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无敌熊孩子

第444章 催促

第444章催促

说完这些,李世民便朝一旁的太监说。

“还愣着干嘛?赶紧去给太子发电报,让他快点灭掉这个长孙无忌,把长孙无忌的人头给我送到长安来!”

“是陛下!”

太监连忙的点头,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匆匆地便冲出了宫殿。

随之便在宫殿一侧的偏殿找到了电报房。

然后要求里面的电报员给李辰发出了这么一封电报。

“现在发起进攻?”

江北大营。

李辰正在指导着士兵们进行渡江演练。

可就在这时候,一个士兵匆匆的跑过来找他。

并且送上来的一封电报。

“现在就发起进攻?”

李辰的眉头扭成了一团,眼下根本就发动不了进攻啊,他们手下没有足够多的船只。

一次性所能投送过浆的兵力,顶多只有一万人。

就这在没有战船水师的掩护下。

能否成功过江还是个未知数呢。

在这样的情况下贸然渡江发起强攻。

怕是要损失惨重的啊。

想到这里,李辰面露凝重之色。

见此情形,一旁的大将军李靖。

“殿下要不这样,以您的名义劝一下皇上?”

“也只能如此了。”

李辰无奈地长叹口气。

随之他斟酌着语气,朝一旁的电报员说。

“父皇大人敬上,我军刚刚抵达江北,现在正在进行渡江演练,士兵们大半不会游泳,贸然渡江,只怕会损失惨重,并且我军船只稀缺。”

“根本无力发起渡江,请父皇明察,待到三五月之后,儿臣必定扫平长孙无忌!”

万里之遥。

自从李辰发明了电报,这遥远的距离,就再也不能阻挡信息的传递了。

长安城里,过去了时间才不过十几分钟,李世民就已经收到了李辰的回电。

“这孩子怎么回事?往常打仗都是只求速胜,怎么现在变得畏首畏尾??”

李世民眉头扭成一团,有些不耐烦。

长孙无忌登基为帝。

这一件事可是彻底的惹怒了他。

此时的的李世民。

是恨不得现在就,就将长孙无忌这个家伙给杀掉,可是,在这个时候,前线的将军李辰,竟然选择了按兵不动,采取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打法,这这些李世民是不免的陷入了生气之中。

“父皇,儿臣有一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就在这个时候,空气里面响起了李泰的声音,只听见李泰在一旁说。

“哦?”

李世民眉头一挑。

“你小子想说什么?”

“父皇,儿臣以为,我太子哥哥此番的所做,是不是,是不是在故意的如此啊?”

“故意的如此?”

李世民不是傻子,听到一旁李泰如此说,顿时脸色一变。

“你的意思是?”

“父皇,我大哥的能耐这么大,您说,他会不会心里生出一些别的想法呢?”

“这眼睛,突厥,高句丽,都被他扫灭了,他手上又握着几十万大军,掌握着咱们大唐最为强悍的军团,他的心里,难免的会生出一些别的想法,比如说什么养寇自重什么的。”

李泰继续的进着谗言。

而听着他的话。

李二陛下,则已经眉头紧锁,面露出来凝重之色,然后,良久过去,他猛然间站起身来。

“他,他敢!”

李世民有些底气不足的喃喃着。

此刻,他的背后,都生出了阵阵的冷汗。

是啊。

他有什么不敢的?

自已当初,父亲李渊敢相信他李世民会发动玄武门之变,然后,杀了大哥,杀了弟弟,自已登基为帝?

想到这,当这种念头在心中产生的那一刹那。

这念头便犹如野草一般,开始了疯长。

一时间,李二陛下的额头上,冒出来了丝丝的冷汗,脑海里面,也不禁的回**起来了这样的一幕。

李辰在南方,只不过是为了拥兵自重,然后,等候着一个时机到来,直接的杀回长安,夺了他的皇位。

“不不,不可能。”

李二嘴里面喃喃着,整个人,呆立在大殿里面,而李泰嘴角里面则勾勒出来一丝冷笑。

他在一旁,继续说。

“父皇,我太子哥哥打小便在宫外长大,您跟他才相处多久啊?您怎么就这么笃定呢?”

“这……”

闻言,原本已经强行的,用理智将自已心中,这幻想给压下去的李世民,陡然间,便是脑袋嗡的一响。

是啊,自已是父亲李渊打小便在身边,宠爱到那种程度的儿子。

都直接的选择了,篡位了。

何况,何况自已的这个儿子李辰,那可是打小便不在自已身边,打小,就呆在宫外,只是去年才与自已相认的。

二者之间相处,也不过只有短短一年时间罢了。

一年时间,还是在这小子已经长大懂事之后相认的。

可想而知,自已这个父亲,在孩子的心里,分量如何,而且,一年的时间里面,这孩子又大半时间不在京城,而是四处的征战,父子俩真正相处过的时间,不越过一个月啊。

这么短的时间里面。

即便是血浓于水。

那又能够培育出来什么感情来呢?

而帝王天家。

什么时候,又真的重视感情了?

想到这里,李世民的是汗如雨下。

随之,他疯狂的大吼道。

“来人,给李辰传令,让他速速派兵发起进攻!”

“是。”

一旁,太监不敢违抗李世民的命令。

匆匆的派人发出去了电报。

而与此同时,李辰也收到了这一封电报,他眉头一锁。

“老李啊,你说父皇这是怎么了?”

李辰朝一旁的李靖皱眉问道。

之前的那一封奏折上面,他已经是陈清了利害,向李二陛下说明了,他们当下,还不是发起进攻的时候,而且,没有实力发起这个进攻。

一旦不顾实际情况,就直接的发起进攻的话,战败事小。

可是,让大军士气尽失,或是让敌人以为大唐不过如此,那事情,可就大了啊。

所以,李辰才会如此的劝解。

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在他的印象里面,千古一帝,一个能言纳谏的帝王,一个开创了贞观之治的伟大帝王,在此刻,竟然这么的,这么的不听劝。(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