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团务工作手册

第二章 共青团组织建设_三、共青团基层团组织

三、共青团基层团组织

(一)团的基层组织结构

团的基层组织是共青团工作的第一线,是团的工作和活动的基本单位,它直接和广大团员、青年相联系,是团组织的各项活动得以落实的基本保证。

《团章》规定: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中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团员3人以上的,都应当建立团的基层组织。

团的基层组织,根据工作需要和团员人数,经上级团的委员会批准,分别设立团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

在基层委员会、总支部下建立支部。如果工作需要,在基层委员会下也可以建立总支部。在一个支部内可以分若干个小组。

支部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由团员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2年或3年,其中大、中学校学生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1年。基层委员会由团员大会或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3年至5年。

团的基层组织设置应从实际出发,可以不完全与党组织和行政建制相对应。适应街道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单位和领域的特点,灵活设置团的组织。

团的十六大以来,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各基层团组织在坚持党建带团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变化,不断扩大基层团组织覆盖面,增强组织活力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团的基层组织的建立

团的基层组织,与广大团员青年保持着最直接、最广泛的联系,是团的全部工作的基础和显示终端。团的基层组织在团的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团的上级组织无法替代的。离开了团的基层组织,团的思想教育、组织建设和独立活动,特别是大量团的经常性工作就失去了落脚点,再好的工作设想也只能是一纸空文。活跃团的工作,关键是活跃团的基层组织。抓好团的基层组织的工作,我们的组织就有了基础,各项工作才能有着落。因此,搞好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是第一位的任务,必须下大力气,不断根据需要调整好团的基层组织设置;按照团的选举规则规定,搞好团基层组织的换届选举工作,选好团支部书记;建立健全支部工作制度,开展各项活动;增强团的基层组织的自转能力,使团的基层组织充分履行自身职责,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1.建立团的基层组织的基本条件

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人民解放军连队、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中队和其他基层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和团员人数,经上级团的委员会批准,可建立团的基层组织,其设置应从实际出发,可以不完全与所在单位党组织建制对应。团的基层组织主要指团支部、团总支部、团的基层委员会。

(1)团员在3人以上的单位,可以建立团支部。

(2)团员在30人以上的单位,可以建立团总支部。

(3)团员在100人以上的单位,可以建立团的基层委员会。

在基层委员会、总支部下可建立支部。如果工作需要,在基层委员会下也可以建立总支部。在一个支部内可以分若干个小组。

支部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由团员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为期1年至3年。

2.建立团的基层组织的必经环节

《团章》规定,团的各级委员会都必须经选举产生。换言之,团的支部、总支部、基层委员会都必须经过团员大会或团员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具体来讲,团的基层组织的建立一般必须经过三个环节:

(1)成立建团筹备小组。在同级党组织的领导、指导下,在应建团单位(指团员人数至少在3人以上的单位,下同)成立“建团筹备小组”;筹备小组成立之始就应明确成立的目的、组成的人员、开展的主要工作等。此时,筹备小组除了筹备团组织建立事宜之外,同时具有团的临时机构的职能,可进行团内统计,召集团员大会、开展一些团内活动等。因此,在考虑筹备小组的组成人员时,应与正式成立该团组织的候选人选相结合,起到一个考察锻炼的作用。

成立筹备小组,应事先同时征得上级团组织的同意。以党组织发函的形式,与上级团组织协商,征询意见。函中应明确筹备小组人员基本情况、筹备小组成立目的、召开团员大会时间等。上级团组织收到函后,重点关注该单位是否符合建立团支部、团总支部、团委的相应条件。如符合,应及时函复,并在函复中明确正式选举的时间、要求。

(2)召开团员大会(团员代表大会)。一般筹备小组在运转、准备6个月后,应及时召开团员大会或团员代表大会,正式选举产生团的委员会。如党组织和上级团组织认为正式成立团组织条件还未成熟,可适当延长时间,但延长期最多为6个月。

召开团员大会或团员代表大会前,应在事先征得同级党组织同意的前提下,以建团筹备小组的名义,向上级团组织提出请示;经上级团组织批复同意召开后,开始筹备团员大会或团员代表大会的召开。

