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二百零九章 手榴弹是个宝

第二百零九章 手榴弹是个宝

其实这位高田泰宏少佐为了减小自己的伤亡,或是出于别的什么心思,让这些便衣队在这种正规作战之中去打头阵。尤其是这种攻坚战,即便是占据着地利优势,但本就是一种相当损人不利己的做法。或者也许直接称之为借刀杀人,更为恰当一些。

与受过全套日式训练,无论是训练水平,还是武器装备都相当不错的伪满军不同。这些特务武装,你让他下黑手打打闷棍、搞搞偷袭,刺探情报什么的还能凑付。最多也就是在敌人的后方放放火,捕杀几个掉队的伤病员以扰乱军心,或是抽冷子偷袭一下对方的指挥部,还能勉强够用。

但你要让他们去干这种正面冲锋陷阵的事情,先不说这些人能不能起到你想要他们起的作用,他们自己也没有那个本事。况且崔四虎的这些部下,绝大部分人的战术水平简直可以用豆腐渣来形容。

日军高层也没有那么的傻,将一个警察厅的侦缉队,训练的和正规野战军一样,拉出去就能打。万一这些都在省城一类重要部位的满洲人起了反心,那么倒霉的到很有可能第一个就是自己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道理,可不仅仅是中国人懂得。深知中国文化的日本人,也一样精通的很。

诚然这些人之中,大多数人的枪法都不错。尤其是那些多年刀口上舔血的前马匪出身的人员,这一手枪法相当的精准。多年的为匪生涯,让他们对热河的山川地形,也是不一般的熟悉。尤其是围场、赤峰这一带曾经是他们大本营的山区,没有人比他们更熟悉这里了。

这里那条山路可以通向赤峰,那条山路可以通向北面,那条山路可以南下,这些情况都像是长在他们脑海中一样。这次之所以高田泰宏的部队能避开正在鏖战的前线,没有引起挺进军在前方部队的警觉,主要依靠的就是这些家伙。

但是这些人之中的大部分人,根本就没有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打起仗来除了以多欺少之外,就没有别的太多的本事。能混出来,主要依靠的是心狠手辣,以及多年为匪养成的敏锐嗅觉。至于在军事上的能力,基本上是一批草包。

至于那些打手出身的人,所谓的本事,就是仗势欺人或是以多欺少。他们打架也许不错,但是让他们去打仗,那就是没有那个本事了。而其中少数老东北军出身的人,虽说会一些战术。

但是对于这些老兵油子来说,发战场横财有一手。真的让他们出死力,去死战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最关键的是这些人,都有一个相当大的特点,那就是相当的怕死。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甘心出卖自己祖宗的人,心甘情愿给人家当狗腿子的人,那里会不珍惜自己的生命。虽说在日军的刺刀之下,不得不硬着头皮发动攻势。

这些基本上不懂得战术的这些便衣队,在发起冲锋的时候,连战术队形都没有。便一窝蜂的向前冲,根本就不知道运用战术,当然这是在守军没有还击的情况之下。而在保命第一的情况之下,只要对方一开枪,立马趴在地上死活不起来。

被日军刺刀捅死,那是以后的事情了。要是不低头,那倒霉的就是现在。只是他们这一趴下不要紧,把他们身后利用他们身体作为掩护,顺便进行督战的日军,一下子都暴露在对面的枪口之下成了活靶子,自身受到严重的损失。

高田泰宏用这样的人去打头阵,那岂不是自讨没趣?连续的攻击失利,也就不能怨别人了。他其实一直不知道,无论是他这种战术布局是出于什么样的心思。但是这种布局,无疑是在浪费对他来说相当宝贵的时间。

如果他上来就投入全部日军进行攻击,而不是用未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便衣队去当替死鬼。利用在发现制高点丢失之前,村北的守军数量并不是很多。他战术企图还没有完全暴露出来之前,村子内的主力还没有增援上来之前这个时间差。以日军的战斗力和战术水平,提供炮火支援,一举突进村子并非是不可能的。

而且尽管对面的火力虽然不强,缺少机枪等自动火器,火力密度相对较弱。但是三次连续攻击失利,除了他在战术上过于想要找替死鬼或是借刀杀人的部署,以及便衣队配合不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拖后腿之外。但是却还有其他几点,让这些日伪军攻击失利的主要原因。

一对手的机枪虽然只有两挺,也没有重机枪。但是其排枪射击的准确率,却是高的吓人。在近距离之内,排枪的威力,并不比轻机枪小。守军虽说老兵的绝对数量并不多,但是这么近的距离,排枪的射击精度,二,对手的火力虽然不强,但是手榴弹的数量却是很充足。其在战斗打响之后,其采取的战术相当的明确。五十米之外用排枪,进到五十米就是一顿劈头盖脸的手榴弹雨。而且投掷出来的手榴弹雨,不仅数量充足,而且清一色的都是凌空爆炸。造成其爆炸范围,几乎没有任何的杀伤死角。

