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英烈故事

英雄遗曲壮河山——麦新

英雄遗曲壮河山

——麦新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全国武装的弟兄们,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

——麦新创作的《大刀进行曲》歌词

麦新(1914~1947),原名孙培元,别名默心、铁克。原籍常熟,生于上海。幼年曾受音乐熏陶,“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为上海“民众歌咏会”、“业余合唱团”组织者之一;1936年,参加“词曲作者联谊会”,始作歌曲。抗战爆发,创作了著名的《大刀进行曲》传遍全国。1938年春,参加中国共产党。后抵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工作,又创作《南泥湾开荒》、《红五月歌》(贺绿汀词)等歌曲。抗战胜利后调东北,1946年任中共热河省开鲁县(今属内蒙古自治区)县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1947年6月,在开鲁县境内遇国民党残匪的突然袭击,经英勇搏斗,终因寡不敌众,不幸壮烈牺牲。

投身救亡音乐运动

麦新原名孙培源,“麦新”是他创作发表救亡歌曲和编辑《大众歌声》时采用的笔名。他的祖籍在江苏常熟县,1914年12月5日出生于上海的一个会计家庭。6岁入小学读书,1929年进入“美亚保险公司”,当上一名练习生,后转正为这个公司的职员。工作之余,他经常阅读邹韬奋主编的《生活》周刊和巴金的长篇小说《家》等书刊。这些书刊对他影响很大,麦新曾在日记中曾写道:“《生活》周刊及巴金的小说给我影响很大,《生活》增强了我的反帝情绪,巴金使我具有了模糊的阶级意识。”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麦新参加上海市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中国的示威游行和市民抗日救国大会。1932年,战火使麦新和上海市民从睡梦中惊醒。他投入淞沪抗日斗争的洪流,参加了赴医院救护、慰问第十九路军伤病员的工作。

此时,瞿秋白参加了左翼文化运动的领导工作,上海的左翼文化运动得到了恢复和发展。麦新参加了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领导的业余合唱团,成为聂耳、冼星海、张曙、任光、吕骏等作曲家的忠实学生和战友。特别是聂耳创作的革命群众歌曲,扫荡了当时流行的靡靡之音,使麦新耳目为之一新。

麦新曾深有感触地写道:“聂耳,以一个阶级战士、民族战士的姿态出现在乐坛上,不再是‘朱唇粉颈’或‘风花雪月’,而代之以‘成天流汗成天流血’,他的作品的绝大部分都是反映那个时代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下劳动人民的苦难的生活和呼声……《大路歌》的沉着坚毅,《开路先锋》的坚定自信,《前进歌》的果断坚决,《码头工人歌》的痛苦和愤怒,《打长江》的歌颂集体劳动的愉快和自信,这些都是最明显不过的典型例子。”1935年7月17日,人民音乐家聂耳于日本鹄沼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上海音乐界万分悲痛。麦新坚定地说:“悲痛没有用,责任落在我们身上。我们要学习聂耳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民族化、大众化的创作方向,以运用到我们自己的创作中去。”

1936年9月,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华北,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在中国共产党大力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麦新握笔撰写了他的处女作《“九一八”纪念歌》,迈出了走聂耳音乐创作道路的第一步。歌词写道:

起来!

全国的同胞们,

今天是第五年的“九·一八”

不抵抗,不抵抗,

失去了田地山河九百万!

三年准备,

五年准备,

死去了兄弟姊妹千千万!

没有了东北的豆米,

华北的棉毛,

我们大家吃不饱,穿不暖,

我们的生命啊!

天天被人枪杀残害!

快快起来吧,

全国的工农商学兵!

救自己,救民族,

联合战线下,

奋斗抵抗,奋斗抵抗!

今天纪念这惨痛的“九·一八”,

明天我中华民族的一切都得

到自由解放!

