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争霸

第一百一十章 汉中正式易主

第一百一十章 汉中正式易主

汉代因为肉食缺乏,所以一般军士粮食消耗量都是很大的,只有保证充足的食量,才能保证体力经历充沛,训练战斗方能有足够的精力。中原缺少肉食,其根本原因就是中原土地都耕种了。而在塞外因水草丰美,牛羊遍地,不过运输倒是极其不便,活着的牛羊运送起来简直太麻烦,不禁速度奇慢,而且中途需要大量饲料,而要把牛羊杀死了,没有现代的这种冷藏技术,没过几日这东西就会腐败。

罐头的最大好处就是解决了运输时候的存储难题,看来庞统这一次不单单是解决了军粮的问题,而更加是增加了塞外跟中原的交流,一旦这个贸易展开,双方统治阶层与百姓都能互利互惠。

往常一到冬季塞外的匈奴各部异常难过,塞北寒冷,不能放牧,连牛羊都会冻死不少,百姓们自然节衣缩食,热冻挨饿。为tong此每年秋季赶上中原丰收的时候,塞北各部都会集结联军来中原打秋风,为的就是多抢些粮食,冬日里各部族的族人能有一口子活路。

想必这次罐头的诞生,塞北的牛羊就可以源源不断的送到中原,而中原的米粮也可以输送到塞北,大家互利互惠想必关系就能缓和很多,因为交流的增加到时候汉文化也会传递过去,有目共睹的是汉族文化同化力之强是有目共睹。

昔日蒙元攻取中原,蒙古就变成了华夏民族之一。满清夺取天下后,不论怎么抗拒还是被汉族两人同化了,为中国的民族之中添上了一个满族。想必如果就是抗日失败了,日军全面占领中国,到现在可能中国会变成五十七个民族,多一个大和族罢了。

“只要文化传递之处,皆乃九州中原。”这就是中国,这就是汉文化的底蕴。

转化正题,阳平关已经被曹操攻下了,当然不是纯武力所夺取的,而应用的更多是头脑和智慧。曹军吃饱喝足后并没有强行攻取阳平关,而是装作撤退的样子,于是张卫的谋士就断定曹操粮草已经告紧,说不准已经军中无粮,进入汉中以来数月,过了河池后曹军的补给线拉的过长,道路不通,再加中原遭灾,东面还和孙权交战等等原因,谋士断定曹操粮尽。

不过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说这不过是曹操的诱敌之计,想把汉中军引出城作战,要不以汉中险关曹操大军人数再多恐怕也不能破关。此话张卫细细想来也有道理,不过双方谋士像辩论赛似的,争论不休。可谓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张卫脑袋都大了。建议出城袭击曹操后方的谋士其中一个理由倒是说到张卫心坎里去了,曹操军力强盛,如果这次不给予统计让他损失惨重,想必他回去后补充粮草军械就会去而复返。

张卫想了想觉得十分有道理,现在汉中守卫的兵力约有六万,这已经是集中张鲁麾下除了汉中城的一万守军的全部兵马,外加本地豪强的壮仆凑成的最强力量。这次曹操强攻阳平关,如果下次再回来的时候分兵呢?从多路攻取汉中呢?所以歼灭曹操有生力量,打痛曹操是势在必行的。于是张卫还是打算出城,在曹军撤退的时候,在其背后给与其狠狠的一击。

这次出城张卫带领了三万兵马,同时留守三万在阳平关,相比这些人在关内,曹操想虚晃一枪趁虚攻入关内的计策是行不通的,而张卫把当地士族豪强壮仆所组成的兵马全部带了出来,外加上汉中部分精锐,野外作战伤亡总是会大一些的,张卫想让这些士族的兵马狠狠的消耗一下,进步不削弱士族在当地的实力。可惜想法是好的,现实施行起来是很愚蠢的,这些没有经过训练的人守城还凑合,野外遭遇战,那真是……

曹操听闻军报,张卫率军只是二十里跟进,没有主动进攻,想必他心里必定还有疑虑。于是曹操果断的吩咐下去,让殿后军队的部队公然哗变。大部殿后的军队都是新收编的氐人,让他们原来的将领依旧领兵。

一般来说新收编的军队都会把原来部署打乱,把收编军队的士卒和将领分散到各军中去,让他们分开避免谋反。而曹操这种行为看似大度,其实就根本没有真心接收氐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也是曹操对待外族的态度。曹操的和善只心也真是针对汉朝百姓的,对于乌桓,曹操显现出自己的强硬,对待氐人,曹操更加凸显出自己的狠辣。

曹操下令,因氐人作战无功,暗中相助张卫,待全军返回武都后,其氐人后军将领全部斩杀。这命令到达氐人军营后,自然是一片哗然。氐人将领一看活不了了,与其默默等死,不如造反的来一遭痛快,这样还说不准能活下去,最不济也能拉几个垫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