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铸都

第一章 古道光芒:6、长征路上的兵工厂

一九九三年七月二十三日《湖南农村报》载《肖克将军为家乡修改县志》一文述叙了这样一件事:

“湘南起义时,在宜章一带打铁的嘉禾人,经肖克组织,成立了工农革命军第一个兵工厂。”

这是1993年《嘉禾县志》原稿中的一段话。肖克看后说:“这个史实不够准确,一是兵工厂是在湘南起义前成立的,而不是湘南起义时成立的。把“时”改成“前”就准确了;二是这个兵工厂是由宜章黄沙区党支部书记彭晒,采用公开与秘密相结合的方式组织的。而不是经我肖克组织的,把我的名字换成彭晒就对了……”

这段话表现的是肖克将军实事求是,不将他人之功据为己有的精神。但我们也从中看到了嘉禾人能造枪弹办兵工厂的事实。翻开的是嘉禾人在“铁流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所写下的辉煌一页。在走访中,我们得到了更多的资料证实,“嘉禾人的确撑起过长征路上的兵工厂。”

彭晒在湘南起义前就办起了半公开的兵工厂,其技术人员是嘉禾塘村的锻工和袁家的铸工。带头的是嘉禾行廊村一个叫王柏森的人。

王柏森,1911年11月7日出生于嘉禾行廊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5岁丧母,11岁丧父,12岁随堂叔打铁,15岁约田岗头的雷四苟来到湘粤交界的梅花村打铁谋生。

王柏森先是替杀富济贫的绿林好汉修枪,后比照着学会了造前膛步枪。雷四苟懂翻砂,铸造枪管、枪栓,其他部件由王柏森锻造而成。因事情败露,王柏森机智脱险,雷田苟被害。

王柏森回家乡组织十几个青壮铸匠铁匠办了个“嘉禾打铁铺”,专为汝城热水农军造五响步枪。并先后转移到江西崇义和湖南临武以造农具作掩护为当地农军造枪。

团防局得知,也出高价请王柏森造了十支枪,但他给团防局造的枪十支有九支不响,唯一响的那支却后挫力特别大,一放枪专伤自己。他知道团防局不会放过,带着伙计们连夜逃到湖南宜章。当时,宜章农运如火如荼,农民彭晒组织他们放开胆量为农军造枪。——这就是前面所述“湘南起义前,彭晒组织成立的兵工厂。”

1928年元月下旬,湘南起义胜利后,朱德等人把革命军主力派到湖南郴县、耒阳等地。国民党的军队反扑宜章。琦石农军独立营在彭晒、肖克的领导下,用王柏森造的五响步枪抗击敌军,起到了意料之外的作用。

农军走后,王柏森到处寻找他们没能如愿。直到1934年11月王柏森与他的伙计才在宜章白石渡投奔红军,时任中央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长的李弼廷也是嘉禾人。李部长问王柏森家住哪里,干过什么?为什么投红军?王柏森指着他的风箱和翻砂铸犁头的炉子和他的伙伴说:“我们是嘉禾人,会造枪。”李部长非常高兴地把王柏森带到报名处,王柏森怕因自己参加红军株连亲属,逐改名吴云清。从此后,这个名字随他一直走到老。

红军首长根据吴云清的特长,将他和随他而来的嘉禾人调入后勤部管理军械。吴云清带领嘉禾锻工和铸匠凭一套土造的翻砂铸犁头的炉子,一个风箱,几把老虎钳既修枪,也造枪,大起作用。

这伙嘉禾人一直跟随吴云清左右,还带出了许多徒弟。1940年,吴云清调任后勤部军工科政委、科长。他的兵工厂到1941年时,每月能生产手榴弹8000枚,复装子弹9000发,枪榴弹5000发。还修理了大量的枪支和无线电发报机。兵工厂的骨干力量还是嘉禾人和嘉禾人带出的那些徒弟。

后随时间的推移,吴云清在兵工领导位置上不断升迁,军工产品发展到掷弹筒、“八二”迫击炮、“六0”追击炮等,这些都与铸犁头的风箱和土炉有关。

1955年吴云清被授予上校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0年,吴云清晋升大校军衔。

这些荣誉虽是吴云清的,但也是嘉禾人的骄傲。他将嘉禾的铸造和锻造工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到极至的辉煌,所起的是抗击外寇拯救民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