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顶天下传奇

第一百零七章 五通神鬼

萧风瑟瑟,已至立秋,天气开始显冷,街上行人衣着开始变厚。

白诗诗独自走在大街之上,怀里抱着蜷伏的千年灵狐。路过行人几乎都是探着脑袋从她身旁走过,有几位商贩甚至还主动上前试图劝说白诗诗卖掉怀中的白狐,因为像千年灵狐那样纯白无暇的狐狸毛皮,世上极为罕有,价值极高,卖出去的价格也肯定非常高。

不过白诗诗丝毫不为所动,无论几位商贩开出的条件多么诱人,白诗诗总是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几位商贩只好无功而返。

白诗诗手中的千年灵狐可是拯救乡亲的唯一希望,怎么可能会让商贩买去?她千里独行至此,已是口渴异常,但是她丝毫没有停下解渴的意思,因为离目的地已经很近了,她脚下速度反而更快了。

一片绿色之野猛然映入眼帘,白诗诗心中一阵绞痛,是大片的合欢草!害死无数乡亲的合欢草!草势正在大面积地蔓延!

剑光一闪,大片合欢草被削上天空!

“哇!原来这里的合欢草这么多!”千年灵狐跳了下来,奔向这片剧毒原野。

白诗诗一脸怒容走在草原上,真想一剑削掉所有的合欢草。

“为什么这合欢草斩也斩不尽?”白诗诗一脸迷惑地向千年灵狐问道。

“那是因为有个毒源。”千年灵狐闻了闻一颗合欢草,自信满满地说道。

“毒源?”白诗诗惊道。

“不错。”千年灵狐继续把嘴触向另一颗合欢草,道:“如果合欢草的蔓延之势不因外力的阻拦而停止,说明它的毒源根本没有被破坏,像合欢草这样的以一个地点为基点向外四处蔓延的情况,足以说明它肯定有一个毒源隐藏在内,主人,要除去这合欢草,不需进行大量的除草工作,只需除去毒源即可。”

“那毒源到底在哪里?”白诗诗问道。

“很简单,用我的鼻子闻闻就知道了。”千年灵狐昂头鼻子狠狠一嗅,周围所有合欢草的气味全都被吸到它的鼻子里面去了,千年灵狐眼睛一转,道:“这一带没有它们的毒源,我们再走一段路程看看。”

“嗯。”白诗诗又和千年灵狐走了一段距离。

“到村庄了。”白诗诗看着前面萧条的村庄道。

千年灵狐抬头一看,只见一个小村庄被围在一片合欢草的原野之中,稀稀散散的房屋,少有人穿梭于村中。

“主人,村里的人呢?”千年灵狐问道。

“村里几十户人家搬走了大部分,只留下了一些老弱病残。”白诗诗神情黯然。

“原来是这样。”千年灵狐仰天长嗅,突然身子一抖,“毒源就在村子下面!而且这毒源可能已经成精!”

“合欢草精!”白诗诗一惊。

千年灵狐继续嗅着,道:“不过这个草精还没成人形,道行还浅,只不过是它操纵了这里合欢草的成长,只要除掉它,合欢草的长势就会溃散。”

“那还等什么?你带我去找它。”白诗诗已经不耐烦了。

于是千年灵狐带着白诗诗迅速穿插于村子之中,村里一些人见到白狐跟白诗诗,竟是见怪不怪,也许早已对生存失去希望,已经没有什么事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了。

“那草精应该就据守在这下面。”千年灵狐来到一处地面道。

白诗诗一声大喝:“快躲开!”千年灵狐被如此惊吓,早已躲到一旁。

白诗诗一剑指地,地下立时被击出一个大洞,顿时一阵毒气冲天而起。

白诗诗身体往后几个翻转,已是避开毒气。

不过毒气冲天而出之时,又卷成一团被千年灵狐吸了过去,千年灵狐四脚大张,一阵猛吸,将冒出的毒气通通吸进了鼻子,它的体色也随之变成五颜六色。

白诗诗注视着眼前情况的变化,惊异于千年灵狐那么小小的身子,竟能源源不断吸取毒气,这是何等体质?当真不可思议。

良久,毒气变得越来越稀,又过了一阵,毒气被彻底吸尽了,千年灵狐鼻子长长一展,身体也变回了原来的纯白色,它一身舒服地说道:“这草精的毒气已被我吸干了,现在它已是十分虚弱,要了结它就趁现在,否则再让它恢复元气就麻烦了。”