歌词写成后,他虚心地向冼星海求教,冼星海认真地看了两遍,表示愿为这首歌词谱曲,并征求他对歌曲有些什么要求。麦新高兴地说:“我想这首歌的**应当是歌词的结尾两句”。

不久,《“九一八”纪念歌》在《大众歌声》第一集与读者见面了,并在群众中广为传唱。同年,麦新连续创作了《女工救国歌》、《妇女进行曲》、《只怕不抵抗》(以上三首都由冼星海作曲)、《牺牲已到最后关头》(孟波曲)、《保卫马德里》(吕骥曲),以及自己作词谱曲的《向前冲》、《马儿真正好》等儿童歌曲,其中《牺牲已到最后关头》是直接针对蒋介石在庐山讲话中说的“和平未到绝望关头,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牺牲”。麦新在歌词中写道:

向前走,别退后,

生死已到最后关头,

同胞被屠杀。

土地被强占,

我们再也不能忍受!

我们再也不能忍受!

亡国的条件我们决不能接受,

中国的领土一寸也不能失守!

同胞们!

向前走,别后退,

拿我们的血和肉,

去拼掉敌人的头,

牺牲已到最后关头,

牺牲已到最后关头!

麦新在救亡歌曲创作中初露锋芒,表现了这位青年音乐工作者的睿智与才能。他是上海新音乐运动中的佼佼者。据1937年3月19日《立报》评论:“正在马德里争夺战积极进行着的时候,在我国音乐界,产生了一支《保卫马德里》的战歌,这支歌在《现世界》上发表以后,立即被各地各阶层爱好音乐的朋友们热烈地歌唱着……现在的上海世界语学会,已经开始着手把这支歌翻译成世界语、西班牙语以及英、法、德、日、意、苏联等国文字。在最近,就打算寄到西班牙的前线,寄到各国去,让前线的战士以及各国爱好和平的人们,都跟我们一样燃烧起反法西斯反侵略的热情。”

1936年10月,鲁迅先生不幸病逝。上海文化界和各界群众团体隆重哀悼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麦新任挽歌队指挥,并负责教唱《鲁迅先生挽歌》。他和业余合唱团的同志们一起连夜赶印挽歌。第二天,他不顾劳累,随同各界群众瞻仰鲁迅先生遗容。22日,麦新带领挽歌队来到胶州路万国殡仪馆,为鲁迅先生送殡指挥唱挽歌。

同年11月23日,麦新参加了反

对日货走私的上海缉私大游行。当他与歌咏合唱团的同志们来到游行集合地点时,得知爱国人士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李公朴、沙千里、史良、王造时七君子被国民党政府非法逮捕入狱的消息,便冲到游行队伍的前面,挥臂指挥大家高唱起《义勇军进行曲》。游行队伍被敌特、巡捕打散后,麦新重新集合起被驱散的群众,手挽手地沿着河南北路向火车站方向前进。他振臂高呼:“抵制日货!”“打倒日本帝国主义!”“释放救国会爱国领袖!”等口号,极大地鼓舞了群众的爱国热情和斗志。

1936年底上海工人反日斗争风起云涌。麦新在上海从事音乐救亡运动,除参加民歌会、业余合唱队、歌曲作者协会、歌曲研究会的活动外。还发起和组织了立信音乐研究会,培养广大青年音乐工作者,分散到工厂、商店、学校、郊区衣村,开展救亡音乐活动,使中国音乐运动在广大群众中扎根。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二十九军奋起抵抗、英勇杀敌的消息很快传至上海。麦新怀着强烈的抗日救国**和对二十九军将土的敬佩心情,执笔创作了著名的《大刀进行曲》: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二十九军的弟兄们,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

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

咱们二十九军不是孤军,

看准那敌人,把他消灭!

把他消灭!冲啊!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

麦新创作完这首热血沸腾的歌曲之后,首先拿到群众中去教唱,根据群众试唱中提出的修改意见,将原稿作了几处修改。原稿中歌词“二十九军的弟兄们”定稿时改作“全国武装的弟兄们”,“咱们二十九军不是孤军”改成为“咱们中国军队勇敢前进!”

