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英烈故事

“铁军”名将——叶挺

“铁军”名将

——叶挺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呵,给你自由!

我渴望着自由,

但也深知道——

人的躯体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

我只能期待着,

那一天——

地下的火冲腾,

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

——叶挺《囚歌》

叶挺(1896~1946),原名叶询,字希夷,广东归善(今惠阳)人。新四军主要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1924年赴苏联学习,1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1月出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军长。1941年1月,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入狱五年。狱中,创作出著名的白话述志诗《囚歌》。抗日战争胜利后,经中共中央营救,于1946年3月获释出狱。同年4月8日,由重庆乘飞机去延安途中,在山西兴县黑茶山遇难。

探索革命真谛

生于农民家庭的叶挺,自幼家境贫寒,却懂得“人穷志不穷”的道理。上小学时,他受启蒙老师进步思想的影响,阅读了邹容的《革命军》和《民报》等进步书刊,认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面对封建社会中的阶级压迫,叶挺立志要起来反抗,救国救民。

叶挺15岁那年,进入惠州府立中等蚕业学校就读。在惠州,有很多革命党人在宣传革命主张。为了响应摒弃封建思想,剪掉辫子的号召,叶挺毫不犹豫地剪掉了盘在头上的长辫子,像甩掉一切封建恶习一样,把辫子重重地往地上一摔,以新思想、新面貌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之中。

后来,广州起义失败,使得惠州一带剪掉辫子的人受到牵连,叶挺也被抓进监狱。出狱后,叶挺经常被别人嘲笑,说他“自找苦吃”,怀疑他是革命党人。对于想成为革命党人的想法,叶挺毫不隐瞒:“要是真的能够当一名革命党人,岂不说明我更有志气吗?”

面对别人的讥讽和非议,叶挺始终坚定信念,毅然选择报考广东陆军小学,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努力。1914年,叶挺从陆军小学毕业,随即考入湖北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又称武昌南湖陆军中学)。不久,袁世凯卖国求荣的罪恶行径遭到声讨,反抗情绪一浪高过一浪。正在求学的叶挺愤然加入到“反袁运动”中,并发动同学到学校附近的湖北督军王占元的炮兵营地,呼吁士兵们起来斗争。

1916年,叶挺以优异的成绩从湖北陆军第二预备学校毕业,接着进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工兵科学习。学生中,有人家境尚好,生性顽劣,总是讥笑叶挺出身贫寒,衣袜破旧。但是叶挺却丝毫不受影响,常常与那些求知若渴,积极上进的同学一起讨论问题,相互勉励。学习期间,叶挺除了努力学习军事课程外,还积极阅读提高思想认识。当时,新创刊的《新青年》给了叶挺很大触动。它所提到的科学、民主等新思想为叶挺开辟了思路,拓宽了眼界。为此,叶挺还专门写信给《新青年》,表达了自己探求革命真理和救民强国的远大志向。此后,叶挺在漳州参加粤军,任第一支队处参谋,因表现突出,得到了参谋长的赏识,后被引荐给孙中山,加入国民党。

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并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军阀”的口号。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举行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建立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反帝民族统一战线的决议。叶挺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特别是留意活跃在政坛的共产党所发表的革命主张。对于共产党发动农民运动,唤起民众起来反帝反封建,叶挺表示很支持。同时,共产党的组织发起的很多革命活动也提醒了叶挺。他意识到,自己应该到国外看一看,去学习,去提高自己对于革命的认识。于是,在国民党改组之际,叶挺提出去苏联了解那里的革命情形。当时,以国民党员的资格去苏联学习,叶挺是第一人。

1924年秋,叶挺进入位于莫斯科的东方大学学习。在那里,他与聂荣臻、王若飞、任弼时、萧劲光等人成为同窗,共同对《十月革命史》、《世界革命史》、《工人运动史》等进行了学习。接触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叶挺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革命对当时中国的重要性。1925年初,苏联红军学校开设了中国班。叶挺被选入中国班,进行了军事运动方面的特殊培养。他的同学还有聂荣臻、颜昌颐等人。

通过在苏联的学习,叶挺的革命人生观得以确定,曾多次提出希望加入共产党。他说,我决定加入中国共产党,因为我相信只有中国共产党的战斗精神和它在群众中的政治工作方法,才能成功地创造一个人民的革命运动,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作为叶挺的入党介绍人之一,王若飞清楚地记得:“叶挺到苏联学习以来,对共产党的认识进一步明确,甚至愿意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作革命的先锋。”叶挺在苏联的表现和对革命的忠诚有目共睹。同窗陈乔年说:“叶挺甚盼学习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与理论,虽

为国民党员,却表示无产阶级的精神。”1924年12月,叶挺心愿得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北伐建立功勋

1926年,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掀起了一次又一次反帝反封建军阀的革命浪潮,广东革命根据地初具规模。为了彻底推翻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剥削统治,早日实现全国统一和民族解放,广东国民政府应人民之期盼,断然决定出师北伐。为此,中国共产党再三强调:“本党现时最主要的职任,实在是在各方面准备广州国民革命势力的向北发展。在北伐的过程上,以建筑工农革命联合的基础,而达到国民革命的在全国范围内的胜利。”