白诗诗舞动长剑,早已跃起,身旁剑挥同时,一圈圈气旋猛然注入地面大洞,地面被击出的大洞顿时尘土飞扬,一阵轰隆之声传来,溅出了一大堆合欢草状体,而且有绿色汁液流出,千年灵狐迅速跑上前将汁液吸进体内,然后吃掉了溅出的草状体,然后钻进洞中,一阵折腾,才爬了出来。

“怎么样了?”白诗诗问道。

“主人,那草精被你几下就弄得支离破碎,它的残体也全被我吃了,那些剩下的合欢草过不了多久就会枯萎死去,今天我可是饱餐一顿啊,哈哈。”千年灵狐几声饱嗝打来,白诗诗这才放下心来。

“我去告诉乡亲们,你待在这里看看情况,别乱走哦。”白诗诗心情开始愉悦起来,合欢草一除,出走的村民就会再回来,村子就会恢复以前的状态,这是再好不过的情况了。

事情和千年灵狐说的差不多,合欢草没有了草精的支撑,大片大片地枯萎死去,几天之后,合欢草的原野消失了,但是,事情总有不尽如人意的时候。

出走的村民没有再回来,白诗诗在村里等了几天,没有见一个村民回来。

她听老村民们讲,那些出走的村民将在另一个地方定居下来,不会再回来了。

白诗诗一阵失望,然后愤而带领剩下的老残村民去寻找定居的地方去了。

人族地大物博,要找到一些大村庄接纳这些老残村民并不困难,不过这些老残村民原先所在的村庄太过偏僻,白诗诗带着他们翻过了几座山才找到一个村庄,不过这个村庄却也是地处偏僻之地,四处大山环绕,所幸在其隔壁大山之中还有个村庄,两村平时互通往来,倒也在此相安了几十年。

白诗诗在安顿了那些老残村民后,也感觉很累了,于是模模糊糊就抱着千年灵狐睡着了。

半夜,白诗诗被外面的吵闹声惊醒,千年灵狐早已跳至窗边看向外面,白诗诗来到窗边,见外面有人举着火把在走动。

“怎么回事?”白诗诗抱起千年灵狐走出房门,这时正好迎面撞见房主,房主慌张地说道:“姑娘,我劝你别出去了,否则又要出事。”

白诗诗奇怪地问道:“这会出什么事?外面那么吵,我总要出去看个明白吧。”

房主更加惊慌道:“出去不得呀,像你这么美丽的姑娘,那五个家伙更是不会放过你的。”

“哪五个家伙?”白诗诗眉头一皱。

房主这时显得万分紧张,道:“你当真要知道?”

白诗诗点点头。

房主凑过头来小声地说道:“他们不是人,是五个鬼。”

“五个鬼?”白诗诗心中一奇,道:“什么鬼?”

房主继续说道:“他们名为五通神,实乃五个横行乡野,**人妻女的妖鬼。”

妖鬼?难道是妖和鬼所生之物?白诗诗思索道。

“那我更要出去了。”白诗诗抽出长剑道。

“姑娘,你要干什么?”房主见白诗诗如此动作,竟然更加紧张了。

“我要制服那五个妖鬼。”白诗诗毫不犹豫地说道。

“姑娘,使不得呀!”房主竟然如此叫道。

白诗诗一愣,道:“你在说什么啊?我是要帮你们啊!那可是五个妖鬼啊!”

房主低头沮丧地说道:“以前我们村也请了不少的法师前来捉鬼,但是那五通神法力高强,请来的法师都是有去无回,那五通神对我们是变本加厉,甚至经常到别人家中寻找美貌女子,父母兄弟皆莫敢喘息,这等**村里,危害犹烈,但我们是毫无办法,你若再去送死,不仅害了你自己,我们也得遭殃。”

白诗诗顿时惊怒道:“尔等岂可如此放弃村子,而任他们宰割,我倒要去瞧瞧他们当真是否如此厉害。”白诗诗愤而离去,房主只得不停地叹息。

有关“五通神”历史资料(出自世纪文学):

“五通神”,又称“五郎神”,是横行乡野、**人妻女的妖鬼,因专事奸恶,又称“五猖神”。来历复杂,一说指唐时柳州之鬼;一说是朱元璋祭奠战亡者,以五人为一伍;一说为元明时期骚扰江南、烧杀**的倭寇。总之,五通神为一群作恶的野鬼。人们祀之是为免患得福,福来生财。遂当作财神祭之。五通神以偶像形式在江南广受庙祀。路神内涵奇奥、源头最古。