(3)选举结果的审核、批准。团员大会(团员代表大会)和团的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闭会后,以新产生的委员会的名义,应当及时将选举结果呈报同级党组织和上一级团组织批准。

基层团委下属的团总支,一般对团支部委员会建立没有审批权,审批权在基层团委。但经上级团委授权的基层独立团总支,可以审批所属的团支部委员会建立(授予新团员接受审核权的基层独立团总支,一般可以同时授予所属团支部委员会的建立审批权)。

3.团的基层组织设置的形式

合理的组织设置,是开展团的工作的重要保证。本着有利于正常地开展团的各项活动,有利于加强对团员的教育和管理,有利于团员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作用,有利于团的积极分子的培养和团员发展工作的“四个有利于”原则,团的基层组织设置大体可以采取以下五种形式:

(1)区域型

即组织设置与生产单位和行政区域、行政系统组织相一致。这是团组织设置的基本形式。

(2)专业型

即打破行政区域和行政系统的界限,按照生产的分工行业设置团组织。这种形式适用于在城乡改革中形成的、团员相对稳定的生产单位,包括乡镇企业、农村专业公司、经济联合体、从事同一生产经营项目的农村专业户、城乡个体企业、城镇个体劳动者、商业零售网点和工矿企业的某些经济承包组织。

(3)区域专业型

即在专业化生产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按行政区域建立团总支或团支部,按专业类型设置团支部或团小组。

(4)流动型

即在城乡集体外出从事经济活动的团员中建立临时团组织。

(5)组合型

即在同一作业时间和同一承包单位的不同工序、工种的团员中建立团组织。这种形式适用于一部分实行倒班制的工矿企业和城市建筑行业。允许多种形式并存,实行与团员的劳动组合方式相一致的城乡基层团组织设置,应打破地域界限,实行条块结合,建立网络联存。

(三)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原则和目标

1.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基本原则

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决定着共青团最本质的影响力、战斗力和生命力。团的十六大提出全团要从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战略高度,下大力气抓好基层团的组织建设。2008年8月5日,团中央在全国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需要把握以下原则:

(1)坚持党建带团建,要借助党政工作在基层的新格局和新成果,并力争使基层团建与党建紧密结合

一是要充分依靠党组织的力量,积极争取党组织的支持;二是要紧跟党建步伐,努力在有党组织并且有团员青年的地方建立团组织;三是要努力使团建与党建在工作空间和工作内容上紧密结合。

(2)紧紧围绕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中存在的各类组织的根本任务和功能,找准基层团的工作的切入点

在农村,要围绕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求,特别要围绕生产发展这一重要目标;在企业,要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在学校,要围绕育人目标;在社区,要围绕促进社区和谐,开展好基层团组织建设。

(3)根据青年喜欢的沟通、交流、联络和集聚的新方式,大胆探索和创新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有效载体和途径

一是要打破原有的严格按照行政区划来建设团组织的条条框框,青年集聚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在哪来。二是要积极探索联合建团、区域建团、依托建团、流动建团等各种有效的建团模式。三是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来创新

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基础工作。

(4)把团的有影响力的工作和活动与团的建设结合起来,善于把工作成效转化为组织建设成果

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吸引和凝聚团员青年,是要把最广大的青年团结起来跟党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所以,要努力把团的有影响力的工作和活动与团的建设结合起来、共同推进。

(5)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和商业模式的新变化,找到推动团的建设的有效途径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各类经济组织在运行机制和模式上表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基层团组织建设应该从中找到更多新的切入点。

(6)把发展和培养青年能人作为基层团建的前提性战略任务,选拔各领域的青年能人到团的岗位

要注重在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企业青年技术和管理骨干、学生骨干、社区青年工作者中发现和培养能人,加强基层团组织的工作力量。

(7)把党团组织的“大道理”转化为青年易于接受的“小道理”,既关注青年成长发展中的“大事”,又关心青年工作、生活中的“小事”

