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

第二十八章 祭神

第二十八章 祭神

从这件事便可以看出,刘庸政在祁阳县的政绩突出,称得上是个为国为民的好官。如今,在他仕途青云之上的时候,这祁阳水患一事,无异于是给他的仕途上开出一道天壑,想到这里,刘庸政的额头两侧的青筋,微微有些暴起。

沉思片刻,刘庸政压住火气道:“无论是天灾还是**,现在定论都有些过早。现在我们首先要解决的,便是处理好这些难民。这样吧,你先回去准备准备,我让刘真召集人手,一炷香后我们便出发。”

“诺”

其实林跃也没什么好准备的,无非是招呼关琴一声,说自己会晚些回去,让她不要等自己回去吃晚饭。随后便匆匆的跑到县衙校场报道。校场上,五百号官兵都已经整装待发,只等县令一到,便可出发。

见到林跃过来,正在指挥官兵的县尉刘真停下手中工作,待林跃走近,才傲然的扬起头,哼道:“你就是,那个新任佐史林跃?”

“佐史林跃,见过县尉大人!”一瞧眼前这家伙官威不小,林跃就猜到此人一定就是这祁阳的县尉。毕竟这一股武人的粗气,不是那些文官可以扮出的,见对方傲慢,林跃也不动气,对这种人物不值得,便心平气和的打了招呼。

“嗯”哼了声,刘真一翻白眼,打量起林跃来。上上下下扫视了半天。刘镇发现,对面这小白脸怎么看,都不像是那种会武功的人,而且还是武功高强的那种。刘真年少时家中曾花了些钱财,将他送出去学过几年功夫,但知只要练过武,舞刀弄枪的人,那个不是五大三粗、满手老茧的,怎会这般白净。

但自己族兄,也就是刘庸政那番话,又不像是胡编出来,糊弄自己的,一时间,刘真有些看不穿这林跃。其实刘真不知,像他这种小家族之人,就算家中花钱让他拜师学艺,学到的也只是些粗浅伎俩,比不了那些原来诸国贵族,家中或收藏、或传承的刀剑绝技。

再者说,林跃本就生于后世,所学的又是经过千年传承完善的内家功夫,尤其是这内家功夫更是处于道修之手,绝非一般凡间武学可以媲美的,所以这刘真看不透并不奇怪。反之,要是看透了,那才有些可怕,说明刘真至少是当世的一流高手。

刘真心中心中打定主意,以后一定要找个机会,和这林跃过过手。虽然怀疑,但公事还是要公办的,叫过林跃,又命两名官兵捧来一个长条形的木盒。在林跃以后的注视下,刘真有些得意的将盒盖打开,从木盒中拿出一柄长剑。

“此金铜剑,全长三尺八寸,由铜铁合金打造,乃是我九江郡著名铸剑大师,烈元子大师所铸。”见林跃有些发呆,刘真有些不耐烦的将剑塞到林跃手上。心中不停埋怨自己族兄,如此好剑,自己都不让碰,竟要将它送与眼前这小白脸,实在有些暴殄天物。

怕林跃不知晓其剑珍贵,用这剑干一些蠢事,刘真又道:“这烈元子大师,本是原吴国铸剑世家,其祖传淬火练剑之法举世无双,铸成的宝剑可削铁如泥。此剑乃是我兄长平日珍藏,如今特意赠与你,希望你善用之!”

“谢县尊大人厚爱,跃一定不负所望!”林跃听得此剑不凡,忙伸手接过。合金长剑刚抓住,林跃便觉入手一阵冰凉,并且异常沉重,虽然剑身整体看起来扁平修长,但也足有二十来斤。

银灰『色』的剑身上,因淬火形成的暗花纹理,使得长剑一眼看下去格外古朴。听刚才刘真那般赞扬,林跃也升起一丝好奇之心。随即,暗自运气,将部分气力汇于指尖,在这剑身一侧用力弹下。

“咚”剧烈的清鸣声响起,剑身一阵颤动。靠得最近的刘真,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大响声,震得耳膜一阵疼痛,胸口处好像也被巨石所压,一时间有些喘不上气。当下心中大骇,没想到,看似普通的林跃,只是微微『露』出的一手,便有如此雷霆之势,连忙打消了轻视林跃之心,看着林跃的眼神也由不屑转而敬畏。

在远处集合的数百官兵,也被这边突然爆鸣的龙『吟』声,也都弄得惊疑不定。但碍于县尉之令又都不敢过来,直好都站在原处,纷纷向着这边张望。然而,一心沉醉其中的林跃却毫无察觉,刚刚这一击,自己可是使了十成气力,如果是没有锻制过的生铁,恐怕会一下折断。

当然,就算是青铜制器,打造的这么薄,经林跃一击也要弯折。所以,林跃在赞叹好剑的同时,也不禁疑『惑』,这秦朝的兵器按理说应该由青铜所铸,但今日所得之剑和上次与群匪搏斗时对方所用的钢剑,都打消了林跃对青铜兵器之说的认识,这一发现让林跃有些疑『惑』,难道是自己历史知识记错了?

