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朝当首富

第102章 御书房述冤

第102章 御书房述冤

“李中丞。”惠妃招呼着一身形精干,眼露精光的中年男子。

“微臣参见惠妃娘娘。”那男子躬身行礼,对惠妃有礼的请安着。看到一旁的耿青峰,他有些疑惑的问着:“娘娘,这位是……?”

“哦。”惠妃见那男子提起耿青峰,便想到还没为他们介绍。正好这男子又是支持自己儿子的,如果能把耿青峰也拉到自己这边的阵营,那自己儿子便如虎添翼了。“李中丞,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前些时候,皇上御笔亲封的恩义侯耿青峰。青峰,这位是我朝的中流邸柱,李林甫李中丞。”

啥米?李林甫?自己会不会听错了?历史上那个大奸臣?耿青峰想着,打量起眼前这个精干男子起来。“李中丞,久仰大名。”他记得,这李林甫可是有名的奸相,他居相位十九年,李隆基晚年的**,与他脱不了关系。而且,李林甫这所以能官拜相位,与这惠妃娘娘密不可分。

李林甫,小字哥奴,出身于李唐宗室,是太宗李渊叔伯兄弟李叔良的曾孙。祖父李孝斌,官为原州长史:父亲李思诲,官为扬府参军。初为千牛直长(宫廷侍卫)。开元初,迁太子中允。不久通过他舅姑夫的叔叔侍中乾曜的关系,升至国子司业。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迁为御史中丞,隶管刑部、吏部侍郎。李林甫为人善音律,无才学,会机变,善钻营。喜欢玩弄权术,表面上甜言蜜语,背后却阴谋暗害。奸佞多狡诈,凡被玄宗信任或反对他的人,他总会亲往交结,等他权位在握时,便设计去除此人。即使是老奸巨猾的人,也往往败在李林甫的手下。他与众宦官、妃嫔交情深厚,故而对李隆基的一举一动最先知道。因此他每次都能顺皇帝心态奏旨,获得唐玄宗赏识。他升至御史中丞后,后宫武惠妃独得圣宠,李林甫极尽逢迎谄媚之能事。惠妃之子寿王,极得玄宗钟爱,李林甫托宦官禀告惠妃,“愿护寿王为万岁计”,即是说,他将拥护寿王登上皇帝宝座。惠妃闻禀感激涕零,在玄宗面前经常称颂李林甫之“德政”。因谄附玄宗宠妃武惠妃,擢为黄门侍郎。开元二十二年五月,拜相,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哦,原来是恩义侯耿侯爷,下官原本听说侯爷年轻有为还不信,今日一见果然英俊不凡。”李林甫笑道。

他这话说得可技巧了,原本年轻有为,现在就英俊不凡?那是啥意思,就是说他名不附实了吗?耿青峰扯着嘴角,有些哭笔不得的听着李林甫这话。“青峰自知没啥本事,被皇上封为恩义侯也不过是一时幸运。”

耿青峰这话,让李林甫与惠妃也是一愕。好半天才回过神来,李林甫有些尴尬的笑着:“老夫一时失言,一时失言。这样吧,今日由老夫设宴,向侯爷赔罪可好?”

无事献殷情,非奸即盗。不过,耿青峰面上却做出一副想要去,却又十分为难的说道:“这……这……”

正在这时,那吕公公上前来对向们行礼后说道:“侯爷,万岁爷让你进去。”

李林甫听吕公公这么一说,笑着耿青峰说道:“如此,咱们就改日再约。到时,下官一定向侯爷赔礼道歉。”

“李大人这是哪儿的话,要设宴也该由青峰作东才是。青峰初到京城,对这里的一切都不熟悉,到时还望李大人不啬指教。”耿青峰作出一副想要攀结的样子,对他们说着,俨然一副攀富结贵的小人样。

“好,好,好,那下官就等着侯爷相约了。”李林甫原本还对这个没权没势的侯爷有些警惕,认为他一介平民,被皇上封赏已属不易。现在居然还对他召见,怕是个不好应附的主儿。刚刚一番试探,却不想他一副攀附的小人嘴脸,便有些安心的的笑了起来。“圣上召开见,侯爷还是赶紧去吧!免得一会儿圣上怪罪,侯爷可就罪过了。”

“哎呀!”耿青峰轻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笑道:“你看我,和李大人一聊起来就忘了要面圣这事。如此,咱们后会有期!”