艰巨的北伐任务,最终落在了叶挺和他所创建的独立团肩上。早在1925年,叶挺奉命筹建“国民革命第四军独立团”。独立团共约两千余人,包括铁甲车队、黄埔军校部分人员以及自广东、广西、湖南等地调集的部分士兵。叶挺任团长(兼任第四军参谋处长)。北伐在即,叶挺鼓励战士们:“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又是北伐先锋。我们不但代表革命军,而且代表中国共产党。这是我们北伐中的第一次打仗,我们一定要胜利。”

1926年5月1日,叶挺率领独立团兵分两路,从肇庆、新会同时出发。出发后,独立团在团长叶挺和参谋长周士第的带领下,经广州北上,翻山越岭,于5月底到达湖南永兴。此后,叶挺与唐生智部三十九团团长见面,详细了解了敌方的情况,并进行了周密的对敌作战计划。6月5日,叶挺带领独立团以战胜自身六倍敌人,攻占攸县的胜果,宣布取得了北伐战争的首度胜利。从此,叶挺和他所创立的独立团在国民革命军中有了响当当的名号。

首战告捷,叶挺没有因此而骄傲,而是计划增强独立团的战斗力。在浏阳驻防时,叶挺组建了一支特别大队和一个补充营,加强了独立团的后备力量。

8月19日,平江战役打响。独立团与三十六团协同作战。上午时分,叶挺率领独立团移动至江平城北侧,从敌人的后方发动进攻,一举攻入平江城。此后,西、南两侧进攻部队借势发动猛攻。占领平江城后,天岳山、鲁肃山附近的敌人仍困兽犹斗。叶挺果断下令,各营迅速南渡汨罗江,趁敌不备,彻底歼灭了全部敌人。平江战役大获全胜,苏联军事顾问对叶挺及其带领的独立团做出了高度评价:“该城和敌人全部防线的命运,是由叶挺独立团解决的。”

平江战役之后,叶挺率领独立团继续北伐之路,并在汀泗桥和贺胜桥分别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汀泗桥战役中,叶挺审时度势,按照战事发展及时调整了战略,轻松取得胜利。事后,第四军副军长陈可钰对叶挺的军事指挥大加赞扬,称其“具有军事天才,能见机进取。”贺胜桥战役中,敌人投入了大量兵力和重型武器,声称让北伐军无路可走。战前,叶挺仔细地分析了战斗形势,他对战士们说:“我们有广大人民群众支援,攻破贺胜桥是有把握的。但贺胜桥战斗与过去几次战斗不同,这次吴佩孚亲自指挥,有一部分生力军,敌人炮火较强,防御纵深很长,所以我们必须更加勇敢作战,不怕牺牲,完成光荣的战斗任务。”战斗打响以后,叶挺身先士卒,带领战士们几次冲锋,最终击溃了敌人的优势兵力,为进军武汉开辟了道路。

北伐的最后一战是攻克武昌,同时也是一次艰难的作战。由于武器装备不足,独立团先后几次进攻都没成功,且伤亡惨重。在这种情况下,叶挺果断改变攻城计划,歼灭了守城之敌,而后又强攻蛇山,占据了武昌城的制高点,彻底控制了武昌城内的敌军,取得了武昌战役的胜利。

北伐战争的胜利,叶挺功不可没,他所率领的独立团也获得了“铁军”的美誉。北伐战争中,叶挺的果敢指挥,军事才能得到了全面的展现;也正是从北伐战争开始,叶挺迈上了人生更加辉煌的台阶。正如陈毅所称:脱颖自北伐,初胜湘江曲,秋风扫落叶,铁军声威立。

用热血书写囚歌

在北伐战争中屡建功勋的叶挺,之后的人生经历了几多沉浮。北伐战争以后,他历经沙场、十年漂泊,担任了“新四军”的军长,却在皖南事变中遭扣押,后被囚禁长达5年之久。

皖南事件发生在1941年1月,被周恩来称为“千古奇冤”。当时,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的近万人的部队从云岭山向北转移,途中遭到国民党重兵伏击,损失惨重。这种情况下,再战必然对新四军不利。于是,叶挺奉命与国民党军队谈判,其间被扣押。事后,蒋介石颠倒黑白,称“新四军”是“叛军”“违反军纪”,让叶挺背上了莫须有的罪名。

得知叶挺被捕后,蒋介石下令将其劝降。顾祝同便对叶挺好生招待,还特意宴请叶挺。席间,顾祝同旁敲侧击,说明蒋介石对叶挺的才华非常赏识,望与其“合作抗日”。叶挺对于顾祝同的所作所为早已恨之入骨,更不会相信他的话,他义正词严地表示自己根本不会信任一个不能真心抗日、左右摇摆且陷害新四军的政党,并表露出“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气概。

在上饶集中营,叶挺一心要揭露蒋介石扭曲事实、欺瞒天下的罪恶行径。他在

囚室内写好了一份电报稿,内容不但说明了蒋介石诬蔑新四军,同时还严词强调必须即刻释放新四军全体被囚人员,马上停止反共行径,共同抗日。叶挺的字里行间表现出坚定的立场,使顾祝同劝降未果。

