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重生记

第一百四十一章 土地流转遇阻力

华金县借助北团乡的扶贫公司和我的扶贫事迹做宣传轰动,收到了意料之外的效益。

新成立的的农贸集团公司后一方面进行种植业土地流转规划,一方面有计划地拓展市场业务,保证集团公司的费用开支。

我们在安排一个贫困村连片种植芋子的土地流转规划时,遇到了来自贫困户的阻力,有几家不愿让出土地来流转。

曾星华是一位退休农艺师刚被新聘任为集团公司下属的芋子专业生产公司的总经理。曾星华对农作物的种植与管理有丰富的经验,但对农民的疏导工作却一筹莫展。他找到了我笑着问:“廖董,我们在为农民谋划脱贫出路,他们不但不欢迎还进行阻拦,不肯让出土地来联营生产,你说会有这样愚蠢的人,难怪会穷,你说怎么办?”

我正要说话,曾总的手机响了“曾总吗,这里的白栋凹村群众与量地的几个青年大吵,不让量土地,快要打起来了,你快来呀!”

电话声音很大。曾总眉头紧锁,一脸的不满。他告诉我,这是他请来测量土地的测量技术员小范打来电话。

“廖董,你都听到了,农村就是有这样不知好歹的人。我先走了。”

曾总说完就往外走。

“等等,我跟你一起去!再叫上村主任吴客观,他正在乡里,我给他打电话。”吴客观接到我的电话后就气喘吁吁地跑到我面前:“大老板有什么指教!”

“别取笑了,你村里头闹事了,赶快回村,坐我车。”

吴客观一听,马上收起笑脸,神情严肃地自言自语道:“又是哪些穷鬼在捣乱!”

车子在经过一家饭店时,我停下车进去买了一大袋的馒头和一吊矿泉水。

吴客观见了不解地问:“你一下买那么多馒头和矿泉水准备给谁吃?”

“我自己。我打算住在那个叫什么凹……的村里。”“叫白栋凹” 吴客观不假思索的答道。

“哦,对了叫白栋凹,我准备在村里住下,什么时候做通群众的思想工作我什么走,你吴村长你给我安排一个住

的地方。”我下重语气对吴村长说道。

吴村长听了制止道:“我的大老板,你千万别住下,那确是一个穷山恶水小村,村民特别野蛮,万一被要村民打了,把你饿坏了,我担当不起起呀!”

“不管再刁蛮也要留下来做工作,没有不买情的人,人心都肉长的,他们也是人,你放心吧,不会有事的。”我信心十足地说。

“那你就住原来生产队的仓库,我叫人弄干净。我每天给你送饭来!”吴村长说不过我,也能让步了。

“不要给我送饭,你这一送我就成了特殊人物了,群众会怎么看,别坏了我的事!”我制止了吴村长的想法。

当我们赶到白栋凹时,不愿土地流转地的一群村民正与3个测量人员冲突得厉害。

我走出车门一眼看到一个50多岁样子的村民拿起测量架就要往地上摔,我急得大声喝道:“快住手,不能摔,那是测量仪器。”我飞快冲到田里用手夺下他手里的仪器,那村民不管三七二十一,举起仪器就往下摔,正正砸在我的左手臂上,顿时手臂上裂开一道血口,鲜血往下滴。

听到打架的事后,看热闹的村民纷纷围在外面。

吴村长见状气得暴跳如雷,指着那村民的鼻子说;“李石头啊李石头,你知道你打伤的是什么人吗,他是全国侦案英雄,省十大慈善企业家廖振山,你知道你犯下了什么罪,你……。”

一起闹事的村民听后仍毫悔意地说道:“我们不管他是什么人,谁进村想分用我们的地,我们就和谁斗!”

被吴村长叫作李石头的一听有大伙的支持,气焰更嚣张了,毫无认错姿态地对我说:“你这个什么的英雄,什么的家,大老远跑到这儿来帮他们分我们的地,我们就是不答应!”

3个测量员手忙脚乱地拿出野外作业随身携带的急救包,帮我消毒、上药、包扎伤口。

我吊着受伤的手放开嗓音对村民说:“乡亲们,你们误会了,我们不是来分你们的地的,而是来帮你们把地集中起来,进行连片开发种植芋子,叫有偿流转开发

。大家地进来后,你不要交一分钱,每年到年底就有钱分红,贫困户有了正常的经济收入,可以摆脱贫困;生活好的人家就能增加收入,富上加富。也就是说你们地没少掉一寸又能年年得到分红,土地连片种植后大家都成了领工资的农民,难道这样好的事大家不欢迎吗?”

我话一讲完,在群众中引起一阵交头接耳的涌动,人们的脸上的怨气一扫而光。

一位中年村民还是担忧地问:“你说的好是好,不过,土地是我们农民赖以生存的命\根\子,万一被收去以后不归还怎么办?有没有给我们收条什么的?”

“有,会给每户一份土地流转用地的协约。里面有写明各户土地的面积和地址。我就是北团乡振团农贸集团公司的董事长,我可以向大家保证,一定会兑现协约的条款,不会让群众吃亏。这几天,我就住在村里,进行现场办公,同意一家签一家,有不明白的问题随时来问我。”

“这样太好了,不会让我们跑老远的去乡里问。”“真有那么好的话,我们可以考虑把地流转进去开发。”围在我旁边的群众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那位失手砸伤我左手的李石头见大家都改变了态度,也一百八十度地转弯了,他转身向我赔礼道谦说:“刚才是态度不好,我不是故意砸你的手,请廖董事长原谅我的鲁莽!”

一连几天我住在村里的原仓库里,一家一户去做动员解释工作,一家户签协约,啃着自己带去馒头,有时一聊时间久了遇到人家煮饭,如推不掉人家的留餐,我就一定交伙食费,不给群众添负担。渐渐地感动了群众。

一位80多岁的老婆婆,村里的人都叫她孙婆太,在村里德高望重。她动情地说:“你一个外乡人,为了咱们村民脱贫致富而受苦,我们怎么能不相信你呢!你不用一家一户去走了,我会叫他们自己来你这里签那个什么……约。”

一份真情,一分收获。在村里孙婆太的号召下,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村民主动上门签约,全村128户100%签了都土地有偿流转协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