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思想全书

第28节:亨利·福特(3)

1908—1914年间,福特借助自己的T型车、与塞尔登(Selden)专利纠纷的胜出和1914年开始进行的对尚在设计中的新车型广泛的宣传,为自己建立起大众英雄的形象。这种名为“Tin lizzie”的T型车,从1908年10月起共生产了19年,卖出了将近1 700万辆,和那一时期其他汽车制造商生产的汽车数量基本持平,主要市场为美国国内,但仍有25万辆销往英国,近100万辆销往加拿大。T型车是当时美国社会的主要变革力量,它刺激了大规模的公路建设、城市化及城市的发展,结束了农户自然隔离的局面,颠覆了农庄马匹运输方式的统治地位,第一次使无数人自由远行的梦想成真。

福特与塞尔登的专利权纠纷,涉及到所有类型的汽油驱动车产品,据说波及汽车制造商许可协会(AlAM)的许多会员企业,持续时间长达6年之久。福特的胜利显然使得汽车工业从东部金融势力和工业联合体的控制下解脱了出来,进而初步确立了福特大众英雄的形象。虽然ALAM不能像垄断企业那样运作,但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敢于违背ALAM的意志就等于公然藐视美国的公信力。福特从中获得了许多有利的政策支持。

福特设在底特律高地公园(Highland Park)的新工厂于1914年1月完成了汽车底盘流水线的安装,使得零件传送变为现实,各条流水线和子流水线以精准的顺序汇入主生产线。从前需要12小时才能生产一个完整的汽车底盘,现在只需要一个多小时到一个半小时。而这只是使福特变得举世闻名的一系列改进之一。1914年,美国汽车工业工人的日均工资为2.34美元,而在那一年福特决定给企业的合格工人每人每天至少5美元,同时将原来每天9小时工作制缩减了一个小时,变为8小时工作制,并实施“三班倒”的上岗制度。福特被形容为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多数企业都在尽力支付最低工资给工人,同时制定出尽可能的高价,而福特却将T型车的价格定到不能再低的价位(在该产品的生命周期里即1908—1927年间,其价格从950美元降到290美元),使价格服从效率和销量,以保证它被尽可能多地售出。福特预计,如果这一销售哲学得到广泛推广,那么普通工人就能够有能力去购买汽车一类的奢侈品,这样就会使所有人而不单单是企业老板从中受益,进而推动20世纪50年代美国社会的共同富裕。

福特依靠自己强大的人格魅力去实现他的抱负。他的商业智囊是詹姆士·考森斯,生产智囊为威廉·克努森(William Knudsen)和查尔斯·索伦森(Charles Sorensen),而工业设计师阿尔波特·卡恩(Albert Kahn)负责设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高地工厂,约翰·李(John Lee)则是工业与人际关系专家和公司社会学部门的创建者,该部门对汽车产业内系统性的人事与劳资关系政策进行了首次尝试,这一尝试并不成功,但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1903—1913年考森斯是公司的主要负责人,他负责组织销售,控制开销,经营企业和开发产品。

在1920年的前后十年间,福特的事业达到了巅峰。而这一时期公司的财力在迅速而稳步地扩张。在1917年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汽车工业并未与战争有多大关系,福特还曾在1915年非常天真地游说交战双方停止战争。但在1917年,他宣布福特公司将听从美国政府的安排,转而将收益用于战争,以缩短战争进程。虽然未有公开的惊人之举,但公司果真生产了大量的飞机发动机、军事车辆和潜艇。同一时期,底特律开始建设红河工业区(River Rouge plant),福特的汽车产品也达到了最高水准。1919年,福特家族成为福特汽车公司的唯一所有者,他们买下了其他人的所有股份。1920年,其他公司开始在大众汽车市场与福特展开竞争,主要的竞争方式便是竭力制造性能稍优于T型车而价格稍高的产品。

1920年,福特汽车公司在福特及其家族共同所有者的领导下进行了重组,在此之前还没有人独自控制过如此庞大的一个企业。1927年,公司将其主产区从高地公园迁往红河工业区。随后最终完全实现了福特自给自足的设想,工厂原料全部来自福特拥有的铁矿、煤矿、森林、橡胶园、锯木厂、草场、玻璃厂和钢厂,全部经由福特拥有的铁路和轮船运输。所有这些都是凭借T型车所带来的利润,没有借一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