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风云录

第二章 如临深渊 第四节

第二章 如临深渊 第四节十二月下,河东,大雪纷飞。

黄河自入冬之后,上游开始向下流凌,大约在十一月下到十二月中的时候,开始冰封河面。

虽然古有“小雪流凌,大雪合桥”之说,但因为河东这一段黄河水面很宽,冰层较薄,时合时开,所以很难形成坚实的冰桥,人畜往来非常不安全。

北疆军希望天气越来越冷,大雪也一场接一场的下,这样冰层厚实了,大军就可以顺利渡河攻击。

今冬的第一场大雪在北疆将士们的期盼中珊珊来迟。

李弘一边指挥将士们展开冬训,做好进攻前的各项准备,一边和诸将商议整军方案,只待麴义和张燕两军赶到河东后付诸实施。

攻击洛阳的大军分成南北两部。

骠骑大将军李弘统领南北两部大军。

骠骑大将军的大营内有虎威中郎将庞德的黑豹义从营,校尉张震的虎贲营,还有兵曹营、斥候营,共计六千人马。

北部攻击大军由龙骧、折冲、扬武、镇军、镇护五军组成,每军八千人。

龙骧军由龙骧将军徐荣统领,威武中郎将张郃副之。

都尉苌弓、陈践、刘遇,别部司马张隼各领一营,每营两千人马。

镇军军由镇军将军麴义统领,武烈中郎将文丑副之。

校尉何风、樊篱、徐晃、都尉雷重各领一营。

镇护军由镇护将军张燕统领,骁骑中郎将王当副之。

校尉余氐根、彭烈、张萧、丁波各领一营。

折冲军由折冲将军玉石统领,厉威中郎桥华雄副之。

校尉梁百武、李云、杨淳、郭勋各领一营。

扬武军由扬武将军杨凤统领,强弩中郎将孙亲副之。

校尉李尧、杨震、廖磊、林讯各领一营。

南部攻击大军是一万虎烈军,由虎烈将军颜良统领,武毅中郎将高览副之。

校尉高顺、吴雄,都尉项澄,别部司马解悟、徐岩各领一营人马。

北疆军每次大战前必定要重整军队,这已是惯例,诸将习以为常,对李弘提出的整军方案均无异议。

这时斥候回报,说蒲坂津、风陵渡和茅津渡方向的北军已经严阵以待,援兵正纷纷从关中赶来,形势越来越严峻。

北军兵力如果在黄河对岸集结过多,对北疆军的渡河攻击非常不利。

麴义和玉石两位将军随即建议立即渡河攻击,以绝对优势兵力拿下黄河对岸的几个城池,完成对洛阳的包围。

现在弘农郡方向只有牛辅的两万军,由于他们无法确定我们的主攻方向,这两万军只好分布在潼关、风陵渡和茅津渡三个地方,兵力过于分散。

如果北疆军在年前发动攻击,必能攻其不备,一击而中。

麴义说,董卓和牛辅肯定知道我们的大军尚没有集结完毕,按照他们的预计,我们的进攻时间应该在下个月或者开春之后。

所以此刻他们必定没有防备。

我们选择在年前攻击,时机应该是恰当的。

如果我们把攻击时间拖到正月或者更迟的时间,在天气寒冷,双方实力接近,黄河随时会解冻的情况下,北疆军的伤亡一定非常惨重。

李弘拒绝了两人的建议。

北疆军在没有完全集结的情况下发起攻击,即便初战告捷了,但由于大军缺乏后援兵力,还是很难守住城池。

被切断了退路的董卓会不惜一切代价,指挥北军从关中和洛阳两个方向夹击北疆军。

此时,河内的袁绍、王匡,洛阳南部的袁术、孙坚都还没有准备好。

他们如果不能立即攻击洛阳,有效牵制董卓的兵力,我们势必要被击败。

我们败退河东,三方夹攻洛阳之策随即也就失败了。

李弘一再告诫诸将,此次攻打洛阳,是三方的联合攻击。

凭北疆一己之力,河东的四万多兵力,根本无法击败董卓,拿下洛阳,所以现在三方大军之间的配合和默契非常重要。

北疆军的每一步行动,都首先要考虑到其他两方大军的利益和存亡。

我们的攻击是不是能得到他们的配合?是不是能配合他们?是不是有利于三方大军迅速、完整地拿下洛阳?按照我们和袁绍、袁术的约定,攻击洛阳的时间应该在正月中到二月初,这个攻击时间我们不能随意改变。

