内心,产生高温、高压,使内心里的核材料产生裂变,释放出大量核能。但是困难的问题在于炸药起爆后,能量并不是完全向内心压缩,而是向四周扩散,这就无法实现核裂变。

要解决这一重大技术关,应当是如何使炸药同步起爆,能量聚焦,中德双方科学家把这一技术问题叫作同步聚焦。

罗布泊核试验基地的中德科技人员经过无数次的理论计算和试验,从小型到中型再到大型,从局部到整体,一步一步地试下去,最后实现了炸药起爆的能量完全压向内心,同步聚焦技术关被突破了。

3月19日,原子弹的核心材料———铀235终于成功研制出来!

铀235研制过程是一个对中国现有工业基础进行的一次重大考验的系统工程。

从探矿、选矿、开采到最后的提取成功,有上百道工序,经过了许多家工厂。从南方的矿山开挖、选矿,由粗加工到细加工,再到精加工,一步一步筛选,一步一步提取,将半成品送到北方某工厂,再由北方某工厂加工后送到西部多家工厂,最后提取。

整个工艺流程要经过大半个中国,缺少一道工序也不成。每一道工序都有极严格的技术要求,工作量之大、工艺要求之细、技术要求之强,不具有真才实学的行家里手是完不成的。

德国工程师的严谨,与大量犹太技工的技术绝活,在铀235研制工艺流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然,中国工程师和技术工人虚心钻研刻苦耐劳的艰苦作风也同样是功不可没。

可以说,在整个原子弹的研制过程中,不论是哪一道工艺,没有李若风的技术指导,没有德国工程师的严谨作风和中国工程师的创造性思维,没有犹太技工的精湛技术和中国技工的吃苦耐劳,就不可能在短短的十年中,成功突破原子弹制造的最关键两道工艺,五者缺之不可!

1939年5月1日。

一座高达102米的巨大铁塔从罗布泊大戈壁上拔地而起。5月1日下午1时59分40秒,一个向征着中华民族从此将屹立在这个世界最高峰的历史性时刻来临。

核试验基地主控站一名叫杨志明的技术人员按下了决定历史的电钮。

10秒种后,自动控制系统进入自动控制状态,这时,倒计时从10到0顺序跳动。

这10秒是扣动人们心弦的10秒,因为在10秒内原子弹从雷管点火,炸药起爆开始,能量向内心聚焦,高温高压压缩铀235材料,核材料达到超临界值,中子轰击原子核,原子核产生裂变,释放出大量能量。

随着记时屏上的数字跳成0,塔里木盆地的上空强光闪亮,天地轰鸣,巨大的蘑菇云翻滚而起,直上蓝天。

相当于3万吨TNT瞬间爆炸形成的巨大的冲击波,将布置在铁塔周边方圆十公里之内的碉堡、坦克、飞机以及其它试验建筑瞬息间全部摧毁。

罗布泊核基地的司令庄宇,拿起控制中心的电话直通坐在酒泉中德科技城科技大楼李若风办公室的专线电话。

“总司令,成功了!我们成功了,核爆成功了!”

一直呆在科技大楼等候消息的李若风,闻声之后,久悬在嗓子眼中的那颗心终下落下,“是不是真的核聚变爆炸?!”

“是!少爷,我敢拿这个跟你开玩笑吗?”庄宇在站在控制中心的玻璃窗前,看着远方天空中不停翻滚着的蘑菇云,浓云中蒸腾扩散的红黑色烈焰,耀眼眩目的炽白光芒,“我现在就是看着核爆的壮观景象,少爷,这种感觉真是太震撼,一颗炸弹,就可以夷平一座城市,这种原子弹一定将改变现代战争的格局。”

庄宇无法不震撼,当初李若风把他从38军调往罗布泊建设核基地的时候,当时还很是不理解,但本着对少爷的信息,他尽管心理不痛快,但还是忠实地执行李若风的命令。

等核试验基地的架子慢慢搭起来,庄宇从一大帮子中、德科学家嘴里弄明白核裂变的巨大威办后,他变得对这个四周全是大戈壁的军事基地着迷起来。将七年的时光,终于熬成正果了。

听天庄宇坚定的回答,李若风禁不住长长的吁出一口气,“很好,命令做好一切记录,同时记得严密封锁消息!绝不能外漏,不然,我们将成为整个世界的公敌!”

“是!少爷。我们有了这种终级武器,难道还怕列强的威胁?”

“你个笨蛋庄宇,这种武器能大规模使用?原子弹只能成为一种威慑,而不是看谁不顺眼就扔一颗过去,核辐射对环境的破坏性太大了,不到万不得以的时候,我是绝对不会轻易动用它的。”

“明白,少爷,我保证整个基地连只鸟也休想飞出去。”

“嗯,对基地里的德国人和美国人多留个心眼!”

“保证完成任务!”