五通神为五个**,据说在南方作祟,曾经有“北狐南五通”的说法,五通神经常到人家中找寻美貌女子。其实,五通神也被称为五显神,是泰山之神的五个儿子。《聊斋志异》中有一些关於五通神的记述。

宋代有五圣信仰,后来又有五显、五通、五道、五盗、五子、五路等名目。至于他们的来历有许多传说,其中比较可信的一种是说五代时,有一伙强盗结义为兄弟,靠抢劫发了财,后来良心发现,以未能尽孝道为憾。于是找了一位贫困至极的老太太奉为母亲,事事甚孝,言必听之。他们从此改恶从善,死后被人供奉香火,屡显灵异。明代五通神祀中必有一老妪,就是这五个强盗的神祠。所以尽管名目甚多,大概都是从这一信仰演变出来的。同时又由于这五位强盗十分富有,又有钱又能做一点善事,于是便被人们当作财神来供奉了。

《聊斋》中关於五通的故事有两篇,一篇题为〈五通〉,一篇是〈五通〉的补篇,题名为〈又〉。《聊斋》中的五通也是至**之灵物,他们均以美男子的形象出现,专门**人妻女,「民家有美妇,辄被**占,父母兄弟皆莫敢喘息,危害犹烈。」後来被万生所杀的「三通」乃一马二猪,被万生断一足的「一通」则不知为何物,蒲松龄在文末评曰:「五通青蛙,惑俗已久,遂至任其**,无人敢私议一语,万生真天下之快人也。」〈又〉篇写金龙大王女儿的俾女阉割一通,并在篇末说:「此事……若在万生用武之後,则吴下仅遗半通,宜其不足危害也。」

与作为人鬼的五显不同,五通是妖鬼,五通之"五"非确指,言其多也,然一鬼亦可名之五通。据笔者看到的材料,五通可能是多种动植物精怪的泛称,他们或显鼠、猪、猴、蛇等形,或幻化为人形**女子,既可即时祸福于人,亦能预测吉凶,集散钱财,宋代民间出于各种原因祀五通之风极盛,几乎村村有之,其名称有木下三郎、木客、独脚五通、萧家木下三神等,其实则一。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许多人祭祀五通都是为了获取钱财,从这个角度来说,宋代,特别是南宋的五通与财的关系比五显要密切得多。据《龙城录》所载,五通也始于唐代,由于上述特点,五通在士人中名声不如五显,印象中除了李觏曾撰文表彰它之外,其他记载都是带有批评甚或指责的意味的。这也难怪,在士人看来,祀神卜梦,预测仕途自属正道,至于祈求分外之财,当然与义利两分的观念相违背,客观地说,正儿八经的士人也不需要去求神赐财,自然可以冠冕堂皇地指责普通百姓、商人信奉五通的做法了。

借阴债则是苏州的陋俗。

上方山上有座五显灵顺庙。相传八月十七日是五显神生日。每到这天前後,就有不少人从各地赶来借阴债,据说只要从五显老爷那儿借到阴债,就可望财运亨通,家道兴旺。五显灵顺庙内供奉五显为显聪、显明、显正、显直、显德,合称为“五显”,又叫“五圣”、“五通神”、“五路神”、“五路财神”。传说朱元璋做了皇帝後,一天突然梦见阵亡将士浑身血迹地来乞求抚恤,朱醒後,动了恻隐之心,批准五个亡灵为一伍,封为“五通神”,命家家祭祀,并在上方山上建立寺院。

苏州人将“五显”附会成“五通神”,而又将“五通神”等同於财神,於是有了借阴债的习俗。借阴债的仪式是:黄昏时,一名巫婆焚香叩神毕,由两名巫婆挟持,疾驰下山,名叫“跑马”。至山下点燃灯烛处,她呵欠一伸,眼皮一翻,故作颠厥,五通老爷上身了。於是撒泼谩骂,吞吃燃炽的蜡烛,显示神威,以广为招徕。庙上借债人次第供奉香烛“钱粮”、“元宝”,或供品,上殿顶礼膜拜默祷,师娘(女巫男觋的统称)在旁装神弄鬼,开条件,要求接受,然後借户取下供桌上的四只纸制小元宝,带回家中放在家堂内,隔几天看,若不走样,则已蒙借得;若发现元宝已经瘪掉,说明没有借到。或者采用求签法,求得上、中签者,表示已借到;得下签者,则借而未得。借了阴债之後,每月初一、月半都要在家烧香化纸,每年八月十七日还必须到上方山去烧香解钱粮,以此还本付息。倘本人死了,子孙还须继续“清偿”,所以苏州人有句俗话“上方山的阴债还不清”。

