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了,该干什么

第6章 毕业后,开启财富与婚恋旅途5

6.门当户对永不过时,收起扭曲的心理期望

前段时间,有一部名叫《新结婚时代》的小说颇为畅销。这本书以真实反映两个家庭条件相差悬殊的男女青年相结合导致的婚姻状况赢得了读者的青睐。小说中的男主人公何建国出身于贫困山村,女主人公顾小西却出身于大城市的知识分子家庭,家庭条件比较优越。两个人婚前是恩爱的,但是因为悬殊的城乡差别导致他们在婚后的矛盾不断,最终导致婚姻的破裂。

我们的祖先一直讲究“门当户对”,看来是有一定道理的。两个门户不相当的青年男女即使恋爱成功,婚后的婚姻生活也很难达到美满和谐的状态。所以,假如想依靠婚姻改变自己的生活的人们在寻找自己甜蜜的另一半时不妨多考虑几次:门当户对永不过时,收起扭曲的心理期望。

恋爱只须考虑两个人性情是否相合,但是婚姻却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还涉及两个人方方面面的社会关系。如果两个家庭条件相差甚远的男女结合,婚后家庭条件稍差的一方就会为他的亲属消耗过多的财力和精力,这势必会造成家庭条件较好的一方既得利益的损失,时间长了,就会引起两人的心理失衡。

实际上,门当户对是对世界观相同的一个世俗化的概括。出身于门当户对的两个家庭的人,具有相同的成长环境,相同的家庭氛围,相同的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大致接近。所以,这两个家庭的子女在婚姻中更容易形成共鸣。

在婚姻中,两个人的“三观”不一定要完全相似,但必须兼容。真正的“门当户对”,是家庭化观念必须接近或者兼容。不同的家庭,受到不同的社会地位、家族传统或者家庭成员素质与价值取向的影响,会形成不同的家庭化。这些家庭化是动态的,在一定阶段内是相当稳固的。不同的家庭化,决定了从这些家庭里边走出来的人,拥有完全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由于化导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差异,决定着恋爱或者婚姻冲突的激烈程度。

婚姻当中“三观”差异小,相处得就比较容易。毕竟两个人的观念差异不是很大,两个人遵循着共同的行为底线,崇尚类似的生活方式,所以在沟通中彼此能够很容易取得共识。

在婚姻中,当男女中的一方对另外一方的道德观念产生了鄙视,那么这桩恋情或者婚姻基本上就无可救药了。试想,在婚姻中,你怎么可能长期忍受一个鄙视你的人长期对你的淡漠和折磨。

婚姻中的男女双方至少有一方的生活质量不能比婚前有所降低,应该实现帕累托最优。如果有一方的婚后生活质量比婚前降低了,势必会造成当事人的心理失衡,从而造成婚姻的不稳定。最佳的婚姻状况是两个人婚后的生活质量都比婚前有所提高,双方实现帕累托改进。而两个门当户对的男女相结合,实现帕累托改进的可能性就要比门户不相当的男女大很多。门户不相当的男女必须付出相当大的代价才有可能实现帕累托改进。

所以,门当户对永不过时。门当户对的婚姻,男女双方都会有所收获,婚姻更容易达到美满和谐。

有些大学毕业女生抱着“傍富翁”的心理,为了在物质生活上获得优越条件,不惜少努力几十年去做“二奶”、“三奶”。试想,这样的婚姻,除了物质生活非常富足之外,当事人能获得真正的心理愉悦和幸福感吗?