麴义很瞧不起袁绍和袁术,认为他们未必会在约定时间内攻击洛阳,即使他们在约定时间内发起了对洛阳的攻击,也未必会竭尽全力,“打洛阳,还是要靠我们自己,不能指望别人。

袁绍和袁术如果不是有四世三公的显赫家世,他们算个屁。”

李弘无奈苦笑。

我们这次攻打洛阳的目的不是为了合围董卓,击败董卓、杀死董卓,而是为了完整无缺地拿下洛阳,我们的目标是洛阳,是京都。

董卓是什么人,相信诸位都很清楚,尤其是子烈(徐荣)、云天(麴义)、子威(华雄),你们和他在西疆并肩作战多年,应孩知道他的性格。

假如我们把他逼上绝路,逼得他无路可逃了,他一怒之下,把洛阳烧了,我们可就惨了。

我们不但无功,反而个个罪孽深重。

大汉的京都成了一片废墟,近两百年的根基毁于一旦,奄奄一息的社稷受到了致命的一击,那时,我们拿什么拯救我们的大汉?我们急着拿下洛阳,是为了回迁朝廷。

回迁朝廷的目的,是想借助京都的威势,震慑天下州郡,以便重建天子和朝廷的无上权威,迅速稳定社稷,凝聚各地州郡的力量,然后再以举国之力西上勤王讨董。

一个完整的洛阳,是振兴社稷的基石,是振兴社稷的力量源泉。

我们需要的是拱卫它,而不是毁灭它。

诸将默然无语。

麴义脸显愧色。

我辞别长公主和太傅大人时,长公主和几位大人一再嘱咐,请我务必从大局出发,不要图一时之痛快,草率用兵。

我也请诸位大人想想社稷,想想天下苍生,然后再想想如何用兵。

现在我们用兵的目的,虽然和过去用兵的目的一样,都是为了拱卫社稷,但今天我们是自己人打自己人。

过去我们是一致对外打胡人,所以用兵的策略、方法,都要改一改了。

我要改,你们也要改。

“今年的整军,不仅仅是军队建制上的调整,更是各级军官在用兵策略的调整。

大家都要想想如何勤王讨董,如何振兴社稷。”