自宋代以来,五通神**邪神格屡受士人批评,却因其神力能使人致富,信奉者众,难以禁断。直到清代,在中央大力推行礼制改革及禁异端思想的影响下,地方官禁毁**祀的行动都较前代澈底,尤以汤斌(1627-1687)禁毁苏州上方山五通祠一例,最能展现国家权力介入地方社会的面向。

江南地域社会信奉五通神已久,积习成俗,迷信灵力,以苏州上方山五通祠香火最盛,信徒众多,亦不乏士大夫者流。汤斌对五通神的信仰不以为然,甚至斥为邪鬼,视为败坏社会风俗的罪魁祸首。在地方士绅的支持下,汤斌亲率部将至上方山,毁去五通神神像,整顿地方祠庙,另塑关圣帝君像,镇摄人心,防止五通再起、死灰复燃。并藉由康熙皇帝的谕旨,使禁**祀令持续推行,更推广到直隶及各省,「海内五通庙悉行毁」,很大程度抑制了江南五通神信仰。

到了康熙朝,民间借结神聚帮,苏州巡抚汤斌上山拆了五通神庙。百姓怕神灵发怒,聚集阻止,汤大人很是勇敢,把那铁链一头栓在自己颈中,另一头套到木偶头上,硬是把这邪神拉出庙宇,一脚踹进了太湖。

汤斌,字孔伯,河南睢州人。顺治、康熙年间名臣。当年江苏山东一带到处都是五通神庙,已有数百年历史。所谓五通神就是五个民间的神,各种女巫庙祝借助这神庙大肆扰民,人民不甚其苦。康熙年间汤文正公(汤斌)任扬州道,下令火烧境内所有五通神祠。这里香火最旺,一万多香客跪在庙外庙里护着,恳求留下这座庙。汤文正就在这庙院当众折香砸炉,要立碑永禁五通**祠。对众人说,如果十八匹健骡拖不倒中间的神像,他就收回成命。结果真的套了骡子,偏就是拖不倒中间‘大通’神。汤文正公就在这株柏树下祈告上天,说允许**神蛊惑百姓,是上苍不明;今邪神植立不倒,是汤某人非正人:非此即彼!今愿与邪神同归于尽,为上天祛邪框正,为后来者鉴!他老人家祈告罢,起身提刀大喊:‘我先砍大通神,再砍自己!’话没说完,原本纹丝不动的神像俯身仆地就倒了下来——碗口粗的定身柱儿是铁的,齐齐断了,和刀劈了似的齐整!五通神就此绝矣!从此民间不敢祀五通神,故改其名为路头而祀之。

山上的庙没了,还债的阴影却留下了,上方山成为吴地的不祥所在,没有必要城里人是不会踏上一步的,游历太湖还是要去洞庭的东山西山两岛。例外的只有一天,每岁的八月十八,来石湖边的行春桥看串月奇观,或者还有未还的阴债。

《龙城录》曰:柳州旧有鬼,名五通。余始到,不之信。一日偶发箧易衣,尽为灰烬。乃为文醮诉于帝,帝恳我心,遂尔龙城绝妖邪之怪。

《武林闻见录》曰:‘嘉泰中大理寺决一囚,数日,见形狱吏云:泰和楼五通神虚位,某欲充之,求一差檄,言差充某神位,得此为据可矣。如其言,经数月,人闻楼上五通神日夜喧哄。吏乃泄前事,为增塑一像,遂寂然。’按,今委巷荒墟多建矮屋,绘版作五神像祀之,谓之五圣。

《畱青日札》云:即五通神也。或谓明太祖定天下,封功臣,梦阵亡兵卒千万请恤。太祖许以五人为伍,处处血食。命江南家立尺五小庙,俗称为五圣堂。然则五圣与五通不同矣。

《陔余丛考》三十五曰:钮玉樵谓五通起于明祖,则未必然。按夷坚志,刘举将赴解,祷于钱塘门外九里西五圣行祠,遂登科。为德兴尉,到任奠五显庙。知为五圣之祖祠也。则五圣之祠,宋已有之。七修类稿又谓五通神即五圣也。然则五圣五显五通,名虽异而实则同。夷坚志所载,韩子师病祟,请客以符水治之。见五通神销金黄袍,骑马而去。(中略)如此之类,不一而足。而陈友谅僭号,亦在采石五通庙。则五圣者,宋元已有之。而非起于明祖矣。