“侯爷请。”李林甫向旁边站了站,对耿青峰做了一个请的动作。

“那青峰便先失陪了。”耿青峰对李林甫和武惠妃行礼告辞后,跟着吕公公向御书房走去。

进了御书房,耿青峰便见到武重规在一旁站立着。而李隆基坐在正前方的宽椅上,拿着奏折批阅。不过说来也巧了,他好像上次来,这皇帝也在批奏折。看来,这皇帝还真不是人做的。你说好好的逍遥自在不是很好吗?居然有这么多人喜欢这个吃力不讨好的位置。

他心里轻叹着自已的膝盖又要受罪了,对着李隆基跪下行礼道:“青峰参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李隆基放下手中奏折,抬头看着耿青峰,对他说着:“青峰今日进宫,是对上次所说之事有答案了吗?”耿青峰昨日到京城之事,吕公公回来禀报后,他也知道了。今日,武重规早朝后说有事要禀报,他估计与耿青峰有关,就让他先在一边候着。

“回皇上,青峰正是为此事而来。”耿青峰站起身来,看着李隆基身后的高力士正好对他笑着打招呼,他对这位史上有名的太监轻笑着,算是招呼的回答着。

“哦?说来听听。”李隆基笑着说道。

耿青峰一下子跪在地上,对着李隆基叩首着说:“皇上,青峰今日来,除了回复皇上上次所说之事外,还有一事要向皇上禀报。”

看他那严肃的样子,李隆基有些奇怪。之前这年轻人,哪怕是对着自己也能口若悬河的,能让他这个样子,怕是事情不小。他与旁边的高力士对看一眼,又看了看一直在下面眼观鼻,鼻观心的武重规,说道:“说吧!”

“皇上,事情是这样的。前工部尚书耿沛杰乃青峰家祖父,当年皇上一夕剿灭太平公主一派的乱党后没多久,家祖父就被人污蔑为其党余孽,欲保永和县主秘谋造反。皇上震怒,下令斩杀了耿氏一家。当时家父正在外地游学,故尔逃过一劫。本想秘密回京,却又怕被发现,固而左右不定。可是,天有不测,家父最终还是被人发现,无奈之下,只得向外逃离。可是,家父在逃离的过程中,不断有人对家父赶尽杀绝。”耿青峰说到此处,故意停下来,看了看李隆基的反应。

当然,此时的玄宗也惊住了,他没想到耿青峰的身份居然是这个样子的。而他身后的高力士,也皱着眉头,看着跪拜在地的耿青峰。

“你说的可是实话?”李隆基问着,语气之中听不出他的喜怒。

“回皇上,青峰所言句句属实。”耿青峰轻笑了一下,无惧的看着面前的九五至尊,坦言说着:“再说,这事也不可能作假,谁会自愿背上这样的身份呢?”那可是要杀头的呀!他有几条命也不敢这样玩。

李隆基轻叹的想着。当初派人去查李璥之时,那些人只查到耿青峰一家在扬州的事情,并没有去查他们来历方面的事情。想不到,居然出了这样的乱子。而且,耿青峰说得不错,这种事情不可能作假,谁会愿意背上这钦犯的身份呢?“那如今,你为何会把这件事说出来?你就不怕砍头吗?要知道,当初耿沛杰犯的,可是抄家灭族的事儿。”

“皇上,听青峰一言可否?”耿青峰偷瞄着一旁如老僧入定的武重规,对李隆基说着。

“你说。”

“皇上,咱们先不说当年青峰家祖父被斩之事。就说家父,当年家祖父出事后,皇上即使知道家父逃逸在外,派人追捕,可有下就地格杀这令?”

