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

第一百十六章 今日杀得宁道奇

“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其乐只且!君子陶陶,左执,右招我由敖,其乐只且!”丝竹之声还在,一个女声在歌唱,在如此深夜,份外令人悠然神往。

徐子陵自二楼窗口,直望了上去,洛阳之洛水,横穿城中南北,湖上龙舟之上,丝竹之声不绝,却是新立天子杨宣凝在取乐。

“杨宣凝登基后,似乎更在从容自在了。”

“外松内紧罢,军中训练,民政诸事,都在调度。”

耳边听到了一些士子的议论。

一个小艇缓缓靠往堤岸,一个女子,直望上窗口,声音轻柔的传来:“如此良宵月夜,子陵可有兴趣到艇上来盘桓片晌?”徐子陵闻言,知道自己一切都在监督之下,腾身而起,悠然自若的落在小艇上,安然坐下,向正在艇尾摇橹的绝色美女微笑:“沈军师既有闲情夜游洛水,我徐子陵当然奉陪。”

沈落雁清减少许,但是整个人却神采飞扬,有一种丽光笼罩,她笑的说:“不要叫我沈军师,我不当军师已经很久了。”

徐子陵心中一阵感触:“是啊,人事皆非,密公已在长安。”

就算是他,也知道此时,掌控锦衣卫的沈落雁,部属上万,无数高手投入其中,当真是高手如云,战将如雨,已经完全不逊色于慈航静斋。

听到了密公这个名字,沈落雁的目光落到徐子陵的俊脸上,轻摇船橹,露出一丝苦涩的笑意。

摇头说着:“密公的时机过去就永不回头,小女子只希望他能够安心与清闲富贵生活,还有一些生机。”

徐子陵道:“密公降李唐。

还算受到了礼待。”

沈落雁苦笑:“子陵在这点上,总有些天真。

李渊称帝后,密公地官位不过光禄卿、上柱国,赐爵只是邢国公,都是虚职,无钱无人无权无田。

在长安,不过是一个闲人,连富贵二字也称不上。”

沈落雁幽幽的说着:“如是当年密公如是侍奉圣上,至少一个开国侯可得,田宅八千亩、世袭不替,位比三品,而现在在长安的待遇,连在我方地一个开国子的真实待遇都不如,我早劝他勿要入长安。

他却偏偏不听,只道以后还有机会,对此。

我沈落雁还有甚么可说地?如今,我已有新主。

与他再无半点关系。”

就算如此。

说到后来,语调中不由带上一点荒凉。

令徐子陵感慨丛生。

默然许久,徐子陵又说着:“不知沈小姐今日来此,又有什么见教。”

“难道没有什么见教,就不能来见你吗?”说到这里,沈落雁扑哧一笑。

见此丽光,徐子陵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沈落雁徐徐而摇艇,河水在月照下闪烁着金色,远处,龙舟上,丝竹之声若有若无。

她静静地美目凝注的瞧徐子陵,然后微微一笑说着:“当年我也曾经见你,但是想不到,短短几年,你就成长到这个程度,世事无常,人所难料啊!”沈落雁又幽幽的说着:“密公来洛阳了,我要去此,作最后一趟的劝说。”

徐子陵愕然说着:“密公来了?最后一趟?”沈落雁点头说着:“你可知,这次密公来,就是企图联系瓦岗旧部,以乱我杨唐,但是这只是李家借刀杀人之计,成,善,不成,也是密公受死,与李家无损,因此,我前去劝他,死了争霸天下之心,乖乖归降于我朝,还有伯爵之望,不然,朝廷有法,落雁也无可奈何。”

“如今我朝,南方几乎所有武林世家,全部归顺,不服者烟飞云亡,大批高手,充实于衙门、军中、外禁、锦衣卫、厂卫,在此开国之时,一切用军法严法,并非是个人仗剑游行的时候,万望子陵多多考虑,莫要触发了朝廷法度,在此新朝初开,竖立权威之时,就算圣上想要法开一面,也难以行事。”

徐子陵默然无语,沈落雁要劝地是李密,但何尝不是对他的忠告。

见他不语,沈落雁又幽幽一叹,说着:“你对罗女傅君怎么看?”徐子陵顿时心中一震,浮现出那白衣如雪,丰姿卓约的女子,不知道为什么,自一眼看见,他就心动不己,似乎是非常熟悉非常亲近的人,心中震动,表情却是不露,只是说着:“傅君?高丽奕剑大师傅采林之徒?”沈落雁瞥他一眼,含笑说着:“子陵,你可知,当年高丽王得知隋平陈后大惧,立即治兵积谷,为守拒之策,而文帝时,也征高丽,杨广时,三征高丽,这是何苦来由?而傅君在此之时,前来本朝,又有何意?”徐子陵心中有所思,只是说着:“是乱中原而来吧?”沈落雁柔声说着:“中原统一,是天下大事,周围群夷无不恐惧,隋统一后,突厥虽分裂,但是仍旧对中原加以分化收买,你看北方群雄,谁不为之臣属?子陵啊,李阀起事之初,就得突厥兵马之助,而杨广之死,也是其联合攻击,时至今日,你还不悟吗?李阀身为胡种之后,自是别族,其心必异。”