张欣,出生在陕北的一个山沟沟里,父母家庭条件比较贫困。为了使自己能够早日走出贫困的家乡,她刻苦学习,终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某名牌大学计算机系。但是在工作一年以后,她和公司老总发生了一夜情。随后,张欣放弃了和自己相恋五年的家境贫寒的男朋友,从公司辞职,正式成了老总包养的二奶。

作了二奶,物质生活自然是非常优越。但是,老总每个星期只能在她这里呆两个晚上,而这两个晚上,也必须在凌晨一点左右回家。她每天除了养花养草,就是到美容院和商场打发时间。日子久了,空虚和寂寞很自然地袭来。而闲适的日子,让她把所学的专业知识丢得剩不了多少了。三年后,她渐渐地发现老总对她的态度有些冷漠。她开始惶恐,派了私人侦探跟踪老总,却发现老总就在给她买的豪宅不远又给另一个刚毕业的也更为漂亮的女大学生买了一处豪宅并把这位女大学生包养了起来。她非常气愤,便去找老总理论。可是没有想到老总一脸冷漠,喊着让她滚。

她独自淌了一夜的泪。她没有想到老总会这样绝情。可让她更没想到的是,老总承诺给她的豪宅的房产证上写的依然是老总老婆的名字。

婚姻不能依靠了,她想重新走进事业生活中。可是三年的二奶生涯,让她的专业知识和目前社会上对于专业知识的需求已经严重脱轨了。而她回头看看自己当年的同学,已经有不少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俗的成绩。同时,当年自己瞧不起的男朋友经过几年苦拼,已经和也是曾经贫穷的老婆在市区买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有了一个可爱的孩子。

看着这一切,她已经是欲哭无泪。扭曲的心理期望并没有给她带来预期的幸福,却让她失去了本应该属于自己的幸福。

对婚姻有着这样心理期望的男男女女,不妨收起这些扭曲的心理期望,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门当户对的婚姻,这样更容易寻找到自己的幸福感。

7.婚姻也可以规划,学会互助互利,实现双赢

时下,有人将“婚姻”比喻成公共汽车,车上乘车的人想下车,车下等车的人想上车。而婚姻规划就是——搭公车前,首先要确定自己该搭哪路车,该在哪一站下车。没有考虑好就贸然乘车,就有可能提高“搭错车”的可能性了。更糟糕的是,没有规划,你甚至会赶不上车。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其实,我认为人生规划也要趁早。婚姻是人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规划的婚姻可以让人清醒和明智。

婚姻规划并非完全功利性的。在婚姻规划中,要知道,婚恋,并不是遇到一个什么样的男人,就要跟着他走,去过他的人生。

选择婚姻就是选择人生。规划婚姻就是规划人生。规划婚姻,首先要聆听自己的心声,观察、内省自己,明白自己到底要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男人来陪伴一生。然后,在意识层面上找到定位并规划出来。

需要注意的是,婚姻规划千万不能按照完美模式来做。公认的好男人或者好女人,也许并不一定适合自己。婚姻永远是男女双方的一种合作关系、经济关系,除了彼此相处没有任何障碍,并且互相之间牵肠挂肚之外,更绵长的感情是需要思想的交流和沟通,要具备荣辱与共、共同进退的精诚合作心态。

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人,给他(她)画像。在充分聆听、了解自己对人生伴侣的需求之后,便要开始为心目中的他(她)画像。这样,才会在茫茫人海中发现对方的踪迹,才会寻觅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人生伴侣。

在给心目中的伴侣画像时,要善用加减法。所谓加法,就是把自己心目中完美的形象先画出来。所谓减法,就是要从中找出重点,再找出哪些是可以舍弃掉的,慢慢将它删除。当画像上保留下来的形象便是自己对对方的硬性指标,而可以减掉的并非重点,充满弹性。不管用加法还是用减法,都要牢记一个法则: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爱人,因为我们自己也并非完美。

内心中拥有了对对方的形象的基本要求,在遇到符合自己条件的人的时候便可以开始尝试着去打动ta。同时,在交往的过程中,不仅要多问,对方是否是自己需要的那个人,并且也要反问自己是不是对方需要的、合适的那个人?只有这样做,才能用最小的风险、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益。如果彼此互相需要,那就要心甘情愿打动对方,让彼此幸福。

关于婚姻的规划有这样两个案例。

阿媚大学毕业那年邂逅了小董。阿媚家境殷实,人如其名,娇媚可人,是个公务员,而小董家境中等,相貌平平,只是个普通的警察。当时,家人和朋友都认为两个人门不当户不对,劝她要冷静些,不要着急,慢慢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