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英烈故事

“从奴隶到将军”——罗炳辉

“从奴隶到将军”

——罗炳辉

人生最快慰的是真正勇敢地牺牲个人的一切利益,最热诚努力地为民族独立、自由、解放而斗争。尤其要为劳动大众的解放和利益,以真理、正义、公道为人类的幸福而斗争。

——罗炳辉

罗炳辉(1897~1946),曾用名南煌,云南彝良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192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起,先后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副司令员、山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副司令员。1946年6月21日,病逝于山东兰陵。

将才起草野

在新中国诞生的道路上,伴随着战火与硝烟成长起一大批天才横溢的铁血指战员。他们将星熠熠,或纵横疆场无往而不胜,或血溅玄黄马革裹尸。但是,一名优秀的将军未必就是一名真正的军事家。因为衡量一位军事家的标准,并不是靠单纯的功勋赫赫就可以达到的,那是一种先天赋予的灵性,与身经百战后所掌握的丰富的军事常识糅杂而后的极致升华。

电影《从奴隶到将军》曾经教育和鼓舞了一代人,剧中主人公的原型就是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高级将领、军事家罗炳辉。

罗炳辉,这位传奇式的英雄,他的家乡位于偏僻而遥远的云南彝良县。忠厚朴实的乡民们世世代代依靠着干农活吃饭。不论风吹日晒还是酷暑严寒,年幼的罗炳辉早已习惯了跟在父亲的身后,在田间辛勤耕作。即使是这样的勤勉,日子仍然是越过越艰难。田地里收获来的粮食大部分都要上缴给地主,留下来的少部分粮食,全家人要节衣缩食才能挨过一年又一年。

童年的罗炳辉,每次看见一年辛苦换来的粮食白白被地主拿走的时候,心里都会异常愤恨,凭什么他们就能风不吹、雨不淋地待在家里不劳动,而我们却要给他们送粮食?

这些不甘并没有只藏在心底,年仅10岁的罗炳辉挥舞着拳头,冲着上门收粮的地主喊道:“老子长大要飞起来,把你们这些混蛋都杀掉!”少不更事的他甚至跑到了县衙,告了本乡的地主一状。虽然结果仍然是不了了之,但罗炳辉的性情之倔强,由此可见一斑。

后来家乡发生的一件事,对罗炳辉的影响极其深远,也是他弃农从军的直接诱因。当时家乡有一黄姓妇人,独自带着两个儿子艰难度日,平日里备受恶霸的欺凌。然而,黄家的两个儿子在出外参军几年后衣锦还乡,将当年寻隙滋事的恶霸流氓们通通暴打了一番。

这件事对罗炳辉的触动很大,他开始萌生了参军的念头,认为只有当兵才能扬眉吐气,才能帮助乡亲父老不再受这些地主恶霸的欺负。就这样,刚刚12岁的罗炳辉偷偷跑出了家门,用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钱买了把土造的双筒手枪,徒步向省城的招兵处走去。

心急如焚的父母哪容这么小的孩子参军,急急忙忙找人追回了罗炳辉。看着哭得死去活来的母亲,罗炳辉没有办法,只好答应留在家里。但是罗炳辉的心并没有放弃参军的信念,他决心依靠自己来改变这世代不变的命运。

1915年初冬,16岁的罗炳辉已经是一名父亲了。成家立业也无法抑制住那颗跳动不息的心,罗炳辉再次离开了父母妻儿,开始了漫长的路程。

罗炳辉千里跋涉,以其惊人的毅力,步行了500多公里,来到了云南省的中心——昆明。在这里,他报名参加了蔡锷将军组织的护国讨袁滇军,终于踏上了他纵横沙场的征战之路。

军中无岁月,转眼间罗炳辉在军中摸爬滚打了十几个年头,他已因功升至江西吉安县靖卫大队长,手里掌握着600多号人和400多条枪。但是,实现了少年从军初衷的罗炳辉却越来越感到困惑,他不知道手中的枪到底应该指向谁。

罗炳辉害怕自己会沦落成记忆里的地主恶霸,他害怕辛苦训练成的精兵会成为屠杀百姓的刽子手。他觉得自己就像是喝醉了酒的人,浑浑噩噩地徘徊在没有光亮的小巷里,走不出去,回不了头。

