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小兵

第70章 变化

第70章 变化

“上官,此处不是说话之地,还请上官入城歇息。”杨齐上前说道。

“那我就客随主便喽!”张昌贵笑道。

魏大勇、胡峰被留下来打扫战场,其余人则全部返回田庄。

张昌贵坐在车上,朝窗外看去,远处有断收拢战俘的队伍,还有几支队伍在押运战马,刚才杨齐作战的地方,已是尸横遍野,他粗略估算了一下,那里大概有七八百人的尸体,可见战况多么惨烈,想必杨齐的部队,应该伤亡不小,待会要好好安抚他一番才是。

不一会车队就来到了田庄外围,这里已经可以看到新建的军事营区,周边立了不少牌匾,上面写道:“军事禁区!”、“卫兵神圣不可侵犯!”、“严禁入内!”等字样,他望向远方,可以看见有上万人散布在周围施工,建设新的城墙,走到这里,已经可以看到来来往往的运输车队,上面都装满了货物,更多的是在运送粮食,占了车队的半数以上,还有不少从田庄出来的车队,装的也是满满的,从外形上来看,应该是各种手工艺品。进入这里放眼望去的都是青青麦田,里面不时的有农户忙碌着。

“不是说陕西大旱吗?为何这里欣欣向荣?”张昌贵这一路走来,只有这里的粮田,郁郁葱葱,一眼望不到头的麦田,令人心旷神怡。

走到这里之后,车队也不再像刚才那么颠簸,他略微吃惊,低头看去,只见队伍脚下全是大青石铺设的路面,一点积水泥泞都没有,反而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行至城中,左右店铺门前干净整洁,没有任何生活垃圾,整个田庄大街小巷都好像用青石铺建,田庄百姓虽然不似京城一般绫罗绸缎,穿金戴银,但也不似陕西境内的百姓一般衣衫褴褛,满身污垢,身上虽然不甚华贵,但胜在干净清爽,最主要的是给人一种说不上来的感觉,对!是活着的希望,区别于其他地方百姓那般麻木不仁,木纳!

“客观,这里有西域专供的果酒,快来品尝呀,凡进店顾客,皆有赠品!”

“尝一尝,看一看,新出锅的馒头喽。”

“福寿堂新出品绸缎,进店选一选,看一看。”

“....。”

耳朵里面充斥着临街店铺的叫卖声,熟悉、自然,而不似其他地方长官或者上官一样敲锣打鼓,然后喊上两声:“回避!肃静~!”

之后由杨齐安排,参观了田庄新成立的购物中心、铁矿场、煤矿场、兵营等地,张昌贵赞不绝口,李明伟目瞪口呆,这才多长时间?杨齐就有了如此成绩?田庄什么样子,他再清楚不过了,相比于自己,这杨齐今后的仕途,定会前途无量。

“上官,由于田庄新治,还未设立衙门府邸,还请上官委屈,在田庄的官驿稍事安息,稍后下官有接风喜宴安排。”杨齐说道。

“好!好!”张昌贵这一路也甚是疲惫,正好洗漱一番。

“看来此子,不仅武功了得,文治也是相当的出色,关键是还懂得为官之道,这可不得了,日后此子定非池中之物啊。”张昌贵心里暗道。

晚上的席面那是相当的奢华,由于田庄商业繁茂,这里衍生出了一家名为“明月阁”,足足有四层楼高的酒楼,南来北往的客商,迎来往送,红白喜事,皆在此摆上席面,大户人家更是直接从他家传菜回家招待宾客,一经开业就十分火爆。

这里是内陆,没办法搞到海鲜,但河鲜还是可以品尝到的,于是席面上就有了爆炒小龙虾,香辣蟹等淡水美食,像东坡肘子,清蒸娃娃菜,小鸡炖蘑菇,铁锅炖大鹅,鲫鱼豆腐汤等等更是轮番上阵,这也是杨齐到大明以来,吃得最奢华的一顿宴席,在天字号,最大的包房内,一共摆了三桌,张昌贵、杨齐、李明伟、胡峰、魏大勇等人,自成一桌,李明伟属下总旗一桌,张昌贵的随侍官员一桌。

“来来来。”张昌贵酒过三巡之后说道:“在这片流寇横行的土地上,还能有绥德、田庄这样的世外桃源,让我们共同举杯,敬李千户、杨百户一杯,正是有了你们的付出,才有了这一切,朝廷会记住你们的。”

“干!”张昌贵叫道。

“干!”所有人全部起立,一仰脖,将酒杯里的酒全部倒进了嘴里。

“哈哈哈!”张昌贵笑道:“痛快。”

“哈哈哈。”所有人都陪着笑脸。

“今天高兴,大家都放松些,酒桌之上,只有兄弟,没有官员。”张昌贵再次说道,他是真的高兴,在陕西这么困难的地方居然有这桌席面,着实不易,在他的印象里面,这应该是搜刮了全城的资源,才能凑齐这样的宴席,这要换做平时,他是一定要发作的,他宁愿吃的差一些,也不愿将领们如此大费周章,耗费民力物力,同样也是在他的印象里,这些都不是“花钱”来的,今天情况特殊,部队打了胜仗,在这个时候,官员们通常是不责备下属的,以免伤了士气、军心。

“杨老弟。”张昌贵坐在杨齐与李明伟的中间,他探过身子说道:“这样的席面,以后还是不要搞了,百姓困苦,不要难为了他们。”他说这番话并没有避开李明伟,虽然声音不大,但足够他们三人听到。

“上官!”杨齐抱拳说道:“下官为上官能有一颗体恤民情的拳拳之心感到敬佩,但这样的席面在田庄来说,并不用耗费什么民力物力,这些都是在市场之上可以买到的东西,不然下官也不会用来招待上官,上官大可放心。”

“上官,杨老弟的为人,我是清楚的,为官清廉,忠心体国,更是战场上的一员虎将,至今未尝一败。”李明伟在一旁夸赞道。

“呵呵,李大哥,你廖赞了。”杨齐笑眯眯的说道。

“对了,还没问你,为什么你们田庄未有大旱的迹象,反而田亩还格外的茂盛?看这样子,今岁秋后,还能有个大丰收?”张昌贵放下手中的筷子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