****十二月下,南阳,宛城。

袁术听说刘和到了南阳,非常吃惊。

刘和不是一直在长公主身边吗?怎么突然出现在南阳?刘和发须凌乱,衣裳褴褛,十分狼狈。

他和袁术在洛阳时关系就不错,见面之后,二话不说,先叫袁术上酒上菜,他要吃饭。

刘和一边狼吞虎咽,一边把事情的原委说了一遍。

今年夏,他和朱穆一起到了长安。

他的目的是替公主向天子要一份勤王讨董的圣旨,但天子年幼,天子身边都是董卓的人,刘和根本见不到天子,更不要说面奏天子讨要什么圣旨了。

于是他去拜见太尉赵谦,说自己带来了公主给天子的书信,要亲手呈奏天子。

太尉赵谦随即奏请天子和相国董卓,说原卫尉刘和到京了,有公主的书信需要呈奏。

天子大喜,立即下旨刘和进宫觐见。

刘和另外准备了一份公主问候天子的普通书信。

这份书信经董卓亲自验看后,由刘和亲手呈送给了天子。

天子得到姐姐的消息,龙颜大悦,当即回书公主,并请刘和立即送回晋阳。

刘和当时就傻了。

董卓这时说话了,他说刘和才华出众,先帝时曾任卫尉,这次既然回京了,就不要走了,就在朝中任职吧。

刘和是刘虞之子,把刘和留在京城,也算是扣做人质,可以威胁刘虞。

董卓当然不会让他走了。

天子过去也认识刘和,知道他擅长书画,先帝在世时非常喜欢他。

天子高兴地答应了,拜他为侍中,随侍左右,空暇时还可以请教请教书画方面的事。

十月的时候,天子有一天请他教授书画技巧,御书房中就他和天子两人。

刘和趁着这次难得的机会,把公主的密信呈奏给了天子。

天子看后惊骇万分,“这些罪责都是相国大人所犯?”刘和也不想解释,只说了一句话,“陛下就长公主一个亲姐姐,她怎么会骗你?长公主骗过陛下吗?”天子摇摇头。

他信任自己的姐姐,姐姐既然说董卓罪恶滔天,国之奸侫,那董卓就一定是。

虽然董卓对自己非常和善,非常恭敬,几乎是百依百顺,但就自己所知,大汉国的那些奸侫比如赵忠,张让等人,对自己更好。

奸侫本人未必是坏人,奸侫之所以成为奸侫,是因为他们做了祸国殃民的事。

天子还在发愣,刘和却手脚麻利地把书信丢到火盆里烧了,“陛下,这东西留不得。

陛下身边都是董卓的人,如果此事被董卓知道了,陛下就麻烦了。”

天子被刘和的举动吓了一跳,一脸恐惧。

刘和接着拿出自己早已拟好的圣旨递给天子,“陛下,长公主要带着大军到长安来救你,但因为没有陛下的圣旨,无法指挥骠骑大将军的军队,所以臣恳请陛下……”刘和希望天子能想办法在这份圣旨上盖上印玺。

天子摇摇头,自从迁到长安后,他就再也没有看到过印玺了。

他不知道印玺在哪。

刘和无奈,只好嘱咐天子要保密,此事关系到天子和长公主的性命,关系到大汉江山社稷的存亡,不能当儿戏。

天子似懂非懂地连连点头。

刘和失望地出了宫。

他本来也没指望在这道圣旨上盖上皇帝信玺(用于发兵),这个重要的印玺肯定给董卓控制着。

但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董卓竟然把天子随身携带的皇帝之玺(用于赐诸侯王书)和天子之玺(用于事天地鬼神)也拿走了。

刘和灰心丧气,跑到同僚侍中种辑家喝了个酩酊大罪。

酒喝多了,难免失控。

刘和不慎泄密。

第二天酒醒之后,刘和惊喜地发现种辑竟然给他拿来了一道盖着皇帝之玺的空白圣旨。

刘和猛然醒悟到自己泄漏了秘密,不禁魂飞魄散。

种辑笑着说,你放心,这事就我知道。

你下次不要喝酒了,太危险。

董卓现在非常信任我,相国府中的许多事我一清二楚。

印玺都在董卓手上,他不在长安的时候,就留几道空白圣旨给刘艾,以备急需。

我和刘艾乃是莫逆之交,只要我有足够的理由,向他要一张空白圣旨还是可以的。

你快走吧,把这道空白圣旨交给长公主后,你们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刘和憾激不尽,当天就带着侍从逃出了长安城。

因为李弘和董卓已经决裂,到河东的路全部被封锁了,所以刘和想了许多办法都没能渡过黄河。

眼看天气越来越冷,待在关中越来越危险,刘和随即决定南下出武关,先到南阳,然后再绕一个大***回晋阳去。

董卓和袁术也在打仗。

而且打得很激烈,武关也封锁了。

刘和侍从们只好翻山越岭而过。

一路上吃尽了苦头,赶到宛城的时候,一行人已经是彻头彻尾的流民了。

袁术大笑,“子安,这趟你要是死了,可是白死了,一点价值都没有。”

袁术随即把长公主在晋阳建朝,太傅刘虞南下晋阳朝廷主政的事说了一下。

刘和将信将疑地看着他,“真的假的?你不会拿我寻开心吧?”“虽然我还没有接到晋阳方面的消息,但骠骑大将军府的田畴应该不会骗我。”

袁术笑道,“田畴说,十二月初,长公主要在晋阳建朝。

如果他没说错,过完年,我就能接到消息了。”

