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小兵

第206章 问策

第206章 问策

“好!”崇祯赌气道:“你说!”

“陛下!”杨齐捋了捋头绪说道:“请问袁崇焕去镇守辽东,是谁派去的?”

“放肆!”王承恩呵斥道:“胆敢质问皇上?”

“是陛下您!”杨齐看了王承恩一眼说道:“是谁赐给他的尚方宝剑?”

“大胆!”王承恩再次呵道:“你敢议论皇上的过错?”

“大伴,上差!”杨齐直视王承恩说道:“皇上亦是人,即便是圣人,亦有过错,然圣人可以直面对错,纠正自己的失误,而不是无视!”

“让他说!”崇祯有些赌气的说道。

“皇上!是问如果大臣们都是奉了皇帝陛下的圣旨,前去办差,办好了,有功,办不好,杀头?是何解?”

“人的能力有限。”杨齐说道:“在能力范围之内办差,结果自然很理想,在能力范围之外办差,结果自然差强人意,但你能说他不用心办差吗?何况袁崇焕镇守辽东期间,是有功的!”

“陛下!”杨齐说道:“这是臣下的肺腑之言,如果大臣们为陛下办差,都担心办错差事,而不去办差,或者随意应付了事,这是陛下希望的结果吗?”

“这不就成了,懒政?赖政了吗?”杨齐说道:“如果袁崇焕的案子办成了铁案!那么就会成为朝堂之上的风向标。”

“何为风向标?”崇祯问道。

“就是榜样!”杨齐说道:“那么,谁还会为陛下效死命?人人都阿谀奉承,陛下是要这样的臣工吗?”

“那!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杨齐说道:“又从何说起?”

“那我问你,他善杀毛文龙,是功?是过?”崇祯问道。

“陛下!”杨齐想了想说道:“斩杀毛文龙,这里面的事,臣不清楚详细经过,这案子要审了才知道。”

“大臣们上折子弹劾他通敌!资敌!纵敌!你怎么看?”崇祯说完命王承恩将桌案旁关于袁崇焕的折子递给杨齐查阅。

“陛下,给蒙古各族卖粮食!”杨齐看完之后说道:“不能说是资敌,以微臣看来,天灾不只是我大明一家受难,蒙古各部一样,如果我们不卖粮食给它们,他们很有可能就会倒向后金,与我们为敌,这是分化敌人的一种手段,换作是我,也会这么操作。”

“通敌一说纯属扯淡!”杨齐说道:“据微臣所知,皇太极的父亲努尔哈赤的死就是拜袁崇焕所赐,早在辽锦会战,努尔哈赤就被袁崇焕用火炮击伤,不久就传来死讯,如今皇太极即汗位,不思报仇,却跟杀父仇人勾结来往?不说这件事的真实性,单是被后金诸位贝勒知晓,也不能容皇太极!再说袁崇焕明知与敌人有杀父之仇的关系纯在,还与敌人眉来眼去?不是自取灭亡吗?”

“至于纵敌,更是可笑至极,通敌都不成立,何谈纵敌?”杨齐说的义正严辞,不容反驳,说的崇祯是哑口无言,细想之下也确实如此。

“看你的样子,不单纯的只是一位武将?”崇祯沉思道:“对朝堂之事,也有见解?”

“回陛下!”杨齐说道:“当今朝廷的症结在财政!”

“哦?”崇祯奇道:“朕之登基以来,屡次与大臣们商议国事,众臣皆说症结在于吏治!贪污腐败,根本原因又在于土地兼并!至于财政?好像只是结果,并不是原因。”

“陛下!”杨齐说道:“他们说的都没错。”

“哦?”崇祯说道:“那你又说财政?何意?”

“陛下。”杨齐说道:“纵观我大明一朝,税制都是不高的,有的甚至可以说是免税,可即便如此,我国太祖高皇帝时期,税收依然可以高达千万两之巨,奈何如今岁入不过几百万两?”

“自开国以来,数百年和平时期,百姓理当人口繁衍不息,人口数量的增加,在税收方面是最可以体现出来的,税收也应该增长才对,为何税费却连年下跌?我国乃是农业大国,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士大夫们利用朝廷养士的免税漏洞,大肆收购吞并土地,肥己而损国!”杨齐说道:“这就是大臣们所说的,问题的症结在吏治,在贪污腐败!在税收,更在土地兼并!”

“可问题也出在这里!”杨齐再次说道:“执政者!”

