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风云录

第十章 风雨如晦 第二十三节

第十章 风雨如晦 第二十三节何顒一路急行而来疲惫不堪,李弘接旨之后,让他休息一夜,明日再谈,但他坚决拒绝,一定要连夜议事。

何颙现在是尚书台的尚书,此次又是奉旨而来,代表的是天子和朝廷,所以李弘不敢怠慢,急忙召集徐荣、麴义、李玮、朱穆等征北大军中的高级统帅和幕僚共同议事。

北疆大战的前后经过和相关损失、战利品等事宜李弘已经向朝廷上了一份详尽的奏章,何颙要问的是北疆驻防和匈奴、东羌人的安置,近百万民夫的北迁和屯田。

这些问题在大战前虽然也有涉及,但因为李弘突然改变攻击时间,造成此类问题在当时并没有进行深入探讨,其后朝廷也没有及时拿出详细的战后迅速稳定边郡的具体策略。

因此,何颙现在不得不仓促和征北军诸将商议,以便把边郡迅速稳定下来。

另外,通过李弘等征北军高级将领对这些事的安排,何颙也能从中看到征北军将来的动向,为下面和李弘单独商谈做好准备。

从事中郎朱穆向何颙具体介绍了征北大将军府的想法。

北方四郡现在不仅仅是驻防问题,还有重建郡县府衙安抚百姓问题,所以征北大将军府打算在朝廷派出的官吏没有到任之前,暂由派驻军队掌管四郡的军政。

按照征北大将军府的初步安排,校尉华雄暂领朔方郡太守,校尉张郃暂领五原太守,校尉高览暂领云中太守,校尉孙亲暂领定襄郡太守。

匈奴人和东羌人在此次大战之后,军队数量和人口都有很大的减损。

目前匈奴人被征北大将军府刻意沿黄河和长城南北划分了三块定居地,分别是五原、云中两郡的阴山以南,西河郡的美稷和长城以南的圜阳。

这样他们的人口分散,将来就是想叛乱也没有什么实力了。

至于东羌人,征北大将军府打算把他们全部迁到河套以南定居,完全置于汉军的监控之下。

近百万民夫和从雁门出关的几十万灾民将陆续迁移到河套以南屯田,还有部分北方人口将迁移到河南之地和匈奴人混居以放牧为生。

为了确保灾民在河套以南的屯田,征北大将军府打算在朔方和北地两郡驻军三到五万人。

朱穆最后说道:“今年,边塞四郡的城池关隘需要修葺,府衙需要重建,百姓需要安置,这大约需要十亿钱。

百多万灾民的迁移和河套屯田大约需要七十亿钱。

五郡的驻兵人数根据我们最保守的测算,大约需要六到八万人,这大约需要二十亿钱。

也就是说,北疆虽然被我们收复了,但我们至少还需要一百亿钱才能稳定下来。”

在何颙离开洛阳前,袁隗和尚书台的大臣们也曾为北疆重建做了个测算,所以他对朱穆所说的这个数字并没有感到丝毫的惊讶。

相反,还笑着说道:“到河套以南屯田,你们迁移的人口数量太过庞大。

即使三年有小成,恐怕也远远不止七十亿钱。”

此时,何颙的心情已经非常好了,他从听到征北大将军府要迁移百万以上的灾民到河套屯田之后,他就完全放心了。

李弘现在根本没有南下的意思,而且他也根本没有南下的能力。

他现在不但被并州几百万人口的屯田捆住了手脚,更被北疆绵延千里的边塞驻防牢牢地拖住了,他的十几万大军被困在了塞外广袤千里的大漠上。

何颙听完朱穆的禀告之后,笑着对他说道:“朱大人,下次不要再说什么征北大将军府了,你现在可是大汉国车骑将军府的从事中郎。”

朱穆微微一笑,对李弘拱手道:“下官失言,失言。”

李弘笑着摇摇手,对何颙说道:“何大人对我们的对策有何意见?我希望大人把这份奏议带回京城后,能够得到天子的恩准,所以何大人有什么话,请尽管直说。”

何颙点点头,笑道:“那下官就不客气了。”

他现在把意见提得越多,明天和李弘商谈的时候他的主动权就越大,所以何颙毫不客气说道,“大人提出要在五郡驻防,要在北地郡屯田,这北地郡可是凉州的,属于西疆。

即使要驻防也是皇甫将军派兵驻防,要屯田也是北地郡的太守说了算,所以大人的这个设想非常不妥,恐怕朝中的大臣们不会答应。”

“其次,大人提出今年北疆就需要一百亿钱,这个钱目前大司农府肯定拿不出来。”

何颙慢悠悠地说道,“大人也不要指望万金堂,先帝说过,万金堂是给大人打仗用的,不是给大人稳定北疆用的。

所以无论是天子、太后,还是朝中的大臣们,没有人会答应你的要求。”