但是,从小性格倔强的罗炳辉不甘心就此沉沦,他开始睁开眼睛,观察起军队之外的世界,寻求新的改变。

这时,一封信的出现,彻底改变了罗炳辉一生的轨迹。寄信人是共产党员赵醒吾,他是云南宾川人,曾经和罗炳辉一起在北伐军中共事过。后来赵醒吾加入了共产党,为了发展壮大党的武装力量,决定冒险争取罗炳辉。

罗炳辉接到信很兴奋,他一直视赵醒吾为良师益友,正好可以向他诉说一下苦闷,排遣愁绪。就这样,随着两人频繁的书信往来,罗炳辉逐渐对自己的身份产生了清晰的认识。贫苦农民出身的他,心里的天平渐渐倾向了那些曾经清剿的对象——中国共产党。

1929年7月,罗炳辉在经历了很多坎坷曲折之后,终于踏上了一条寻求真理,走向光明的道路。32岁的他完成了由三民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同年,罗炳辉响应党的号召,带领吉安靖卫大队举行了武装起义,全员转移到赣西革命根据地,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五团。

罗炳辉领导的吉安起义,及时而深刻地鼓舞了处于革命低潮中的人们,给了国民党反动阵营一记响亮的耳光,壮大了赣西和赣西南革命根据地的力量。从此,罗炳辉南征北战,开始了他戎马一生的军事生涯。

反“围剿”展现才华

1931年7月,随着中央苏区的愈加壮大,和第一、二次“围剿”的相继失败,恼羞成怒的蒋介石带着德、日、英等国的军事顾问急匆匆赶往南昌压阵。蒋介石亲任“围剿”总司令,调集23个师及3个旅,共约30万大军,以密集的大包围姿态向苏区逼近,发动了对中央苏区的第三次大规模“围剿”。

这次“围剿”,蒋介石采取了“厚集兵力,分路围攻,**”的作战方针,企图首先击破红军主力,捣毁革命根据地,然后再深入进行“清剿”,计策不可谓不狠毒、有效。

而此时的中央苏区,经过前两次的反“围剿”作战,红军主力只有3万人左右,还没来得及休整和补充,面对敌人的重兵压境,苏区的处境十分险恶。

红军总部迅速召开了战前会议,已经是红十二军军长的罗炳辉与政委谭震林,参加了这次决定革命根据地生死存亡的会议。经过仔细的分析探讨,毛泽东及朱德决定采取“虚张声势,诱敌深入”的方法,伺机打破敌人的“围剿”。

罗炳辉的红十二军当仁不让地接受了这项计划中最艰巨的部分,冒充红军主力引开敌军大部,为红军主力休养生息创造时机。毛泽东信任地看着罗炳辉,诙谐地打趣着说,炳辉啊,你这个游击专家可是名不虚传啊。第一次反“围剿”活捉了张辉瓒,第二次又掩

护主力把敌人牵得团团转。这次,又要派你牵着蒋介石在山里散心啦。毛泽东幽默的话引得大家哈哈大笑,不由得冲散了大战前的紧张气氛。

当夜,在火把摇曳的光影下,罗炳辉率领着不足3000人的红十二军与主力部队背道而行,转身走向了茫茫的黑暗之中。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独自面对着国民党的30万大军。作为这场战役的指挥员,罗炳辉心中燃烧着一团烈火,那是自信与魄力交织、勇敢和智慧并在的锋芒外露。他看着火把照映下的一张张年轻的脸庞,那上面的恐惧和信任同样能刺伤他的眼睛。为了他们,这一仗必须要赢,罗炳辉攥紧了拳头。

罗炳辉率领十二军趁夜穿过了国民党部队的间隙,一路向东北的山区走去。为了伪装成红军主力,吸引国民党军队的追赶,罗炳辉和谭震林绞尽了脑汁。他们命令行军中的部队拉开距离,把所有能展开的布条都当成旗帜一样挥舞开,声势造得越大越好。