这首威武雄壮的战斗歌曲,强烈感染着广大群众,田汉通过百代唱片公司的业务负责人任光,把《大刀进行曲》录制成唱片,使这首歌曲在全国广为传唱。这首歌唱出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激发了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

奔向革命圣地

1937年“八一三”上海抗战爆发后,麦新参加了山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下的第八集团军战地服务队,在共产党员钱亦石的带领下,开赴浙江从事抗日宣传活动。同年9月25日,麦新在浙赣边界江山县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麦新随战地服务队,辗转浙、赣、湘等地,在这期间,他写了《游击队歌》、《农民救国歌》、《壮丁队歌》、《保家乡》等歌曲。

1938年4月,麦新随队来到当时抗敌活动十分活跃的武汉。那时,政治部第三厅刚成立。麦新在武汉拜望了冼星海,在汉口八路军办事处聆听了周恩来的重要讲话。周恩来告诫革命文化工作者珍惜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全民抗战形势,希望大家尽一切可能,坚持在国民党军队里工作。说这是一种特殊的战斗。麦新和队里的大部分同志,原先曾想离队去延安,听了周恩来的讲话,坚定了他以党的利益为重,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的思想。他决心按照党的指示,在党最需要的地方坚持战斗。

麦新在武汉再次与绶曾一起编辑《大众歌声》第三集。这本歌集共选用了100多首歌曲,其中刊登了瞿秋白翻译的《国际歌》——当时苏联的国歌。

1940年12月,麦新向党组织提出了到延安去为保卫抗日圣地而战斗的要求。第二年10月,麦新来到重庆《新音乐》杂志社,不久接到通知,让他去曾家岩八路军办事处。办事处负责同志正式通知他说:“你提出去延安的申请,周恩来同志已经批准了。”为了沿途安全,他换上了八路军的灰布军装,以办事处办事员回延安办事的理由,于同年11月,奔赴他久已向往的革命圣地延安。

到延安后,组织上分配他去桥儿沟的鲁迅艺术学院音乐部,负责编辑出版《歌曲》月刊并担任党支部书记的工作。在延安时期,麦新创作有《毛泽东歌》、《保卫边区》、《行军》、《春耕小曲》,《红五月》、《小葡萄》等40多首歌曲。周扬回忆说:“40年代初,他到了延安,曾在鲁艺和我共事,时间虽然不长,却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他是一位勤奋的、有才能的、朝气勃勃的党的音乐工作者。”

1942年,麦新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和整风运动。在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导下,撰写了《略论聂耳的群众歌曲》、《新的聂耳在工农兵中生长着》、《是改变工作作风的时候了》、《创作不是少数人的事情》等十几篇音乐理论文章。他认为一个音乐工作者的根本问题是改造世界观的问题,是为工农兵服务的问题。“由于聂耳进步的世界观以及他的生活斗争和政治斗争的实践,所构成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使他不仅写出了人民今天的痛苦,也写出了人民今天的抗争以及对明天光明的热望……从民族的大众的丰富的斗争生活中去吸取创作源泉,创作了大众所喜爱的民族形式,又交还给大众并给予他们以力量和鼓舞,使他们为拯救自己的民族而斗争!这就是聂耳作品之民族化与大众化的全部意义。”

5月30日,麦新在鲁艺聆听了毛泽东的重要讲话。毛泽东号召知识分子走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并把桥儿沟的鲁艺称为“小鲁艺”,把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的广阔天地和丰富斗争生活叫“大鲁艺”,号召广大艺术工作者投身到文艺创作源泉的“大鲁艺”去。麦新遵照这一指示,来到南泥湾359旅,受到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的强烈感染。他回到鲁艺后,创作了《南泥湾开荒》、《生产大竞赛》等歌曲。歌曲带着浓郁的陕北地方韵味,热情地赞美大生产运动,受到了边区群众和战士的欢迎。