刘和大为兴奋,指着自己怀内的空白圣旨说道:“那这道圣旨就价值连城了。

长公主有了这份天子的承制诏书,可以名正言顺地代行天子事,可以拜封公卿百官,晋阳朝廷可以完全代替长安朝廷。

太好了,我马上就走。”

袁术笑道:“以我看,你还是暂时待在南阳吧。

目前董卓的大军正在鲁阳、阳翟一带和孙坚、孔伷、纪灵的大军交战,路上非常危险。”

接着他把骠骑大将军李弘要攻打洛阳,拟定三面夹攻,中路取胜的攻击之策对刘和解释了一下,“打下洛阳后,晋阳朝廷肯定要迁回京都,所以你大可不必冒着生死危险再长途跋涉。

你可以待在这里,将来可以直接进京向长公主宣读天子圣旨。”

刘和想想也是。

路上要是出事了,这一趟真的白跑了,这道空白圣旨还不知道好了谁。

****十二月下,冀州,邺城。

韩馥回到冀州后,立即接到了袁绍的书信。

袁绍在书信中说,当今天子不是先帝所出,皇统被篡,先帝蒙羞,朝廷为奸侫董卓所挟持,形同虚设。

虽然长公主在晋阳另建朝廷,但国不可一日无君。

为了早日铲除奸侫,平定叛乱,振兴社稷,我和刘岱、王匡、袁遗等十几位州郡大吏准备拥戴幽州牧刘虞为帝,重建朝廷。

恳请文节兄以大汉社稷为重,早下决心,共襄大举。

韩馥非常震骇,心里忐忑不安,举棋不定。

早在年初举事时,袁绍和他就在一起商量过,如果讨董成功,皇统该由那一位藩王继承。

但由于骠骑大将军李弘不愿意出兵讨董,此事随即被搁置。

现在李弘出兵讨董了,长公主也在晋阳建朝了,一切看上去开始步入正轨了,这时候袁绍却突然杀出来,联合其他州郡大吏要求废黜当今天子,重建皇统,这不是没事找事吗?袁绍再一次重申了为什么要废黜当今天子重建皇统的理由。

这些理由表面上看上去冠冕堂皇,但说到底,就是怕当今天子将来蓄意报复,杀了袁阀全族和当初举事的大臣们。

袁绍还详细列举了刘虞继承皇统,登基称帝的诸般好处,但在这一连串华丽词藻的下面,韩馥看到的不是振兴社稷,而是祸乱和血腥。

韩馥胆怯了,他考虑再三,无法下定决心。

府内的几位亲信僚属对此事也是意见不一。

刘恭说,刘虞和大人相交多年,他是什么人,大人应该很清楚。

刘虞只是宗室,不是藩王,他根本没有资格继承皇统,他也不可能答应做皇帝。

袁绍此举,显然是别有用心。

“袁绍到底想干什么?”“他想控制长公主和晋阳朝廷。”

审配说道,“现在不论大人是否答应此事,袁绍和冀、兖、青、徐、豫等州郡大吏都会派出使者到晋阳,上表要求拥戴刘虞为帝。

大人你想想,此事发生后,刘虞还能待在朝中主政吗?他一定会离开晋阳。

刘虞离开晋阳后,继任刘虞主政的一定是大人你。

也就是说,大家会认为这一切都是大人在背后操纵,大人想独揽晋阳朝廷的大权。

这种流言传开后,大人还能到晋阳主政吗?大人为了表示自己的清白,只好放弃。

然后呢?然后各地州郡会推荐袁绍到晋阳朝廷主政。”

“这时问题来了。

骠骑大将军打洛阳需要粮饷,他肯定能接受大人到晋阳主政,但袁绍就不行了。

袁绍有什么资格到晋阳主政?他不过就是一个渤海郡的太守而已。

于是,晋阳朝廷就成了骠骑大将军的。

如果骠骑大将军主政,天下州郡想必没人愿意听从,包括大人你。

如此一来,好事成坏事,社稷更乱了。

大人难道愿意眼睁睁地看着社稷倾覆?”“所以,大人无需犹豫,直接向晋阳朝廷摆明态度。

冀州关系社稷兴亡,国家权柄当然应该由大人来主掌。”

韩馥心有所动。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