此后,顾祝同派出赵凌波(原新四军参谋处长)继续劝降。当叶挺见到赵凌波时,又气又恨,他不能接受曾经一起谋事的同志,竟然站在眼前劝自己与其同流合污。“你还有脸面来见我?”叶挺怒斥道。自知有愧的赵凌波开始为自己辩解:“军长,你误会了……”叶挺不能接受叛徒的行为,更不能看到叛徒为自己开脱罪行的丑陋嘴脸。“啪、啪”几声清脆的声音,叶挺扬起手掌狠狠地打了赵凌波几个耳光。“你不要再说了,马上滚开!”叶挺仍旧不能平息心中的怒火,说着,转身端起烧着火的炉子,连茶壶一起,用力向赵凌波砸去。赵凌波吓得拔腿就跑,从此再也不敢来见叶挺。

叶挺说过,做叛徒是最可耻的,终究要被人民所唾弃。他常常教育被俘人员,要有坚定不移的立场,要有斗争到底的信心。为此,叶挺开始“蓄须明志”。他说自己不获得自由,就不刮胡子、不理发。“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正气压邪气,不变应万变”……叶挺把这些字句写在牢房各处,以表示自己坚贞不屈,百折不挠的意志。

在叶挺眼里,永远是敌我分明。对于被关押的新四军战友,叶挺总是关心备至。当时,他收到周恩来设法送来的钱后,就会给其他战友购买食物、衣服、蚊帐等,并且利用送物品的机会激励大家:“我们受党和新四军的教育,不要辜负党的期望,要坚持斗争到底!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做出任何对党不利的事情!”收到物品的新四军干部常常会在衣服的内兜里发现写有“团结一心,斗争到底”的纸条,可见叶挺的用心良苦。

1941年1月至1946年3月,叶挺曾被囚禁在江西上饶、四川重庆、湖北恩施和广西桂林等地。在狱中,叶挺经受了国民党反动派来自心理和身体的多重折磨。为盼“天明”,他始终忍辱负重,坚持与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并在重庆渣滓洞集中营内写下了著名的明志诗《囚歌》。

魂归延安

毛泽东同志转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我已于昨晚出狱,决心实行我多年的愿望,加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你们的领导之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我的一切。我请求中央审查我的历史是否合格,并请答复。

这是叶挺出狱后,递交的一份入党申请书。党中央予以的答复中以“亲爱的叶挺同志”相称:你为中国民族解放与人民解放事业进行了二十余年的奋斗,经历了种种严重的考验,全中国都已熟知你对民族与人民的无限忠诚。兹决定接收你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员,并向你致热烈的慰问与欢迎之忱。

经过毛泽东、周恩来等人与蒋介石的多次交涉,叶挺于1946年3月4日终获释放。当天,国民党反动派有意为叶挺准备了一套崭新的军官呢料制服,叶挺则坚定地表示一定要穿着新四军的军装走出去。

出狱后,叶挺受到了由董必武、王若飞、邓颖超等组成的代表团的热烈欢迎。见到久违的同志们,叶挺激动不已,同时他也没有忘记狱中的新四军战友,强烈要求继续释放在押人员。出狱后的第二天,叶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被关押的五年零两个月中,叶挺早已下定决心,一定要继续牺牲了的同志们的精神,重新加入共产党,贡献他全部的力量,为全中国人民服务。

重回党的怀抱后,叶挺诚恳地表示:“马列主义给了我理想和信念,党组织不断给我教育和帮助,使我认识到一个真理:只有马列主义才能救中国。党走的路,就是我走的路。我个人是渺小的,除了为人民,为最广大的劳动人民,还能有什么?我迫切想到延安去,到人民中间去,贡献自己的一切!”此后,叶挺积极投入到民族解放的事业中。在重庆,他坚决与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与各民主党派和爱国人士组织声讨国民党反动派挑起内战的罪恶行径。

4月8日,叶挺等人乘机从重庆返回延安,途径山西省兴县黑茶山时,不幸遇难。同行的还有叶挺的夫人李秀文、女儿叶扬眉和中共中央高级干部王若飞、博古、邓发等。

叶挺等人遇难后,《新华日报》发表社论《中国人民无可补偿的损失》:叶挺是“北伐时期的虎将,抗战时期的岳飞。他的毕生奋斗,是足以使每个中国人为之感动,每个中国军人为之感动,足以使反动派羞愧无地。”4月18日,三万人在延安举行了悼念大会。周恩来在悼文中说:“希夷!你是人民队伍的创造者,北伐抗战,你为新四军立下了解放人民的汗马功劳。十年流亡,五年牢监,虽苍白了你的头发,但更坚强了你的意志。一出狱,你就要求重新入党。见面你就提到皖南死难同志,检讨皖南事变,要我继续交涉放人。我记住,我永远记住。……”

叶挺,在其五十载的戎马生涯中,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进行了长达20多年的奋斗。叶挺,人民眼中的“革命彗星”就此陨落,但是人民却不会忘却他在北伐战争、抗战和民族解放事业中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