这些手榴弹可不是关内十八集团军兵工厂自己制造的以黑火药为原料,杀伤力小,很多都是一炸两瓣土制手榴弹。而是抗联兵工厂以TNT炸药,为原料制造的杀伤力极大的手榴弹。这些手榴弹的威力,远非关内部队自己制造的手榴弹可以相比。即便是与日军装备的九七式手榴弹相比,无论是威力与可靠性,也都要强很多。

除了抗联制造的手榴弹之外,这里面还有一批王光宇带队洗劫驻蒙苏军仓库的时候,洗劫的一批苏制手榴弹。这些苏制手榴弹以个体大,威力大著称。这些装药量达到二百克的苏制RGD三三式手榴弹,虽说笨重了一些,但威力甚至还在抗联的手榴弹之上。

这批手榴弹除了一部分是挺进军出关之前,空运过来之后作为战术储备用的。其余的抗联制造的手榴弹和苏制手榴弹,原本是杨继财带过来转交给挺进军之后。挺进军的那位参谋长鉴于目前各部队弹药相对充足,加上部队已经开始分散活动,便暂时囤积在总部未全部下发。

后来在副司令与参谋长率领前指东进之前,考虑的前方部队已经全部展开。总部暂时还无法移动,而警卫团的装备又相对较差,兵力也相对薄弱。整个热河地区敌情又很复杂,考虑到增加总部警卫力量的火力,就给警卫团下拨了一部分。

警卫团在领到这批手榴弹之后,除了给部队补充完毕之外,在村子的各个要点上,还囤积了一大批,数量可谓是相当的充足。仅仅村北的防御工事里面,就有上千枚手榴弹。在其他火力不足的情况之下,这批数量充足,最关键的是威力相当不错的手榴弹,就成了守军手中的重要支援火力。

而且对于缺枪少炮,就连必要的子弹都维持不了一场必要战斗所需。自己所生产的弹药之中,唯一可以勉强满足部分需要,结构简单的手榴弹,本就长期以来就是关内十八集团军的主要支援火力。

所以这些关内十八集团军部队玩起手榴弹来,可比火力齐全的抗联要顺溜的多了。在对手榴弹的使用方式上,全世界的军队加起来,恐怕也没有一支军队像十八集团军这样重视,以及灵活。

没有办法,在火力过于贫弱的情况之下,这也算是一定杀伤力,而且不需要太长时间训练。最关键的是可以部分自给的武器,一直是十八集团军最重视的武器,也是最能得到保障的武器。

否则在抗战期间,十八集团军各个部队,也不会为了这种在其他国家最多算是一种战术武器的东西,编了那么多的歌曲来歌颂。手榴弹是个宝,这个歌也就只有十八集团军能够唱的出来。这其中固然有对这种武器的喜爱,但无疑更多的是一种无奈。

对手榴弹玩的相当熟练的守军,根本就不用特殊交待。在投掷手榴弹的时候,清一色都是拉弦之后停顿两秒在投掷。再加上地形,以及抗联运过来的手榴弹威力,其杀伤力可想而知。再加上排枪射击,日伪军不倒霉才怪。

在发动的几次攻击之中的第三次攻击,在身后轻重机枪全力掩护的日伪军,甚至已经冲到距离村子口不足三十米,却依旧被一顿手榴弹雨给炸了回来。这种战术看似很简单,但是却是最让日伪军头疼的,至少现在看也是对火力贫弱的守军最有效和最有利的战术。

除了这两点战术上之外,让高田泰宏和他部下头疼的是,自己虽说拿下了可以俯视整个村庄的两个制高点山头。只是从山脚之下,到村北这一片地形上却是一个不大的,只有几百平方米,但是却是相当狭长的山间平地。

也就是说从山脚到村口,这一段距离虽说不长。但除了连脚面都盖不住的草丛之外,几乎是无遮无挡,就连一条最基本的小沟都找不到。派出的攻击兵力,在发起冲锋时候想找一个隐蔽点都找不到。再加上攻击正面相对狭窄,使得高田泰宏的部下,在对面敌军的手榴弹雨加上排枪的战术,很是伤亡不轻。

而且对手对村庄外围的防备虽然不是太紧张,但是对于村落的防御还是下了一番苦心。整个村子靠近村口的所有房子,以及中国北方特有院落石头堆砌的围墙全部被利用上。这些连成一体的围墙,为守军提供了现成的防御阵地。让这个不大村落,成为了一块明显的硬骨头。

尽管日伪军占据着火力上的优势,但连续发起的三次进攻全部被击退。第一批投入攻击的崔四虎便衣队死伤虽然不算多,但是伤亡也足够这个本钱本身就不多的家伙心疼的够呛。

至于第一轮投入进攻的日军一个步兵小队,则伤亡了三分之二。这个损失,虽说对村北的日伪军来说,还远算不上伤筋动骨,但也算的上损失惨重了。看着又一次被手榴弹雨砸回来的攻击部队,高田泰宏可谓是火冒三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