“朝廷的执政者掌握在百官手里,我大明帝国延绵数百年,这些既得利益群体的数量已经极其庞大,他们相互之间联姻,拉拢,成帮结派,如果查贪污腐败,土地兼并,可以说人人参与其中,法!不责众!没有办法处理。”杨齐说道。

“但问题还在,我们就必须寻求解决之道。”杨齐继续说道:“举个例子,建奴女真部,为何连年发动战争?是他们所说的我大明过于压迫他们了吗?答案当然不是。可他们依然四处发动战争,那是因为天灾人祸,女真需要生存,部落不得不转移矛盾,通过对外作战,掠夺其他部落,甚至是国家的物资,来满足自己发展需要!从而达到化解部落内部矛盾。”

“你是说女真是通过对外作战,来满足自己?从而化解内部矛盾?”崇祯问道:“他们有什么矛盾?”

“陛下!您看。”杨齐说道:“陕西百姓为何暴乱?继而起义,叛出我朝廷统治?就是因为天灾:干旱,他们要活命,就只能抢那些地主老财的粮食,从而结成团伙,人多了,消耗的粮食自然也就多了,所以他们开始四处掠夺,掠夺完富户,就开始掠夺官府,民乱,就是这么演变来的。”

“这个我明白。”崇祯说道:“你就说说,我们需要怎么做?”

“我们现阶段不能像商鞅、王安石那样一刀切的去变法。”杨齐说道:“我也不想像他们一样没有好下场!”

“我们应该采用温和的方式去变法,去改革!”杨齐说道:“我们乃是泱泱大国,礼仪之邦,自然不能像女真、乱民那样去抢!”

“不错!”崇祯点了点头比较赞同这个说法。

“第一步我们要从商业入手,充盈国库!”杨齐说道:“通过商业,来培养一个新兴的阶层,来与旧有势力抗衡,也让旧有势力看到新的发展事物,他们自己本身也会作出合理化的转变,从而蜕变为新的阶层。”

“可行吗?”崇祯说道。

“田州就是例子!”杨齐说道:“臣刚接手田州的时候,它还是一个庄子,里面只有不到五千人口。如今可能已经有一百万人了吧?陛下赎罪,臣已经有大半年没回田州了。”(虽然本作是架空历史,但古代一个城市发展到百万级人口以上并不是没有,去个例子,南宋时期的“临安”城市人口一百五十万人!好信的可以去查查史料记载)

“这么多?”崇祯张大嘴巴说道。

“这里面绝大部分都是因为乱民闹事,干旱,不得不背井离乡的百姓,臣不忍看他们流离失所,就收留了他们,不想这件事越传越广,有很多人长途跋涉赶到田庄,臣也只能收留,开垦荒地,派人指挥生产劳作,尽快回复生产。”

“你!做得好!”崇祯说道。

“对了陛下!”杨齐说道:“臣听闻朝廷开资艰难,这次微臣缴获的金银财务,武器、铠甲、旗帜愿意全部上缴!”

“哦?”崇祯开心道:“有多少啊?”

“陛下!”杨齐从怀里掏出一叠银票说道:“这是京城新开的‘农商银行’通兑银票,一共两百二十万两白银。”说完双手呈上。

“陛下!”王承恩快速接了过来,转交崇祯,他握着手里一厚沓的银票,内心感慨万千,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陛下!”杨齐接着说道:“这次进京,臣还将田庄的税收一并带来,本来田州的税收不在其上,可臣知道朝廷缺钱,所以也带来了。”

“哦?”崇祯问道:“有多少?”

“一共是一百五十八万两白银。”杨齐说道。

“怎么会有这么多?”崇祯惊疑不定问道:“你这都赶上几个省的税收了。”

“陛下!”杨齐说道:“因为田庄是新兴的地方,那里并没有官场上的虚假,都是实打实的,另外臣还在当地推广商业经营活动,为了满足百姓的菜篮子,臣自己开办市场,为了满足部队需要,臣也自己开办了矿场,为了满足部队战士的营养,还开办了养殖场,等等,蒙皇上庇佑,上天不弃,还过得去!”

“大伴!他真是一位能臣啊!”崇祯夸赞道。

“嗯,确实如此!”王承恩笑道,只要崇祯高兴,就是他高兴,谁要是惹崇祯不高兴,他就让谁不高兴。

“这样吧!”崇祯说道:“袁崇焕的案子就交给你主审,会同三法司共同审理,希望可以还一个公道与天下!”

“至于你的赏赐!”崇祯说道:“朕又不是昏君!有功必须赏!你有什么请求吗?”

“陛下!”杨齐说道:“臣想跟陛下要一个地方。”

“哪里?”崇祯说道。

“崇明!”杨齐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