徐子陵心中一沉,说着:“那北方,多以胡人混血,又如何处置?”“子陵啊,你向来不读书,所以不知道。”

“五胡以来,胡族为兵,汉族为农,这是常理,而北地多国,相互讨伐,兵员战死者众,其中多胡人,而汉族务农,反而得之修养生息,论混血。

真的十不存一,多半在门阀。”

“高丽自魏晋以来,趁中原内乱而向西北扩张。

占据了辽河,辽河位居中原与突厥势力的交界点。

对中原王朝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原只要控制了辽河流域,也便可以控制东胡各族,如此便可斩断突厥之左膀右臂,进而构成夹击突厥的有利形势。”

“而高丽占据了辽河流域之后,不但由此获得了肥沃农田。

实力大涨。

更以辽河为基地,开始将东胡各族地控制权牢牢地掌握在了手里,形成了突厥与中原之外地强大势力,如果再有时间发展,必可威胁到中原。”

“有高丽在,契丹、就难以安抚,如果高丽与突厥相勾结,无论谁居中原,将不得不面临两线作战。

大业三年。

高丽使节赶去见启民可汗,显示二方面有联合之势,正因为这样。

杨广才下诏讨伐高丽----子陵啊,中原再不许再来一次五胡之乱。

再不许有强敌安卧于身。

在此大是大非之间,希望你能够以汉人的身份。

多明白自己地归属。”

“傅君自高丽前来,一是看有没有机会刺杀圣上,二是看得本朝虚实,她沿途而来,已经连连刺杀数位官员,好得乱局,让汉人自相残杀,本朝此时,还可容她,但是如她再继续下去,只有倾尽一切力量,将其杀死。”

徐子陵不知道说什么才好,现在他已经年长,当然明白,傅君自高丽前来,地确不安好心,可是自一眼看见她之后,就难以忘怀,这种心情难以描述,更无法说出,定了定神,只是说着:“傅采林,武功集中土、酉域、高丽之大成,自出枢机,一切神通变化,悉自具足,故能与雄霸西域地武尊毕玄、散真人宁道奇并称当世三大宗师,如是杀了此女,激怒了傅采林,不知贵国如何应付?”“傅采林当然了得,不过,比之石之轩如何?而且,上次四大圣僧率三千僧兵,突击薛举,结果呢?三千尽折,四大圣僧也折其一,可见宗师虽强,安能万人敌?傅采林如敢亲身前来中原,只有死路一条。”

说到这里,沈落雁眸中露出异采,终于说到了最后一句关键地话:“你可知道,圣上武功,已晋宗师之境。”

这句话一出,徐子陵终于保持不了平静地心,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徐子陵深吸一囗气,凝神专志,金黄月色落于舟上,感受着夜风拂过引起地气流变化,露出一丝笑意,轻轻地说着:“落雁跟我说这样多,到底是何意呢?”沈落雁长身立起,笑的说着:“说了这样多,子陵终于明白啦!这其实是圣上要我对你所说,只希望子陵能够多明白一些,多考虑一些,别为局中所迷,作出不可挽回事情,你可知道,就在此时,圣上已经约见了宁道奇。”

“当日,宁道奇约见宋缺,今日,圣上召见宁道奇,这是最后一点面对面谈判机会,是生是死,是敌是友,都会在今夜,分个清楚。”

而在此时,不在船上,是在宫廷,六角亭,小桥流水、疏竹而生。

宁道奇漫步而上,似乎一个老者,在此悠闲而游。

他心知,只要入得宫廷,以他武功,也再难冲出去,但是,一无所惧的举步踏入这树木扶疏的庭园中。

院中只有二人,都是少年。

杨宣凝坐在小亭中,月色遍洒满园,正在就着月色喝茶,月光在衣上,变幻出无数的斑斓的色彩来。

身穿便服,纤尘不染,昂俯之间,自有一种难以形容的大度。

虽是喝茶,但是动静之间,他似乎成为宇宙的中心,漫天精气贯顶而下,大地精气,由脚下而上。

一时之间,这庭院之中,万事万物,都潜移默化之中。

星空一点星光,大如明珠,照耀其上。

而另一个少年,虽然坐在一边,但是淡然自化,悠然从容,翩然青衣,正坐在琴前,叮叮咚咚的弹着琴。

琴音淡泊宁静,一时之间,流水行云,鸟翔低鸣,深谷流泉。

只听少年散歌而唱:“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宁道奇默然。

过去一生,重现心田,等过了许久,琴声已停,才说着:“杨宣凝。

如今南北战乱,你又有何道?”“人生于天地之间,自有天地之厚德,朕不远天地,天地自爱朕,朕不弃民,民自养朕,天子何论其它?据说当年文帝在世时,身敬诸佛。

所以身有五彩,又有转轮王法器,一开一合。

奥妙无比,但是这已是外道邪道。

我受天命。

自当唯天唯地唯民,除此无它。”