“没有。”李隆基回想着,当初耿沛杰一案,殊杀耿氏满门,是有人上奏耿氏一族有人逃掉了。当时他还令人把逃逸之人追捕回来。不过,后来正好遇到孙佺等为突厥默啜所杀,时局不安,边防不稳,便也没有再行过问此事。后来,也没有人向他回报这些,便渐渐淡忘了。要不是耿青峰提及,他还真不记得这事儿。当然,这后来的事儿也算是他的疏忽,要不然怎么可能让耿家还有人逃逸致今。

“那么,青峰请皇上为耿家作主,翻查此案,还耿家一个清白。”耿青峰说着,还不由得自动的对李隆基磕头请求着。

“青峰这是何意?”翻查?这陈年往事,差不多过了快二十年,如何翻查?李隆基头疼的看着耿青峰那不断与地面亲吻额头,无力的说着。

“皇上,当年家父外逃之后,一路上不断有人欲斩杀我父。青峰推测,家祖父肯定掌握了什么,才会遭此劫难。家祖父被斩后,他们没找到东西,便以为在家父手中,便想对家父斩草除根。”耿青峰说着昨日对武重规所说的推测,向李隆基请求着。“青峰恳请皇上翻查此案,给家祖一个清白,也给青峰与家父一个自由之身。”

“唉!”李隆基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对着一旁的武重规问道:“高平王,你之前可知此事?说说你的看法。”

“皇上,青峰所言也不无道由。微臣虽未与耿大人有所接触,但听闻耿大人此人一向处事公道,刚正不阿。应该不会与人勾结,意图谋反。而且,我大唐律令,钦犯逃逸,也要抓捕归案后,由皇上下旨才能斩杀。而据刚刚青峰所言,耿大人之子在逃亡途中,有人却不断的对其斩杀。若真是这样,那这件事应该就另有别情了。”

这武重规还真tmd的聪明,绝口不提事先已知道这事。只说据刚才自己所说,还真是只老狐狸。

“力士,你说呢?”

“回皇上,奴才也认为高平王所言极是。”高力士对耿青峰一直心存好感,是以在李隆基问话的时候,也有意维护的说着。

“唔。”李隆基想了想。“但这件事发生至今也有好些年头,要从头彻查的话,怕是不异。”当然,李隆基也不是什么昏君。虽说刚才耿青峰道出这事儿的时候,是有些愤怒,但细想一下刚才他所说的话,如果是真的,怕是这朝中确实有人在兴风作浪。但目前国家安稳,百姓安居,如果真要动起来,怕是民心不稳。再说水至清无鱼,人至清则无徒。这事虽十分重大,但也只能秘密查探。

武重规这只老狐狸,看到皇帝的脸色,隐约猜到些皇上的想法。是以,他开口请奏到:“皇上,微臣愿秘密查探此事。不过,青峰这里……”

“青峰,你起来吧!”李隆基对耿青峰挥了挥手,让他站起来。

“谢皇上。”耿青峰早就想起来了,要不是为了表现得逼真点让皇帝翻案,他才不会傻傻的用自己的额头去碰那坚硬的殿石。

“这事朕暂时不予追究,交由高平王彻查。”李隆基说着,神情一肃。“但是,若日后查来尔有半点虚言,一定严惩不怠。”

“是,青峰谨遵皇上旨意。”呼,耿青峰小心肝扑通扑通直跳。还好这皇帝老儿还算明理,没砍掉他的脑袋。要不然,还真是赔了。

“嗯。那个……水晶器皿的事情怎么说了?”李隆基想着耿青峰今日入宫的另一件事,开口问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