麦新在鲁艺,由于工作认真,成绩卓著,得到了院领导的表扬和师生的称赞,曾两次当选为模范工作者。许多和他一起工作过的同志,都夸他胸怀坦荡、平易近人、热情直率,“他好比是一团烈火,以自己的热力去感染别人。”“他处理一切事情的原则是以党的利益为前提,以自我牺牲的精神去担任一般同志认为对于自己的技术发展有妨碍的组织工作。”

埋头工农做工作

1945年8月30日,麦新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报名参加干部工作团赴华东地区开辟地方工作,他告别延安踏上了新的征途。12月,到达了目的地——阜新。来到阜新后,他想方设法熟悉东北光复后的形势,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麦新听到组织上决定他到郊区的太平煤矿去做矿区的群众工作,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麦新在太平煤矿,带领干部深入矿井,了解矿工的生产和生活情况,询问了生产管理问题,有时还和矿工一起劳动,促膝谈心。他在日

记中写道:“来到实际中,来到下层群众中,看到了好多东西,特别是群众吃饭问题,想到自己今后要走的路。记得离开延安时,周恩来同志讲的‘奋斗的人生是曲折复杂的’。这是最正确的人生观。”

同年12月底,国民党反动派向阜新发动进攻,麦新随地委干部向哲里木盟首府通辽一带转移。这时,毛泽东发出了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重要指示。1946年2月,麦新向地委书记吕明仁提出了到基层去工作的要求,吕明仁原来想让他在地委机关多写几首像《大刀进行曲》的歌曲就行了,麦新执意要下基层,正好开鲁县也需要一个宣传干部,就同意派他去县委工作。

1946年3月初,麦新来到开鲁,先后任县委委员、县委秘书、城关区委书记、县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等职。他在县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减租和生产是保卫解放区的两件大事”的指示精神,组织领导了开鲁人民轰轰烈烈的反奸清算,减租减恩,清剿土匪,生产支前等群众政治斗争,日夜辛劳地为党为劳苦群众而勤奋工作。

在群众火热的阶级斗争中,麦新耳闻目睹地主阶级的凶狠,贫苫农民的苦难。他用东北的民间曲调,创作了《农会会歌》:

穷人穷,为什么穷?

打下粮食归地东。

吃粮还要五分利,

官工羊工几十个工,

年年穷,辈辈穷。

……

这首谱上东北秧歌调的歌曲,唱出了农民昔日的苦,解放翻身后的甜,反映了农会的力量和保田爱国的决心,对启发广大农民的阶级觉悟和斗志,配合西满开展土改运动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中共开鲁县委曾把这首《农会会歌》,印发在土改时的开鲁《工作快报》上,很快传唱全县,唱遍了科尔沁草原。

1946年8月,麦新响应东北局关于“一切可能下乡的干部统统到农村去”的号召,走出县委机关,带领县委工作团,来到离县城60多华里的五区万发永村发动群众,开展工作。万发永村是大地主“王三老虎”的地盘,是几绺土匪经常出没和聚集的地方,反动势力十分猖獗,斗争形势复杂。麦新毫不畏惧。他在日记中写道:“有什么关系,精神准备的最坏方面,不过是‘掉下脑袋’,如因此而牺牲,那也是值得的。”他来到万发永村后,组织群众建立农会,武装群众进行自卫,和农牧民打成一片,受到群众和地方干部的爱戴。有位农会主任在一次战斗中不幸被敌俘去,敌人想从他口中找到麦新的踪迹,这位农会干部守口如瓶,至死不说,狡猾的敌人挑拨他说,麦新是汉族,和咱们蒙古族不是一家。农会主任怒斥道:“你们手里拿着黑蟒鞭,我们穷人手里拿的是要饭筐、打狗棒,咱们走的不是一个门!”敌人无可奈何,杀害了这个农会主任。这样的动人事迹,反映了麦新和群众的深厚情谊。

