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小兵

第75章 流民

第75章 流民

刘国能外号“闯踏天”,是明末农民起义最早的三十六营其中之一,此时也与王二合兵一处,唯王二马首是瞻,与他一起留下来的,还有点灯子“赵胜”。

“然后咱们再合兵一处,进攻绥德州。”王二说道。

“王大哥。”刘国能说道:“一个小小的绥德,王大哥怎么如此看重?”

“并非是我看重它,而是我部裴超,以八千重兵留守绥德,居然被他们以两千之众,偷袭绥德,然后又在木庄突袭其中军大营,焚烧粮草辎重,裴超不敌,只余五百余人返回府谷。”王二有些挖苦的说道,这也是他第一次将裴超战败之事当着如此多人的面提起。

“哦?”点灯子赵胜说道:“王大哥,裴老弟,要说也是军中一个好手,怎会如此不堪?”

“哼!若不是他恃才傲物,焉有战败如斯?”王二心心念念的皆是左丞相一职。

“大帅!”裴超本来不想再为王二卖命,此人心胸狭隘,极为功利,自己替他出生入死,只是一时大意,丢失了先机,这才被官军偷袭得手,若自己当时不是一心为他卖命打天下,自己如何有此一败?

“攻打绥德,必先攻打田庄!”裴超已经打算不在为王二卖命,但他当着众多义军首领的面如此奚落自己,是他最不能忍受的,再说如今他实力大涨,哪里会忍受这个气?

“田庄?”刘国能疑惑道:“那里我知道,不过是一个大一些的庄子而已。”

“李明伟,趁我带人攻打木庄之际,扮作客商,偷我城池,留守的士兵不知所以,纷纷弃城而去,战斗力一般,取巧而已,但田庄的是杨齐,他是当时实打实跟我正面作战,却击败了我的人!”裴超说出了当时的隐情,所有人都以为他是败给了李明伟,原来这里面还真相。

“嗯?”刘国能有些吃不准的看了看王二。

“刘大哥,”赵胜说道:“我觉得裴兄弟说的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赵胜选择相信裴超。

“好。”王二目的其实已经达到,裴超名义上还是自己的手下,而且最近招收了不少士兵,他心里也明白,如果不激他一下,这小子恐怕不会为他卖命,葭州,是延安府北方少数没有被袭扰,攻占的城池,想来里面的“东西”应该不少,这一路攻城掠地的,总要有个先锋才好。

“你待如何?”王二不屑的说道。

“末将原为先锋官。”裴超也有些不屑的说道:“为大军开路,扫平一切障碍。”

“哈哈哈。”刘国能眼睛一转,已是明白王二的目的笑道:“哼,人家都说王自用手下的‘闯将’高迎祥英雄了得,以我看来,哪里有裴超勇武?”

“刘大哥说的是。”赵胜在一旁赞道。

“你若拿下葭州,我在调给你五千精兵,助你一雪前耻!”王二再次激他道。

“好!一言为定!”裴超怒道。

裴超这次信心十足,毕竟之前虽然他带领近万士兵镇守绥德,可自己的本部军力也才只有三千余人而已,剩下的都是新依附的士兵,其实说是“士兵”都有些难为他们,根本就是拿了刀的农民,去战斗力、战斗意志都十分低下,若打顺风仗,他们会一拥而上,作战“勇猛”,若是逆风,必会一哄而散。如今形式大不相同,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他直属部队已然达到八千余人,而且还单独拿出来一个月的时间反复训练,其中更是组建了一支两千人的弓箭手部队,再说还有自己的王牌“骑兵”五百余人,虽然人数不如镇守绥德时的军队多,但实力绝对是上了不止一个档次,他相信以如此规模的军队,在整个延安府内,都是可以横着走的,甚至自己有实力攻打延安府的首府“肤施”这样的重镇!

王二、刘国能、赵胜、裴超等人率领六万大军,浩浩荡荡直奔葭州而去。

府谷以南两百余里即是葭州,再往南一百余里是米脂县,再往南一百余里就是绥德州县,葭州知县收到消息,吓得惊慌失措,一面派人将家中子女妾室送往肤施,一面四处奔走求援,米脂新乱不久,城中兵力空虚,流寇出兵攻打葭州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兵马未动,消息就已经传到了绥德州,这是王二有意为之,一方面自己出动大军可以震慑附近的明朝军队,为自己进军制造声势,打击官军的士气,以便更好的队伍城池,另一方面,也是告诉绥德,裴超来了,你们要做好准备,借官军之手削弱裴超的实力,只要他的实力别削弱了,还不是要乖乖的,对自己俯首帖耳?王二军事才能一般,但自诩谋略绝对是数一数二的。

米脂的百姓纷纷出逃,前往绥德避祸,吴堡也受波及,但好在这里还有一些军队,可依然无法阻止百姓外逃,大股大股的流民产生,纷纷南下,前往绥德避祸。

“大哥!大哥!”这天一大早胡峰直接跑到李明伟的卧房大声叫道。

“怎么了?”李明伟一脸不乐意的从被窝里爬起说道:“你要知道,你已经是同知大人了,怎么还如此无礼?”

“流民!好多的流民!”胡峰说道。

“哪来的流民?”李明伟也是大惊失色,这年月,流民可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一是重灾,一是战争,可不论是哪个,都不是李明伟想要看到的,张国栋在陕西度指挥使司利用职权之便,给他运来了两万石粮食,张昌贵以五军都督府的名义征调了十万石粮食,这些粮食及迅雷炮,日前才刚刚运达,就面临如此大的民情?李明伟有些不知所措,但还是亲自上了一趟城墙,查看民情。

然后他做了三个明智的选择,一是派人将消息通告给了杨齐,二是派人在城南这里粥厂,赈济流民,稳定民情,三是火速来人将此事通知五军都督府给事中张昌贵与陕西度指挥使司衙门及赵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