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太阳白太阳

第九章(上)

一1942年6月初,日军进攻中途岛美海军基地惨遭大败,损失大型航空母舰四艘,重量级巡洋舰一艘,各种飞机四百余架。此海战使日本海军在太平洋上丧失了进攻能力。8月初,美军在所罗门群岛南部的瓜达尔卡纳尔岛登陆,从而揭开了太平洋战场日本和美、英陆军大决战的序幕。

这样,中国战区的战略地位无形中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随之上升。8月22日,美国总统罗斯福邀请蒋介石夫人宋美龄访美。在此前后的几个月里,宋美龄达到她一生事业辉煌的顶点,仅美国各大学授予她的名誉博士学位就有十六个之多。没过多久,英、美、日三国不约而同地考虑给中国以实际利益这一在抗日战争爆发前根本不会考虑的问题。宋美龄得了美国十几个博士,虽然也为中国人长了脸,但它毕竟更多地体现着宋美龄个人的成功。美、英为中国抗战提供大笔贷款,并不能给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带来实际性的东西。战争常识告诉我们,这些巨额的贷款在战争期间,多半会立即变成可以消灭人类生命的飞机和大炮,战争结束后,仍需连本带息偿还。这种利益与中国当时所肩负的责任相比,实在太不相称了。假设日本把在华的一百几十万部队抽出一半投入和英、美的作战,英、美根本没有余力开辟什么第二战场。然而中国此时在同盟国内部,地位比二等公民还要差一些,英、美各国较之日本对于中国所造成的精神和向体的创伤,不过是五十步和百步的区别。罗斯福和丘吉尔不得不考虑在名分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这尴尬身分了。

1942年10月10日,英、美选择中国国庆这一吉祥日,单方面宣布放弃在华治外法权。英、美这一谋略,给日本政府很大启发,12月21日,日御前会议决定:专心加强国民政府(南京汪政府)的政治力量。1943年1月9日,中国人都知道了这样一个惊人消息:日、汪发表《共同作战联合宣言》,签订了《关于交还租界及撤废治外法权之协定》。

日本此举对英、美及蒋政权的震动可想而知。英、美可以做中国人的朋友,日本人当然也可以这么做。英、美口头承诺,日本却来个正式签约。日本侵华对中国人算作新仇,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攻北京也是旧恨。英、美如不做点姿态,何以向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表达他们的诚意?次日。中美、中英分别签订的《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即之条约与换文》和《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条约与换文》也与中国人见面了。同日,罗斯福和丘吉尔赶紧飞到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开会,讨论打破日本对中国封锁需采取的军事行动问题,研究出了收复缅甸作战计划。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其实质问题是互利。美英只让中国人帮他们拖住日本的百万大军,而不帮中国解决点实际问题,中国完全可以和日本达成某种谅解。我们不要忘记,蒋介石和日本的“和平”接触,只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才暂停的,如果日本人答应从中国撤兵专心对付英、美,中国政府不是不能考虑。

因这种相互制约关系,中国在1943年突然间获得了扬眉吐气的感觉,这种感觉已经消逝了一百年。中、英鸦片战争后,中国从来没有和世界列强平起平坐过。所以,这几件事确实值得庆祝。

作为中国元首的蒋介石,此时的兴奋程度不言而喻。自咸丰皇帝以降,中国的元首没有一个人取得过这种成就。于是,蒋介石准备写一本书来加以纪念。两个月后,也就是1943年3月10日这一天,《中国之命运》的中文版出版发行了。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一书中这样评价道:“它开始时解释了中国的现代史和与西方的接触。它的基本内容是说中国的民族耻辱和其它现代弊端几乎完全是不平等条约所造成的。”“外国帝国主义者不仅助长了中国的内战,而且制造了中国的内战。”“总而言之,他把现代中国所遭到的一切社会的、心理的和经济的多方面失调都归咎于条约和外国租界。”