李弘、徐荣、麴义和李玮等人互相看看,面显忧色。

麴义的神情渐渐有些愤怒了,看着何颙的目光里也隐含几丝杀气,他冷声说道:“何大人,按你这么说,北疆的百万灾民就要在边塞吃草为生了?既然如此,那么你们为什么不把这些灾民留在冀青兖徐等受灾州郡?你们为什么要欺骗他们,把他们驱赶到并州?难道你们想祸害北疆?想陷害北疆诸军?想让我们的将士埋骨大漠,白白地流血牺牲?”何颙看着麴义,笑道:“将军大人似乎忘记了北疆大战的目的是什么?北疆大战的目的是收复边郡,而不是收复边郡后迁移百万灾民到河套以南屯田。

到河套以南屯田其实是个非常危险的事,即使先帝在世,也未必肯答应。

现在北方大漠有鲜卑人,一旦北疆富裕,鲜卑人的铁骑就会一泻而下,我北疆战火纷飞,诸位谁能保证北疆寸土不失?”何颙挑衅似地扬扬头,冲着麴义说道,“麴将军是否可以保证?”“几百年来,匈奴人之祸算是被我们铲除了,但这几十年来鲜卑人的祸害呢?这几年车骑将军虽然带着诸位将军连番奋战屡有斩获,但鲜卑人的实力犹存,鲜卑人的疆域犹在,我们凭什么敢在河套投入大量的人口和金钱屯田?我们有大秦国时蒙恬将军的威猛和三十万大军吗?我们有武皇帝时的六十万边军和取之不竭的财富吗?我们没有。”

何颙继续说道,“车骑将军目前只有十四万大军,这还包括留在晋阳的两万兵马,如果把匈奴人和乌丸人的铁骑排除在外,将军大人目前还不足十三万大军。

以十三万大军驻防两千多里的边塞,诸位认为足够了吗?鲜卑人为什么可以占据边塞四郡?匈奴人为什么敢反叛,都是因为我们在北疆只有几万边军,对他们没有威胁啊。

如果早年先帝能够意识到这个问题,投入几十亿钱重建二十万边军,何苦现在花费上百亿钱来攻打胡族,收复边郡?”“其次,大汉国目前的现状诸位大人都清楚,在经历了连读六年的战乱和几次灾患之后,大汉国的国库早已枯竭。

今年的仗之所以能打,都是因为先帝动用了万金堂的钱财。

北疆大战结束后,朝廷的主要精力是平息各处叛乱,安抚百姓,尽一切努力让国家迅速恢复稳定,所以……”“所以天子和朝廷就不管北疆了,就让北疆的灾民自生自灭了,是吗?”麴义略显激动地问道。

“北疆已经收复了,如何尽快恢复稳定是你们的事。”

何颙平静地笑道,“相信车骑将军已经早有定策。”

“你这么一说,还有什么定策?”麴义一拍案几,气愤地说道,“干脆把百万灾民杀了好了,这样北疆就万事大吉了。”

李弘看看徐荣,又看看李玮,面无表情。

徐荣轻轻叹了一口气,李玮脸上掠过一丝笑意。

坐在一角的田畴突然问道:“何大人,北疆大战结束后,朝廷的意思是什么?何大人到北疆来,不可能对北疆诸事没有安排吧?”何颙侧头看了一眼田畴,注意地打量了几眼,然后说道:“先帝其实早在北疆大战前就对北疆诸事做了安排,只是有些人阳奉阴违,无视先帝的旨意,以至于现在让北疆诸军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何颙说的是谁,大家心里都有数,但何颙接着又说了一句话,这让各人的脸色都很难看了。

何颙指的不是董卓。

“车骑将军主掌北疆兵事大权,这是举国皆知的事。”

何颙看着李弘笑道,“先帝在北疆大战前一再嘱咐将军大人放弃除了战事外的一切事务,但将军大人好象心悬并州安危,并没有遵从先帝的旨意,而是执意把鲜于辅将军和张燕将军留在了晋阳。

北疆大军今日的困境,我是不是可以说,这都是将军大人一手造成的?”李弘苦笑不语。

“将军大人有必要再把黄巾军留在晋阳吗?有必要再管灾民和屯田的事吗?将军大人执掌的是北疆兵事大权而不是军政大权,这有本质的区别。

兵事大权仅掌征伐,军政大权才是统管所有事务。

早期先帝为了尽快招抚黄巾军和安置流民,需要大人的兵事大权予以镇制,但后来黄巾军已经受抚,屯田已经步入正轨,就连支撑赈灾和屯田的盐铁收入都已经按照大人的要求特设了盐铁都尉。

那么,大人出征前,还有什么理由非要留下鲜于辅和张燕两位将军坐镇晋阳?”何颙环视了一眼大帐内的诸将,语调温和地说道:“将军大人的所作所为是否违背了先帝的旨意,天子和朝廷无意追究,但这兵事大权和军政大权的区别,还请将军大人在适当的时候予以理解,把它们分开,以免让天子和朝廷对大人产生误解。”

“至于朝廷对北疆诸事的安排,都是在兵事大权和军政大权分开的基础上制定的,所以和将军大人的定策有很大区别。”