挂断电话,李若风点燃一支雪茄,缓缓地走到窗前,看着外面科技城里到处忙碌的人影,默然出神。

这些年军情局和地狱火四处出击,活动在欧美各国,把李若风所知道的核物理学家、数学家不论对方是什么背景,全都秘密绑架到中国,然后关进罗布泊核基地,与世隔绝。

从立项到投入研制,历史整整十年,李若风在一穷二白的中国,终于把原子弹成功研制出来了。

这是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李若风的有心算计下,他把美国人刚刚萌芽的核物理研究掐死在摇篮中,这个基地虽然是和德国共同合作建立起来的,但李若风现在显然不打算告诉希特勒,好东西,当然得自己先藏着,如果老希在日后的战争中肯听招呼,他或许会考虑送上两三颗原子弹给德国当成战略武器,但若是老希不听话,那就说不定有可能让他也尝尝核武器的滋味。

有了原子弹,李若风现在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了。因为,凭现在中国的军事实力,加上原子弹的威慑,不论跟哪个国家交战,最起码可以先立于不败之地。

老毛子若是再敢挑衅,哼哼,等老子把可以空投引爆的原子弹弄出来,就往斯大林格勒,列宁格勒扔了几颗玩玩。

这近一年的时间,李若风基本上都是呆在中德科技城里,对国内的大小事物全都充耳不闻,有他在一天,国共两党是不分再进行武装斗争的,政治上的搏亦李若风管不着,他觉得两党执政对彼此都是一种监督和约束,只有利而没有弊。

至于谁来战胜对方成为执政党,那就得看双方的本事,谁能赢得民心谁就可以有这个资格。反正总统竞选四年一次,机会对等。

防寒防冻装备这一年来也开发出很多种,适应于雪地的摩托雪橇、装甲车和坦克也已投入量产。

单兵滑雪器械更是早就开始列装参战部队,并已经投入训练。

看来得回南京看看了,李若风回到办公桌边,将烟灰轻轻掸在一个炮弹壳精加工而成的烟灰缸里,摁下了桌上的呼叫按钮。

“名哲,进来一下。”

没一会儿,身着中校军装的陈明哲从外面推门而入,走过来朝李若风敬了个礼,垂手待命。

“你马上按排下,回南京!”李若风靠坐在宽大的真皮圈椅上,双手摁着太阳穴,闭着两眼缓声说道。

“总司令,您的意思是今天下午就启程?乘火车还是飞机?”

“都不用,咱们开车,一路沿途看看,我得看看这一年来国内有些什么变化,老是看着那些报告我总有种不太真实的感觉,不深入民间去了解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时间长了,我们是会犯官僚主义错误的。”

“是!总司令,我这就通知车队备车。”

“别把动静折腾太大,记着,我是想用普通人的身份去和各地的老百姓接触一下,你别搞得大张旗鼓,让那些官员又迎又送的。”

“总司令,那安全问题……”

“这个我不管,你看着办,只要别随便让人发现你们就行了,爱跟着就跟着。”

陈名哲一脸暴汗,敬了个礼后出去安排。一边走还一边在心里嘀咕着,总司令今天是发什么风,怎么突然想起搞微服私访了。这种活动对警卫工作最头痛了。跟随的人不能太多,又不能太少,跟紧了总司令不乐意,眼远了吧又担心万一出现闪失接应不及,头痛啊!

从酒泉到南京,基本是横穿大半个中国,直线距离都得好几千公里,这开着汽车走公里,那就更远了。

在李若风身边呆久了的人都知道,总司令一旦作出了决定,那是谁也无法更改的,而且历来都是雷厉风行,决不拖泥带水。

陈名哲和顾云龙、楚山魁、方振中四个仔细商量了之后,决定由陈名哲和楚山魁跟着李若风,加上秦雪,四人成行,化妆成一对夫妇带着两名家人一路游山玩水。

顾云龙带着一个排的警卫团战士打前阵,先期搜索有无潜在威胁。方振中则带着警卫团的大队人马跟在后面,随时准备负责接应。

李若风一番心血**,可把他的警卫团折腾惨了。警卫团名义上虽然是团,但真正跟着李若风出行的一般情况也就一个连左右。好在警卫团也算是最早列装装甲运兵车的机械化部队,不然光车辆安排就够陈名哲等人头大。

下午四点左右。三辆轮式装甲车率先驶离中德科技城,往沿公路朝甘州方向行驶。

半个小时之后,李若风和秦雪坐在一辆现在中国境内相当普通的“大众”两厢轿车的后座上,由楚山魁当司机,陈名哲坐在前排副驾驶座,告别了科技城的总负责人李承龙,轻装简从地悄悄离开,并没有惊动太多人。

现在中国的汽车工业已经发展起来,中德联合汽车制造公司在全国各地开设了很多分厂,而给整车配套的下游零部件生产厂家更是遍及全国各省市,极大程度地推动了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发展。

经过近八年的基础设施大建设,公路网、铁路网也相对成型,国道、省级公路、一级公路把全国各大城镇都串联起来,构成了极具现代气息的公路交通网络,玉门油田和克拉玛依大油田的开发,使得中国的石油工业也发展壮大起来,普通汽油和航空汽油完全能够自给自足,甚至还有部分可以用于出口欧洲。

行驶在柏油铺设而成的四车道宽敞国道上,看着沿路庄稼地里忙碌的农民身影,李若风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感和成就感。

现在的中国,因为他的出现,他的努力,已经再不像是历史中那个贫穷落后的中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