蒋介石在这本书里,当然披露了他对共产党的本质的认识。日后,大陆的史书这样评价《中国之命运》:“该书强调反对共产主义和自由主义,把十年内战的责任推在共产党身上,诬蔑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为‘新式军阀’、‘新式割据’,暗示两年内一定要解决共产党。”

这本书无疑为国共两党关系埋下了一颗炸弹,只是它出版之时,周恩来和林彪尚在重庆等待进一步和谈,才没有立即爆炸。***这个时候仍在务实,2月9日他写给周思来和林彪的电报反映出了他务实的实绩:“边区财政难关已度过,现党政军积蓄资产值边币五万万以上,今年决定大发展农、工、盐、畜生产,提出丰衣足食口号,如不遭旱大有办法,人民经济亦大有发展,可达丰衣足食。边区高于会展开彻底的自我批评,对过去历史,当前任务,整顿三风,精兵简政,统一领导诸问题都获圆满解决,气象一新,各事均好办了。”

由此可以看出,五十年代前期,中国的经济建设的雏形。相比之下,***比蒋介石又早走了一步。蒋介石只是在文字中开始总结近代中国的经验教训,***却在战时极度艰难的环境里摸索出了根治中国顽疾的有效的办法,虽然事实证明它不是最好的办法,但比蒋的维持现状要进步得多。

毋庸置疑,在最近的一年里,共产党人从政府本身的劣迹中得到了最有效的帮助。1943年初,周恩来、林彪等人在与美国驻华人员的谈话中,除了谈政治、军事问题外,开始谈论国民党的经济方面的危机,这些信息都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罗斯福的案头。这些对今后美国制订对华政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口向。

蒋介石着书庆祝不平等条约解除时,没有掩饰他对中共的态度,这一“疏漏”旋即成为国共军事摩擦的导火索。江苏省主席韩德勤再次充当了急先锋的角色。

3月12日。日、汪动用近十万兵力。扫荡淮东地区。于是,这一地区国共武装的平静态势被打破了。几天后,韩德勤主席成了陈毅的阶下囚。至今,这一事件始末有两种版本并存。

《***年谱》记载:“1943年3月中旬,在新四军对日军的反,扫荡’作战中。韩德勤率总部特务营和保安第三纵队王光夏部等,西渡运河,侵入新四军淮北根据地的中心地区。经多次劝说、警告其退出。均无效,韩部捕杀根据他的地方工作人员,收缴地方武装*枝,抢掠财物等,遂引发新四军与韩部的冲突,在冲突中韩德勤被俘。”

3月28日,周恩来、林彪打听到前注印度视察远征军的何应钦已回到重庆,连忙去问何对三个月前提出四项要求的态度。何应钦回避掉谈判一事,讲了另一个版本:“我觉得目前最紧要的,是精诚团结一致对外,尤其先应在沦陷区内,双方部队应协同合作,不能再有摩擦发生。最近我接到前方几个电报:敌伪猛犯淮东韩德勤部后,各部分向敌包围圈外转进,我112团至涟水北六塘附近,即受前新四军残部之围攻,不得已向西转进,沿途复遭该军之截击,损失甚重。韩主席发完此电后竟再无消息。前新四军三、四师乘韩部顾军西开,倾全力向韩主席驻地袭击,独立第六旅及王思夏部毫无防备,致全部溃散。王、李两旅长均殉职,现在新四军主力由陈毅率领继续向西侵袭中。据报,韩主席被新四军劫往洋河镇。周先生怎么解释此事?”

周恩来解释道:“敌伪扫荡时,韩主席曾派人与陈毅商讨共同抗敌办法,陈亦认为必要,故结果极为圆满。陈毅与韩主席年来相处得不错,韩主席已划定地区为新四军防地。当顾部突围转进,一部入新四军驻地范围,因此双方发生冲突。后来陈毅赶到,经协商。已将人械全部归还。至于韩主席被劫,王、李旅长殉职等事,我尚不知情,想来不会有这等事发生,等我查一查再向你报告。”