何颙说道,“天子和朝廷的意思是将军大人立即把鲜于辅将军和张燕将军征召出塞,并州军政全部交给并州牧、前将军董卓大人。

无论是灾民还是屯田,统统交于董卓大人。

然后北疆诸军立即重整兵马,按照先帝所定的北疆战策,在八月的时候继续率军北上攻击鲜卑国。”

大帐内顿时鸦雀无声,气氛压抑。

深夜,大帐内昏暗的烛火在潮湿的细风中轻轻地摇曳着,帐外的大雨依旧在倾泄而下,密集的雨点打在帐篷顶上发出了沉闷的轰鸣声。

李弘、徐荣、麴义、李玮、朱穆、宋文、唐放七人坐在案几四周,个个神情严峻。

何颙的话就象一把重锤狠狠砸在众人心里,让大家有些窒息。

三年来,这并州的事成了一个绳套。

并州的事越闹越复杂,这绳套就在北疆诸军的头上越套越紧,而这绳套后面的绳索却握在天子和朝廷手上。

什么时候该收,什么时候该放,全然由不得北疆诸军。

如今李弘迫不得已,只好举起战刀,准备斩断这根绳索了。

“子烈,你怎么说?”李弘望着徐荣,小声问道。

徐荣淡淡地笑道:“我从西疆开始就跟在大人后面征战,大人忠心为国,这一点毋庸置疑。”

他稍稍停了一下说道,“大人知道雁门关大战阵亡了多少黄巾军将士吗?他们为什么而战?大人知道这么多年来,有多少胡人将士阵亡了吗?他们又为何而战?只要是为了大汉国,为了完成这些阵亡将士的心愿,大人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吧,我徐荣至死追随大人,矢志不渝。”

“云天呢?”“刀已经架到我们脖子上了,你还问什么?”麴义挥手说道,“天子和朝廷不要北疆,我们不能不要。

这块土地上沾满了我们弟兄的鲜血,我们绝不放弃。”

“仲渊呢?”李玮笑道:“我早说过,大人如果执意忍让,迟早都是全军覆没之局,奈何大人不听。”

“公定呢?”朱穆犹豫了一下,慢慢说道:“当今朝廷之腐败,已经到了触目惊心无可挽救的地步,大人如果想救万民于水火,应该仔细想想先帝遗诏的意思。

先帝是想让大人振兴大汉国,而不是偏隅于北疆之一地,请大人务必慎重。”

“长风呢?”宋文叹气道:“大人已经无路可走了,进也是死,退也是亡,何不置之死地而后生?将来的事,将来再说吧。

自古以来,明臣良将,又有几个能够逃脱自己的宿命?”李弘笑了起来,指着唐放说道:“牧云,你是并州故吏,深知北疆,你说说,北疆将何去何从?”唐放沉吟良久,说道:“三年前,大人到北疆是为了什么?只要是为了大汉国,大人又何必顾惜自己的声名?”李弘笑道:“好,既然大家都不愿意束手就缚,那我们就放手一搏了。”

“命令杨凤领恒祭燕无畏两营铁骑,会同文丑梁百武的两营步卒,立即南渡黄河,急速赶到长城要塞会合鲜于银、樊篱部,大军直逼河东。”

“命令阎柔领射缨彤、李溯两营铁骑,会同楼麓的乌丸铁骑,立即赶赴代郡、上谷驻防。”

“命令张燕,叫他派彭烈立即率部进驻飞狐要塞。”

“命令赵云领姜舞刘冥两营铁骑,玉石领本军四营急速南下赶赴雁门关。”

“子烈,你带着狂风沙、聂啸的两营铁骑,会同杨震寥磊杨淳三营步卒,立即赶赴朔方、北地两郡驻防。

北地郡你让杨淳和狂风沙去,你留守朔方的河套,做好安置灾民和屯田的准备工作。”

“云天,这抵御胡寇入侵的事就交给你了,这里有杨明的一营铁骑,颜良的四个步兵营,还有刘豹的匈奴铁骑,你看够不够?不够我就把黑豹义从营留给你。”

麴义笑道:“大人你放心南下,拓跋锋早给你打怕了,哪里还敢寇边入侵?黑豹义从你带走吧,有我和颜虎头在,还有华雄高览张郃孙亲四位太守,边塞无忧。”

“命令中军各营,准备返回晋阳。”

第二天,何颙早早就来到了李弘的大帐。

李弘命令左右退下,他要和何颙好好谈谈了。

何颙和李弘两人随意聊了一下洛阳最近发生的事,然后他说道:“最近京中都在传言大人手上有先帝遗诏,说大人会在适当的时候南下进京拥立小皇子为新帝,不知大人听到这个传言……”“对,先帝命令臣在北疆大战结束后立即率军南下,不惜一切代价进入洛阳,废除幼主,立小皇子为大汉国的皇帝。”

李弘望着脸色渐变的何颙,轻轻说道,“而且,我已经命令大军南下了。”

何颙极度震骇。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