果然,国民党军队很快发现了这支“浩浩荡荡”的军队,马上掉头跟了上来。罗炳辉和战士们一样感到欣喜,毕竟计划的第一步已经成功了。为了不让敌人跟“掉了队”,十二军的战士们走走停停,若即若离地和敌人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当早晨清凉的阳光再一次投影在大地上的时候,山野间仍然笼罩在一片薄雾之中。“嗡……嗡……”无头苍蝇一般跟了一夜的敌人终于派出了侦察飞机。罗炳辉知道这是一个麻痹敌人的好机会,他挥手向前进中的部队打出了手势。早有准备的战士们立刻将行军队伍拉开了距离,一个营的队列足足拉成了一个团的架势。战士们有红旗的展开红旗,还有的将花色包袱也展开来高举在头顶摇晃着。未脱稚气的年轻战士们调皮得像孩子一样,又蹦又跳,喊声震天,行进的队伍激起大片烟尘。空中的侦察机看着下面人喊马嘶的“庞大队伍”,乱转一会儿后满意地回去复命了。

谨小慎微同样是一名优秀的指挥官应该具有的良好品质。虽然敌人已经上当,罗炳辉依然要求部队不要松懈,国民党军队中也不乏高明的指挥官,很可能就在下一秒识破苏区主力已经转移的真相。在罗炳辉的要求下,红十二军的将士们集思广益,又设计了新一轮的“游戏计划”:在行军道路的每一处岔口都标上箭头,写上“红四军团由此前进”,“红十军在此驻扎”,还有红三军、红七军……每逢一处宿营地,只要是会写字的,都会拿起粉笔来逢墙就写,遇树就画。在红十二军走过的道路两旁,随处可见到这样的字样:“红六军的某某同志,请在前方等我,有要事”等类似的留言,番号可以随意写,只要能让敌人相信他们追的是红军主力部队就行。

在红十二军将士一心的努力下,国民党军队终于上当了。在他们看来,足有数万红军接连向北挺进,大有直逼南昌之势。此时,坐镇南昌指挥“围剿”的蒋委员长已经慌了手脚,即令各路大军迅速回援南昌,共同围歼红军“主力”。

至此,罗炳辉的红十二军已经完成了任务,成功掩护红军主力部队到达预定区域开始整训休养。

然而,一名出色的指挥员不会仅仅满足于完成任务的层面上,他会敏锐地抓住稍纵即逝的时机,进一步创造战机。如果非要说这是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厚积薄发的话,那么更要相信这是能成就军事家的一种至关重要的天赋,而罗炳辉就恰恰拥有这种天赋。

罗炳辉为了给主力部队创造出更有力的歼敌时机,毅然决定放弃红十二军的隐匿计划,再一次出现在国民党大军面前,将敌人引进深山,拖垮敌人的机动力量。

这样一来可苦了紧追而来的国民党军队,他们像一头笨重的野牛喘着粗气跟在红十二军的后面满山乱转。在崎岖的山路上,国民党的美式先进装备根本发挥不了作用,反而成了累赘。国军的老爷兵们哪受过这个罪啊,半个月下来,真的是肥的拖瘦,瘦的拖垮,士气低落了不说,就连行军也变得有气无力了。

盛夏八月的山区,正是暑气逼人的时候。罗炳辉和红十二军的战士们也同样的汗流浃背,在深山中穿行,既缺少补给,又要带着敌人“游山”,这并不是说起来那么简单的,不少战士的手脚被荆棘刺得鲜血淋漓。但是战士们依然无怨无悔,半个月的急行军下来,部队的士气反而提升了许多,因为战士们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几天的辛苦换来的却是几十万敌人的狼狈不堪,甚至是被歼灭的绝路。

罗炳辉看着这些疲惫的年轻战士们,心里由衷地升起一丝感动。就是这些可爱的战士们勇敢地撑起了苏区的一片天空,没有他们的流血流汗,何谈革命的成功呢?