这一事件,算是国共不和结出的一枚让蒋介石难以下咽的苦果。新四军早已被他宣布为叛军,如今能和韩德勤共同御敌、已很发扬了风格。韩德勤摆省主席的谱,率部去占新四军的地盘,新四军当然不会答应。令人费解的是***为什么没把捉了韩德勤这样一件大事通报周恩来?或许有这样的电报,现在还没到公开披露的时机。周恩来、林彪见何应钦的前五天,***、刘少奇、任强时三人已作出决定:“如韩德勤同意向西去、则发还一部分人*就地解决问题;如韩不同意西去,则暂留一时期,待国民党表示态度后解决。”

看来,***并不是不重视蒋介石那本《中国之命运》,要给蒋介石点颜色了。3月25日,陈毅在新四军第四师师部见了韩德勤,两天后他建议在蒋介石对韩德勤问题下决心以前,主动送韩出境。29日,中央同意陈毅等人的意见,但要求陈与韩订立一合作抗日密约。4月1日,陈毅和韩德勤签了一份备忘录,韩德勤当天恢复了自由。

这份备忘录现已难寻,从后来蒋介石的沉默态度可以看出,韩德勤恐怕没敢在蒋介石那里放肆地攻击新四军,像是有什么把柄捏在了共产党手里。

因国民党方面对中共所提四项要求的态度十分暖昧,对中共提出以《中央提示案》为谈判基础的建议反应冷淡,加之近一段国共军事摩擦骤然增多,***于4月3日作出这种判断:“种种迹象使我们怀疑国民党欲改变十中全会政策,寻找借口停止谈判,并向我们作进攻行动。”于是他考虑让周恩来和林彪交涉回延安的问题。

***再次决定投入大气力进行党的思想斗争。在继续这项大工程的同时,他当然没有忘记蒋介石的大作,4月22日前后,他指示秘书陈伯达写一数千字的征引原文的意见,送政治局各人看看,“看后再考虑办法”。

5月初,因国际形势好转,***指示各方面暂时不要刺激国民党。

二此时,***已经在党内完成了组织上的所有准备工作。3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中央机构调整及精简的决定》,推定***为政治局主席和书记处主席。“总书记”、“总负责”这些职务悄然间从政治舞台上消逝,走进了党史里去了。

这次调整的目的在于“使中央机构更加简便与灵活,使军权更加统一与集中,以达到更能增强中央的领导效能。”决定指出:“在两次中央全会之间,中央政治局担负领导整个党工作的责任,有权决定一切重大问题。政治局推定***同志为主席”。“凡重大的思想、政治、军事、政策和组织问题,必须在政治局会议上讨论通过。”“书记处是根据政治局所决定的方针处理日常工作的办事机关,它在组织上服从政治同,但在政治局方针下有权处理和决定一切日常性质的问题。”“书记处重新决定由***、刘少奇、任粥时三同志组成之,泽东同志任主席”。“书记处会议中所讨论的问题,主席有最后决定之权。”此外,决定在政治局及书记处之下,设立宣传、组织委员会,***相刘少奇分别任书记。王稼祥负责华北、刘少奇兼管华中、任弼时兼管陕、晋、陈云负责大后方、杨尚昆负责敌占区的全面工作。***兼任中央党校校长。

从这一天开始,***在组织上才成了中国共产党名义上和实际上的绝对权威。王明、张闻天、周恩来等人离开了书记处。

后人不仅要问,这到底是精简整编的需要,还是权力斗争的结果?应该这么说:这是中国共产党内部统一后的必然。在当时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需要这样的集权。站在道德的立场上,有人难免要为周恩来鸣不平,似乎把他从书记处请出去有些冤枉。然而在得失的立场上,周恩来必须被“精简”掉,因为他“在重庆三年无事可作”。从***的心理方面考察,把周恩来请出书记处,可以说是对周恩来的一次考验。

4月3日,中共中央决定从现在开始到次年4月3日,继续开展整风运动。“整风的主要斗争目标,是纠正干部中的非无产阶级思想与肃清党内暗藏的反革命分子。”