要把思想引导与关心服务结合起来,从帮助青年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通过开展各种灵活有效的工作,引导青年自觉按照党的要求健康成长。

(8)要用改革精神和发展的观点研究和推动团的建设

要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实际出发探索团的建设的新路子;坚持继承和创新的统一,保证团的组织的严密性、纪律的严肃性,健全团的制度。继承在实践中形成的好传统、好做法,使之在新形势下发扬光大。

2.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总目标

基层团的组织建设,必须以坚持共青团的性质,增强团组织自身活力为目标。在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基层团的组织建设的目标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团的基本性质和根本任务,用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落实团的思想、组织、机制、能力、文化和作风建设等各项任务,努力把共青团建设成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跟随党走在时代的前列,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

为了实现这一总体目标,需要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1)保持共青团组织的先进性

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抓学习、抓骨干、抓实践、抓契机、抓阵地。保持共青团组织的先进性。

(2)要保证党的领导,坚持团的基本性质和根本任务

保证党的领导就是要保证党在政治、思想、组织、工作上对团的建设的全面领导。政治上保证党的领导,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思想上保证党的领导,就是要以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组织上保证党的领导,就是要坚持民主集中制,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组织路线和干部路线;工作上保证党的领导,就是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同时要照顾青年特点开展团的建设工作。当前共青团组织的重要任务是: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3)坚持改革创新

当前共青团的自身建设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情况,只有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的根本原则,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以研究和解决,才能使团的建设适应新的要求。当前团的事业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共青团工作要在工作思路上创新,在工作方式上创新,在自身建设上创新,推动共青团工作不断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4)密切联系团员青年,发挥团组织的作用

广大团员青年是共青团组织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和主要社会资源。青年群众不仅在组织上为共青团提供了后备力量,更重要的是青年的愿望和需求构成了共青团工作的依据和主要内容。共青团的社会职能,只有在与广大青年的密切联系中才有实现可能。衡量团的社会价值的标准之一,是看它能否代表青年的利益,对青年有多大的作用,在青年中有多大的影响。因此,加强与广大青年的密切联系,在服务青年中发挥团组织的作用,是基层团组织建设目标的重要内容。

3.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具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任务是:力争用3-5年的时间,使团组织实现“五个有”(即有一个好的班子,特别是有一个好的带头人;有一支能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团员队伍;有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并适合团员青年特点的活动;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有保证工作正常开展的必要经费和阵地)。团组织在学校、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覆盖率达到90%以上;在农村和社区覆盖率达到60%以上;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覆盖率达到50%以上。在此基础上,创建一大批“四个好”(班子建设好、主题活动好、支部建设好、阵地建设好)的“五四红旗团委”。经过努力,逐步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团的基层组织体系,构建自我运转能力更强,团员青年参与程度更深,社会化水平更高,更加富有效能的组织运行机制,把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政治坚定、组织巩固、具有内在活力的坚强集体。

当前基层团组织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全团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团的建设的重点。增强团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是要通过丰富团的工作手段,以有形的工作为依托,竭诚为青年服务,加大服务青年的力度,把为青年服务作为加强团的建设的突破口,以服务求建设,以服务求活跃,以服务来凝聚团员与团外青年。这样团组织才能更广泛地联系青年、吸引青年,从而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团组织的建设才能获得稳固的群众基础,团的组织就会更加巩固,不断发展。团的基层组织直接联系着广大共青团员和亿万青年,担负着服务青年、团结青年、教育青年、把党的要求和任务落实到团员青年的重要职责。要按照有利于党组织加强对共青团工作的指导,有利于团组织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有利于团组织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原则,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鼓励基层团组织在实践中探索加强自身建设的途径。要紧密结合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加强和改进团的基层组织建设,下大力气整顿好松散瘫痪的团组织,把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成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坚强集体。

(四)基层团组织工作的格局创新

任何一个社会组织,它的具体组织形式必须与其承担的功能相匹配,与组织成员的特点相适应,并受制于所处的经济社会条件。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和适应能力的组织,总是在不断发展、创新中获得新的前进动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共青团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必须在保持体系总体稳定的同时,根据时代需要大胆创新团的基层组织形式,促进团的建设,取得更大进步。