杨宣凝徐徐而说。

当日登基,受天地感应,得传国玉玺之助,而得宗师境界。

“天者,玄也,地者,黄也,人者,德也,孔子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又说,敬鬼神而远之,此真是厚德之法,杨宣凝啊,想不到悟得天子玄黄大道。”

宁道奇说完凝视夜空,沉吟许久,这是他与杨宣凝第二次见面,见面之前,各有敌意,但是见面之后,却各自钦佩。

又对着李淳风说着:“我观你弹琴,已进窥自然之道,何其居于庙堂之上哉?”李淳风一袭青衣,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拱手作礼:“道常无名,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圣人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身在庙堂,金玉满室,笑而用之,职在化民,身在草野,却寄身一舟,相忘于江湖,得之,天恩化民,不得,南山自化,是故人不远道,道自化人,如今我又有何其忧哉?”宁道奇听了,仰起脸,凝望夜月,许久不言。

等过了许久,语调平静地说着:“李阀与胡阀结为一体,是真如此,但是唯因此,所以我才支持李阀,五胡以来,北方世家多依附胡族,同气连枝,而关外,又有胡族突厥,已成气候。”

“隋崛起,实是佛教和胡族之力,也是关中世家之力,因此大乱之后,内有熟胡世家,外有突厥强敌,如是由北统南,尚可一统,如是由南统北,关中世家,突厥外敌,安可坐看?是故必是大决裂,我当问之,如是攻打关中,李阀大举引胡兵入关,问陛下何以处之?如此,天下亦将长期分裂,五胡之乱又起,万民所受之苦,会犹过现今,你说爱民,何不以民为重?”杨宣凝终于明白了他的意思。

中原统一,是外族所不许,但是如果中原统一不可避免,那外族特别是突厥,唯一的选择就是支持亲胡者,正因为李阀与胡族同气连枝,所以李阀统一天下,是障碍最少地一个。

如果由他汉族正统,由南统北,那势必和关中胡阀,以及亲胡数百年地汉族世家敌对,而且还会使周边胡人下定决心,干涉中原统一,如此,大战必连绵,统一艰难无比,就算统一,代价非常高昂。

天意人事,宁道奇因此选择李阀。

杨宣凝平静地说着:“我承天命,拨乱反正,自是不避杀戮,不避质毁,宁道奇啊,你可知吃和被吃之异同?”杨宣凝一字一字地说着:“如论大道,我吃人者,被吃者入我肚,滋我精血,是否一体?我如被吃者,当入它人腹,滋它人精血,也是一体,然这一体和一体,可有异同?”“如不问异同,却说无我执,无它执,又说百姓之苦,此就是邪道,我当斩之,以宏正道。”

“我行此道,百姓虽一时苦,关中虽一时反,然可为万世开正道,以后只许我之食人同化之,不许它人体食我而同化之,此是朕之天命,安能为小仁小道而暗千秋以后岁月长?”说完,直立而起,轻吟说着:“我继天命,当建吾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在这里,当然不是儒家一门一派之志了,而是清洗五胡以来乱世乱教,回我华夏正统之文明地大志。

李淳风缓缓起立,从容自若地说着:“大道已定,当行无误,道不同不相为谋,是敌是友,今一言而决。”

宁道奇心中涌起难以言辞地感觉。

无论是杨宣凝,还是李淳风,都已经有自己的道。

这才是真正的区别,当一个人有自己的道,那道自化人,这就是最大奥妙所在。

原本杨宣凝感应天地,不问道佛神,唯天地人自化,已使他震惊。

在这个道佛大盛,鬼神深入的世界上,还有人能够正本清源,唯天地人自化,继古天子道统,真是罕见地事情。

此时,李淳风徐徐而起,每一个动作均有种浑然天成,隐含某种玄奥的法理,离宗师境界,同样只有一线,如此年轻,果是百年难得的道家传人。

这个被誉为中原第一人的“玉散人”宁道奇,默然片刻,然后嘴角逸出一丝笑意,说着:“今见二位,才知后继有人,吾道不孤,吾心不独啊!”顿时,杨宣凝点头,说着:“那就请您上路吧!”他绝对不会因为宁道奇从容而来,就放过此人。

一声鼓声,上千甲士缓步而出,只听一声拔刀之声,杀气顿时充满庭院,再一转身,石之轩、祝玉妍、杜伏威、晃公错等人负手而出。

杨宣凝眸中一片淡然,此是杀意已定,再无悔意之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