这期间,党内有一些人在酝酿为***庆祝五十大寿,并提出宣传***思想。***于4月22日给中宣部何凯丰写了这样一封信:“从前你有几封信我还未回复,兹复于下:一、小资产阶级自由主义问题,今年马克思‘五五’诞辰日提出,还不相宜,就全党来说,目前还是让自由主义暴露的时候,还不宜于就做总论。二、生日决定不做。做生日的太多了,会生出不利影响。目前是内外因难的时候,时机也不好。我的思想自觉没有成熟,还是学习的时候,不是鼓吹的时候;要鼓吹只宜以某些片断去鼓吹,不宜当作体系去鼓吹,因我的体系还没成熟。”

相比之下,蒋介石在这一段时间对宣传自己却十分热衷。《中国之命运》出版后,重庆各报刊的宣传鼓吹文章汗牛充栋。张治中反应敏捷,3月即在《中央周刊》挨文指出:“其内容俱据历史的分析,说明过去国势衰落的原因,及现在革命获得初步成功的因果,并指示革命建国的正确方向,其目光之远大深刻,实无比伦。这不仅是我中国建国所应遵奉的指南针,亦同为建立世界永久和平的宝筏。这伟大的着述,包蕴宏广,从任何一点研究,皆具有奥义无穷。”次月的《中央周刊》上,陶希圣撰文道:“这部书是总裁不得已而发之于言,而其言又不足以尽其蕴。这部书是不求文而自文的。古人称三不朽:曰立德、立功、立言。总裁文德武功,彪炳千古,抗战建国总裁之功,超越往古;力行哲学与‘人类役使科学’,其思想理论,蕴发于《中国之命运》一书,立德立言,蔚然大观。”

谙熟“**”史的人自然会这么说:“这种颂文毕竟要比什么‘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实在得多。”然而我们不应忘记,在“一句顶一万句”的时代里,八亿中国人能对***思想提出疑义的人凤毛磷角,而历史已经证明,《中国之命运》一书,并没有起到统一国人思想和意志的作用。六年后,蒋介石政权的彻底崩溃,已经很说明问题了。费正清说蒋介石对中国的经济、心理一无所知,虽有些夸张,却也不是没有根据的乱弹。

在所谓“人类役使科学”方面。蒋介石和***相比,无论对遗产的承继,还是针对实际的独创,蒋都无法望毛之项背。根深蒂固的维持观念,决定了蒋介石对于领袖级的“役使”方略无任何新的创造。蒋对权威和集权的维持用的是震慑、恐怖、暴力,结果使人敬而畏,畏则生疑,疑则生变;毛用的却是魅力、心里的折服、坚韧不拔的耐心和不容置疑的威仪,结果使人敬而爱,爱则生忠义,忠义则生凝聚力。心理的折服,如果不是我们孤陋寡闻,***应拥有这一手法的专利。心理的折服,依靠的是对人类心理结构的深刻体悟相对人性弱点的洞悉。此仅举一例便知其全貌。***对知识分子说:你们不知道的东西甚多,分辨不清麦苗韭菜,对农民问题就没有发言权。于是,张闻天化名张晋西对晋西北一呆就是一年多,再回到延安。他不但知道“为什么贫农人家不能种小麦、不能种大头蒜”,而且知道“牛、驴、猪、羊、鸡、免的粪各有什么特点,适于什么土壤、什么庄稼”,甚而至于清楚晋西北地区公驴给母驴配一次种要收三斗黑豆。获得这些新知识后,张闻天在“皓月当空、凉风轻拂、高原景色、壮丽绝伦”的晚上,站在神府县后杨家沟的打麦场上,由衷地说道:“中国革命二十一年来最大的收获和最大的成就,就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了久经考验、英明正确的党的领袖***同志的领导,这是中国革命必然会取得最后胜利的可靠保证。也是我们在纪念党的生日时全党值得庆幸的一件大事。”***对农民出身没有多少文化的高级干部、特别是高级将领说:《红楼梦》至少要看五遍,那里面有阶级斗争,那是一部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于是,这些高级干部的*头上就多了一部《红楼梦》。看到风姐弄权、看到金钏惨死、看到抄检大观园、看完荣宁二府的衰亡后,有谁不说一声:“主席真有学问!”