当国民党最终发现半个月来追踪的不过是红军的小部分人马时,已经无力再“进剿”了,蒋介石只好下令撤退。

但是,经过了休整的红军主力此时是兵强马壮,哪容得敌人说走就走。在毛泽东和朱德的统一部署下,红军各部开始了全面反击。罗炳辉指挥红十二军调转枪口,迎头就给了身后的敌人一记重击。半个月的躲躲藏藏早就让战士们积攒了一肚子的火气,他们如下山的猛虎一般,配合红军主力奋勇杀敌,取得了三战三捷的好成绩。

在第三次反“围剿”中,罗炳辉表现出了优秀的指挥艺术,他率领着红十二军巧妙地调动了敌人,对粉碎蒋介石的第三次大“围剿”起了重要的作用。一颗年轻的将星正在革命根据地冉冉升起。

长征路上痛击敌人

十月里来秋风凉

主力红军远征忙

军民情谊深似海呀

红区百姓泪汪汪

红军呀——

多多打胜仗

革命成功回家乡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以及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

红军要出征的消息虽然是保密的,但仍然有很多群众知道了。朴实的乡民们送来了草鞋、南瓜干、鸡蛋等等平时自己都舍不得用的东西,来送他们心目中的亲人。

负责担任整个左翼进军任务的红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站在苏区的街头上望着熙熙攘攘前来送行的百姓。他和战士们一样舍不得离开这里,罗炳辉知道这里一定会遭受到敌人残酷的镇压和**,但是他是指挥员,他必须将内心的痛苦隐藏起来。队伍渐渐走远了,送行的人群还没有散开。不知道下次回来,还能不能见到那一张张可亲可爱的笑脸,罗炳辉咬着牙自语道:“再见了乡亲们,我们一定会回来的。”

如果说可以用一种颜色代表长征之路的话,那么一定是红色,鲜血染成的红色。得知中央红军开始转移的蒋介石欣喜若狂,急忙调集赣、湘、粤、桂等省军阀在长征路线上设下了

数道封锁线,同时又令重兵从红军背后追击而来。

已经接连突破了三道防线的中央红军来到了湘江面前,这里将决定着整个中央红军的命运,湘江之战,在所难免。

1934年11月底,湘江一线。

蒋介石在这里布置了几十万重兵,决心将中央红军消灭在湘江边,广西桂军李宗仁和白崇禧部5个师牢牢控制着湘江一线。狭路相逢勇者胜,中央红军已别无选择,唯有拼死一战。

中央红军自进入广西到达湘江地区以后,几乎天天是白天打仗,夜间行军。加之山路崎岖难行,有时一夜也翻不过一个山头。在掩护中央红军抢渡湘江的战役中,罗炳辉的红九军团担负着断后任务,与红五军团交替掩护主力红军前进。将士们不分昼夜地一边打仗一边行军,整个部队长时间得不到休息,不仅身体上十分疲劳和被动,就连士气也下降了许多。

作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员,罗炳辉深知部队士气的重要性。但是,紧张的战争节奏让他根本就没有办法顾及到部队士气这样的问题,他每天担心的是数万人的生死,他害怕会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而导致革命的火种被湮灭在湘江岸边。

11月28日,桂系白崇禧部向红军湘江渡口急进而来,企图夺占渡口。形势非常危急,中央军委命令罗炳辉率领红九军团不惜一切代价阻击敌人的进攻,保证中央红军侧翼的安全。罗炳辉借机亲自上阵动员,他鼓舞战士们说:“同志们,我们一定要把敌人顶住,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保护党中央安全渡过湘江。”

不久,罗炳辉身先士卒,率领红九军团在湘江一线与敌人展开了激战。在国民党飞机的疯狂轰炸和强大火力的双重压制下,红九军团处境十分艰险。

但是,英勇的红九军团战士们,浴血奋战,不顾牺牲,同保持着绝对优势的国民党军展开了激烈的拼搏,用刺刀和手榴弹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集团冲锋,阻止了国民党军的疯狂进攻。

罗炳辉看着已经被鲜血染红的湘江岸边,不禁潸然泪下,这一战又不知有多少怀抱理想的战士埋骨他乡。但是,他们的牺牲是值得的,因为他们终于胜利地完成了阻击任务。

不久,中央军委又命令红九军团绕经全州以南的石塘圩再返湘江边,从浅水区徒步过江与主力会合。罗炳辉力排众议,将红九军团立即分成10余路纵队向湘江边强行军,国民党军在后面追得很紧,流弹不断从战士们的头顶上呼啸而过。当红九军团到达湘江渡口徒涉场时,国民党追兵已经从后面压上来了。