郑愚《大沩虚佑师铭》:“牛阿房,鬼五通,专觑捕,见西东。”

宋洪迈《夷坚丁志.江南木客》:“大江之南地多山,而俗禨鬼,其神怪甚佹异,多依岩石树木为丛祠,村村有之。二浙江东曰五通,江西闽中曰木下三郎,又曰木客,一足者曰独脚五通,名虽不同,其实则一。”

清褚人获《坚瓠八集.毁**祠》:“苏俗酷尚五通神,供之家堂。楞伽山鼓乐演唱,日无虚刻,河南汤公抚吴,严为禁止。乙丑九月公往淮上,值神诞,画船箫鼓,祭赛更甚于昔。公归闻之,立拘僧至,将神像沉于河。茶筵款待,一概禁绝。”

五通神自古以来就被视为财神,旧日民间盛行於今天举行「接路头」的仪式。

据说元末有一何五路,为抵御外寇而死,人们因此祀他为神,名“五路神”。但此五路神似乎与作为财神的路头五路神无涉。或又以五路神实为五圣神,或曰五通神。在康熙年间汤斌毁禁上方山五通寺以后,民间不敢祀五通神,故改其名为路头而祀之。一般以此路头为古五祀中的行神,所谓五路乃东西南北中也;财货无不凭路而行,故人们以行神为财神,谨加祭祀,冀求它引财入门,或出行获利。古人外出行旅,祭祀路神以求平安,此为“祖道”之俗;吴俗接路头,祭祀的也是路神,而这路神变成财神,从一个变成五个。路神变为财神,是因商业的发展,财货流通的加剧。财货往来于陆水之间,人们直观地认为,路在冥冥之中主宰了财货。这名称又和民间流传的五路财神不同,但原理是相似的。一般以此路头为古五祀中的行神,所谓五路乃东西南北中也;财货无不凭路而行,故人们以行神为财神.关键不在通,而是易经以五为鬼,财即是鬼。

古人外出行旅,祭祀路神以求平安,此为"祖道"之俗;吴俗接路头,祭祀的也是路神,而这路神变成财神。路神变为财神,是因商业的发展,财货流通的加剧。财货往来於陆水之间,人们直观地认为,路在冥冥之中主宰了财货。

古时财神即是灾神,有灾才会有财,财神也和恶鬼有关。另外有人也把五路神和路上遇到的美女拉在一起.总之,中国人认为五就是鬼.

又五也是和土相关,易经洛书以五居中,所以五为中,也是鬼。

俗以为接路头,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别灵验,因此叫“抢路头”。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抢路头”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护者,人们便不再在赴旅时祭祀它了。

至于人们在元月初五祭拜路头神,并以此日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与初五之"五"牵连之故。北方于此日祭“五穷”也是一样。在正月而非其他月,乃取新年新气象,图一年吉利,财源茂盛,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并进。

在民间的原始宗教中,人们塑造出一尊尊能使人致富的巨神,财神就是最具代表性的神灵。从唐宋至明清,广为江南民间信奉的五通神,虽没有财神那样高的知名度,信奉者没有像财神那样的普及、广泛,但也有众多的“追随者”。人们只需虔诚供奉,“凡财货之出入亏赢,必先阴告”,五通神对人说:“苟能祀我,当使君毕世巨富”、“能使人乍富”(《夷坚丁志》卷一三)。但这方神灵也很小气,得罪不起,如果得罪了他,所有财富立时就会“移夺而之他”、“所积之钱,飞走四出,数里之内,咸有所获”(《夷坚支癸》卷三)。古籍上说五通神能使人巨富,也能让人一贫如洗,这位反复无常、心胸狭隘、意气用事的小气神,真让人琢磨不透、哭笑不得。虽如此,人们对他仍是信奉有加,顶礼膜拜。

宋代民间传说,五通神也称五显神,是民间一群神鬼的通称,他们中的每一位,都可单独称作五通神。其中,有一位“形如五六岁小儿,称安乐神”。《夷坚支志》卷十上说,南康建昌县云居山大禅刹所供奉的五通神“甚灵异,名为安乐神”,他经常与和尚们谈话聊天,“无见其形,其声全如五六岁儿”,更加神秘兮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