蒋介石的操作就显得过分单调了。他常会对部下说:“你们要多读读曾文正。”曾文正一代名臣,绞杀太平天国的湘军统帅,因为有了他,大清朝至少又多支撑了五十年。然而,大清朝还是很快完蛋了。曾文正带来的中兴,原来是大清帝国的回光反照。不读反倒好些,一读曾国藩,谁都能感觉到:悲凉之雾已遍披华夏了。蒋介石选择曾国藩给部下作榜样,又是他不懂心理学的一大证明。

***刚刚完成中央的精简整编工作,一场飓风随即刮来了。

5月20日,***收到了季米特洛夫发来的电报:“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将于5月22日公布关于解散共产国际的提议。请中共中央急速讨论这一提议,并将意见告知。”

如果这件事发生在八年前,王明和博古控制中国共产党的时期,中国共产党还能不能继续存在,大可怀疑。如果王明仍在中共中央书记处,***和他的一场争吵肯定不可避免。

收到电报后,***根本没有生出连夜开会的念头。他美美地睡了一觉后,第二天才主持召开政治局会议讨论此事。会议很快作出决定:先由***复电表示赞同此提议,待共产国际公开提议后,中央再作决定。

这次会议上,已经听不到王明的声音了。他的靠山悄然走向历史之前,他已经从中共的最前台走进了背景。

5月24日,***电告周恩来:“共产国际解散,中央即将召开会议讨论中国的政策,请你即回延安,能交涉飞机回延安更好。”

5月26日,收到《关于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后。中共中央政治局立即召开会议,一致通过这样内容的决定:“自即日起,中国共产党解除对于共产国际的章程和历次大会决议所规定的各种义务。共产国际在它存在的时期中,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包括对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尽一切可能给予的援助。在现在的各种条件下,各国共产党更加需要根据自己民族的特殊情况和历史条件,独立地解决一切问题,因此,共产国际的解散,是比较其继续存在,更加有利的。共产国际的解散,将使中国共产党的自信心与创造性更加加强。将使党与中国人民的联系更加巩固。将使党的战斗力量更加提高。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因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科学,而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中国共产党人必将继续根据自己的国情。灵活地运用和发挥马克思列宁主义,以服务于我民族的抗战建国事业。

从这一决定中可以看出,共产国际解散在***等人看来,有百益而无一害。是日晚,***在延安干部大会上肯定了共产国际的功绩之后,甚至这样讲:“如果还继续保存这个组织形式。便反而会妨碍各国革命的发展。”就个人而言,***没有任何理由为共产国际唱赞歌,能这么说,已经经过克制了。在这次会上,他自信地说道:“我们共产党人不是要做官,而是要革命,我们人人要有彻底的革命精神,我们不要有一时一刻脱离群众。只要我们不脱离群众,我们就一定会胜利。”

蒋介石和国民党人得知共产国际即将解散的消息。立即改变了策略。在他们一贯的观念里,中共如果没有苏联撑腰,如果没有共产国际的指挥将一事无成。蒋介石所记的日记里,多次把共产党看成以消灭民族为目标的国际主义者。如今共产国际一解散,共产党肯定会发生大事件。

基于这种判断。国民党对搁置了几个月的军事谈判也失去了兴趣。他们认为。从此以后,世界各国的共产党不是解散,就是合并或变化或衰弱,绝对没有发展可言。6月4日,张治中去见了周恩来和林彪。张对周、林说:“委座后天想见见你们,谈6月6日,蒋介石又重弹起老调:共产党应该放弃政府和军队,然后可以允许共产党选择或者加入国民党。同时,他同意周恩来、林彪回延安。6月9日,***电告周恩来:回延宜速勿耽搁。

也是6月9日,何应钦、白崇禧、胡宗南在陕西耀县举行军事会议,策划进攻陕甘宁边区。

6月18日,胡宗南在洛川召开军事会议,准备分九路闪击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