1.创新团的基层组织格局的必要性

(1)创新团的基层组织格局是更好地服务青年的需要

服务青年是近年来共青团工作和建设理念的重要突破,是组织功能的重要发展。现在,服务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为青年服务已经成为团的工作的主要内容。组织的功能决定组织的结构。服务青年功能的增强对团的基层组织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团的传统基层组织形式是借鉴苏联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组织模式发展起来的。这种组织形式突出了政治功能、教育功能,强调把基层组织建设成战斗堡垒,但它的服务功能相对较弱,不能完全适应为青年服务的需要,必须在实践中加以发展完善。

(2)创新团的基层组织格局是适应青年流动性日益增强的需要

团的传统基层组织形式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它以行政权力为后盾,以特定的单位为依托,对组织成员进行严格管理。这种组织形式与社会约束程度较高、社会成员流动性较弱的客观条件相适应,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良好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包括青年在内的社会成员从原来的体制中解放出来,对原来体制的依附越来越少,流动性越来越强,使团的传统组织形式面临新的问题。“空壳支部”、团员流失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挑战的严重程度。

(3)创新团的基层组织格局是适应社

会资源配置方式变化的需要

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资源高度集中,被各级政府以及作为其延伸的大大小小的单位所控制,社会上可以自由组合、自主配置的资源匮乏。在这种体制中,基层团组织只能从本单位获取人、财、物的支持。由于单位拥有巨大的社会资源,党政对团组织的支持通常是强有力的。当市场取代计划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后,社会资源分布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来集中于单位的资源逐渐向社会转移、分散。因而,基层团组织从单位中获得充分资源的难度也日渐增大,需要向社会整合资源。

创新团的基层组织格局是长期而艰辛的探索过程。各级团组织要充分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注意总结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要加强工作指导,认真研究团组织功能的发展变化,研究青年的特点和经济社会条件的变化。按照有利于组织联系团员青年、有利于增强内在活力、有利于整合工作资源的原则,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基层组织形式,努力使团的基层组织充满活力。

2.创新团的基层组织格局的思路

新形势不断对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全面准确把握新要求,团的基层团建再上新台阶,必须解放思想、奋发进取,进一步明确思路,创新工作方法,结合基层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推进措施,从而使团的基层组织更为巩固,基层团建水平不断提高。当前,在基层团的组织建设格局创新工作中,要注意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增强开放意识

新形势下的共青团组织已经不再是原有的封闭状态下自我运行的循环体系,团的基层组织建设不再是单纯依靠组织部门、甚至是团组织自身的努力就可以做好的。它涉及各条战线、各个领域,也与共青团之外的组织、结构和资源有着多种形式的交叉和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突破“就团论团,就团建抓团建”的思维定式,以更加开放的理念,自觉把团的组织建设放在党的中心工作大局、放在团的事业全局中来认识和把握,合理配置、充分整合团内外各类组织资源,依托各战线的重点工作和品牌活动来推动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构建起开放联动、动态协作、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

(2)提高创新能力

团的基层组织格局创新是新形势下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必然要求。现在形势发展变化很快,我们更要把创新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作为开展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理念。加强团的基层组织格局创新建设,首先要选准方向和目标,抓住关键环节,有的放矢地寻求解决对策。要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对于看准了的问题、决定了的思路,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一抓到底,不能片面求新。

(3)不断探索和推进基层团建创新

坚持党建带团建,借助党建成果,促进“两新”组织团建;紧跟党建步伐,善于借助党政工作在基层形成的新格局和新成果;积极推动基层团建与党建在工作空间和工作内容上紧密结合。以走进青年为根本,根据青年喜欢的沟通、交流、联络和聚集的新方式,把握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和商业模式的新变化,灵活设置团组织。积极探索联合建团、区域建团、依托建团、流动建团等各种有效的团建模式,努力扩大基层团组织的覆盖面。探索和创新乡镇、企业、街道等团的委员会建设方式,充分发挥青年能人、企业技术和管理骨干、基层优秀团干部、青年志愿者的作用。加强学校团的组织建设,力争全面覆盖各类学校。探索依托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组织建设和运行联络的新方式,使有条件的团组织实现组织管理和运行方式网络化,影响和覆盖更多的青年。