情况万分危急,红九军团将士们顾不得严寒,纷纷跳进冰冷的江水,举着枪支和包袱,有惊无险地涉水渡过了湘江,部队上岸后迅速地摆脱了追敌,与主力会合,顺利完成牵制任务。

湘江之战,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机关和红军大部都安然渡过湘江,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的企图。但是红军也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元气大伤,人数由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到3万余人。罗炳辉的红九军团在一路的血战中也伤亡大半,被迫将原有的两个师缩编至3个团。

随后,罗炳辉又率领着战士们同红军主力一起,夺泸定桥,攻占天全镇,爬雪山,过草地……一路披荆斩棘,浴血奋战,见证了这段鲜血染成的红色征程。

“我对党的最后一个献礼”

“我自从十六七岁离家以后,始终驰骋在战场上,为人民革命事业贡献了我的一切。我受党长期的培养和爱护,这次上前线,为党和人民捐躯,也是完全值得的。……我毕生没有打过败仗,在我牺牲前,我还要再打一个胜仗,作为我对党的最后一个献礼。”

——罗炳辉

长期紧张艰苦的战斗生活,罗炳辉患了很严重的高血压和胃肠病,因为没有好的医疗条件,他的病情时好时坏,但他从不将自己的病放在心上。党中央领导数次要求罗炳辉回到后方修养,他每次都笑着拒绝:“战斗就是包治百病的好药,我只要到战场上立刻就生龙活虎起来了。”

1946年4月,中央军委任命罗炳辉为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副司令员。不久,解放战争全面爆发,罗炳辉不顾个人安危,坚持出现在第一线指挥作战。连续的征战,让他的病情日益严重,曾经因疲劳过度而几次晕倒。

这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指挥军队不断向解放区进攻,仅向华中、山东解放区的进攻即达1000余次,战争局势陡然紧张,形势十分危急。

之前已经数次呕血晕倒的罗炳辉不顾中央军委的反对,强撑病体赶往山东战场最紧要之处——枣庄。临行前,罗炳辉留下了上面的几句话,他也许已经料到了自己的结局。但是作为一名军人来说,还有什么是比马革裹尸更好的归宿呢?

罗炳辉实现了自己的誓言,用自己的生命打了最后一仗。6月9日晚,在罗炳辉的统一指挥下,所属部队全力向枣庄敌军王继美部盘踞的据点发起攻击。在解放军猛烈冲击下,敌军很快溃退,王继美当场被打死。

此一役,共俘虏敌军3000余人,轻重武器数不胜数。由于罗炳辉指挥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攻克枣庄,不知情的蒋介石还客串了一回“运输大队长”,空投了若干弹药,全部落入了罗炳辉手中。

枣庄战斗是罗炳辉征战32年,参与指挥的数不清的战斗中的最后一战。这一仗的胜利,既是他对自己诺言的实现,也是他毕生戎马的终结点。

枣庄战役刚刚结束,血压一直居高不下的罗炳辉又犯了肠胃炎,并发高烧。1946年6月21日,罗炳辉在返回临沂治疗途中,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不幸逝世,终年49岁。

就这样,一生征战沙场的罗炳辉,最后倒在了即将迎来解放的战场上,将他的一生奉献给了他钟爱的共产主义事业。

几十年的征战生涯,罗炳辉早已不再是那个出身乡野的倔强小子,他已经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军事家。在战斗中,罗炳辉十分注重战略战术的研究和创新,他创造性地总结了一整套游击作战的战术,诸如“火烧野牛”、“四两拨千斤”、“狼牙签与滚雷西瓜战”、“梅花战术”等等。随着作战经验的增加,罗炳辉的视野也逐渐开阔起来,在把握好战争全局和局部的关系问题上,他真正具有了一名军事家的战略性眼光。

罗炳辉,他从一名农民出身的普通士兵成长为统率千军万马、屡建战功的杰出军事家,是共和国早早陨落的将星,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军委认定的解放军36个军事家之一。他在生前经常这样讲道:“人生最快慰的是真正勇敢地牺牲个人的一切利益,最热诚努力地为民族独立、自由、解放而斗争。尤其要为劳动大众的解放和利益,以真理、正义、公道为人类的幸福而斗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