10月22日,通辽失守,开鲁县委决定战略转移。11月,麦新带领游击队与地委书记吕明仁的部队会合,组成了“长江骑兵团”,麦新任团参谋兼干部中队指导员,活动于高力板一带,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在开展游击战争艰苦的岁月里,麦新经受了战争的考验。他在12月1日的日记中写道:“明晨准备转移到瞻榆西北十里蒋家草房。是时候了!是每个共产党员受考验的时候了!要英勇奋斗(不怕死)!艰苦奋斗(不怕吃苦)!服从命令!遵守纪律!”他认为,“一切艰苦困难要咬紧牙关渡过及克服,最多是牺牲了,还怕什么吃苦,苦最多是,冷、饿、疲乏、跑路这四件事,但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共产党员应该具备“为党的生存,为人民的解放而抛弃头颅,这是最光荣的”!

麦新以身作则,积极参加军事训练,练习骑马、射击等,同时做好指导员应该做的政治思想工作。为配合斗争的需要,他还在紧张的训练战斗中创作了《咱们的游击队》、《民主联军打胜仗》、《反扫荡》等鼓舞部队战斗意志的歌曲,并亲自教唱这些新歌:

烈火燃烧在辽西沙原上,

怒火充满了每个人的胸膛,

国民党到处行凶来扫荡,

杀人放火**又抢粮。

沙原震惊,

辽河动荡,

到处是反蒋的热情,

到处是人民的武装。

兄劝弟,

儿别娘,

前呼后应上战场,

齐心合力打老蒋。

这首《反扫荡》歌曲,唱出了群众对国民党的愤怒控诉,展示了广大农民光荣参军奋起战斗的壮丽图景。

献身科尔沁草原

1947年2月24日,东北民主联军击溃国民党军李守信部,再次收复开鲁县城。3月5日,我军攻克通辽市,国民党守敌狼狈向东部逃窜。麦新和开鲁县委干部一起离开“长江骑兵团”干部中队,又回到了开鲁县城。

开鲁第二次解放,麦新重新回到县委任组织部长,创办县委的《开鲁快报》,指导全县重新建党建政、土地改革、清剿土匪、生产支前等项工作的开展。3月麦新带领工作团到五区万发永村蹲点。麦新和地方干部一起组织群众重建乡、村政权及农民协会、民兵、妇女会、儿童团,发放政府给予的救济粮食。他还带领群众掀起春耕生产热潮,帮助烈军属拉犁种地,为贫雇农垒墙修房、担水、扫院。群众称赞他:“八路军的干部和咱们老百姓心连心!”麦新虚心向群众学习,向当地干部学习。他曾和工农干部相互对照,深有感触地说:“本地工作干部工作起来真比我们强多了。……跟本地工农新干部一起工作真愉快,进步超过过去的八年。”他严于律己,勇于解剖自己和工作认真,受到了上级党委的表扬,被群众评选为“服从上级,爱护下级,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时刻注意走群众路线,积极从思想教育入手”的领导干部和模范共产党员。

1947年6月1日,麦新带领通讯员王振江离开万发永村,去参加县委工作会议。6月6日,在返回五区的途中,他和通讯员小王突然遭到逃窜的百余名土匪的包围袭击。在万分危急时刻,麦新临危不惧,当即命令通讯员王振江返回去向县委报告。他只身匹马与顽匪战斗。这时,正巧我军李排长和两名战士赶车前往装运军需物资,听到激烈枪声前来营救。他们以大车作掩护,向土匪猛烈射击。终因敌众我寡,激战中李排长和两名战士壮烈牺牲。麦新仍沉着应战,他独自占领一小沙丘作为掩护,坚持杀敌,使群匪不得靠近。战至最后,麦新身中数弹壮烈牺牲。

党和人民政府为纪念麦新烈士,将他生前工作和战斗的开鲁县五区以烈士名字命名为麦新区,万发永村改名为麦新村,并修建了巍峨壮观的麦新烈士纪念碑,碑上镌刻着熠熠闪光的八个大字:“麦新烈士永垂不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