3.创新团的基层组织格局的具体措施

(1)以扎实推进基层团的组织建设创新工程为载体,进一步提高基层团组织建设整体水平

要推动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合理调整基层团组织设置,大力推进县(市)级团委、基层团委、团支部“三级联创”,全面推进城乡青年中心建设,抓好基层团组织建设联系点,积极推行“基层团委工作手册”、“团支部(总支)工作手册”。合理配置基层团的委员会。在吉林省大力试行“1+4+N”的模式,即设立1名团委书记,4名兼职副书记,N名委员(一般为15—21名)。在基层团的委员会配置上,要注重体制内、体制外,编制内、编制外相结合,其中体制外、编制外人员所占比例一般不应低于50%。但基层团委书记原则上必须是体制内、编制内人员。团的基层委员会具体人数应根据所在地的团员青年的人口数量,各类社会组织数量以及团组织结构、团员数量等因素确定。

(2)以全面开展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团员队伍整体素质扎实开展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做好团员发展和“推优”工作。

(3)进一步加强基层团干部队伍建设

要大力加强对基层团干部的培训工作,加强基层团干部的选拔配备工作,落实基层团干部的政治待遇和必要的经济待遇,同时要做好基层团干部的协管工作。

(4)以创新与规范团的基层建设制度为保障,建立健全基层团建工作机制

要完善团日活动制度,健全完善基层团内民主制度,建立基层团建工作目标考核制度,加强基层团的活动阵地建设,拓宽经费来源渠道。

(5)建立基层团组织基础工作台账

组织台账:

*基层团组织团员情况及各级各类团组织情况登记表,内容按照“共青团基层组织数据采集系统”的要求登记。

*基层非公企业情况登记表,包括企业名称、负责人姓名、生产经营的主要产品和项目、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团员数、35岁以下青年数、是否建立团组织等内容。

*基层团干部任免文件。

青年台账:

*街道、乡镇35岁以下青年登记表。主要登记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文化程度、从事职业、工作所在地、联系方式等内容。

*街道、乡镇40岁以下青年能人登记表。主要登记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文化程度、政治面貌、户籍所在地、生产经营的主要产品和项目、辐射带动青年人数、联系方式等内容。

工作台账:

*上级党团组织下发的文件和本级团委的工作文件。

*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季度工作安排和推进情况,工作、会议记录以及活动影像等资料。

*团员、青年创业小额贷款档案。

*团员、青年培训档案。

*街道、乡镇青年科技特派员档案。

(五)基层团组织的主要职责

1.组织好团员和青年的学习

组织团员和青年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用科学理论构筑青年的精神支柱,引导青年努力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作贡献,努力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同时,还要组织团员和青年学习科学知识、文化知识和业务知识及技能,不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2.发挥青年作用

组织青年贯彻、执行党组织和上级团组织的指示和决议,认真完成他们所布置的各项任务,广泛地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充分发挥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青年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

3.加强对青年的教育引导

在青年中广泛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近现代史教育和国情教育,民主和法制教育,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培养青年的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引导青年树立与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信息、新观念;自觉抵制不良倾向,努力把青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求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4.努力为青年服务

深入青年,了解和反映团员青年的思想、要求、意见和呼声,维护他们的权益;关心青年的工作、学习、生活和休息,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照顾青年的特点,开展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开展社会监督,同各种危害青少年的现象作斗争,保护和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5.做好组织发展和管理工作

坚持团员发展的方针和标准,对要求入团的青年进行培养,协助同级党委和上级团委选拔和考核下级团委的领导干部以及本机关的在职干部,负责本机关干部的任免、调配工作;搞好对下级团干部的培训;协助上级团委掌握本级团委所属专职团干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