也不怪林跃疑『惑』,其实包括后世的许多人都认为,春秋战国再到秦朝,用的都是青铜铸造的兵器,这个观点其实是错误的。

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冶铁技术,不过当时铁器业才刚刚起步,技术尚不发达,远不能与已经趋于成熟的冶铜业相比,所以大部分诸侯国还是以青铜器为主。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春秋后期,冶金技术越是发达,有些国家在锻造之时,甚至可以控制兵器中每种金属的含量。比如当时长江中下游的吴、越两国,甚至发明了炒钢这一炼钢技术,‘吴钩’也因此成了后世宝剑的代名词。

由于冶铁技术的发展,到了战国,战争频繁、规模扩大,铁兵器也日益普遍使用。战国晚期铁兵器已成为大量使用的重要兵器。而秦始皇在统一六国时,为了推广铁制兵器,更是下令,收缴全国范围内的铜制兵器,集中送到咸阳销毁,铸成十二尊重达三十四万斤的铜人,屹立于阿房宫外。

军队作战及民间刀剑,一律使用铁器,只有少数用作扮饰的配剑,才由青铜所铸,可见当时铁器已经成为主流。可怜林跃还以为自己记错了历史,后来经刘庸政解释,方才恍然大悟。

一路上,林跃不停地向刘庸政了解这方面的历史知识。在他看来,现在所了解的每一份,那可是后世学者专家们,挖再多古墓也挖不出来的。索『性』这一路上也有些时间,刘庸政倒也没拒绝,尽量为林跃解答。

这次的受灾地点在祁阳城的东部,一共两乡八村,近两千人,这无疑对祁阳县是个重创。这其中还有大多数村民,是县府中部分官兵的亲人好友。当所有人在刘庸政带领下,来到灾区现场的那一刻,所有人都被这惨景所震,默默的说不出话来。

林跃他们所处的,是一块地势较高的山坡上,从这里望去,山坡下面几个受灾村庄可以尽收眼底。只见原本应该是充满欢声笑语的家园,此刻变成了一片惨白,大片大片的房屋被冲毁。洪水过后,入眼处全是被晒干涸的淤泥河沙,毫无半分生命迹象,唯有这些废墟中传来的阵阵哭声,隐隐的揪人心肺。

在科技水平极度落后的古代,尤其是先秦,那时候村中的房舍都为土木搭建,最多也就起到遮风避雨的作用,一旦遇到水患之类的灾害,那都是致命的打击。

看着眼前的惨景,刘庸政僵硬的转过头,用那近乎咆哮的声音,对着身后一个个低头不语的官兵嘶吼道:“你们还愣着干什么,还不赶紧给我下去救人,快去!”

“诺”

刘真可是有史以来第一次,见自己这族兄发这么大的火,就连上次遇刺,他也只是恼怒而已。谁知,今天在看到这灾后景象,他竟会如此暴怒,忙应声领命,转头叮嘱林跃,让他保护好刘庸政后,才连赶带推的催促着县府官兵,让他们到村中帮忙救援。

在古代百姓的眼中,洪水无异于这山中猛兽,故有洪水猛兽一说。原因是这古代发大水,基本上都是江河决堤而形成的,到没有后世的积水之说。一般情况下,洪水都是瞬间倾泻而下,然后又瞬间流往四处,或再次汇入下游河湖之中,或是积涝于万顷良田之上。

所以,这些村庄虽然是昨晚发生的山洪,但是等到隔日刘庸政赶到时,大水早已褪去,只留下一副破败不堪的模样。见所有官兵都已三四人一组的分配到个个村落帮忙,刘庸政这才有些萧然的对林跃道:“我们也下去吧,去乡里了解了解情况。”

见刘庸政先行一步,林跃也顾不得多做考虑,快步跟了上去。现在他的任务就是保护刘庸政安全,至于解救灾民等问题,尚不属林跃的工作范围。并不是林跃无情,而是这里实在太过混『乱』,难民、医师、官兵、劳卒等等,各式各样的人物都聚集在这里。